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头晕?当心气血亏虚!中医1个方子帮你补气血,治头晕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机体功能也会逐渐减退。人到中年或者步入老年后,即便身体没什么大病,一些小毛病总会找上门来,这些小毛病看似“小”,但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很大可能会诱发“大问题”。

比如,头晕常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之中,有调查表明,20%-30%的人群曾先后发生过头晕的症状,其中,老年人发病风险几乎是年轻人的3倍。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而一旦患者发生头晕,身体难以维持自身平衡,极容易发生摔伤跌倒事件,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所带来的危害更甚,严重时可导致骨折、颅脑创伤等,甚至会导致长期卧床,危及生命健康。

(不同状态患者跌倒原因分布)

一些病友会认为,出现头晕,多是身体“虚”了,所以日常要注意进补,各种保健品,膳食补品等不间断,经常吃,希望把身体虚的部分补回来。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如同用布蒙住眼睛打鸟,乱打一通,不仅难以解决头晕的问题,还可能越“补”越虚,把身体搞坏了。

特别是老年人,头晕的病因更为复杂多样,常常虚实夹杂,更应该辨证论治,而不是盲目进补。

老年头晕,理应辨证论治!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出现头晕,多因“虚”而作,主要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脾胃虚弱,并有瘀血、痰浊、水饮等症。

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为头晕的常见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而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意思指的是,肾精充足,气血充盈,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而肾精不足,气血亏虚则头晕目眩,倦怠乏力。

因“女子七七,男子八八,天癸绝,肾气衰,冲任气脱,形神俱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随着年龄的增大,人到中老年,肾脏功能减退,肾精和气血的产生减少,肾精消耗,气血衰少,不能运行上冲头脑,脑失濡养,髓海空虚则导致眩晕。《黄帝内经》也有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另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亦为头晕的常见病因。年老体弱,必然会导致脾胃虚弱,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引起头晕。正如《景岳全书·眩晕》所记载:“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证也。”

由此可见,“虚”为老年人头晕的主要原因,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头晕并不仅仅因虚而起,其病因会相对复杂很多。

老年人头晕,应该如何调理?

综上所述,老年头晕,以气血亏虚为本。一为气血不能上行或上输不足,脑失濡养,髓海空虚则导致头晕,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则发,且多有腰酸耳鸣,神倦纳差,发落齿摇等症状。一为五脏皆虚,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而发而眩晕,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有头晕,伴有胃脘部胀满不适或疼痛,气短,乏力,纳差,便溏或便秘等症状。

因此,治疗理应辨证施治,气血亏虚者当以益气生血为本,肾精不足则温肾益精平肝,脾胃虚弱则健脾益气。相对应使用行气活血、温化痰浊、利水除饮药物加减治疗。益气生血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为基础方,该方重用黄芪为主药,大补脾胃中气以资化源;配以当归补血而不留瘀,佐以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活血化瘀。肾精不足则加熟地黄、山茱萸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同时配伍天麻、钩藤平肝潜阳。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以健脾益气和胃,痰浊内阻加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水饮内停加泽泻汤以健脾利水除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