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流鼻涕!用活血的方子

打喷嚏、流鼻涕!用活血的方子

比如说,有些人,患有过敏性鼻炎,早晨起来流清鼻涕,容易打喷嚏。

我们初一听起来,应该觉得这是典型的受寒、着凉的表现吧?

但谁能想到,这个事儿,和淤血有关系。也就是说,患者没着凉,只是他体内气血流行不畅而已。

来,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2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有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就是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

什么时候最严重呢?就是早晨起来,被冷风一吹的时候。

为了治这个鼻炎,此人走了不少地方,花了不少钱,用了不少方法,但效果都一般。他也看过中医。有医师表示,这就是气虚受凉,需要补益脾肺。但是事实证明,这么治无济于事。

咋办?最后,此人辗转找到一位医家。据说,人家善治耳鼻喉科疾病。具体姓甚名谁,我就不提了。

刻诊,见患者舌暗红,脉弦细,鼻粘膜呈现暗红色,鼻甲肥大,鼻腔有质地清晰的分泌物。鼻痒、鼻塞、打喷嚏、流眼泪等现象在最近一年持续加重。

在了解到患者的过往治疗经历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枳壳、川芎、桃仁、牛膝、柴胡各10克,党参、白芍、生地各15克,黄芪20克,红花9克,甘草9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服用七剂以后,患者诸证大大减轻。继续服用15剂,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早晨打喷嚏流眼泪这个事儿,彻底没有了。

这张小医案,记载于30年前的《新中医》上。这是我近些年看到并收录的验案。我将其归纳为“淤血型鼻炎”的范畴。这虽然不是很规范,但体现了我对它的理解。

这什么意思呢?

你看,此人早晨受凉以后打喷嚏,平时流清鼻涕、鼻塞、鼻痒,这些鼻炎症状,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的问题在于受寒着凉、肺气虚弱、卫气不固。

但问题是,用散寒益气、扶助脾肺的办法,效果很不好。

这就说明,必须找到另外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什么?之前,可能医家没有发现,或者说,即便发现了,也没有大胆推断。

这就是淤血。

请注意,患者舌暗红、鼻粘膜暗红,这些都可以提示淤血。淤血阻滞脉道,脉道失去弹性,所以患者可以脉弦细。

接下来的问题是,淤血,是怎么导致以上一系列鼻炎症候的呢?

说来也简单。血瘀则生风,所以患者鼻痒。津血同源。淤血阻滞,则津液输布失常,所以患者鼻塞、流清鼻涕。淤血阻滞之下,营卫之气输布不充分,无法抵御风寒。风寒之邪轻易就郁滞肌表、毛孔腠理,令肺气失宣(肺主皮毛)。肺气拼命往外“鼓动”,所以患者早晨起来,遇凉就打喷嚏。

也就是说,所有这些,看似是寒象,实际上全都是由淤血所致。这个思路,可能就超出了很多人,对鼻炎这个病的理解。这就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难度。

这时候怎么办啊?就得化瘀血。

怎么化瘀血?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方子——

当归、枳壳、川芎、桃仁、牛膝、柴胡各10克,党参、白芍、生地各15克,黄芪20克,红花9克,甘草9克。

这里头,有大队活血化瘀之品。比如说当归、川芎、桃仁、牛膝、白芍、红花、生地。这些药,养血活血,是治疗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用枳壳、党参、黄芪来补气、行气。毕竟,气为血之帅。要想让淤血化开,必须有气来引领、打头阵。所以,补气行气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配伍,基本体现了血府逐瘀汤的意图。

等患者的淤血状态改善了,患者一系列鼻炎症候,就都没了。

你看,活血化瘀治鼻炎,妙不妙?

其实,关于这个早晨起来打喷嚏、流鼻涕的鼻炎症状,我以前就写过类似的文字。我当时介绍的,多是以解表剂来治疗。我还记得,刘渡舟大师利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此类疾病的医案,我也写过(原方是麻黄2克,桂枝4克,杏仁6克,炙甘草2克,生姜2片,荆芥穗6克,炒苍耳10克,辛夷花4克)。

当时,就有朋友问,说我的症状也是如此,一模一样的,能否用麻黄汤加减呢?我说,不一定。比如说上头这个医案里的患者,他的问题在于淤血。你用麻黄汤加减,就完全不对。可见,中医辨证施治,真的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个经验,我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吧。有此类鼻炎困扰的读者,我建议你及时看中医,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问题所在。如果有淤血症候,利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失为一条思路。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借鉴血府逐瘀汤化裁。专业的读者朋友,您对此也有个借鉴。此类患者,虽然不是主流,但也屡见不鲜。我们多一点见识,就多一点为人民服务的技术。

治疗流鼻涕不止

流鼻涕不止,因为这个毛病很多,所以才热门,大家才关心,而且经方的生命力正是在这个多病的地方体现出来。

我谈谈治疗流鼻涕不止的方子:
1、李可老中医的弟子有个方子很灵,但是我用过两次一次不灵,一次非常灵:桂枝汤加白芷。
2、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个方子很好,不过效果不太快,需要一天时间。
3、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得有鼻子塞的问题。
4、麻杏石甘汤,这个方子得有咳嗽的问题,喉咙干痒,效果也不错,一天好。
5、麻黄汤不错,但是得身体感觉酸痛,不一定要发热,但是一定怕冷。
6、桂枝汤,这个方子一定要表现为怕风,不一定发热。
7、小青龙汤,这个得咳嗽发热才是。
8、葛根汤,这个得颈椎不舒服或者额头疼。
9、四逆汤,这个得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但是没有其他不舒服就是鼻涕不止,看郑钦安书就知道了。

10、厥阴病上脱证,张锡纯的来复汤啊。

中医运用伤寒论感冒治感冒

引用针灸医籍里的一句话 : 感冒治法,易陈而难入。很多人看不起治感冒,其实感冒治法辩证尤其精细。感冒四大症,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目前为止我觉得前三个比较好解决,咳嗽治的很少,有些肺肾气虚的人咳起来可难治啦,心里没底,不谈。不过止嗽散的方歌可以背一背,组方挺好。

治好感冒的意思不是说开5付药然后病人吃了5天才好,这叫自愈。事物的变化规律一般不超过7这个数,所以很多东西在第七天一定有变化的转机,这是易经的道理。比如湖南下了6天雨第7天起码是个多云的阴天,第8天才能接着下...所以伤寒论里写的几日愈啊都不是蒙人滴

首先是发热。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六经皆有表证,非独太阳也。其中只有太阳和少阴中寒,各经都有中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喜欢伤寒论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三阴无热病,所以感冒一旦发热就是三阳病。最重要的问诊 : 一问寒热二问汗。其中,恶寒发热麻桂汤,寒热往来柴胡汤,但热不寒白虎汤,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三阳合病小柴胡汤,少阴表证麻附辛(但寒不热)这只是个框架,具体还要辩证加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甘草加减时,必须留下。葛根汤中,葛根量不能少,这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用少了没效,基本40~60g. 超过100g可能轻微腹泻,毕竟甘凉!白虎汤可以加银花连翘=银翘白虎汤,连翘退热一般用30g+,用少无效。但热不寒生石膏30~90,注意要分多次频服。医宗金鉴葛根汤的用法要背下来 :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恶寒发热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其实说的就是太阳伤寒合阳明经证。葛根这一味药,味甘微凉,起阴气,升津液,治诸痹,还断了太阳入阳明之路。总之用处多多。有些人治鼻涕白鼻涕治成了黄鼻涕,就是没有断阳明之路的几味药。所以我个人觉得葛根汤比麻黄汤好用多了。还能顺带治咽痛和流鼻涕。

第二,咽痛。就几个方子辩证变通运用。葛根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桔梗汤。如果你会组方的话就可以用葛根汤加生石膏、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桔梗等等。感冒初起咽痛舌苔白,葛根汤效果比较好,舌苔黄了就加点生石膏。推荐加倪海厦四味治咽痛经验药:桔梗、黄芩、百部、玄参。

第三,流鼻涕。小青龙汤治感冒流大量鼻涕感觉还可以。但是辛温燥烈,麻黄干姜细辛开大了伤阴厉害的很,尽量别吃3付以上,后果就是鼻息灼热,目痛鼻干卧不宁。这是引邪气入了阳明经表的症状,属于误治!我自己就尝过一次苦,后来就学乖了,干姜开小点。化饮的力量差了点,要合上了苓桂术甘汤。茯苓可以用到20g,用少了效果差。茯苓甘淡微辛,辛甘化阳温饮,药性平和,可以多用,是不是?这两个方合用治感冒清涕好用。还加了40g葛根,一来治咽痛,二来治鼻涕。黄鼻涕的话就麻杏石甘汤加减都可以,咽痛合麦门冬汤。反正舌黄涕黄痰黄,都是所谓的热,生石膏就可以用上去了。

中医不传之密在于剂量。以上3点药量最重要,开少了没效不说,开多了副作用杠杠的
内经说过,卫出下焦,充于中焦(脾胃津液充养)按民间伤寒流派来说,卫气和津液关系很密切,这点有机会再说。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加了麻黄和葛根。桂枝解肌,就是桂枝能打通肌肉这层。麻黄解表,就是麻黄能打通皮肤层。发汗靠的是胃中的津液,经过肌肉,再经皮肤才能出汗。一般单用麻黄难出汗,因为肌肉层还没打通,津液上不去。葛根这药能把体内不正常的水液升提上去,靠桂枝麻黄打通出路排出去。生姜甘草大枣增胃中津液,使汗出有源。大枣皮红肉黄,火中土,和甘草配合增津液。那些用2枚大枣生姜2片3克甘草的估计都是用来调味道的,哎。。。葛根这个药很神奇,味甘凉,治喉痹,起阴气,升津液(非生津液),所以用它治流鼻涕,把体内不正常的水液排出去。还能鼓舞胃阳之气上行,把胃气津液源源不断输送到体表和上焦,抵御外邪。

中医诊断--从汗、泪、涎、涕、唾、屁、屎、尿中来看你的健康!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从汗、泪、涎、涕、唾、屁、屎、尿中来看你的健康

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液。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泪为肝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通过五液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身体状况。

一、汗hàn。

汗字的结构为,左边为“水”,右边一个“干(gàn)”。这里的“干”发四声,解释成: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我们可以理解为身体躯干中产生的液体。官方解释为:汗是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说明汗,其实是人体的精气所在。中医也有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之说。由于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因此,也印证了,汗为心之液。在《黄帝内经》中,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换言之,在人体五脏当中,心为皇帝、君主,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在西方,总认为心脏没有思想,只有大脑在思考。后来,人们通过心脏移植术才逐渐发现,接受心脏移植的一方,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与供体相似,这时西方医学才不得不认为,心脏也是有思维的。而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认识到这点了,这不能不说中医的高明和伟大。

人在什么时候会出汗呢?

正常情况下:①运动时。②情绪激动时。③环境温度高时;非正常情况下。④被惊吓。⑤夜间盗汗。

既然汗为心之液,就说明,汗与心脏的活动密不可分。正常情况我们自不必多说,下面来看看非正常的两种情况。

第一,当人被惊吓时出的汗,通常是冷汗。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通常形容这种情况为“吓了一身冷汗”。这种冷汗,多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很多白领都有手心爱出冷汗的症状,这多半是身体阳虚所致。换言之,人体的阳气不足。“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虚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大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亦必多汗出,以阳随气去之故。

第二,夜间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小儿盗汗和成年人盗汗:

1、小儿盗汗。如无器质性的疾病,多是由于晚间吃的过饱和室内温度过高,被褥过厚所致。很多年轻的家长生怕孩子会饿着,所以,到晚上拼命给孩子喝奶。孩子本为纯阳之体,相对而言,怕热不怕冷。高热量的食物进入体内后,必然会导致孩子内热而出汗,一出汗就踹被,结果室内的寒气就顺着孩子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体内,从而导致小儿经常的感冒。

2、成人盗汗。很多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晚上也经常容易盗汗。这种情况多由于心火过旺,精神压力大所致。汗为心之液,到了晚上,本应肾水上来,把心火降下去。但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很多人到了晚上心里还想事,如果肾水足还好,一下就把心火灭了。但恰恰是很多人心火旺,肾水又偏偏不足,因此很容易形成盗汗。这就是心肾不交。盗汗的人,多半还容易失眠。

汗在外为汗,在内为血。过多地盗汗,必然造成阴虚。因此,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可以缓解盗汗问题。当然,如果找不出问题所在,你可以考虑脊椎的问题,它也容易引起盗汗,此时应该看医生了。

身体8部位常出汗要当心!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7、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8、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如果你的私处爱出汗,中医认为你的体内湿热下注,肾阳虚弱。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患细菌性**炎症的可能性会增大,甚至让私处气味变重。

在夏天就快要到来的时候,多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欢乐度过盛夏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吧!

二、泪lèi。

泪字左边是一个“水”,右边是“目”。从结构上很好理解。如果汗是躯干流出的液体,那泪就是由眼睛流出的液体。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视。因此,既然泪为肝之液,那一定和肝血有关。从生理结构来看,在眼球外上方有泪腺,分泌出来的液体就是泪。泪水是以血为原料,由泪腺加工而成。泪水从泪腺中排出后,进入位于结膜内的泪囊。然后再排入泪管。

泪水中99%为水,尚含有盐0.6%,能溶解细菌的溶菌酶,少量蛋白,免疫球蛋白A等。在正常情况下,泪水的分泌物量一般为足够湿润结膜与角膜表面,防止干燥为宜。如泪腺产生的泪水过多,超过泪道正常排出量,跑出眼眶,流到面颊,就叫流泪。泪水除湿润角膜和结膜防止干燥外,尚有消毒和杀菌作用。由于泪腺和人的鼻腔和口腔相连,因此,当我们哭泣时,有时泪水会流进嘴里。当眼泪水流到嘴里,人会感到咸味。

泪水为什么是咸的呢?科学家用微量分析的方法发现,在人们的泪水中,99%是水分,1%是固体,而这固体一半以上是盐,怪不得它有咸味呢!原来,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小手指头大小的腺体,叫泪腺,泪腺用血做原料,经过加工后就制造出了眼泪。而我们知道,在人体的血液、体液和组织液里都含有盐分,用血做的眼泪里有盐分就不奇怪了。盐在血中占0.9%,在泪水中占0.6%。

泪水中不仅含有盐,还含有能够溶解细菌的酶,对眼睛有杀菌和轻微消毒的作用。另外,黑眼珠表面经常涂了薄薄的一层眼泪,能润湿角膜,使它不致于因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而干燥混浊。大家一定尝过血的味道,一是腥,二就是咸。不管泪水还是汗血,都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他们其实都是身体血液的一部分。那人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呢,一般而言是两种情况,一是反射性流泪,比如受到外界的刺激,像切洋葱,遇到大风等,还一种是因情感流泪。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后者。情感流泪又分为两大类:一是悲伤,二是激动。但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研究表明,人的喜泪量大,味道很淡;而悲泪、怒泪则水分不多,味道很咸,原因在于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因此,悲伤时,流出泪水,有利于健康。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既然泪为肝之液。肝在人体当中,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因此,当人处于极度悲伤时流出的眼泪,实际是是人体的一种自保性解毒。

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据统计,男性流泪的频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溃疡等病较女性多,也有研究发现,女性眼泪中催乳激素高于男性,这种激素差异很可能是女性特爱流眼泪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该流泪不流泪,是引起溃疡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很多人都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女人比男人长寿,当然原因很多,其中女人的例假和爱流泪,都是人体的一种解毒表现。随时的解毒,使毒素不容易在体内蓄积,不会导致人生大病。

三、涎xián。

涎的字结构为,左边是“水”,右边是“延”。什么意思呢?可以理解为延长的水。那延长的是什么地方的水呢?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可以说,涎,也就是口水,或称哈拉子,实际上是脾之气的外在表现。涎和唾都在口腔中,形成口腔之中的液体,但二者是有差别的。涎为液体中较为清亮的部分,而唾则是较为粘稠的部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涎。有句成语,叫“垂涎欲滴”。

现在我们很多人见到饭菜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流哈拉子的感觉了。说到涎,我们不能不提巴甫诺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为什么要提这件事呢?我们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巴甫诺夫实验只是证明了条件反射理论的存在,但在正常情况下,涎既然是延长的水,那涎长的是什么水呢?

那就是脾之水。是因食物而产生的分泌液,它归于脾。它产生于舌头的两侧。如果你还不明白什么是涎,你只要想像一想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就明白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去外面饭馆吃饭,是不是都爱要个饮料什么的?觉得如果没有饮料,这饭吃着没味,总觉得口很干,这说明我们人已经在吃饭的时候产生不了饥饿感了,吃饭不香,分泌不出涎来,所以才会用饮料替代。但是,饮料大部分含有高糖,喝了以后会让人有易饱感,进而又影响人们正常饮食。但这种饱的感觉又不是真饱,胃里又是空的,又想让人多吃,这种吃法就会让人不断长胖。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老年人或者小孩子爱流口水,这种现象我们俗称流哈拉子。中医一旦看到这种现象就会说你脾虚。虚,其实就是弱的意思,也就是说脾的功能变差了。因为脾主肌肉,肌肉约束不住口,自然就会将口水流到外面。但凡这种人大都比较胖,尤其是一些人在睡觉的时候,会把口水流的哪哪都是。

四、涕tì。

涕字的结构为左边为“水”,右边为“弟”。“弟”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呢?官方解释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我们都知道,鼻涕出来都是一股一股的,不像眼泪、汗一样容易止住。是不是这种情况就像“次弟”呢?

中医认为,涕为肺之液。换言之,也就是肺功能的外在表现。人在什么时候会流涕呢?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感冒受寒;悲伤;外界刺激。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一下。

1、感冒。人在受寒之后,风寒进入体内,这时人体会感觉浑身酸痛,当我们用发汗药之后,寒气被驱散,这时,人就会进入感冒的后期,开始流清涕。此时你摸一下清涕,你会感觉是冰凉的,其实,这就是呼吸道排出的寒邪,说明感冒将要好了。通常情况下,当清涕流尽时,感冒就自然而愈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流浓涕。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热症引起的。同时,也会是呼吸道粘膜破损后化脓所致。这种就要仔细分析情况了。一般而言,可喝胡萝卜+苹果汁,清热和修复破损的粘膜。

2、悲伤。此种情况和流泪相似。中医通常认为,思伤脾,忧伤肺。因此,人在悲伤之时,往往是眼泪和鼻涕一起流,这也是一种排毒的过程。

3、外界刺激。比如当我们吃辣椒、大蒜、芥末时,都会不由自主流涕。这些食物在中医里都归为“辛”。辛入肺,过辛伤肺。如果我们偶感风寒,借助这些食物,会帮助我们将体的的风寒排出体外,流涕也就很正常了。但是,如果过度吃这些东西就会伤肺,还会引发痔疮。肺与大肠相表里,这就是过度刺激所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大便时,也会流涕,这个道理与前一句话相似。

五、唾tuò。

唾字的结构,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垂”。“垂”字的官方解释为:“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那么在口腔里,什么东西是一头挂下的呢?只有水这种东西。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我们就很好理解唾液了。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换言之,也就是肾功能的外在表现。前面我们在谈涎时已经提到了,涎相对于唾来说,更为清亮,并且想到吃酸杏,分泌出来的就是涎。而唾是怎么分泌出来的呢?你只要用力搅伴你的舌头,不一会儿就会分泌出液体来,这个液体就是唾液。它是由经外奇穴的金津、玉液两个穴位产生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由膀胱经上行到头部产出,在中医里,把“唾”归于肾。

说到唾液,我们不能不提古代养生家经常用的的功法,叫赤龙搅海。“赤龙”即舌头,“华池”“海”即口腔。“赤龙搅海”就是在不饮食情况下,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体内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 :“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经此养身,活了102岁。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山道姑李诚玉,1996年时已寿高108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就有“白玉齿边有玉泉 ,涓涓育我度长年”。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很多小男孩爱用舌头弹唾沫攻击他人,而老人告诉不要这样做。原来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浪费的是宝贵的脾、肾之液。其实,我们平时也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为什么恋爱之中的,会显得精神焕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恋人之间经常的接吻,而通过接吻,可以分泌出大量的唾液来,而这些唾液又被咽下,或者被双方交换,互为补充,增强免疫。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反应性胰岛素及其它一些活性物质 ,对于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免疫机能、促进细胞活力、延缓人体的衰老都有重要作用。明白了涎和唾的区别和作用,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口干了,那就是脾肾功能都变差了。

尤其是糖尿病人,为什么中医认为是脾肾的事呢?他们为什么经常容易口渴呢?原因就很容易查明了。这种病人口渴,不是不喝水而口渴,而是喝多少水都不解渴。我记得小时候喝水都是大口大口地喝,喝完了就不再喝了。而现代人,却很难有这种情况。如果你让他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他一定喝不下去,只好一口一口的喝,这种情况很多。记住,如果你发现周围有这种喝水方式的人,再看到他脸色发黑发暗无光泽,你就应该劝他去看医生了,因为他已经基本上列入糖尿病前期了。平时我们可以经常地做做赤龙搅海的动作,看看你是不是能产生出很多的口水来。我个人的理论是:不渴不喝水,只有渴的不行的时候才喝水,而这个时候喝的水,正是你身体最需要的时候,它会迅速补充到需要的地方去。天天抱着杯子不停喝水的人,说明你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我平常和人家聊天,狂侃2小时都不喝一口水,而且唾沫星子还乱飞。因此,如果你总觉得嗓子发干,总是不停地喝水,那你身体一定是出问题了。

屁屎尿基本上都是下三路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很重要,绝对的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六、屁 pì。

“屁”字的结构是,一个尸体的“尸”,里边一个“比”字。“尸”,主要指尸体,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死去的,废弃的物体。“比”,字义中,主要是: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而屁在百度字典里,被指是:肠道产生但从肛门突然排出的臭气 [wind (from bowels)]。如:屁滚尿流;放屁等。不同于大便、小便,基本上是定时和定地的释放,而屁,则多可以是随时随地。由于一般人放屁,都不是单独的,而是连着放屁,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屁是从肛门里排出的一个挨着一个的以气体表现出的废弃物质。(这就符合了“比”字的意思)研究屁,有什么意义吗?当然有。住楼房的朋友,一定知道暖气都有跑风,如果暖气有一段地方不热,很有可能是里边有气顶住了,使热水过不来,因此,需要把打开跑风放一下,直到见到热水为止。而从跑风排出的气,就有点类似于我们身体的屁。做过腹部手术的朋友,一定知道,术后,医生一定会问你,是不是放屁了,如果放屁了,就说明肠道通了,也就意味着手术成功了。因此,通过放屁,可以了解我们身体内部的状况。

哪人为什么会放屁呢?因为肠子总是在不断地蠕动着,只要肠蠕动存在,就会有气体从肛门排出,就会放屁。

为什么消化道会有气体呢?放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现象。据肠内细菌分类的创始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光冈知足说,在大肠内,特别是大肠到直肠这一段,居住着大约100种、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使食物容易分解。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也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集中起来从肛门排出体外,就成了屁。排出时,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有时还产生响声。放屁与个人的饮食结构、生理功能、运动量大小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即使同一个人,也有时放屁多,有时放屁少,有时臭味大,有时臭味小。但在正常的生活习惯和条件之下,若放屁多少和臭味大小有所改变,就应警惕某些疾病的侵入。

1、放屁增多。

当肛门排气量大大地超过平时,即为多屁。多屁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不良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肝、胆、胰疾病等等。另外,多屁也可能是摄人过多的淀粉类与蛋白质类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蛋类等),或进食时狼吞虎咽,以及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经常吞咽口水,而摄入较多的空气所造成。这些均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放屁多与消化不良有关,肠内储存的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气体,经肛门排出。消化不良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之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蠕动功能障碍有关,器质性消化不良与肠道炎症、癌症等疾病有关。另外,胃病、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消化液分泌不足也会引起屁多,豆类、淀粉类食物吃得过多也会产屁。少数人对牛奶等不耐受,喝了也会频频放屁。专家建议频频放屁者,最好到医院做检查,切不可麻痹大意,明确爱放屁的原因,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平时注意少吃豆类、淀粉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放屁很臭。

在众人面前放臭屁最不雅。臭屁有两种情况,一是大便稀溏,放出来的屁屎臭味很浓,如果大便排出,屁便中止。从这一点来看,“屁是屎头”是有道理的。二是屁的臭味特别浓,如同臭鸡蛋一样臭不可闻。这是由于进食过多蛋白质类食物,使肠道发生了食物滞留。滞留的蛋白质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后,产生了胺类,胺就具有这种恶臭味。解决的办法是减少食量,特别是减少含蛋白质类食物的量。

3、没有屁放。

如果长时间不放屁,说明问题严重。新生儿不放屁,要检查是否为无肛症或肛门发育不全。大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这就要考虑肛门直肠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肿瘤、便秘、痔疮等,必要时需肛门插管排气。患有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无屁,是因为屁被肠子堵住。如果无屁放出,并伴有剧烈的肠绞痛者,必须紧急到医院求治,作为急诊进行抢救处理。此外,胃穿孔、阑尾炎穿孔形成的腹膜炎,腹部发硬,触之剧痛,也可无屁。了解了屁的相关情况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屎。

七、屎 shǐ。

屎,是大便的俗称。它的字结构是,一个尸体的“尸”,一个“米”。同屁一样,屎可以理解为食物的尸体。但屎和大便并不完全一样,比如眼、耳所分泌的东西,也可以称为屎:眼~。耳~。同时,当我们嘲笑低能时,也会用到屎:~棋。~诗。而本文所讨论的屎,确切地说,就是大屎,也就是大便。哈......通过了解大便,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很多信息。这个在我们以前的文章中都有过很多次的论述,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过去的资料编辑汇总一下。

中医非常强调问“二便”,而其中,大便状况的好坏很重要。就像了解汽车状况的好坏,要看尾气一样,人体身体是否健康,也要看二便,尤其是大便。中医认为,肾司二便,因此,二便是否正常,也可以了解肾功能的好坏。同时,从大便也可以了解消化系统脾胃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一个大便,把先天和后天之根本全看了,你说重要不重要。大便反映出的情况很多,现在主要说说两种情况,一是大便不成形,一是便秘。

大家一定和过面,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包饺子,就一定要和面。为什么是“和面”,而不是“合面”呢?“和”这个字,其实就是和谐的意思。换言之,就是阴阳平和的意思。具体地说,就是要要把水和面粉按一定的比例,调理和谐到一个我们可以规定的程度,不能面多了加水,而水多了再加面,这是不行的。

大便干,多是火太大,而水不够,换言之,阳气不足,而血气亏,多阴虚;而大便不成形,则刚好相反,多是阳气不足,火力不够,造成大肠内多余的水,不能正常的代谢掉,多阳虚。因此,要想做到大便既通畅,又成形,其实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如果你每天都是香蕉便,那恭喜你,你的身体算是健康的了。至少你的脾肾功能都不错。

便次异常:排便困难,多日不便,称为便秘。热盛伤津者为热秘,阴寒内结者为冷秘,气机阻滞者为气秘,气虚无力为虚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为泄泻。大便稀薄不成形为溏泄,多为脾失健运。腹痛泄泻在黎明者为五更泄,多为肾阳虚。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为伤食泄泻。

便质异常: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下堕感为脾虚气陷。排便不爽为肝郁。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多为伤食。若便黄粘滞不爽多为湿热结于大肠。腹痛窘迫,时时欲泻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状。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肾阳虚衰。

八、尿 niào,suī。

尿字的结构,同前面屎一样,一个尸体的“尸”,一个“水”。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人体内废弃的水。与“屎”有多重的意思不同,尿,基本上就是一个意思。百度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小便,肾脏的排泄液。

1、尿如自来水。

有一些人说,我的尿很干净,像自来水一样,同时也没有尿臊味。其实,别美,除非你是在喝了大量水的情况下,尿液看起来既很干净也没味,如果正常情况下,像自来水一样的尿,说明你的肾脏的过滤功能已经很不好了。毒素出不去,必然会造成你血液中诸如肌酐等指标增高,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慢性肾衰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尿毒症。

2、小便黄。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体摄入的水少,小便容易发黄;如果上火了,也容易发黄;当然,如果你服用了B族维生素以后,小便也容易发黄。每一种黄,都是有不同的意思的,要结合你的身体状况来看。比如,VB是水溶性维生素,不可能完全吸收,排泄途径主要是尿液。主要是因为VB主要是用来解肝毒的,然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很正常的,不用担心。

3、泡沫尿。

尿液中泡沫的形成,是液体表面张力高所致。表面张力越高,形成的泡沫越多。人体的尿液,除含有绝大部分的水分外,还含有极少量泡沫。但若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质、黏液量和有机物质增多,就可使表面的张力增高。所以,尿液中有多量泡沫,一般有下列情况:

(1)肾脏有病变或尿道内分泌物增多,其确切原因需通过进一步检查确定。

(2)停止性生活时间较长,常发生遗精,或经常性兴奋使尿道球腺分泌的黏液增多,这种情况出现泡沫增多属正常现象。

(3)有的人泌尿道内有产气菌存在,尿液中可产生气泡,这种气泡与泡沫有所不同。

有些人对自己小便时有泡沫感到很紧张,觉得与正常人不一样,生怕身体得了什么病。其实小便有时有泡沫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有极少数人小便有泡沫可能含有蛋白质。由于蛋白质表面张力低,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多时,可能在尿液表面出现很多泡沫。所以,如果同时有其它肾虚症状,才需要请肾脏科医生详细检查,而大部分人无检查之必要。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人过去尿液正常,但当喝了大量的果蔬汁排毒后,也会出现泡沫尿,这是正常表现,说明通过汁中的活性物质,将你肾脏中的垃圾排出了体外。等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就会有所好转,那时,你身体中的毒素就会变的越来越少。

尿量异常:尿量增多为虚寒。尿量减少由于热盛、汗多伤津,或因吐泻损伤津液所致。

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小便不畅,点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为湿热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属实证,若因肾阳不足属虚证。

排尿感觉异常:排尿痛,急迫、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