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川沙觅闻人
浦东川沙觅闻人
古城楼上的岳飞诗碑,这首诗从未发表过。
世界闻名的浦东新区,是在过去川沙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然浦东新区的范围,不只有区区一个川沙县,现在延伸到了东海杭州湾北侧的南汇。海边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
川沙原属于江苏省所辖,位于上海市东郊,长江入海口南侧,由吴淞口呈弧形向东南婉蜒展开,枕黄浦,滨东海,南与南汇、上海两县接壤,西与南市、黄浦、杨浦三区毗邻,西北与宝山区隔江相望。境内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既具江南水乡特色,又有近郊海滨风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门户,大上海的东南屏障。
1958年11月14日,遵照国务院指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川沙、南汇、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七县划归上海市管辖。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成立浦东新区。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和上海县,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黄浦江以东部分。
现在的川沙,分为川沙古镇和川沙新镇,虽然处于浦东繁荣地带,却十分安静。古代城楼犹在,各式旧居相连。街市繁华而不喧闹,小桥流水,古树环绕,似乎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地。
这一方净地之上,一百多年来,诞生过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数起大名来,个个如雷贯耳。
施湾乡邓三村的张家宅, 1900年诞生了张闻天,他在这度过了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张闻天是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其故居我已经撰文记述。
另一位闻人黄炎培,1878年诞生于县城“内史第”第三进宅院。这座宅院1859年为内阁中书沈树镛所建,故名“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内史第”原是三进二院两厢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民宅,富有浓郁的清代江南民居特色。前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凤戏牡丹”砖雕,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德厚春秋” 四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
“内史第”名人辈出。著名音乐家黄自、民主战士黄竞武,黄炎培的儿子、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等黄氏子弟,均诞生于此。“新文化旗手”胡适也曾在此居住。另外一个大家,从美国归来传教的宋耀如与倪桂珍夫妇,1890年至1904年,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宋耀如又名宋查理,是无人不知的宋氏姐弟的父母。据考证,宋庆龄1893年诞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宋子文、宋美龄也诞生于此。他们兄妹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黄炎培故居已经被设立为文化保护单位,面临大街,内有深院。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门上有陈云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故居内设有黄炎培先生生平陈列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实物,展现了黄炎培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过程。他创建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内史第曾藏有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被清代国学大师俞樾赞为“文物古迹,富甲东南”。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在这里开启了中国毛巾业发展的先河。其文化源远流长,黄炎培论之为“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
另外一位是上海滩闻人大亨杜月笙。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1888年出生于川沙高桥杜家,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杜月笙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是中国最大的黑帮教父,人称“帮会第一人”。旧上海社会上对帮会“三大亨”有过这样的评价:黄金荣爱钱,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做人。“会做人”的杜月笙,为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出过力,抗战中又帮八路军、新四军排忧解难,是一个多色彩的人。他结交三教九流,红、黑、白,自称做人讲究“三碗面”:情面、场面、体面。而他身上的“义气”精神,渗透的青帮文化。
无论影视剧还是文献中,上海市宁海西路(旧称华格臬路),是杜月笙居住的“杜公馆”。那是由一幢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和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三层楼房组成,前后三进的独立住宅。杜月笙去香港后,杜公馆1951年为“华东京剧团”使用,1955年移归“大生注射针厂”使用,1973年由市工具设备公司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高架路,规划绿地时,被人整体买走。这座房子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落地的合页门、整根的红木雕花大梁、石碑石柱,小心翼翼地拆卸后,编号存放在一个仓库内。杜公馆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已经移建至嘉定区的西云楼商业街内。可惜的是三层楼房由于为钢混结构无法移建只得在西云楼商业街内仿造起来。
这不过是杜月笙发达后的住所。他真正的根在川沙。1888年,杜月笙出生于川沙高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皆丧,被收养到高桥镇外婆家。后为高桥镇北街福兴衣庄庄主吴允珊先生收养了,不仅衣食无忧,还被送到私塾读了半年书。杜月笙15岁那年,离开高桥吴家到上海学生意当徒工。吴家因此成为与杜月笙有特殊情感的一个家庭。他到上海后,一直称吴允珊之子吴锦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科)为“锦文兄”,后来还请他做英文秘书。吴允珊孙吴耀中童年时,也经常随父吴锦文出入杜公馆。1949年4月27日杜月笙登轮离沪时,吴锦文、吴耀中父子到码头送别。
这么说来,杜月笙在高桥是没有故居的,但他出资整修的的杜氏宗祠,被其称为圣殿。20世纪30年代,他为了光宗耀祖,在高桥陆家堰重修杜氏家祠。这杜家祠堂,又名杜氏藏书楼、杜宅,是杜氏宗祠的一部分。杜月笙为了显示自己“仁孝为先”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落成典礼。祠成之日,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几乎所有当时政要名流,均分送匾额,并派人到现场祝贺,成为当时轰动上海滩的社会事件。如今,家祠等其他建筑均已毁损,仅存藏书楼。祠堂前原有白石牌坊,门立一对石狮。主体为三进五开间院落。院内建有戏台。专辟马路通高桥镇。1949年后,杜氏祠堂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征用。
如今的浦东新区,高楼林立,一座旧时的封建祠堂,当然被湮灭在历史的烟雨之中了。历史总是无情,川沙旧楼仍在,无奈难觅旧时闻人。
作者张效雄,湖南湘阴人,湘潭大学77级中文专业毕业,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原副总经理。代表作:畅销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