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别了,李嘉诚!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今天,90岁高龄的李嘉诚,最终谢幕了。3月16日下午四点后,长和盘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李嘉诚即日起卸任董事会主席一职,由长子李泽钜接棒。

蝉联20年的香港首富、全球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终于退休了。从现在起,李氏家族商业帝国正式迎来“李泽钜”时代。

今天,在这位老人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历史隆隆的惊雷。这个一无所有的潮州人,经历了日本入侵、逃难香港,在打工仔开始,一路做到了身家35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4的富豪。可以说,李嘉诚的一生,折射了一部波澜起伏的中国商业史。

多年年来,李嘉诚这个名字,几乎陪伴了所有中国人的成长。只是当他的商业生涯落幕时,恍然回首,才发现岁月的默默流逝。逝者如是乎,似乎只是呼吸间,这个陪伴我们那么多年的名字,也将进入历史了!

别了,李嘉诚!

激流勇退,消逝于巅峰时刻,不失为一种人生大智慧。何况,在退休前,李嘉诚已经把李家后几代人的基业,安排好了。

这几年来,在香港卖卖卖,在欧洲特别是英国买买买,基本上成了李嘉诚商业活动的主旋律。即使屡遭口诛笔伐,也不为所动。

不得不说,李嘉诚的乾坤大挪移玩得很好。据报道,李嘉诚在欧洲投资主要包括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电网、水、管道燃气等领域,其中英国是“主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高达3900亿港元。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电力分销四分之一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皆由李家控制。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有网友戏称“已经买下半个英国”。

从求迅速发展,到求稳定盈利,李嘉诚走过了一个轮回。

要知道,一个人40岁的心态,和90岁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前者年富力强,雄心万丈;后者夕阳残照,更多要考虑惠及儿孙。

一个人在拥有20万、2000万、20亿、2000亿元的不同阶段,处置财富的方式也不会一样。钱越多,往往就更追求稳健,更注重合理配置,而不是孤注一掷!

你看,李嘉诚收购英国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等行业,短时间可能赚不了大钱,但它能够保证一个稳定的回报,安全性极强。英国对私有财富也极为尊重。

换句话说,经过了这番全球资产配置,李嘉诚分散了风险,给子孙后代养了一个下金蛋的母鸡。虽然这只鸡下起金蛋,相对慢一些,回报率低一些。但是任何投资,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

总体看,李嘉诚这些投资,回报率虽然不那么高,但规避了不确定性,其回报也足以让李家子孙锦衣玉食了。

《易经》说了:“九五,亢龙有悔!”这些年,李嘉诚更注重稳健投资,将东方的资产转移到全世界特别是英国,这也算是李嘉诚为了今日之退休提前布局了。

只不过,这次李嘉诚是在为后代布局,而不是为自己布局。

不管怎么说,李嘉诚的时代,是过去了。

今天这个时代,是科技创造财富的时代,你看世界排名前20的富豪,几乎全是从事科技行业的。就算是在华人富豪榜中,李嘉诚的排名,也在马化腾、马云之后。

归根结底,李嘉诚更多一位高抛低吸的商人,他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港口、零售、基建、能源等产业里。这么多年来,你看过一样震撼性的新发明、新产品,是李嘉诚搞出来的吗?

所以,这些年,局限于自身的眼光、视野和路径依赖,李嘉诚基本上没有参与多少高科技的投资。就算移师英国后,李嘉诚仍然打的是搞基础设施、房地产这种拳路。

李嘉诚毕竟老了,要重新换另一个跑道,也有心无力了。仍然做自己熟悉的老本行,也算是相当稳健了。

当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宿命。李嘉诚从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敏锐地抓住了塑料花生产、房地产大涨、收购和黄进入航运等先机,成为了香港首富,已经企及了他那一代企业家中的极限。

(香港街道)

这么说吧,如果你在1972年买入长江的股票,那么今天的回报是1500倍。如果再加上受到的股息,回报已经超过5000倍。也就是说,当时你只要投入2万元,那今天你的财富已经达到一个亿!

更值得嘉许的是,李嘉诚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尽了他的可能去服务社会。特别是投入巨资建设汕头大学,更是赢得普遍赞誉。

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李嘉诚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传承千年的最传统的中华商业文化所能达到的惊人高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任正非马云马化腾,一代代企业家都有他们自己的奋斗之路!至于对一位90岁的老人来说,李嘉诚已经完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不必苛责于他。

往深处讲,一个人活着,也不仅仅是为了名和利,更重要的,也许是求得一种心安理得。毕竟,每个人都两手空空而来,也终将赤条条而去。

正所谓: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天知晓!

延伸阅读:

李嘉诚退休与撤离大陆的隐秘关系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旺角黄局长

今天,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退休。

在业绩发布会上,有记者提了三个问题,旁人已记不得第一个是什么的时候,90岁高龄的他仍旧思路敏捷:“我先回答你,第一……”。

超人即是超人。至今为止,他已经工作了78年。岁月并没有恍惚他的精神,而是让他越发明白。他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一辈子头脑清晰,从不犯浑,就算是正处壮年的两个儿子也未必如他。

回过头去看,过去几年他不断撤资内陆,实际上正是他退休计划的一部分:出于对家族代际更替的判断,他认为接班人并不具备与他同样的经历和能力。

1974年,邓大人重回政治舞台。在出访纽约之前,整个中央政府找遍银行,发现外汇金库里空空如也,能凑足的只有3.8万美元,这可是中国一位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却几乎连一张头等舱的机票都买不起。

4年之后,李嘉诚受中央政府邀请,与霍英东、胡应湘、冯景禧等一批香港地产大佬北上,参加国庆典礼。邓小平接见了他们,并透露中国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不久之后,他参与投资在广州建设中国内陆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的酒店,股权占比18%。在内陆一穷二白的时候,他既选择了下注。时间,比中英双方在北京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还要早。

多年来,这位享誉华人世界的超人在内陆长袖善舞,广结良缘。他持续加重筹码,盖大楼,修码头,建大学,做慈善,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数十年历程。

与此同时,香港也逐渐走向了一条财富集中的寡头道路——前四十大家族占据全港三分之二的财富,富豪们住半山别墅,而工薪阶层则望楼兴叹,每个人只有巴掌大的立锥之地。

2013年起,他开始持续抛售内陆和香港的地产项目,赶在退休之前移师欧洲,重仓英国。纵是千夫所指,亦不再回头。

巧合的是,几年之后内陆房地产即进入了史上最严调控,一举告别长达三十年的高歌猛进,香港也频出调控辣招。事后来看,其避险时机之精准,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与其说他是观星云知天象,提前捕捉到风向标的大转变,倒不如说他是有更长远的考虑。

要知道,李嘉诚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虽不是起于房地产,却是兴于房地产。而在内陆,房地产要整合各类政治资源、社会资源。

要在这方面玩得溜,就必须要有八面玲珑的功力。在这方面,拥有加拿大国籍的接班人李泽钜,从小到大接受的却是西式教育,对于内陆的玩法并不算熟悉。

基因可以传承,人脉、声望、资源、巧劲却不能自动续接。选择欧美,无非是看中那里更适合下一代的思维和做事风格。

另一方面,香港近年的街头晦暗不明。底层排外情绪加剧,仇富心理也在加剧。加仓欧美地区,亦有寻找避风港、分散风险的味道。

所以在退休之前,他必须尽快调整资产配置,让下一代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完成这一步后,他才放心走上职业生涯中的最后舞台。纵观这一生,他似乎都没有下错过棋子。

如今李嘉诚落幕,无疑宣告了长实跨入了一个新的篇章。超人仍是那个超人,但香港却已不再是那个香港。

来源:海外独立频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