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离世,如何将财产准确无误地转交到家人手里?

前段时间,拼多多的一名员工因为过劳猝死引发了全社会热议。数日后,《巴啦啦小魔仙》其中一名扮演者也不幸猝死。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预估我国每年会发生 54.4 万例心脏性猝死,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倒下,而且年轻人占比正在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仔细审视猝死的诱因,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熬夜、过劳等等,每看一条,仿佛就有一根针扎了一下心。年轻人的「庞克养生」恰恰就是诱因。

图片来自:康健杂志

但在当前高压的环境下,我们又不得不拼命工作,那么除了改善生活习惯和买保险给家人一个保障,我们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何保证自己的资产在「万一」的情况下尽快、完整、顺利地转交给家人,避免资产被冻结。
懒人目录
  • 遗嘱设立国内外现状

  • 《如见》做你的守护星

  • 你可能会关心的安全或法律问题

遗嘱设立国内外现状
国外的网络遗嘱服务
国外的遗嘱设立不适用于国内,因此不谈。
但国外近年来新兴了一种网络遗嘱服务,值得我们认真审视。以《SafeBeyond》为例,它会追踪你的死亡状态,一旦发现你不幸离世,就会将你生前上传的财产信息、书面及视频信息等转交给你指定的人。

图片来自:Safe Beyond 官网

该服务必然存在安全和有效性问题,但恰恰是解决我们先前提到的问题的一个好方案。不过,这些公司都在国外,可能没办法及时地联系到你的指定联系人。
国内遗嘱设立程序繁杂
再看回国内,如果我们想设立遗嘱需要怎么做?
  1. 首先,遗嘱分为自书遗嘱(即手写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

  2. 其次,不同遗嘱的设计方式还有诸多限制以保证有效性,比如自书遗嘱需要写清楚日期和地点,修改遗嘱还需要标明修改字数,代书遗嘱和录音遗嘱需要有两位以上见证人等等;

  3. 最后,办理遗嘱公证,还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涉及的财产凭证、婚姻关系和亲属关系的相关证明,在公证处填写公证申请书,审查后由公证处予以公证。另外,特别有钱的遗嘱人还可以采取遗嘱信托的方式,指定特别的遗嘱执行人,建立财产信托。

一整套手续下来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但还没完,如果你想定期修改遗嘱的话又要重走一遍程序。
而且最重要的问题是开头的那个问题,如何在猝死后转交遗嘱?
尽管公证处会保留你的遗嘱,但如果你不幸过世,公证处并不知情,也不会主动参与或出示遗嘱。另外,我国法律在账号信息等数字遗产方面还存在空白。世事无常,即便突发,也不妨留有一个机会让家人代为转达,避免朋友不知情而存有遗憾。
《如见》做你的守护星
认真地梳理一下我们的需求,其实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一个服务:它能及时地发现我们不幸去世,把我们现有的资产顺利地转交给我们的遗嘱受益人,包括物质财产和数字财产。
另外,由于我们处于事业发展期,财产可能会迅速增加,那么这个服务还需要十分便于我们随时更改。
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检索之后,我发现了《如见》这个 app。它的功能和关怀服务正好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财产管理和文件管理
你可以在《如见》管理日常证件、金融账户、登录账户、虚拟资产、保险等 9 种资产类别,各自还有细分资产。如果仍不满足你的需求,它还提供「其它」供自定义。

图 1 为所有资产类别,图 2 为金融账户下的资产类别,图 3 为具体的条目(自动补充部分银行联系方式)

此外,你还可以将自己的各类文件拍照上传,比如各种婚姻关系和亲属关系的证明、财产凭证等,甚至是你的各种证书。物是人非,但「物」仍是一个念想。
随后,再自行创建书信、明信片、视频或音频,以确保遗产分配方案为本人意愿。当然,你也可以留下任何你想对亲朋好友说的话,这也是有特殊纪念价值的内容。「情感遗嘱」有时候说不定比「财产遗嘱」更能让家人缅怀。此外,你还可以尝试它的新方案「生前预嘱」,但仅能录制一份。
在将自己的资产梳理并上传后,你需要将它们放置到一个或多个盒子当中,取决于你的遗产分配意愿。
《如见》免费提供一个公开盒子(绑定多个账户即可获得足够积分兑换),当前版本的盒子不提供关怀服务,需要提前将链接发送给信任的执行人。开发商表示有可能在后续版本出于资产安全考虑而移除「资产」版块。
但你还可以创建私密盒子,完成 4 个步骤之后,再配合关怀服务,你就可以确保在不幸离世后不久内将你的财产顺利转交给受益人。

解锁问题只需答对一个即可

关怀服务
开启关怀服务需要购买私密盒子。在开启之后,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就会启动人工联系机制,并在达到用户预先设置发送条件时将资产信息转交给指定接收人。
  1. 默认 3 天内未登录,你会收到短信、邮件、推送提醒,可修改为最高 30 天内未登录。

  2. 默认 10 天内未登录,每天都会收到提醒,并且《如见》会电话联系本人(可设置暗号,避免身份证泄露而被人冒充)和紧急联系人 1 次。

  3. 默认 14 天内未登录,《如见》会一直联系本人和紧急联系人。

重新登录后,关怀机制会回到最初状态,再次监督登录频率以确保安危。
以上就是如见全部的功能和服务,尽管简单,但需要十分严肃对待。
你可能会关心的安全或法律问题
1. 信息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答:云端和手机端采用双加密机制避免任何非本人查看,包括后台人员。此外加密机制也在持续升级优化,并且《如见》也在寻求与网络安全企业合作。具体可与客服沟通。
2. 为什么设置关怀服务需要实名认证?
答:因为此服务需要判定本人是否死亡,而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为保障本人意愿能够被准确转达,所以需要实名认证。
3. 依据民事诉讼法,出具死亡证明有一定限制。但如果盒子有效期到期,而紧急联系人无法提供死亡证明该如何处理?
答:在实在无法联系到本人的情况下,会与紧急联系人及盒子接收人沟通具体解决办法。需要说明的是,盒子到期前,用户已确认失踪,后续的关怀服务不会失效。

4. 生前预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答:暂无,仅为《如见》尝试的一种形式。法律层面,生前预嘱在逻辑上能证明创建者本人意愿,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案例做支持。我国在数字遗嘱方面的法律仍存在空白。
5. 如果买了终身盒子,但《如见》提前倒闭该如何处理?
答:公司创立初衷即是情怀支撑,想给意外离世的生命最后一个跟亲朋好友诉说的机会,同时帮忙传递财产信息。无法保证能够一直运营,但万一倒闭了,也会与用户沟通后续事宜。
此外,就我个人与客服沟通法律和产品安全机制过程中,发现这家公司是在认真想办法推动我国遗产设立和继承便捷化,他们也在努力优化自己的机制给用户一份更加安全的保障。如果想使用,建议跟开发商沟通清楚,解决你的疑虑之后再选择是否要购买。

图片来自:网络

提前写好遗嘱并不是一个诅咒自己的行为。相反如果不幸突然逝世,而你恰好早对此有所准备,至少你的亲朋好友最后的一丝遗憾还能由你亲手抚慰。尽管《如见》的生前预嘱暂时还不具有法律效力,但社会的每一处法律空白都是由一批又一批的有心人推动并填补的。而对于你,最大的价值在于,在遭遇不幸之后,还可以诉说一番。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危之后,赶紧离开你的手机,不要让《如见》的关怀服务起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