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一定要知道的历法基础知识 ,兼论古时一日分界
一个有趣问题,据《史记》、《汉书》记载,刘邦本叫刘季,从小无赖懒散、游手好闲,不从事农业生产。他的父亲都看不起他,经常拿老二刘仲跟他比,请问刘邦排行第几?
一、先说一年四季之孟、仲、季
刘季什么时候改叫刘邦的不知道,我一直强调“刘季”,就是因为他名字里边就隐藏着中国的历法知识。我们知道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人们又给每季的三个月分别命名,把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
中国传统文化处处透露着智慧,再问个相关问题考考大家:张三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季军?请问张三是第几名?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叫张三得的也是第三名。因为“季”代表三,所以季军是第三名的意思,刘季也是排行第三。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纪时传统有关,总结:每季的首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最后一个月叫季月。人们常说的孟春,仲春,季春就是这么来的。
一定要知道的几个常用专业术语,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把有相同属性的东西归类,如四大名著,八大山人,唐宋八大家等,人们也把每季第一个月放一起统称:四孟月,当然就有了四仲月、四季月。需注意这儿的“四季月”不是说一年四季的月,而是每季的第三个月,是一季最后一个月的通称。又因每季最后一个月五行为土,在数术上土也称“库”或“墓”,所以四季月也叫四库月,四墓月,四土月。
二、再说一年二十四“节”气
24节气我们感觉好像很神秘,其实大可不必。比如我们做事讲究节点把控,跳舞有节奏,音乐有节拍,讲课分章节,竹子要一节一节地长,总之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都在把一个事物分成“段落”,分成一截一截的去认识或执行(“节”和“截”同音)。但是气又看不到莫不着,我们怎么认识“气”,表示“气”呢?其实,看不见莫不着的音乐我们不照样分节奏、节拍、节子吗?我们根据气的一些变化规律可以把气(表现为气候物候)按时间进行“段落”划分,这就有了“节气”,分成24段就是24节气。
过冬至吃饺子,我们还说:过了冬至线,一天长一线,这儿的冬至就是24节气之一。24节气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最早形成的是二至二分。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一天内物体的影子有长短规律变化,一年内物体的影子也有长短规律变化。人们发现每年日影最长的时候处于寒冷冬季,人们把日影最长的那天叫做冬至,因为从那天开始最冷的时候才开始,所以叫冬—至,意为冬天真的到了。冬至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则日影逐渐变短,同时白天逐渐变长,所以就有了过了冬至线,一天长一线的说法。与此对应的是夏至,夏至是一年日影最短的时候,而夏至那天中午日影最短,同时白天最长,与冬至对应过了夏至夜变长,天变短。
两至产生后,人们时间上取中或发现一年中有白天和黑夜差不多长的一段日子,这时候不太冷也不太热,阴阳比较平分,人们把春季白天黑夜均分的那天叫春分,秋天白天和黑夜均分的那天叫秋分。这样以两至两分为“节点”刚好把一年分成四等份,然后再各自均分就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表示建立、树立,与四季对应表示四个季节“立”起来了,四立是四季的开始。
人们的认识总是进步的,进步也意味着更精确,从一年四季到八节(四立两分两至),再到12月,然后到24节气,再细分还有72侯,总之与月份对应,进一步细分,每月分做两份,这样就有了24节气(记忆如上节气歌)。24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我们用节气来指导人们实践生活,所以24节气不单有天文历法意义,更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里边有很多说明物候和人们生产劳作的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三说立竿见影,观影记时
说到观影记时,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其原理我们在上面已讲到,就是利用了物体影子长短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规律(如下图日晷)。人们把一天中太阳最高,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定为午时,日出在卯,日落在酉,古人是观日影计时的。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应用时涉及到一个时区和真太阳时问题。我们平时用的是北京时间,显然同样的时间上海可能已吃午饭,而新疆才刚吃早餐,所以我们在应用时需要把北京时间转化为当地时间,具体时差可以查询,下图是主要城市与北京时的时差对照表。
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是以24点做为两天的交接点,可古人是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子时从现在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古时一天从哪儿开始呢?
古人没有现在精确的计时工具,所以古人只能是在他们认知精度上来实践应用,当以亥时做为一天结束,也就是现在的23点,过23点就是子时,同时也是新一天的开始,以实践检验是以23点作为两日分界较为准确。古时夜里时辰不易搞准确,而且子时就是阴阳交接气机转换之时,本身也比较不易把握,所以我想做为实践应用,我们对于午夜节点时刻不妨按两种模式都做以比较,用实践检验,哪种对就用哪种。(我是三甲,欢迎大家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