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轻”比“重”难 2024-04-29 13:40:14 一般人在描述习武者孔武有力时,大多以膀大腰圆、项短脖粗、肩宽背厚、壮如铁塔等词来形容,而在谈到他们的动作时,也常说他们“走起路来脚下噔噔的”,“用手抓住对方的手腕,如同五个钢钩一般”,“他挥动拳头重重地打在对手的胸膛上,发出了啪啪的声响”等等。似乎只有这种形之于外的刚猛,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 你知道为什么扇嘴巴能够扇得很响,被扇者却只是从嘴角流点血,脸上有些肿胀?你知道为什么在拳台上,拳手被重击多次,却少有被腾空发出的?你知道为什么一些摔跤手不能尽快地解脱对手的抓握,并将对手快速摔倒?你知道为什么李小龙的侧踹能够将对手腾空发出,而大多数跆拳道选手却只能将人踢疼?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足,打得太轻了,而我的答案却恰恰相反——太重了。有一首谈人尽其才的诗,其中写道“骏马行千里,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负重,渡河不如舟”,说白了就是,是什么材料干什么活。黄牛虽然浑身肌肉,但是讲跑不如马快,讲搏斗敌不过虎豹,它的肌肉只适宜于耕地拉车。这就如同有的人身上的肌肉适宜劳作,而不适宜于体育运动一样。所以说估量一个拳手的技击能力,是不能以身体外形做为主要指标的。拳谚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可见,在中国武术中是不讲究练肉的。那么,拼命用力,以重拳狠腿打击对手,应该会产生最佳的打击效果吧?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通常人们所说的重拳狠腿,是打拳发腿者自我感觉很用力,或是旁观者看到他肌肉隆起、全身用蛮力时,所作出的判断,而最后作用在对手身上的力究竟有多大,却很少被考虑。此外,打击的角度、作用的部位等问题更容易被忽略。我们必须明白:消耗在体内的能量与将能量释放出去,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名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通过情节的描写,反映出了一种思想: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这种说法有些类似于我国古代智者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只是老子的思想更加系统、完善,而以道家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内家拳也恰好从实践中验证了这一理论。从开始学习五行拳的时候,老师便一再教导,脚落地时要轻,练太极拳更是迈步似猫行。倘若脚步落地便咚咚作响,或是脚贴地而行,卷起一片尘土,必然会被老师骂。长大以后才懂得,脚步落地重,便说明力没有导到手上;迈步不抬脚,便会影响行进速度。只有步伐轻捷如猫,才是真正的内家拳法。内家拳出手最忌像拳击那样,因为后者是仅凭局部肌肉力量,看似出手快,打在人身上啪啪作响,其实大多只是造成一些皮外伤。内家拳出手要发整力,接触对手时讲究“贴”,这样的打法可以使对手脚下拔根、浑身发散,这时你就像在击打一只被抛起的乒乓球,是不是杀伤力要大得多?而且此打法更具穿透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人打成内伤。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接触对手时采用的“贴”的方法,可以大大地减小对手身体的反作用力,更利于达到使对手整体或局部产生位移的效果。这便是内家拳出手之“轻”,而内家腿法也与此同理。再来看看内家拳拿法。内家拳虽然注重指力的训练,但是在与人较技时却很少逞十指之强,死拿对方。因为内家拳的理论认为,从发力的角度看,没有破解不了的“死手”,任何招式都有力的作用点和薄弱环节,双方的格斗是在动态中进行的。那些想通过一把死拿制住对手的人,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僵滞,势必在对手的化力发力中降低反应速度,最终导致失败。那么,内家拳的拿法是怎样的呢?内家拳重在拿劲,接触对手时只是轻贴,最多是用两三个指头轻捏,这样便能够敏锐地“听”到对手的发力,并迅速化力、变力。当其发力时,又以整力为先,再选择恰当的角度制住对手,这时对手明知道你没有太用力,却感觉到一股不可抗拒之力,而旁观者只见你以很简捷的方法将对手制服。内家拳中有跌法,而不叫摔法,从字面上便可以看到其含蓄内敛的特点。“跌”的意思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的”,即使是“我使你跌倒了”,也含有一种我只是起了次要作用的意味。而摔法中的“摔”字,便显得主动性要强得多了。内家拳“摔人”一靠步法,通过正确的站位使对手陷于被动的局面;二靠发力,以巨大的内力使对手发生位移;三靠轻贴,使对手无力可抗,因此难以防御。有人曾经问我:当对手大力打来,你不得不用力来招架吧?其实,提出这种问题的朋友是对内家拳的理论了解不够。内家拳理认为,当身体的一部分用力时,其它部分必然处于薄弱状态,即使对于身体的同一部分,也可以区分出它的发力点和薄弱点。对于发力点应该避开,谓之避实;而对于薄弱点应该攻击,谓之击虚。但是,仅明白这个道理还远不能付诸于实战,还需要拳手掌握三种技能。一是“听力”,即准确地判断出对手的虚实。二是导力,即运用内力来迎接对手的攻击。如果没有内力与对手相抗,己方便会被击出;而若用僵劲(局部肌肉力量)与对手相抗,便沦为力大者胜的庄稼把式。三是轻贴,即轻轻接触对手,使听力成为可能,给化力留下余地,为发力作好准备。这种通过外柔内刚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效果,才是内家拳手应该追求的境界。最后再来谈谈拳法中的“轻”。内家拳讲究身法轻灵,指的不是像长拳那样窜蹦跳跃,也并非地躺拳那种跌仆滚翻,更不可能如同影视剧中那样飞来飞去。内家拳身法讲究在实战中周身协调顺遂,动作圆转裕如,而不是那些貌似刚猛的呆滞身法。打个比方来说,优秀的内家拳手的身法应当像蚕在蠕动。而那些没有达到这一境界的拳手们,你如果忽略了他们手臂的动作(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们的身法就像机器人一样。轻与重是一对矛盾,它们相反相成。轻,难练,但是它高级,属于武术中的上乘功夫。 赞 (0) 相关推荐 太极拳劲力 太极拳之妙,全在于劲力,这是一切武艺的基础.劲力及其应用,是太极拳的精髓和灵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在物理学中,力和劲可划为同一个概念,但在武技中它们却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技讲 ... 阿里比泰森更伟大,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反战斗士! 很多媒体在评论阿里之所以比泰森更伟大的原因时,都会首先将原因归功于其反战.反种族歧视,勇于同当时阴暗的美国主流社会进行抗争的种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壮举. 诚然,这些充满人格魅力与思想光芒的场外举动无疑是 ... 搏击|一龙最恐怖一战,9次KO日本拳手,播求看傻了吧 一龙最恐怖一战,9次KO日本拳手,播求看傻了吧 尽管大家对于武僧一龙有着很多争议,比如是被武林风包装出来的,更多像一个演员一样来回"巡演"挣钱博出名.但是,你不能不否认他的确是靠拳 ... 内家拳,首重内功。丹田启动,丹田在小腹,... 内家拳,首重内功.丹田启动,丹田在小腹,小腹是核心,重心也在这区域.小腹弹性好,练出一种蹦劲,就有了泵性.丹田是力点,犹如发动机.丹田吊,内压掤.丹田松,内压落,一起一落,这是内劲纵向力.丹田旋,胯骨 ... 内家拳不轻传之秘 为什么用崩拳?因为崩拳直线距离最短,最快,力量最大.崩拳为什么和其它五拳不同,是半步?出前脚走半步是先下手.打崩拳得象得神经病,脑子一激灵浑身一抖.一炸翎子拳头已经到肉了.打崩拳不是用胳臂,而是用身子 ... 内家拳可十病除九,百病难侵 这个部位,只要松开了,十病除九,百病难侵 中医养生 2021.05.23 土豆微信 无论男女,一般过了 30 岁以后,肾气都开始走下坡路.过了 40 岁会明显感觉体力.精力等等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大不如 ... 不轻传之秘内家拳劲路述真 为什么用崩拳?因为崩拳直线距离最短,最快,力量最大.崩拳为什么和其它五拳不同,是半步?出前脚走半步是先下手.打崩拳得象得神经病,脑子一激灵浑身一抖.一炸翎子拳头已经到肉了.打崩拳不是用胳臂,而是用身子 ... 练拳容易换劲难,内家拳发劲图解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人们常说:"学拳容易换劲难."任何拳种虽然技击风格不同,劲力的表现方式有异,但是发劲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劲从脚底 ... “不会力由脊发” 难言学到内家拳的精髓 拳有内外三合,其中外三合为"手脚合,肘膝合,肩胯合",所谓"合"则如皮筋牵引,崩弹而动,同步打击,上下梢节间不是默契,而是"牵引",是实质性 ... 病入膏肓最难求(三体式对肩膀拉抻和行拳中的扭转起伏拉抻牵扯到膏肓穴改变后背的整体形状这就是内家拳的磨砖对缝筋骨合槽) (三体式对肩膀拉抻和行拳中的扭转起伏拉抻牵扯到膏肓穴改变后背的整体形状这就是内家拳的磨砖对缝筋骨合槽) 形意拳首先讲身架 那么身架以什么为主呢? 后背. 道家认为后背为阳. 阴阳谁是一身之主呢? 从练 ... 中医治病精髓,就藏在这100句话中 1、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3、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4、无阳则厥,无阴则 21:47 1.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3.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4.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5.凡病昼则增剧,夜 ... 身轻财重财星被合,易被女人拖累,难享齐人之福 易老师您好,我的职业是司机.25岁结婚,35岁离婚,现在单身.有一个儿子是跟着奶奶生活.不知道以后还有缘分结婚不?将来婚姻如何?还有就是未来的十年的运势是怎么样的?希望老师根据命理详细分析及建议. 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