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打工救不了年轻人
这是仙人JUMP的第375篇原创
1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昨天,我和打了辆网约车去公园见牛老师。
你一定会怀疑,为什么我有好几辆车但是不开?
很简单,我买都买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开车?我打车可以瘫着玩儿手机,开车不仅累,还要纠结停车。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来了一辆大奔。
看了眼APP页面,确认自己叫的是快车没错。
啧啧啧,没想到连网约车也开始卷了。
我非常好奇为什么会有人开着大奔跑滴滴快车,于是和司机开始闲聊。
司机是一名稍微上了年纪的女性驾驶员,跑网约车不到一个月。
她说跑这个不赚钱,但是可以和人聊天,寻找一些新的发财机会。
阿姨你运气不错,我就很擅长帮人发财。
阿姨说那你发过财吗,我一下子就脸红了。
嗨呀阿姨,您不就是我发财的机会么。
叫什么阿姨,要叫亲爱的。
我说哎呀好讨厌,人家没有。
阿姨说我发过,还发过两次,而且重要的是我不是阿姨,叫我大姐。
喔,好的小姐姐。
大姐语气变得柔和起来。我最早是做寻呼台的,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月收入800块,当时内陆刚刚出现商品房,温州一套房是2600块。
干三个月,就能买下温州一套房,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那是月薪七十万。
我咽了咽口水,说小姐姐你已经不能说是金领了。
她说对,是钻石领。
我说不止,您是比特币领。
大姐说虽然当时赚得多,但好景不长,寻呼小姐这个职业就没有了。
大姐从寻呼变店主,开始做童装生意。
湖州织里产童装,她捣鼓到北京去卖。
生意最好的时候在北京有六家店,店大销量大,是很多小品牌童装厂家眼里的大财神。
那时候很风光啊,每次来进货,厂里的老板们都是捧着的。当然我自己也没少赚,一年最多的时候到手六百万利润。
后来的事情你也应该都知道,电商刚起来的时候,实体店生意还行,我转型也够快。
但现在直播电商开始了,实体不好做,网店也没啥利润,直播赔钱冲销量我也觉得没意义,我的客户越来越少,于是干脆闭店就跑网约车了。
我这每一次职业的被迫选择,背后都是技术捣的鬼。
2
我回应说,是啊,手机取代了寻呼台,电商吞掉了线下零售,且完全不可逆。
大姐说,小伙纸,你说的没错。
职业的本质是拿劳动换取收入。不需要你劳动了,职业当然就没有了。
我说不对呀,你看资本家是职业啊,也不需要劳动啊。
大姐摇了摇头,小伙纸你这典型的农民幻想皇帝用金斧头还是银斧头,作为一个前资本家,我告诉你,只要是出卖时间就是在劳动,就是在打工。
资本家拿出时间管理人的时候也是在打工,资本家也是资本的打工人。当他啥事也不干、把公司都交给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就是失业人士。
而且纯度很高的资本家是身份,不是职业。
等等姐姐,我先缓缓。我还没有完全从“资本家是失业人士”的理论中缓过来。
大姐没理我,继续说。
技术如果只能提高一点点,就会提高这个职业中人力生产的效率,但如果升级加速度提高到一个程度,那么就完全不需要人力了,这个职业也就被淘汰了。
我疯狂点头,说这个我懂。生产队的驴如果加个铁砂掌就会提高效率,但如果拖拉机被应用之后驴就只能被迫转行成为阿胶,从制造业进入保健品行业。
刚好前面是红灯,车停了下来。大姐转过头来,扫了一下我强壮如驴的身体、貌似潘安的相貌,说小伙纸你为什么这么懂驴。
我的脸又红了。
嗨,我这不就是要去公园见大老驴嘛。
她没有在我的美貌中沉溺太久,继续她的车厢演讲。
人类职业的发展史是一个涂色游戏、消消乐游戏,只要技术在进步,很多职业就会慢慢消失。
职业的消失是对人类双手的解放。钟表的发明解放了打更人,电子锁的普及解放了配钥匙的人,劳动力可以会投入到那些更可以产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地方。
一个坑填满了,劳动力就会去另一个坑。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的三百六十行变成了现在的三万六千行。技术消灭了职业,技术也制造了职业。
互联网会加速这种趋势,涂色游戏的速度会加快,职业变迁的速度会加快。但消灭旧职业的技术有时候和制造新职业的技术不太同步。
前者的发展速度赶不上后者发展的速度,短期供需失衡,就会产生“内卷”的现象。
我说姐你也知道内卷啊。
大姐说我女儿每天都在B站看一个名字有点封建迷信的阿婆主,叫什么佛什么仙的,总是提“内卷”,我不想记也记住了。
喔,这样,迷信真可恶。
姐你还知道阿婆主啊,好潮啊。
3
大姐苦笑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你看我的经历就知道了,没有一个职业可以永远支棱,我得找找新的工作,也得让女儿关注一下现下有啥新职业。
姐,其实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观点,你姑且听一听。
我这个理论叫流量决定论,某种职业的产生是欲望决定的,欲望需求很大就会产生职业。
饱暖思淫欲,人总是会有奇奇怪怪的小欲望产生。
让劳动力去满足一小撮人的欲望是奢侈的,技术升级可以让同一批劳动力可以满足一大撮人的欲望。
管家变成了家政,陪玩升级为剧本杀主持人,就产生了新的职业。
欲望需求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这种需求的汇总姑且称之为需求流量。需求流量在哪里,劳动力就会去哪里。
流量的集中地就是”主流“。职业只会在那些流量富矿中产生。
在古代的时候大家也有娱乐的需求,那戏园子、茶馆就是当时的流量富矿,就诞生了说书人、戏班演员、相声艺人这些职业的诞生。有了互联网之后,流量就转移到线上,长视频就变成了流量富矿,等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短视频就成了流量富矿。
卖娱乐的是如此,卖商品的也是一样。流量富矿从百货大楼迁移到货架电商,从货架电商再迁移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
职业选择要跟着流量走,百货大楼的柜姐也需要盯着流量的趋势,否则李佳琦也成不了口红一哥。
根据流量的多寡和流量是否还在增量阶段,可以把职业落在四个象限里。
第一象限的就是那些同时在流量富矿还在流量洼地的职业,最差的当然就是第三象限里的职业,流量贫瘠还充满了竞争;
第一象限的职业,还没开始卷;
第三象限的职业,却已经卷到死。
4
职业就是谋生,打工就是混饭。
纯粹字面意思的混口饭不再是件难事,“好”职业的定义也在不断在修改。
“钱多事少离家近”都不稀罕了,现在还会加上喜不喜欢、擅不擅长。技术是升级了,但大家也都飘了。
B站发布了一个《2021年青年新职业指南》,这份指南里称超过70%的年轻人愿意尝试新职业,年轻人更愿意将自己的擅长的和自己喜欢的发展为职业。
听上去非常奢侈,但咸鱼也有梦想。
职业是一个名词,也是个形容词。成熟的劳动力才被称为“职业的”,熟意味着足够时间的投入,火候不到就是生瓜蛋子。
生瓜蛋子在进入社会遭受毒打之前,理论上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提醒他哪些是坑、哪些是雷,哪些职业需要做什么准备、什么技能,而这些都远远不够。因为等掌握的时候,有可能社会已经不需要这个职业了。
需要关注的是社会即将有哪些新兴职业,这些职业的生命力会有多久。
象牙塔一向是对得起自己这个虚名,在做职场信息传递和职场培训方面都是滞后的,而且是越来越滞后。大一的时候有些行业还刚刚蓝海,大四可能就红海了。
对对对,大姐突然打断我。现在娃儿找工作就完全用不上所学知识,只能靠实习。以前我毕业的时候,实习还可以赚钱,现在我女儿出去实习是反过来,还得花钱。
是这样。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魔幻,但花钱也不一定能取到真经。
新职业诞生了后会有一个滞后期。外人围观新职业就像看着一个盲盒,看着一个黑匣子。传统媒体是不能够提供完整的新职业画像的,甚至有些妖魔化的。
技术万能,技术也让一部分话语权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普通职场人手中。
奇奇怪怪、五花八门的小众职业的从业者把自己的工作状态传到B站上,可以让观众直观地看到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
有的人只是窥私,有的人是猎奇,有的人则动了心思,原来这也可以成为一门手艺。
我喝了口水,大姐接过话头。
新技术就会有新手艺,你知道我在你们年轻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是保持对前方的希望、保持对前方的热忱。
我女儿很喜欢看B站,而且老拉着我看弹幕。弹幕上老出现四个字,非常燃,非常有能量。每次想到这四个字,我都要哭一会儿,感慨一下自己的人生。只要看到这四个,就觉得前方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光明,充满了能量。
我一下子不困了,连忙问大姐这四个字是什么。
“前方高能”。
大姐,您确定前方高能是这个意思吗?
5
前方到目的地了哈,小伙纸。
好的。那姐姐我先下车了哈。
先别急小伙子,前面有卖孟婆汤,不喝一碗再走吗小伙子?
我大惊,姐你说啥?
大姐一回头,脸色开始变绿,露出了阴森的笑容,你不是那个什么佛什么仙吗?
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前方高能了吗?
我心一慌,手上突然没力气了,车门没推开。
而在这时,我突然醒了过来。
牛老师的声音从旁边传过来,你做什么噩梦了。
我说没啥,我刚刚梦见有人没给我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