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未来教师什么样
魏书生先生曾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教育就是和孩子们一起过日子。”我很喜欢“过日子”这3个字——与家人如何相处,与学生就如何相处,这是一种非功利的教育态度。当我们畅想未来教育时,总是离不开新技术带给传统课堂的绚烂变化,但在我看来,未来世界里,教师的核心修养必定是人文精神。
《论语》说“君子不器”,君子应该是广泛学习、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应该成为只有特定用途的“材”。学生要成为“人”,就应当具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如果一个学生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甚至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那么甚至可以说,这个学生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
教师都应具有人文精神。以小学语文为例,教材许多地方的编排都体现了人文价值和人文思考,比如编者将《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中国神话和以《普罗米修斯》为代表的希腊神话故事编排在一起,就是希望学生在对神话故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逐步体会到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绝不应该在课堂上只讲授课文、分析写法、积累字词,而是要把课文背后体现的人文价值传递给学生。
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每一项提高,背后都有思想的来历。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和技术本身,还要传递给学生其背后的思想来历和精神起源。一个数学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时,也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定理的发现在古希腊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一堂不具备人文精神的数学课,培养出来的最多是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的人;而一堂具备人文精神的数学课,则有可能孕育出创造新的数学理论的未来先驱。
在我看来,教育是理想主义事业而非功利主义事业。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些价值是超越利益并且永恒存在的,如果教育堕落为功利主义事业,只专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特定人才,只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那就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了。在我步入教坛、站上讲台之时,便常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传递给学生知识本身之外更深远的价值。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失去了对家国天下的关怀,失去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关怀,也许会成为某种人才,但很难成为一个民族寄予厚望的未来。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文精神始终是核心,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世界的联系都包含其中。教育作为人类精神活动中最突出、最广泛的一项事业,它的承担者——教师,更应具有人文精神,因为这才是最能触动人心、最磅礴的力量。
作者:肖如梦,四川省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随着深度学习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触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各行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注入新的活力,也会将教师从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在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会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变得随处可学,学生能够从虚拟学习空间获得知识,教师是否具备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角色和素养,以及如何在未来人机教学共存的社会中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是教师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感,也更能感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以英语学科为例,基于工具性的语言学习会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感到挫败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回应他们的诉求,从而及时给予关怀和引导。这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即从知识型教学角色逐渐过渡到育人角色。
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但教师教学时创设的情境,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互动、碰撞、升华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迁移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推理、评价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该立足思维品质的培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未来,信息的来源渠道愈发多样化,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垄断者和控制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分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提高信息化素养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水平,提高自己对于教学资源的搜索、整合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将教学任务发布到智能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精准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筛选出合适的产品,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深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尤其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律性的时候,教师及时进行督促、管理、鼓励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方便了教学,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和开放精神,努力挖掘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
作者:胡庭,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请说说“比”的认识
他是一名生物老师,却拿着三角板和数学课本上起了数学课。理科专业的素养,有趣的教学方式,他的课每每都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在一次教学技能比赛上,他甚至开了一节富有难度的公开课《比的认识》。生物老师教数学,这不是天方夜谭。
老师,你这么早就买菜了
一天早上,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遇见生物老师,看见他车子上挂着洋葱、番茄等蔬菜,问道:“老师,你怎么这么早就买菜了?”“这就是我的实验课材料,今天做的是洋葱内表皮鳞片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老师笑着回答。做实验是学生的最爱,他们一板一眼、精致细微,在做中学、学中做,一棵棵小蔬菜,一片片小叶子,一个个用显微镜看出来的细胞,都能以小见大,窥见另一个生命世界。
老师,我想拆玩具车
他带着学生上了一节科学课《玩具车的秘密》,虽然只是一节课,但他一次次推翻教学设计重来,每一次都有智慧的创意闪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老师,我想拆玩具车!”他竟然真的在课上与学生一起拆了起来,一边拆一边分析其中的各种知识要素。一节简单的科学课却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全班学生都鼓起了掌,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没有局限于学科,也没有局限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
晾衣竿真的只是竿吗
他正在指导学生设计一个晾衣竿。“晾衣架不就是一根竿吗,有什么神秘的?”其实,他在指导学生一起研究科学问题——晾衣架能根据太阳直射角度调节晾衣竿的角度,从而让衣服更大程度接触阳光。为了给晾衣架加入传感器,他与学生一起学习编程设计,一起敲打电脑键盘,还多次进行更新换代。
老师,你怎么什么都会
从生物专业跨学科到数学教学,从科学课程动手实验到科技创新设计产品——老师,你怎么什么都会?
上面这些场景有些是真实出现的,也有些是想象之中的。教无界,育有痕,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我想象中的未来教师形态应该是这样的:未来,在学生心中,老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是跨学科老师,是多元化智慧体。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国家教育“五育”并举的导向中,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当我们具备跨时代的迁移能力和品格时,才有能力迎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时代的到来,带着学生探索未来的科学世界。
我想,当有一天我的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什么都会?”那便是对未来的我,对未来教师的最高评价。
作者:张圳,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
不经意间,我们曾念叨的“未来”,已经触手可及;无奈的是,我们还没做好准备,“未来”仍如云般缥缈。不远的未来,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将颠覆现有的教育生态,教育的知识传递功能将被弱化,教育的内涵将更为丰富、复杂,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未来,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机器助力学生生命成长的潜质。数字化实验的引入,其定量化、可视化、实验操作过程与动态曲线可同步录像并反复播放等特点,能够揭示实验现象蕴含的本质,节约实验时间,改变当前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注重动手但欠缺思维过程”的现状,可以有效提升实验的教学效果。人工智能的引入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体力劳动,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的复杂决策、情感关怀等优势,两者协作正是未来教育的走向。
一些传统教师有个固有思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能成为名师,技术都是“花架子”,因此对信息技术不屑一顾。其实,面对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教师应该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人工智能确实不能取代教师,但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未来的教育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学习时间、学习空间、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支持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化要求的“弹性”教学。教育面向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教师的过去,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未来的视野,能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培养学生欣赏不同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能力,使未来的学习更为开放也更有趣味。
教师职业的魅力在于人性的光芒。对于不同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期待,这些都是教师在陪伴守护过程中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精进、学生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的提升,如果忽略了师生之间这份心灵的力量,那么学生真的可能成为可量化的数据,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将荡然无存,对算法的依赖会一步步加剧教育人文精神的消弭和颓败。
有人提出:“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与关切;创意与审美。”学生来到学校并不只是学习,更要留下一段回忆,而教师散发着温度的爱会让师生一起度过学校生涯这段美好时光。
作者:刘利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
谈起教育,我总会提到一句话,“学而优则教”。学习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具备一种必需的能力——解决未知困难的能力。“学而优”说明一个人可能在这种能力上有一些心得,那么他也有义务把这些心得传递到下一代。只有把这些心得不断积累、提炼、传递,未来的孩子才能学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情怀,是我对于未来教师最首要的期待。
如果不热爱教育,请不要做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请不要干扰他们成长。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会导向完全不同的结果。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是教师需要毕生研究的课题。过去的教育更多是经验主导,新教师遇到困难,第一选择往往是向老教师请教。但是“经验”这件事太过不可推敲——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不同人——即使处理方式完全复制老教师的成熟经验,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经验带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只适用得出经验者本人,很少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近年来蓬勃崛起的学习科学,其实正在从另外的角度开辟一条新路,那就是从科学的视角描绘学生学习的画像,进而利用科学工具解读学习的各个环节,让经验在科学的辅助下更加精细,更加能够适合不同情况。
科学,是我认为未来教师最重要的标签。
无论是经验还是科学,本质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被机器取代,未来究竟是何面貌,立足于现在的假想和描摹都一定相差甚远。技术发展太快,但教育的发展却总是不紧不慢。20年前我们就在用幻灯片,20年后依然还用幻灯片,尽管技术已经革新了一代又一代,但教育对于技术发展似乎完全不敏感。“变革未必是未来,但是不变革一定只能停留在现在”,为了指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要变革,一定要尝试,尝试新技术、新环境、新手段,尝试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资源,让教育更真实、更本质、更恰切,能够引领这些变革的恰恰是教师。
变革,是我觉得未来教师最本质的能力。
虽然变革很重要,但对于教师而言,万变也不应离其宗。未来,教育场景不可预测,教育内容不可预知,教育方式不可预想,到底什么还是不变的呢?不变的是人。人是社会的人,始终不变的就是支撑未来学生社会性的关键要素——德。因此,未来教师一定是德育的教师,而且是人人德育、处处德育。德育依托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完善的师德建设。
何谓师德?一般的社会公德不为教师特有,无须称之为师德;一般的职业道德不为教师特有,也无须称之为师德。师德者,为人师授其道之德也。善意未必是好意,好心未必成好事,万不可假正直良善之借口,行有违人发展成长之事。为人师者当有师者之风,不谄媚、不欺瞒、不畏缩、不盲从,行事光明磊落,为人堂堂正正,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克己之欲,复师之礼,是我坚信未来教师最核心的价值。
未来肯定是没来的,但是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都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作者:马积良,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师,站在本学科的角度,我希望未来的生物教师是这样的人——
有创造力的人。未来的生物教师能够因地制宜,敢于尝试和开发地方性、个性化的生物课程,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技术,针对同一堂课能提出多种教学设计方案,适应任何条件、任何时空的教学,富有创造力,同时也是学生泛在学习、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引领者。
来源丨名校长工作室
编辑丨教师继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