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与举手——《明亮的对话》读后感(1)​

说理与举手

1

“理”是普遍存在生活当中的,“说理”也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就是让孩子明理的过程。

教育孩子便是要让孩子在学识中“通理”、在错误中“识理”、在生活中“明理”。犯错时,错在哪?如何才是正确的?这都必须经历是“讲理”的过程。“教书育人”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讲理。

教学就是明理——或许可以这样的决断。可是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真的再与孩子说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自已所接触到班级,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都会天真无邪地上课活跃举手。可是到了高年级时,这种现象成了“寥寥无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简单的归结与孩子长大了,懂得了说错被人笑这样的心理因素的话,未免太过武断了。

2

多年前,更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人教版语文有一课《白杨》,赞扬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扎根边疆的精神。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水成长起来。

记忆中,与孩子讨论时,就是以“小树”喻边疆建设者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参与边疆建设。

当时教授过程中,有一个孩子直接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认为这位父亲很自私,因为他的孩子不一定要到这样的环境中来。这个想法不仅与教材相悖,而且孩子更是理直气壮。

那时我也愣了,不过我还是沿着教材中的“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学引导。虽然还是给予这个孩子及时的鼓励,但或许是这样的场景出现多次了,也或许是在这个孩子的眼中老师就是“绝对权威”了。所以,一段时间以后,我逐渐发现这个孩子“踊跃”的态度改变了,小手也不再频频高举了。出于疑惑,我询问了孩子。孩子的回答就是“因为我说不过你!”

虽说童言无忌。可是,静心下来,会发现这正是“说理”的缺失。说理的三要素:逻辑、信誉和情绪,在这个事例中似乎被击成片片零碎。

3

我注意到,孩子所说的“说不过你!”其实就是涉及到逻辑因素,如说“逻辑”就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话,这孩子做到了,有自己的想法。如说“逻辑”是以一种概念化的碎片整合来反映认识对象的整体的话,这孩子似乎是从教授的认知中脱离出来了,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是好事。

可是,孩子为什么后来逐渐沉默了。那是因为孩子所表达的思想,一直以来都被以“正当”的“正确”的教学方向给予埋没。即使孩子心中敢有“创新性”的回答,也逐渐被扼杀。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天性纯真,没有那么多的思考。一旦孩子长大了,心里逐渐有了盘算,想想“碰壁”多了,自然不愿意再伸手。

最终,孩子认为再怎样讲,自己也是“无理”,干脆选择逃避。这样很明显就是逻辑思维逐渐在流失。

低年级的孩子对与老师的崇拜是“满瓶的”,甚至个别的还溢出胸怀,用言语或肢体来表达这种“爱恋”。如果这样“满满的爱”不能被“清鲜”地延续下来的话,最终,只能蜕变。或者说,老师的信誉度在教学中缓缓流失了。原因是教师无法坚持营造“平等、平和”的教学环境。说理,本身就需要说者与听者相互的尊重与接受,甚至相互“协商”的。

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怒吼着训斥孩子。孩子就像一只无力回天的绵羊,只能在一旁委屈地瑟瑟发抖。许多时候,孩子确实顽皮令教师气恼,但是教师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说服孩子,便是教师的忍耐与智慧、情绪与理智的较量了。

说者得不到听者的信赖,而听者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变化,自然会偏向于失落与胆怯。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说理的三个要素全都无法正常突现了。那孩子当然慢慢地不敢举手了。

4

那么应该如何激发孩子课堂上发言呢?(自己尝试着这样做。)

最关键的是课堂上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的环境,孩子才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味担心他人嘲笑,惧怕表达,肯定畏惧不前,小手难伸。

分析了孩子不喜欢举手的原因:

1.性格内向(知晓答案,不愿举手)。

2.他人嘲笑。

3.答案重复。

4.胆怯发言(学习落后,不敢举手)。

5.教师强势。

第五种由于教师教学中一定要遵循教材内容,死板地根据备课内容出发,就会出现答案固定。孩子思路多,一旦说错,得不到肯定。时间长了,自然就不愿意举手了。

上课前教师必须充足的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课堂上的板书可以更多的采纳学生的思考。如果学生所说的与板书相近,可以直接用学生的回答。接纳是最好的肯定。

前四种方式更趋向于学生本体,要从学生角度出发。

可以让孩子重复回答前面所说过的内容,不用担心与他人相同。鼓励在他人的基础上说出不同的见解。

问题针对性要强,简化问题,让后进生也可以参与到思考当中来。

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在听取他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再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让学生有据可依,引导学生从书本中、从文字里,去理解,去寻找,得到自己的想法。可以用“我是从文中第几段,第几行”这样的表述方式,让学生的回答有个依靠,也会减轻心理上不敢回答的“难”。

总之,就是培养学生说清观点与说明想法的能力。

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