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6)曹爽为什么要带着所有的兄弟跟他出城?
曹爽在拿下“录尚书事 禁军”这两项核心权力的同时任用了一些曹叡在位时打压过的浮华子弟,像何晏、邓飏、李胜、丁谧全部被曹爽招为心腹担任了朝中的要职。
丁谧、何晏、邓飏被封为尚书,何晏还掌管了人事大权负责选拔官员,李胜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有一定军权)。
这都是次一级的核心官职了,可以用心腹了,但像前面那些禁卫官职,必须要用自己亲戚,最开始毕轨是中护军的,但后来就调整为表弟夏侯玄了。
243年秋九月,权力中枢已经战败的司马懿又督诸军击诸葛恪,结果大军刚到舒城,诸葛恪没咋地就跑了。(军次于舒,恪焚烧积聚,弃城而遁)
嚷嚷的挺凶,但司马懿表示没有任何压力。
司马老先生此时已经混到了“闻其名望风逃窜”的老艺术家境界。
此次来到淮南,在邓艾的建议下司马懿确定了灭贼之要在于积谷的战略方针,开始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水南北万余顷。
从此淮北仓庾相望,自寿春到洛阳,农屯和官屯的生产兵团连成一片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人家这两位大神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命题,就是无论走到哪,永远是建设到哪。
司马懿在关中时搞屯田鼓励生产,南下平叛时间不长又利用自己的合法政治权力推动了两淮地区的建设。
这是有大功于国家的,司马懿这辈子一直没有停止对曹魏的建设与添砖加瓦,如果他这辈子最后不搞那一下子,基本上历史的身后名应该是“大魏诸葛亮”的。
总体来讲,一生于国大功啊!
本来,历史的车轮大有架着司马懿老先生往忠义名臣的方向上走的,但在曹爽把持朝政的四年后,开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机。
司马懿准确的抓住了他。
曹操时代的老臣赵俨闹喊不干了,赵俨是曹爽安排接替司马懿督关中的角色,曾是他爹曹真的大司马军师,现在要告老还乡。
估计这次赵俨闹腾要养老应该是两方面:
一是岁数确实大了;
二是关中诸将指挥不动。
总之,老爷子累了。
赵俨不干了,必须得有一个人顶上去,曹爽派了自己的表弟夏侯玄去。
不过夏侯玄这一走,中护军的关键位置就空出来了,比较意外的是,这个位置是司马师递补的。(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
这中间到底是咋运作的,史书无载,比较可能的推理是,曹爽让夏侯玄去督关中,让司马懿老爷子给打打背景光,让年轻无外放资历的夏侯玄可以在关中站稳脚跟,因为他曹爽还有伐蜀的下一步动作,司马懿那则提出作为交换,你得让我儿子有个进步的空间。
双方互相妥协下,此次人事变动顺利达成。
这成为了最后要曹爽命的关键人事任命!
因为司马家的嫡系接班人在禁军中楔进了一颗相当致命的钉子!
这个人事动作,也基本说明司马懿此时此刻已经开始准备反击了。
因为第一次尊他为太傅,剥夺他“录尚书事”时也给了他家很多政治待遇,但司马懿全都辞了。(以帝为太傅···以世子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帝固让子弟官不受)
这回却安排儿子进入重要岗位了。
老艺术家开始磨刀了。
244年,曹爽力主夏侯玄伐蜀。
一般来说握大权后要立大军功,才算是一整套组合拳走下来,因为你毕竟需要说得出去的东西堵住整个阶层的嘴。
曹爽在邓飏、李胜等人的怂恿下,在吴蜀这两个方向选了蜀。
这就是没有常识了,蜀那是能轻易打的吗?
人家那个天险是闹着玩的吗?
对付蜀地,自古基本上都要等他内部乱了虚弱了才好下手,此时蜀中蒋琬主政,武侯遗风尚在,你能打的动吗?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曹爽为了借这次动兵的机会,将水泼不进的关中彻底的松动松动。
往往军队的归属感和人事调整是要通过一次次的战斗与演习才能完成的。
曹爽要在关中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那司马懿哪能干呐!与公与私都不能让他去打啊,不过曹爽不听,司马懿老先生没办法。(宣王止之不能禁)
伐蜀的结果非常不理想,曹爽被此时的已经挑大梁的王平悍拒。(唉,王平要是早投降过来几年多好啊)
伐蜀军被阻,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大量死亡,成都方面费祎等援军亦相继到达,曹爽无奈回军,还被蜀军截击,苦战下才退回来,伤亡惨众,还惹得关中一片怨声载道。(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曹爽铩羽而归后一年多的时间,245年八月,曹爽废掉了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中领军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再度不听,司马懿还是没有办法。(六年秋八月,曹爽毁中垒中坚营,以兵属其弟中领军羲,帝以先帝旧制禁之不可)
理论上来讲,这两个营是归中领军控制的,但由曹爽的这个举措可以看出来,禁卫兵权里的中垒、中坚两营领导很可能是司马懿的嫡系,是当初直接隶属于司马懿托孤时“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中的最后力量!
此举意味着司马家族此时在禁宫内的所有力量全都被驱逐了。
247年四月,司马懿老伴死了,司马师守孝去了,连中护军的外军兵权和“主武官选举”的人事权也没了。
同月,曹爽趁司马师下岗守孝的时机迅速对司马家族展开了总攻,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断绝了和小皇帝见面的机会。
247年四月这两件事的同时发生,使得司马懿被曹爽挤兑的彻底混不下去了!
五月,一辈子劳模的司马懿老爷子时隔四十年第二次生病了,从此不再问政事。(五月,帝称疾不与政事)
关于司马懿离去的原因官方记载是这样的:曹爽用何晏、邓扬、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兄弟并典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帝不能禁,于是与爽有隙。
要知道,此时曹爽已经挤兑司马懿八年了,为何此时司马懿才与曹爽“有隙”?
司马师的中护军下岗倒是其次,最关键的原因是郭太后这最后一根司马懿楔进权力中枢的钉子被拔走了。
郭太后是曹叡正妻,对曹芳有监护权,会对曹爽最终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力,郭家跟司马家是有关系的,郭太后的从父郭芝后面可是司马家的排头兵,给司马师点炮进言废掉了曹芳。
郭太后被曹爽赶出了权力中枢,也就标志着司马懿对于权力内部的所有消息与影响力全失去了!
不仅刀没有了,现在连防弹衣都让人扒了。
司马懿此时此刻失去了所有保护自己的力量!
所有的主动权全都攥到曹爽手里了。
已经全裸的司马懿此时选择了生病。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老头子我认怂了,您饶过我全家一命吧。
此时的司马懿家族,基本上处于停盘状态了,曹爽已经获得了全面胜利。
不过意得志满的曹爽不知道,有的顶级对手,他一天不入土,这场权力的游戏都不算完!
有些功力,经历不够就永远发挥不出来;
有些见识,岁数不到就永远体会不明白。
曹爽虽然“少以宗室谨重”,虽然已经斗败了老艺术家,但他也可以说是一辈子没受过委屈,没吃过亏的人生赢家,这辈子就是个一直上涨的股票。
人生啊人生,在赐大权贵前为什么不给他赐些风霜雪雨呢?
所有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全都是在无数次打掉了牙咽肚子里的泪水后刻入基因里的!
人生的那些受益终生的大道理中,归结起来就是一些极其浓缩的短语,比如:谦卑,谨慎,不可纵欲,人要低调,团结同志,除恶务尽等等。
但上述的每一个短语,都需要用一生去品味实践。
没有吃过亏,没有亲身体验与历练过,是很难在大富贵降临后不出问题的!
因为大权大贵会有一个如影随形的巨大衍生品:诱惑!
曹爽本是谨慎厚重的人设,但在天下无敌后,终于扛不住这顶级的诱惑了。
曹爽在司马懿彻底被打倒后,开始变得肆无忌惮,他的心腹何晏敢强行将洛阳、野王典农的数百顷桑田和汤沐地作为自己产业,又窃取官物,仗着自己主掌官员选拔向其他州郡要好处费,一些得罪了曹爽心腹集团的大臣都因小事而被免官或调整报复了。
曹爽也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他的饮食、车马和服饰都与皇帝的类似;甚至私自带走了曹叡的七、八个才人回家做妾;擅取太乐乐器,调武库禁兵制作布置华丽的会所,与何晏等心腹在其中饮酒作乐,极尽奢华。
权力的大饼向来是你多吃我就少吃。
不过这大概率还是不会犯众怒的,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都在这个圈里混,你只要说得过去,大家还是默许的。
你多吃多占犯众怒往往是另有别的原因,比如说得瑟!
人不患寡患不均,你家里几千亿我们看不见,我看见你住三居室,一个媳妇,过正常人的日子,你虽然把要紧岗位全安排了,但一个个还都能露出虚伪的谦虚表情,其它人是可以接受的,你看人家司马懿,邑万户,子弟11人皆为列侯人家见谁还都鞠躬呢!
你要是占据了所有上层建筑然后跟我们可劲得瑟,我们就太不平衡了,都是先帝的漂亮姑娘,凭啥让你给圈家里去了!
都是几代混曹家官场的,凭啥你现在会所嫩模,我们就得去图书馆翻档案了?
更可怕的是,曹爽一伙动了太多老臣集团的既得利益!
老臣集团们开始公开反抗了!
比如老臣孙礼和曹爽关系公然有裂痕后被调整为并州刺史,在上司马懿那串门时公然说曹爽祸国!(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讬,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孙礼边说边哭(因涕泣横流),司马懿是这么回答的:别哭了!不能忍也给我忍!(且止,忍不可忍!)
少府孙观因为秉公执法得罪了奢靡之风的曹爽集团,随后被调整为太仆。(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斫家屋材,及诸私用之物,观闻知,皆录夺以没官。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
太尉蒋济在被从领军将军给挤到闲职后借着日蚀的理由上疏抨击曹爽擅改法度!(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会有日蚀变,诏群臣问其得失,济上疏曰:'昔大舜佐治···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
蒋济公然表态:别特么瞎折腾了!(终无益于治,適足伤民,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率以清平,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
这些老同志们的公然愤怒,都被司马懿一个个看在眼里。(注意这些名字,后面有关键戏份)
这些曹操时代就混迹江湖的老革命们此时还都没走呢!
几十年来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你这么生硬草率的进行得罪,还配合着骄奢淫逸,这就犯众怒了!
曹爽这个集团中也是有明白人的,比如说二号人物时任“中领军”的曹羲。
曹羲看到大哥被这帮狐朋狗友带起来的这股奢靡之风拿下后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曹爽,大哥咱别这样了,成由勤俭败由奢,人们都看着咱了。
曹爽不搭理你。
曹羲随后又写家训三篇,内容主题为“骄奢淫逸对家族的巨大危害”,明面上教育的是弟弟与子侄,实际上是侧面提醒他哥,曹爽又不傻,当然知道,但给曹羲甩大脸子,曹羲很伤心,经常被他哥气哭了。(羲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又著书三篇,陈骄淫盈溢之致祸败,辞旨甚切,不敢斥爽,讬戒诸弟以示爽。爽知其为己发也,甚不悦。羲或时以谏喻不纳,涕泣而起)
曹爽心中是很不屑的,你又没玩过那些御用品,你知道什么啊!
248年,曹爽想去看看已经“病”了一年多的老对手司马懿啥样了,于是派心腹李胜去探探病。
李胜去后就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司马懿老先生已经老得没法要了,喝粥撒一身,一句话喘半天,耳朵半聋眼半瞎。
李胜回去将见闻报告给了曹爽,曹爽认可了。
眼睁睁司马懿此时马上就到70了,那是古来稀啊!人没法要了是大概率事件啊!
曹爽如果看了他们家族的履历就知道了,人家司马家是祖传的好体格,活七八十向来当玩。
而且当年,人家司马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当年那个大人精我都糊弄过去了,你小子我还蒙不了?
曹爽开始迷恋上了权力所带来的巨大美好,很多时候,城里已经装不下他了。
他时常玩起了出城自驾游,基本上一出去,就是带着所有的亲信组团牛人专线,他的同乡大司农桓范曾经劝过他:你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一旦有人在城内闹政变,你们无法入城掌握大局。
曹爽是不当回事的,因为目前全部的实力被他们家族抓在手里,司马懿又是马上开追悼会的节奏,政变那么好搞呐?
其实此时此刻,曹爽担心自己的兄弟,要远远担心那些反对势力。
此时,所有的禁军与皇帝本人都被他抓在手中,他是逮谁灭谁的节奏,政变的发动有三个关键点: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威望,一个是皇帝。
这三点外人是都没有的,唯一有威望的那位黄土都埋到脑门了,倒是他家的兄弟们是他要防范的对象。
目前,所有的禁军掌握在他们哥几个手中,他掌握大部分,他弟弟们掌握小部分。
虽然说是一家子,但自古兄弟间反目的可从来就不是少数哦,尤其在天下第一的权力面前,万一我弟弟也看上我家的嫩模了呢?
不能怪兄弟不是人,全都赖嫂子太迷人,如果说可能政变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反而是自己的兄弟!
尤其我已经明确知道了,我的弟弟曹羲目前对于我的生活方式是看不惯的!
谁知道我旅游时我这个弟弟会不会给我踢一边子去呢?
所以,不好意思,旅游的兴致我是不减的!但所有有权力的兄弟们全都得跟我一块组团开路!
曹爽的这个心思与已经成为套路的旅游模式被身在床榻上每天表演流哈喇子的司马懿看了个通通透透!
所以说,并不是曹爽兄弟们大意最终被司马懿钻了空子!
而是曹爽日渐膨胀的旅游欲望与防范自家弟弟篡权的全家出动被司马懿早就盯上后做的精心布置!
曹爽心里的算盘打的其实是没问题的,因为此时所有明面上的军力全部在他手中掌控着。
但是,他有一点算漏了。
司马师!
虽然司马师此时守孝在家,但是他当过三年的中护军!
司马师这个中护军的职位权力,是可以提拔选举下级武官的!
这也就意味着,司马师可以利用这个权力培养自己的铁杆力量!
当年蒋济当中护军的时候,贪污腐败的都被人编成流行歌曲了。(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司马懿和蒋济关系好,有时拿这个调侃老蒋,蒋济说:老哥哥别逗我了哈,洛阳这物价多高啊,哥俩说完哈哈大笑。(宣王与济善,间以问济,济无以解之,因戏曰:'洛中市买,一钱不足则不行。'遂相对欢笑)
到了夏侯玄为中护军的时候,选拔的都是圈里人的子弟,都是世家大族的关系。(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
夏侯玄家不缺钱,还是宗亲,所以不像蒋济满脑子都是钱,人家就拿这个岗位作为培养拓宽上层人脉的机会了。
但是,到了司马师干这个岗的时候,套路全变了!
司马师罕见的杜绝了金钱开道和关系开道,一切拿军中的功劳说话,整顿法令,所有人都不敢再搞不正之风了。(玄代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及景王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这样做的好处是啥呢?
所有过去家里没钱,没关系,本来人生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军人们,在这个金钱关系至上的时代,突然间有了一个人,他给你开了一扇窗。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忠诚,你就能完成阶层跃迁。
司马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给你送钱的人,将来不会为你所用;(这句话细品味哈)
因为走关系的人,也将来只会拿关系来还你的情。
这种人脉,人家的选择和退路太多。
不可能跟你干玩命的活儿!
只有那种本来没有机会,没有未来的人,当被你提拔起来后,才会对你感恩戴德!
他们知道他们的机会全都在你这,所以你指哪就会打哪!
他们除了你没有别的选择!
他们的人生本就没有什么退路!
司马家族的预谋,有迹可循的开始,极大地概率是在司马师244年成为中护军时开始布局的!
244年到247年,司马师用这三年的时间,布置了怎样的一股力量呢?
《晋书.帝纪二》: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