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药院方》名医名方秘方
王 好 古 方
一、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5克、防风5克、苍术5克、细辛1克、川芎3克、白芷3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咀,水煎服。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痠痛,口苦微渴,舌苔白,脉浮。
[来源]《此事难知》
二、大羌活汤
[组成]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甘草(炙)、白术各9克、知母、川芎、生地各15-30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5克,水2盏,煎至1盏半,去粗得清药1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即止。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里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口渴烦满等。
[来源]《此事难知》
罗天益 方
一、秦艽鳖甲散
[组成]柴胡!鳖甲(酥炙)、地骨皮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15克。
[用法]为粗末,每服15克,加青蒿五叶、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主治]"风劳病"骨蒸劳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困倦盗汗,咳嗽,脉细数等。
[来源]《卫生宝鉴》卷五方
二、人参黄芪散
[组成]人参、桔梗各30克、秦艽、茯苓、地骨皮、生地黄各60克、知母、柴胡各75克、桑白皮、紫菀、半夏、赤芍药、炙甘草各45克、天门冬、炙鳖甲各90克、黄芪45克。
[用法]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食远服。
[功效]滋阴清热,健脾益气,止咳化痰。
[主治]虚劳烦热,症见肌肉消瘦,肢体倦怠,咳嗽咽干,痰少盗汗,食欲不振,胸胁不利,舌淡,舌尖红赤,脉虚数等。
[来源]《卫生宝鉴》卷五方
三、人参蛤蚧散
[组成]蛤蚧1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气,酥炙黄色)、杏仁150克(炒去皮尖)、甘草150克(炙)、人参60克、茯苓60克、贝母60克、桑白皮60克、知母60克。
[用法]为细末,猛瓷器内,每日如茶点服。
[功效]补肺清热,化痰定喘。
[主治]久病体虚,兼有肺热之气喘咳嗽,痰稠而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羸瘦,脉浮而虚,渐成肺痿失音。
[来源]《卫生宝鉴》
《御药院方》 方
咳嗽、喘证
一、青龙散
[组成]人参(去芦头)、陈皮(去白)、五味子、紫苏叶各3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水80毫升,生姜3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功效]益气敛肺,化痰止咳。
[主治]咳嗽上气不得卧。
[来源]《御药院方》
二、玉仙散
[组成]白矾(枯)3克、乌梅(去核)4个、杏仁(去皮尖麸炒)40个、佛耳草、款冬花、知母、贝母(去心)各4.5克、甘草(炙)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干掺舌上,咽津无时候。
[主治]一切咳嗽。
[来源]《御药院方》
三、神秘汤
[组成]橘皮(洗)、生姜、紫苏叶、人参、桑白皮(锉炒)各15克。
[用法]上粗末,以水3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滓温服,分3服。
[功效]疏风散寒,泻肺平喘。
[主治]病人不得卧,卧则喘。
[来源]《御药院方》
泄泻、痢疾
一、二圣散
[组成]干黑木耳(炒)30克、鹿角胶(炒如珠子)0.3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2克,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泄痢不问新久,并皆治之。
[来源]《御药院方》
二、黄连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炒)、黄连(去须)各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温水饮下,食前,日进2服。
[主治]诸热利不瘥。
[来源]《御药院方》
积 聚
一、宽膈丸
[组成]木香、京三棱(煨)、青橘皮(去白)各15克、半夏(汤洗7次)60克、大腹子7.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生姜汤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食后生姜汤下。
[功效]理气活血畅膈。
[主治]气不升降,胸膈痞结。
[来源]《御药院方》
二、通膈丸
[组成]槟榔90克、枳实(麸炒)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生姜汤下,温水亦得,食后。
[功效]下气行滞通膈。
[主治]胸中气痞不通,水饮停滞。
[来源]《御药院方》
三、赤茯苓丸
[组成]赤茯苓(去皮)、槟榔、枳实(素炒去穰)、白术、半夏曲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温生姜汤下。或风眩头痛,则荆米汤下,食后。
[功效]健脾化痰消痞。
[主治]痰饮气痞。
[来源]《御药院方》
癫 癎
一、祛风坠涎丸
[组成]荆芥穗、密陀僧、白矾(生)各15克、半夏(汤洗)30克、朱砂3克。
[用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6克,荆芥汤下,乳后。
[功效]祛风涤痰,清心安神。
[主治]小儿诸癎。
[来源]《御药院方》
二、洗浴菖蒲汤
[组成]菖蒲(一寸九节者)90克、防风、荆芥穗各60克!石膏、梅根各30克。
[用法]捣为粗末,每用100毫升,头水600毫升,煎3沸。适寒温,浴儿,先洗头面,后浴身体为佳。
[功效]散风截癎。
[主治]癎症。
[来源]《御药院方》
月经不调
一、当归地黄丸
[组成]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各60克、玄胡索、牡丹皮各30克、人参、黄芪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饮送下,食前,日进2服。
[功效]补益气血。
[主治]妇人血气不和,月事不匀,腰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二、活血散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各120克、肉桂(去粗皮)3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克,水100毫升,煎至七分,去渣,稍热食后服。
[功效]补益气血,调补冲任。
[主治]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并治之。
[来源]《御药院方》
外 伤
一、至圣黑龙膏
[组成]米粉120克、乳香(研细)、没药。
[用法]将米粉于银器内,炒成块子褐色,看冷研为细末,后入2味研极细。每用以好酒或醋调如膏,摊在纸花上,贴患处。
[功效]活血祛瘀接骨。
[主治]一切筋骨损伤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二、神效膏
[组成]小椒(炒黄色)60克、乳香(另研)24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好醋打面糊调药,涂在痛处上,用纸贴之。
[功效]祛瘀止痛。
[主治]损扑着筋骨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三、虎杖散
[组成]虎杖(锉)60克、赤芍药(锉)30克。
[用法]上捣细末,每服4.5克,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功效]活血祛瘀。
[主治]折伤血瘀不散。
[来源]《御药院方》
四、没药乳香散
[组成]白术(锉微炒)150克、当归(焙)、甘草(锉炒)、白芷、没药(另研)各60克、桂(去粗皮)、乳香(另研)各30克。
[用法]捣为细末,入研药再研,令匀,每服0.6克,温酒70毫升调下,不拘时候,日进二、三服。
[功效]祛瘀活血止痛。
[主治]打扑伤损,疼痛不可忍。
[来源]《御药院方》
肿 毒
一、佛手散
[组成]黄柏、大黄各30克、甘草15克、朴硝90克、粟米粉90克。
[用法]捣为未,每用水调如膏,涂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肿毒。
[来源]《御药院方》
二、紫葛散
[组成]紫葛、升麻、黄芩、赤小豆各30克、木香15克、黄连、大黄各30克、白敛、玄参、榆白皮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温水调药,涂扫赤肿,药干再扫。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肿毒。
[来源]《御药院方》
痔 疮
一、愈痔散
[组成]南乳香(另研)、槐花(微炒)、木香、商枳壳(麸炒去穰)、鹤虱、荜澄茄(去蒂)、白芜荑各30克。
[用法]上次细末,始服后,先嚼核桃1个,次用热酒70毫升,调药6克,空心食前,日进1服。忌发热风动气等物。
[主治]男人妇女一切肠风痔漏,无问新久皆可服之。
[来源]《御药院方》
二、枳壳散
[组成]枳壳(麸炒去穰)、槐子(微炒黄色)、荆芥穗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薄粟米汤调下,空心,日进二、三服。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凉血止血。
[主治]肠风痔瘘,便血无数,疼痛不可忍者。
[来源]《御药院方》
脱 发
一、洗发菊花散
[组成]甘菊花60克、蔓荆子、干柏叶、川芎、桑白根皮、白芷、细辛(去苗)、旱莲草各30克。
[用法]粗筛。每用药60克,浆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滓淋发。
[功效]养肝祛风生发。
[主治]头发脱落。
[来源]《御药院方》
二、长发滋荣散
[组成]生姜皮(焙干)、人参各30克。
[用法]为细末,每用生姜切断,蘸药末于发落处擦之,隔日用1次。
[功效]益气生发。
[主治]头发脱落。
[来源]《御药院方》
牙 痛
一、立效散
[组成]百草霜(细研)、沧盐各3克、麝香(净)、乳香(细研)各1.5克。
[用法]上件合一处再细研匀。每用少许,口噙温水随牙疼一边,鼻内搐之,用无时。
[主治]牙疼不可忍。
[来源]《御药院方》
二、露蜂房散
[组成]露蜂房(炒黄)、细辛各4.5克、大戟2.5克、防风4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用15克,水500毫升,煎至350毫升,去渣,热漱口,冷吐出,不拘时。
[功效]温经散风止痛。
[主治]牙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三、药御院丁香散
[组成]丁香、荜拔、蝎梢、大椒。
[用法]共为末。揩痛处,有津即吐。
[主治]牙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四、细辛散
[组成]露蜂房、荆芥、细辛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用9克,水80毫升,煎至56毫升,去滓温漱冷吐。
[功效]疏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牙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五、荜菝散
[组成]荜菝6克、蝎梢、良姜各3克、草乌头尖(生不去皮)1.5克。
[用法]为细末,指蘸擦牙痛处,吐津,误咽不妨。
[主治]牙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其 它
一、水胡芦丸
[组成]人参、干葛、紫苏叶各6克、乌梅肉、木瓜、甘草(炙)各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30丸。每用1丸,绵裹噙化咽津,不计时候,或新水化服亦得。
[功效]生津液,止烦渴,利咽溢。
[主治]烦渴。
[来源]《御药院方》
二、梅苏丸
[组成]乌梅肉、白梅肉、干木瓜、紫苏叶各45克、甘草(炙)15克、白檀6克。
[用法]上为末,入麝香,匀入乳糖240克,蜜30克,周炼和丸剂,每两作20丸。每服1丸,细嚼咽津,不拘时候,或新水化服亦得。
[功效]生渴生津液。
[主治]咽干。
[来源]《御药院方》
三、枇杷叶散
[组成]枇杷叶(去毛)、陈皮(去白)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克,水100毫升,生姜0.15克、擘碎同煎,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3服。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降逆。
[主治]脾胃气虚,呕逆吐食。
[来源]《御药院方》
四、益脾丸
[组成]葛花60克、小豆花30克、绿豆花15克、木香0.3克。
[用法]上为细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煎红花汤下10丸,或夜饮津液下5丸。
[功效]饮酒不醉,又益脾胃。
[主治]酒醉。
[来源]《御药院方》
五、寒水散
[组成]青黛3克、大豆(去皮)9克、马牙硝6克、黄连6克、黄柏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3克,蜜少许,冷水调成膏,绯绢作花子,如小钱大,摊药于上。贴太阳穴,病左贴右,病右贴左。
[功效]清肝明目。
[主治]肝风暴赤,目睛偏视。
[来源]《御药院方》
六、香附散
[组成]香附(炒)、槐花(炒)各30克、大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入砂糖少许,冷水调下,食后服。
[功效]泻火消疮。
[主治]眼赤肿痛,眵泪生疮。
[来源]《御药院方》
七、定痛黄柏散
[组成]黄柏120克(去粗皮,涂蜜慢火炙,令黄色)。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蜜水调,摊软纸花子上贴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冻疮焮赤,黄汁出,及瘥后瘢痕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八、人参橘皮汤
[组成]人参30克、橘皮(去白)15克、干生姜15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水60毫升,煎至六分,去滓,令乳母温分2服,服了良久,令儿饮乳,大效。
[功效]益气和中。
[主治]小儿吐乳。
[来源]《御药院方》
九、熨烙当归散
[组成]防风(去芦头)、当归(去芦头)、蒿本(去土)、独活(锉去土)、荆芥穗、顽荆叶各3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用45克,盐120克,慢火炒,令热,用绢袋盛之,去痛处熨烙。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寒湿留注,腰腿疼痛。
[来源]《御药院方》
十、干荷散
[组成]牡蛎(烧)、蛇床子、干荷叶、浮萍草各等分。
[用法]上将粗末,每用15克,水300毫升,同煎三、五沸,滤去滓,淋涤洗下风寒。
[主治]阴囊肿痛,湿润瘙痒。
[来源]《御药院方》
十一、芎?汤
[组成]芎?90克、当归(去芦头,洗切焙干)9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水100毫升,煎至7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
[功效]养血活血止血。
[主治]产后出血过多,晕闷不省,及崩中去血多。
[来源]《御药院方》
十二、平肌散
[组成]炉甘石(烧)45克、龙骨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干掺患处上,用膏药贴。
[功效]清热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诸疮久不敛。
[来源]《御药院方》
十三、碧元散
[组成]青黛、岔硝、蒲黄、甘草末。
[用法]等分研匀,砂糖每30克作50丸。每丸噙化。干末掺咽内亦可。
[主治]心肺积热,上攻咽喉,肿痛闭塞,水浆不入。
[来源]《御药院方》
十四、白牙药
[组成]零陵香、香白芷、青盐、升麻各7.5克、石膏(细末)30克、细辛0.3克、麝香(另研)0.1克、砂锅(细末)。
[用法]上同为细末,研匀。每日早晨,山指蘸药擦牙,后用温水漱口,吐出。
[主治]牙齿黄黑不莹净。
[来源]《御药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