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近期最好的电影,在国内肯定是禁片
坦白的说考试作弊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但是当你再次想起时内心会感到不舒适吗?
我想除非事关重大,或者第一次“作案”,大部分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更别说把它上升到“信用缺失”的高度。
然而好事者常常以此为题大肆渲染,最终将其演绎到关乎个人、家庭、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未来的大事。
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就是这样的好事者,他的作品向来是以小见大,通过描绘个体或者某个群体的困境,从而能揭露整个社会的弊病。
其作品《四月三周两天》讲述大学生为了非法堕胎,被迫出卖肉体的故事。
这一关注的焦点一听就让人眉头一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佩服蒙吉的“胆大妄为”,他把社会最黑暗的最痛苦的一面撕裂给大家看,正如鲁迅笔下的“真的猛士”。
也因此该片入选第60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并获得当年的金棕榈大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而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其新作《毕业会考》虽然未能拦下金棕榈大奖,却获得了提名,并获得最佳导演的奖项。
《毕业会考》
与《四月三周两天》相比,《毕业会考》关注的社会问题看似小了很多,但是当你完整看完电影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以小见大,足以四两拨千斤。
如果说《四月三周两天》中非法堕胎仅限于在校大学生群体,那么《毕业会考》通过考试作弊事件营造出来的人物困境,却将罗马尼亚社会窘迫的现状突显出来。
影片讲述一位叫伊莱扎的女孩已经获得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只要会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就能出国留学。
但是在她会考前一天遭到袭击险些被强暴,因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导致她第二天考试失利。
为了保证接下来的考试获得高分,她的爸爸罗密欧·阿尔迪亚选择走后门拉关系,帮助并教唆女儿考试作弊,从而期望最终获得去出国留学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唯关系论是很多国家的现状,无论是上学、就医还是工作,不走后门拉关系似乎就办不成事,这几乎成了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必学技能。
很多人说这是社会“逼”的,他们在做这些事请的时候,一开始都会心虚,但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毕竟大家都这样做。
为人父母者常说“我们算是完了,把希望留给孩子吧”,于是竭尽全力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想方设法送孩子出国。
像电影中罗密欧帮女儿出国拉关系走后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罗密欧先是找当警察的朋友帮忙,警察朋友又找到副市长帮忙,副市长恰巧要做肝移植手术需要罗密欧帮助,于是副市长找到他曾帮助过的学校领导,最终学校领导帮助罗密欧的女儿作弊。
整个拉关系走后门的过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最后一环直接告诉孩子该如何作弊——把试卷第一页最后三个字划掉,好让阅卷老师认出试卷——这就会放大我们的羞耻之心。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一个肮脏腐败的社会里我们怎么样都可以,哪怕是破罐子破摔,但是孩子不能像我们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他们摆脱这一环境。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不允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诚如电影中的罗密欧不愿意让女儿生活在一个教育不公平、医疗腐败、社会混乱,以及官僚体系僵化的社会,他多年的努力就是希望把女儿送出国。
但是袭击事件让他陷入挣扎,为了让女儿会考成绩达到出国标准,他必须直接告诉女儿如何作弊。
我们常把身教重于言教挂在嘴边,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有不得不去做违背这一原则的事情,这真的是艰难的心历路程。
影片最后的结果是伊莱扎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唆使,她是通过哭泣博得监考老师的同情,从而获得足够的时间答完试卷。
这显然是导演蒙吉浪漫化处理的结果,但是伊莱扎最后对罗密欧说她不一定会选择出国,则是以开放式的结局反讽之前罗密欧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努力。
这里大有“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儿女好,但是儿女不领情”的意思。
有人说电影《毕业会考》中的故事放在中国社会同样成立,我想假如你已经为人父母,你的体会应该更加的深刻。
显然电影中的故事在很多中国家庭中上演过或即将上演,假如你就是伊莱扎的父母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