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水散文】一个时代的挽歌
一个时代的挽歌
当两根大烟囱轰然倒下,在漫天的尘土中,共和国的工业时代结束了。留给人们的,是那个时代执着的记忆,还有告别和怀念。
偶然看了一部电影《钢的琴》,影片是在鞍山拍摄的,片中的许多场景都是在老爸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拍摄的(鞍山红旗拖拉机厂),那些頽旧的厂房、车间、机器,还有那座老电影院,随着故事的讲述,在我的记忆中慢慢的苏醒、鲜活起来。
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的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小乐队,终日奔波在婚殇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中。与此同时,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跟了一个做假药的商人,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儿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陈桂林为了得到对女儿的抚养权,在四处受挫无果的情况下,和女友淑娴及钢厂的几个好哥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程。最后,钢琴造成了,小元也离开了他。
影片的叙述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那时我常常跟老爸到厂里去。在那个年代,国营工人是多么的神采飞扬啊。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他们留着大鬓角,穿着西装、牛仔裤或绿军装,铮亮的三接头皮鞋蹬着自行车(大多是梅花牌,鞍山生产的) ,车后座上夹着铝饭盒,他们吹着口哨,朝气蓬勃。即使他们换上了满是油渍的工作服,我也觉得他们身上充满了活力。在那个充满棱角的工业时代,工厂文化深入人心。厂房里面满是机器油的味道,机器在灵活的运转,活力无限。那是一个以力量为核心的年代,在粗大笨重泛着金属光泽的时代里,产业工人们有着属于他们的世界。
而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坍塌了。工人阶级褪去了身上的荣光,变成了迷途羔羊,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从时代骄子一下子被抛弃到社会边缘,成为贩夫走卒、无业游民,留给他们的,只有不可抗拒的迷茫和无奈。
记得老爸说起过他一个徒弟的事,他的命运和影片主人公陈桂林如出一辙。下岗后,他消极颓废,很久没有找到工作,妻子选择了离开,他同意了,但他舍不得女儿,经过许多的努力,女儿还是被妻子带走了。他想念女儿,女儿过生日的那晚,他一个人在前妻新家的楼下徘徊了很久很久。
那是个怎样的年代?埋葬的不仅仅是婚姻和家庭,更多的是那些安分守己的人们,在改革浪潮中被无视存在,无情抛弃,我们看到的是繁华落幕的残卷,是一首激情燃烧岁月的挽歌。
《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没有宏大的场景,没有跌宕的剧情,也没有大牌明星出镜。始终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演绎着工业时代的牧歌,却掩饰不住苍凉的底色,就像那些贯穿影片的前苏联歌曲,唯美而久远,永远哼唱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REVIEW
读而思
duersi
作者简介:刘珍,中学教师,工作认真,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做什么均力求完美。闲睱之余,若心静写点东西。喜欢小动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