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医话 | 失眠的药物治疗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2020年10月29日央视财经报道了一则新闻:全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褪黑素等辅助睡眠的药物销量大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不少人饱受睡眠问题的困恼,尝试使用催眠药物助眠的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常见的失眠药物。
《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对于失眠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建议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有效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每个患者的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等)不同,对不同的药物的敏感性也各异。对此,催眠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按需、间断、足量,并在睡眠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指南推荐的用药种类选择顺序为:首选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包括非苯二氮卓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后者尤其适用于抑郁和(或)焦虑症的失眠患者,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这些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类药物是传统的助眠药,可以缩短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总时间,适用于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的患者。但是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可能会出现日渐困倦、头晕、肌张力减退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出现依赖性。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这类药物在体内代谢的的速度较快(半衰期短),一般次日不会产生困倦,产生药物依赖作用较传统苯二氮卓类药物较小,治疗失眠安全有效。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是我们身体本身也会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发挥调节昼夜节律和睡眠的作用。本类药物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其他催眠药物,或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主要适用于抑郁/焦虑的失眠患者,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没有特异的催眠作用,但是能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来改善失眠症状,有些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失眠症状,因此一般建议在白天服用这类药物。另外,米氮平能够缓解失眠症状,曲唑酮具镇静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症状反弹。
常见的中成药(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①解决病因是根源:在病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睡眠健康教育基础上,酌情使用催眠药物。
②服用药物有讲究:预期入睡困难时,推荐在上床前5-10min服药,或者是上床30min后不能入睡时立即服药;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应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间断治疗,即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
③换药减量要注意:推荐治疗量无效、产生耐受性、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要逐渐减少,同时给予另一种药物并逐渐加量,两周内完成换药过程;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考虑逐渐减量、停药以减少失眠反弹,减量过程需要数周至数个月。
④特殊人群不能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不宜服用催眠药物。
⑤最重要的还是:正规医院睡眠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
睡眠是我们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失眠并不可怕,治疗失眠不能光靠吃药,还要结合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保持身体、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才能有效解决失眠问题。
李 艳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固生堂东山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人,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赖云婕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