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笑话,二桃杀三士,春秋时期的傻瓜身上,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仁和义

一个喜欢历史喜欢文学,有梦想有故事的公众号,欢迎点击上方”长夜守灯人“关注

我们先来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宋襄公泓水之战。

宋襄公率军和楚军隔着泓水对垒。宋军先摆好阵形,楚军开始渡河。宋国大臣子鱼(宋襄公同父异母的哥哥)说:“楚军强而宋军弱,应该趁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进攻。”宋襄公不同意。楚国人全部渡河,却还没摆出战斗队形,子鱼再次建议攻击,宋襄公再次拒绝。

等楚军全部过河,且布置好了阵形,宋军才开始进攻,结果宋军惨败,宋襄公本人大腿中箭,受了重伤。宋人埋怨国君,宋襄公却说:“君子不困人於戹,不鼓不成列。”君子不能趁人之危,不能攻打没有准备好的敌人。还说不能攻击受伤的敌人,不能攻击年老的敌人。

第二个故事,二桃杀三士。

这个故事出自《晏子春秋》。齐国有三位勇士,分别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都是力大无穷,功绩彪炳。

三位勇士恃功而骄,在朝堂无礼,晏婴向齐景公建议解决这三人,然后想出了一个计策。当众要赏赐三人,奖品却只有两个桃子,让三人“计功而食桃”,根据功劳大小来吃桃子。

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并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古冶子非常生气,他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拔剑指责前两人。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竟双双自杀。

古冶子看到二人自杀,说:“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如果我不跟着自杀,就是不仁不义不勇敢。于是古冶子也自杀。

第三个故事,小人物的大义

这个小人物连全名都没有,《左传》称他为“徒人费”,《史记》叫他“主屦者茀”,“费”和“茀”是谐音,是这个人的名字,方便起见,我们就叫他徒人费。“这是为国君齐襄公管理鞋子的内侍,按理解很可能是个太监。

齐襄公是个昏君,他和亲妹妹乱伦,还谋杀了两位国君。因为一件小事,齐襄公毒打了徒人费。徒人费出宫的时候,却撞上了造反杀入皇宫的叛军。

徒人费说我不会阻止你们的,我也想杀那个昏君,你们看我的背就知道了。众人解开他的衣服,看到了被毒打的惨状。叛军于是相信了徒人费的话,让他进去动手。

徒人费回到齐襄公身边,却并没有动手杀国君,反而把这个刚刚暴打自己的昏君藏了起来,让其他人躺在齐襄公的床上。叛军怕事情有变,冲入宫中,徒人费和宫中侍卫、内侍们一起和叛军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被藏起来的齐襄公,也难逃一死。

三个故事讲完了,然后可能很多朋友在嘀咕和我一样的问题:这三个故事的五个主人公,他们是不是傻?

宋襄公怎么这么傻,他完全可以趁楚军立足未稳而攻击,不一定能获胜,但至少能获得一部分优势,不至于如此惨败。

三士果然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家伙,因为两个桃子这屁大点的事,居然蠢到全部自杀?难道吃桃比生命还重要?

徒人费是脑子被门夹了吗?遇到这样的昏君,难得有机会可以报复,居然没有和叛军一起杀了昏君,反而在没什么胜算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命去保卫,这叫愚忠。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这些古人的脑子可能都是进水的,他们古板迂腐、不知变通、泯顽不化。但是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也说过,我们可以站在今人的视角去看历史,但不应该用上帝模式去随意批判古人。

从人性的角度,我相信古代人和现代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在选择,然后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可能他们的决定在你看来是荒谬无理的,但是在彼时彼刻,做出决定的人肯定有着他自己的理由。

宋襄公是个仁义之君,他一生最大的标签就是仁义。早在当太子的时候,宋襄公和他哥哥子鱼就有相互让国的美名。宋襄公兹甫是嫡子,他哥哥子鱼是庶出,根据周朝的礼法,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宋襄公是合法继承人。照理说君位是所有人挤破头都要抢的东西,但宋襄公偏偏“犯傻”,去跟病重的爸爸宋桓公说哥哥子鱼比我年长,也更仁义,请求把储君的位置让给他。

宋桓公把这事告诉了子鱼,没想到子鱼更“傻”,他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弗及也。”弟弟能以国相让,还有什么仁义能比这更大的?我不如他。为了表明决心,子鱼离开宋国,去了别的国家。这对兄弟相互让国的行为,让后世那些为了皇权,骨肉相残父子反目的人情何以堪?

宋襄公这种“傻乎乎”的仁义,还不止泓水之战这一次。公元前639年,宋国与楚国等国在孟地会盟,子鱼提醒宋襄公带军队前往,因为楚国人是不讲信义的。宋襄公当然不同意,他说大家都约好不带军队的,我怎么能说话不算数?结果就是楚国埋伏了军队,宋襄公成为楚国俘虏。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孟地还是宋国地盘,就是宋襄公在自己家里被人绑架,并抓回楚国。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得已回国。

所以从史籍记载的角度,其实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是符合他的一贯人设的。宋襄公从开始到最后,都在选择仁义,他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并没有因此而后悔。

史书上关于齐国三士的记载很少,那个连名字都不全的徒人费就更加是历史的龙套。但是和前面的宋襄公一样,我相信在直接面对生死的时候,他们做出自己的抉择肯定有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

可能在公孙接和田开疆心中,名节比生死更重要,自己当众丢人,比死亡更痛苦。可能在徒人费心中,君就是君,君有再多的不是,作为臣子都要忠君。春秋距离现在几千年,周朝的礼,春秋的义都在那个时代广为传播,我们真的不应该轻易去指责或者嘲笑古人,因为我们并不懂他们的世界。

上面的三个故事,五个主人公,其中四个当场就死了,宋襄公则是一年后大腿旧伤发作去世。放眼看去,宋襄公的选择是最有争议的,因为他为了自己的仁义,断送了宋国的前途;三士和徒人费都是自己为自己负责,并用生命去为自己正名。

他们做错了吗?我想用孔子的话来回答。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伯夷、叔齐是两位商朝的王子,武王伐纣灭商,两人不食周粟,在首阳山双双饿死。伯夷、叔齐的忠君守节,历来为人所称道,孔子也说他们是古之贤人,那么他们有怨恨吗?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说,他们追求仁义,最终也得到了仁义,还会有什么怨恨?

求仁得仁,我想这个词也适用于我们今天故事的五位主人公。他们做了想做的事,这就可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