傅佩荣:人生本不完美,如何自处?这两个故事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

很多人学一行就怨一行,这样的人生是很辛苦的。
——傅佩荣

1

何必羡慕别人

《世说新语》所描写的是魏晋时代,很多文人雅士的言行。

其中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

桓温和殷浩两个人从小就认识,一起长大,后来分别从政,各有发展。
桓温懂得带兵打仗,很快就升到了大将军,地位、权力都超过了殷浩。
当时,在社会上的知名人物除了追求具体成就,还很重视大家的品评,包括一个人的口才、风度、智慧等等。
桓温知道自己跟殷浩的名声差不多,就常常有一种争胜的心理,心想:我桓温从小就比你厉害,现在地位又比你高,怎么可以把我们两个算作同一个级别?
有一次,桓温就问殷浩说,你老兄跟我相比,大概不行了吧。
殷浩回答说:“我和我自己来往已经很久了,我还是宁可做我自己”。

这个回答真好!

何必羡慕别人呢?

我有自己的性格跟成长经验,不论我的遭遇是好是坏,喜怒哀乐,都是我在承受跟体会。

我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拿来跟别人交换呢?

人在肯定自己的特殊性时,自我意识立刻浮现。

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考虑决策,并且愿意为自己的言行后果负责任。

所以,与其崇拜别人,不如借此激发潜能,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脚踏实地跨出每一步。

多彩多姿的世界是靠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人塑造的,我又怎么可以缺席?

2

钟鼎山林各有天性

另一段故事,是讲晋明帝时的两个大臣,一个是谢鲲,一个是庾亮。

晋明帝问谢鲲:“你跟庾亮相比自认为怎么样”?

谢鲲回答说:“穿着礼服在朝廷任职,让百官都以他为榜样,这一点我比不上他。但是,谈到寄情于山水的本事,我自认为是超过他的”。

我们常常说钟鼎山林,各有天性,的确如此。

谢鲲的回答不但表示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的优点,也提醒我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兴向与爱好,然后要有充分的自信,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时有一位大画家名叫顾恺之,他所画的谢鲲都是处在山崖石块的背景中。

何以如此?

因为谢鲲回答晋明帝的话广为流传,成为他这个人的商标了。

事实上,谢鲲并未成为隐居山林的方外高人,他曾经担任豫章太守,随着大将军王敦攻下的石头城,还力劝王敦不要反叛,以维持政局的安定。

像谢鲲这样能在紧要关头抛开个人得失,减少一场战争的灾祸,也许正是因为他心中存着山水美景,另有开阔的天地可以让他翱翔吧。

这也启发我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忘记,大自然等着我们去欣赏。

3

没有人是完美的

上面这两段故事,一个是说宁可做我自己,一个是说不妨各有所好,都是提醒我们:

你要接纳自己的特色,也许它是不完美的。

说到人的不完美,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

第一,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不完美的。

为什么?

因为人有生,最后也会结束。人是受造物,受造物是有限的,凡是有限之物就没有完美的问题。

你说这是俊男美女,但是岁月催人老,人不可能避免时间的压力。转眼之间十年二十年过了,哪有人可以保持完美呢?

所以从本质上讲,人的生命是在实践的过程里面不断的发展,宇宙万物都在变化之中。

第二,人在现实上也是不完美的。

每个人各有所长,所拥有的资源也都不一样。

并且时间有限,人生要努力奋斗,一次也只能选择一个目标。你如果选择很多目标,力量分散,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这时候就要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话:“不要让你的欲望超过能力范围”。

在你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你有任何欲望都很容易去满足、去达成。但是,一旦超过自己能力范围,那就事倍功半了。能够成功还好,万一到最后一事无成,就白白浪费了一生。

我们看到很多人,就是学一行就怨一行。

总觉得说我如果在别的方面发展,应该会如何如何?就好像吃着碗里看着碗外,那人生是很辛苦的。

人在本质上不是完美的,在现实上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限制。

那么,人生该怎么办?就是要自己负责。

用一句话来说:要设法择你所爱,爱你所择。

首先,要选择你所爱的,当然所爱的可能是人,可能是事物,可能是一样珍贵的东西,你选择了;选择了之后,就要设法爱你所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就摆荡在欲望跟无聊之间”。

人活着一定有欲望,因为我要活下去,这就是基本的欲望。再接着,我要得到什么?我要有什么样的成就?这些也都是欲望,有欲望就会烦恼跟痛苦。

这个欲望一旦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觉得人生乏味了。

人到中年就算是很有成就,他照样可能觉得重复而乏味。好像这些东西在没有得到之前,你非常希望、非常向往;一旦得到就觉得好像还不够好,我还可以得到另外一样东西。

像这些,在哲学家的话里面有很多劝诫。

4

欣赏你的不完美

说到自己负责,如果你了解自己的不完美,就可以设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的目标。

这种目标开始一定是向外的,要追求某种大家都肯定的价值。

但是,你终究要慢慢发现,要转向内在,就是你在追求外在的目标的时候,同时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人格,有一个成长发展的机会。

能够由外在转向内在,年纪越大,越能够注意到内在的修为。

这样一来,除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能够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了解这一点,就知道说,我对自己的优点缺点都认识了。

就好像前面介绍的殷浩所说的,我跟我自己周旋很久了,从小到大我最熟悉的就是我自己,我宁可做我自己。

看到别人有成就,他为目标奋斗了很久,最后得到了他的成就,应该的!我何必羡慕他。

最后,我们可以有三点总结。

第一,人无完人。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样当然会更幸福了。

第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世界上少了谁、多了谁,其实影响不大。做你自己是最关键的。

第三,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既然活在世界上,就要了解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华,让自己至少不负此生,这样就非常理想了。

所以,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去看人生,总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观点。

能够了解到人在本质上不完美,在现实上不完美,对于自己的一生要设法自己负责任。

点击下图,听傅老师讲哲学与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