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伟 | 深深的怀念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深深的怀念

文|李化伟

爷爷李公讳宗培,生于清朝光绪年间(1885年),卒于一九五九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日。

爷爷一生历经清末、民国和解放后的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及村民吃食堂的几个历史阶段。爷爷离开我们将近六十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和慈祥的亲情,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01

爷爷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太爷娶了邓县姚营村望族闺秀姚氏为妻,老人们说娶亲的队伍三里来长,仪式隆重豪华,舞台名戏连唱三天。每日上百桌的筵席持续三天,看戏的乡亲随便入席就座,过度的挥霍埋下了败家的祸根。

太爷和太奶婚后不思进取,田租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变卖田产便成了他们的摇钱树。为赶时髦跻身富裕阶层,夫妻二人双双吸上了鸦片烟,整天吞云吐雾,醉生梦死,360亩土地在十余年间被吸个精光。可怜的爷爷从他们身上只继承了一亩二分宅基地和许多债务。

十七、八岁的爷爷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相继掩埋了他的二老后,挑起货郎担,走街串巷挣钱糊口,除了维持生计外,还要偿还债务。

02

爷爷勤劳朴实,诚信经营的小生意赢得了周边乡亲的赞誉,生意越做越火,于是扩展了经营品种,货郎担里增加了布匹、绸缎。在那个时代,绸缎可是走俏的商品啊!销量逐增,爷爷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天有不测风云,乡间无赖李胡子盯上了我爷爷的货郎担。一日,李胡子手持大朴刀,蒙面潜伏在爷爷的必经之路——距所住村庄二里的周家河口,以芭毛为掩蔽物,趁爷爷注意力分散,一跃而起,手起刀落错砍在爷爷的货郎箱上。爷爷扔下挑子,纵身一跳,跃过了五尺宽的窄河道,虽摔伤了胳膊,但侥幸保住了性命,遗憾的是胳膊留下终生残废,伸展不能自如。倔强性格的爷爷从作案过程和蒙面人的体型判断,认定是李胡子所为。他找到了在县政府做师爷的舅家表兄,经表兄帮忙周旋,县政府缉拿了李胡子,李胡子供认不讳所犯罪行,但李家有钱有势,家人买通官府,三个月后恢复了自由。自此,爷爷和李胡子结下了梁子。

因李胡子报复两次未遂,爷爷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就投靠了和他一样命苦的赵集镇林头村的姐姐家。生活在破落家庭的姐弟俩从小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姑奶奶十六岁那年深秋的一个早晨,她正在做红薯稀饭,依稀听见唢呐声越来越近,瞬间,一顶花轿落在了破败的草房前,她已预感到了不好的兆头,原来太爷爷吸食鸦片无力偿还债务,早已把姑奶奶许配了人家。

生米做成熟饭,无可奈何,姑奶奶无奈抖落头上和身上的灰尘,撕心裂肺的痛哭一场后上了花桥。还好,姑爷家是当时的殷实人家,日子尚可能过。弟弟的遭遇,姑爷家很同情,他们接纳了走投无路的爷爷。

03

寄人篱下的爷爷农忙时给姐家帮工,农闲时利用湍河能行大船的有利条件,到汉口做一些小生意,爷爷有做货郎的经历,所以,拓宽了他经商的视野。他认准了邓县产烟叶的优势,尝试着贩少量烟叶到汉口,初次成功后,激发了爷爷的兴趣,于是爷爷经常往返于邓县和汉口之间,经过几年的努力,爷爷手中有了些许积蓄。

一个偶然的机会,生意做到了周口商水县,在那里邂逅了失去丈夫没有儿女的齐氏,经人撮合成了我的奶奶,时年,爷爷40岁,奶奶28岁。

爷爷成家后夫唱妇随,家庭还算幸福,一年多后,我的父亲出生了。四十二岁喜得贵子,这是爷爷生命中的幸事,然而现实残酷,毫无立锥之地的家庭,久居亲戚家也不是常法,于是爷爷携全家移居邓县的罗庄街。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爷爷在罗庄街开张办起了烟草行。爷爷在收售烟叶的过程中,抖落的零碎烟叶,由奶奶切成烟丝卖出,一家人靠着惨淡的经营获取微薄的利润维持生活。爷爷以诚信为本,生意逐渐兴隆,几年时间后,他回乡置了30多亩土地。

“要得发,生意和庄稼”,由于爷爷辛苦劳作,便家道中兴,生活基本达到了当时的小康水平。发家不忘乡邻,爷爷经常资助本家的几个侄儿,土地基本无偿的让一侄子耕种,又出资20块现洋为另一侄子娶了媳妇,后又在爬鱼河建简易小桥方便乡邻来往。

爷爷不识字,但非常注意对父亲的培养,父亲初中毕业后,爷爷又送他到镇平县候集私立高中就读。日本鬼子侵占河南部分地区后,爷爷的生意逐渐萧条,为了父亲的学业,爷爷又两次忍痛割爱卖掉了20亩土地,勉强读完高二的父亲就辍学了。1948年邓县解放,爷爷毅然决定让父亲参加了共产党的工作,让他为国为民效力。

04

解放后,爷爷携全家返回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土改时,性格倔强的爷爷拒绝了分得地主家的两间瓦房,住进了伯父家的两间草房。他支持父亲参加剿匪发霸工作,以60多岁的身躯顽强的支撑着我们六口之家,除协助母亲种地外,还和奶奶照护着我们姐弟两个,把我和姐姐当掌上明珠,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

我得病吃药,爷爷亲自调试,晚上睡觉也跟着爷爷,平时跟屁虫似的形影不离,那时就觉得爷爷最亲。爷爷不厌其烦的教我数数,教我不说脏话,教我给扎着长辫子的清朝遗老搬凳子,“老癔症”、“老叶胡”、“布袋腿”等一些老人,我还依稀记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村庄偶尔还有狼出没。夏季高温,人们习惯于露天就寝,爷爷为了我们姐弟及两个堂姐的安全,每天凌晨两点前就坐在我们睡觉的几丈远处,他吧嗒吧嗒的地抽烟打更,凉气下来后才催我们回屋继续睡觉,此时,老人家才得以休息。每回忆到此处,我的心都在滴血。

父亲阶段性工作转型后又回到了教育战线。父亲教学有方,成绩突出,被当时的县教育科长选中,从乡下直接调到县重点学校——邓县一小,任六年级数学兼班主任工作。他在教学工作中勤奋实干,多有建树,成为邓县为数不多的名师,后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城关镇教育工会主席。

“人有旦夕祸福”,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在邓县仍没结束,在父亲工作如日中天的1958年,祸从天降,父亲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划为右派,被迫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发配到了高集劳改场、厚坡卢嘴劳改场劳动改造,爱子的变故加重了爷爷的思想负担。刮“五风”严重的邓县阴云密布,空气凝固,村民们都被赶出了家门,提前尝试共产主义的分配房屋,爷爷和全家被迫住进了村北李炳光家的两间草房。

村民们进入了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公共食堂阶段。食堂的伙食一天不如一天。全民大炼钢鉄后,自然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惩罚了邓县。野菜刺芥芽、灯笼棵、黏黏抓、勾勾秧…等成了人民公社社员的主食,社员缺食后的浮肿病迅速蔓延,饥饿死人的事经常发生。

社员们每人每月17斤的粮食标准断崖式下降,最后降到每人每天三两六钱的标准,那时按十六两秤计每斤16两,每两30多克,每人每天不足120克!从食堂领回的饭中偶而有几粒红薯疙丁,爷爷都捡到我和姐姐的碗中,不懂事的我和姐姐还苦闹着“饿、饿、饿”,爷爷十分的揪心和无奈。

一九五九年农历十月三十那天,爷爷哄我说:“今天我带你去吃好饭,行不行?”,我顿时来了精神,跟着爷爷到离家约五里地的“老龙头”水利工地(现在的大张营西一公里处)。

伯母曾氏富农成分,当时属于阶级敌人。因为她为人随和,人缘极好,干净麻利,并能做一手的好饭菜,虽是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但还被抽在水利工地做饭。我和爷爷两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伯母非常亲热,她也很明白原因——蹭饭!

伯母给我烧了两个红薯,一阵狼吞虎咽后稍微止住了一些饥饿,午饭时,我们吃了一顿蒸红薯饭。“吃饱不想家”,这话一点不假,我哭闹着不走,幻想着跟伯母生活,伯母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她哪有这个能力啊!经伯母的七哄八劝我才依依不舍的跟爷爷返家。

长期的饥饿,营养严重缺乏,我和爷爷体力不支,只能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好不容易走到了离家约500米的“小路庄”大坑边,我说:“爷爷,我饿!”爷爷嗔怒到:“胡说,今天吃那么多红薯还说饿,我不信。”爷爷的这句话我终生刻骨铭心。

在今天看来,饭后一个多小时感觉肚子饿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吃糠咽草的特殊时期,肚子里没一点油水,一顿蒸红薯午餐是耐不了多长时间的。

一九五九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早晨,母亲用木桶从食堂领回早饭,爷爷半躺在床上,他让奶奶用勺子给我拣红薯疙丁,奶奶捞了好长时间,但效果不佳,一桶饭里红薯疙丁屈指可数,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奶奶那里有那么大的神通啊!

不懂事的我和姐姐大声哭闹,猛然间,爷爷哗一声喷出半碗黑疾瓦浓的浑浊物,稍倾又连续几次反复,奶奶按摩,妈妈捶背,但情况越来越重,缺医少药,束手无策,妈妈盛半碗黑糊汤喂爷爷,爷爷吃力的摆手,示意要睡下,妈妈、奶奶、姐姐和我都围在爷爷床边,大家都低头垂泪,毫无办法。

约莫中午时分,爷爷微睁着有泪痕的眼睛,头一歪,永远的睡着了。爷爷不忍心走啊!他临死也没见到唯一的儿子,舍不得他的孙子、孙女,舍不得他的亲人!爷爷怀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无可奈何的离开了人世。

堂伯受母亲之托,找回来了正在劳改的父亲,父亲痛不欲生,在爷爷灵前哭的死去活来,这哭声隐含着委屈和对家庭的无奈。

父亲草草掩埋爷爷不足三月,爷爷的坟墓被食堂派人扒开,棺材被劈成木柴变成了公共食堂的燃料。不堪回首的这段家史,有着复杂的政治原因和历史原因,回想起来实在辛酸。

爷爷的恩情比海深。然而,我没有给爷爷一丝回报,实在愧疚,如今,我只能在逢年过节时,用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爷爷的思念。

适逢爷爷逝世五十九周年,我泣血跪拜,告慰爷爷在天之灵,放心吧!我们会传承您的品行,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李化伟,河南邓州人,退休教师。

(0)

相关推荐

  • 年夜饭过后,奶奶给她的重孙子重孙女们每人...

    年夜饭过后,奶奶给她的重孙子重孙女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每个红包200元,随后又拿出了一个2000元的大红包,递给了妈妈,对妈妈说,这些年委屈你了,妈妈一下子泪流满面. 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里,爷爷奶奶一 ...

  • 我的奶奶 ——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上)

    本文作者:甫斯琴 1 1999年正月初六,九十二岁高龄的奶奶溘然长逝.当时,只有对失去亲人的恸哭,关于她的人生,却未作过多考虑.等到我年入不惑,已然经历了生活带来的苦楚与几番失去亲人的伤痛,就用奶奶驳 ...

  • 北墨作品 I 痛悼伯母

    我的伯母--林翠兰,5月24日晚上10点,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8岁. 二十四日晚上十点二十,接完三哥的电话,我一下子呆住了,手足无措,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至夜里一点四十仍无法入眠,早晨 ...

  • 东篱‖处长(东篱长篇小说《婚后不言爱》之第一章:处长,主播:宋爱华)

    第一章:处长 我跟王长安结婚了. 不知道别的出嫁姑娘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而我在喜悦之外,却更多了一份轻松,一份坦然,一份释怀:那个埋藏在我心头的秘密,那个一直笼罩在我心上并且深深折磨着我的隐忧,终于像乌 ...

  • 【15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陈希瑞作品

    泪光中的母亲 陈希瑞(山东)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首<岁暮到家>,道尽了清朝诗人蒋士铨有母爱.有娘疼.有娘询 ...

  • 八十大寿祝寿词

    给姥爷祝寿,姥爷八十岁了,历经了风雨,而今也是要安享晚年.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姥爷八十大寿祝寿词简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姥爷八十大寿祝寿词简单(一) 尊敬 ...

  • 悼我的奶奶

    奶奶在家里阳台,摄于2020年6月 1/ 今日你的身躯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安安静静躺在棺木里,就像沉沉睡去.此后时光,你会康健.无忧的活在另一个世界,直到永远,我们都这样相信. 聊起你的过世, ...

  • 东篱‖婆母(东篱长篇小说《婚后不言爱》第六章,主播:乐天儿)

    第六章   婆母 再也别想见到王长安了. 也许,这会他正在找人说事呢,正忙着给三墩子找工作呢.他又不是有权有势的人,一定也要到处求人. 还有,四弟和小妹妹上学的钱也还没有着落,为了四弟的脚,花光了家里 ...

  • 李有伟诊治风湿病经验

    李有伟,芜湖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先后跟随其父,全国名老中医.芜湖市中医院创始人李少白和国医大师李济仁学习.她从事中医工作近五十年,对风湿病有深入研究.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兹选李有伟治疗风湿病经验 ...

  • 第三届中华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初选:李洪伟《美丽的邂逅》

    紧跟着阳光的脚步,我倾情的加入东阳光.理念.关怀.学习.交流,漫过记忆的堤岸,激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我平静地蹲下来,双手合十,想掬起几朵,但我捧起来的,却是一缕缕蓝色的时光.我小心地把她们折叠起来,轻 ...

  • 李大伟:养老选址

    家,应该也是老朋友歇歇脚的驿站,老年人最恐惧的是寂寞. 退休了,喜欢胡思乱想.过去给员工画饼,现在给自己画饼,比如总想卜居养老. 前几天路过南京东路,居然异想天开,在此买个蜗居如何?天下美食就在门口, ...

  • 「推荐」极简主义风格慢门作品-Headbang李大伟

    黑与白在日夜间转换 - Headbang李大伟 Headbang李大伟 职业风光.建筑.艺术摄影师 戊夜影像在线教育创始人 著有<新时代的黑白摄影>一书 李大伟老师这次在泉州.莆田.汕头和 ...

  • 竹韵北方--李志伟专辑

    戳"竹韵北方"我们一起进步          作者简介 李志伟,网名随遇而安,辽宁人,在职公务员.热爱古典文化,业余时间学习和创作格律诗词.入竹韵,修诗心. 在水一方 刘乐 - 小 ...

  • 【广东】李裕伟《寒食节》指导老师:吕燕清

    寒食节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六年级 李裕伟 在我的家乡里,过年,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有一个节日也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那就是---寒食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 ...

  • 搜狐健康特稿 | 只有深深地怀念!吴孟超院士谈如何当好一名医生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袁月编辑 | 吴施楠今天,2021年5月22日,我们失去了吴孟超院士.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一生都在与肝癌作斗争.从1956年进入 ...

  • 十大深度解读 | 李新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场景

    #十大考古#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的新石器时代项目中,长江流域有二,浙江井头山遗址入选:黄河流域占三,河南双槐树和时庄遗址入选,在中国考古学百年之际,为诞生之地献上厚礼.但" ...

  • 平安基金“头号”基金经理李化松牛年迷失,所管产品全线亏损

    作者:齐向阳 出品:全球财说 2021年股市的忽阴忽晴让公募基金原形顿现,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跌落. 这其中就包括平安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李化松,作为公司权益投资中心投资董事总经理的他,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