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一定要知道的历法基础知识 ,兼论古时一日分界

一个有趣问题,据《史记》、《汉书》记载,刘邦本叫刘季,从小无赖懒散、游手好闲,不从事农业生产。他的父亲都看不起他,经常拿老二刘仲跟他比,请问刘邦排行第几?

一、先说一年四季之孟、仲、季

刘季什么时候改叫刘邦的不知道,我一直强调“刘季”,就是因为他名字里边就隐藏着中国的历法知识。我们知道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人们又给每季的三个月分别命名,把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季月

中国传统文化处处透露着智慧,再问个相关问题考考大家:张三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季军?请问张三是第几名?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叫张三得的也是第三名。因为“季”代表三,所以季军是第三名的意思,刘季也是排行第三。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纪时传统有关,总结:每季的首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最后一个月叫季月。人们常说的孟春,仲春,季春就是这么来的。

一定要知道的几个常用专业术语,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把有相同属性的东西归类,如四大名著,八大山人,唐宋八大家等,人们也把每季第一个月放一起统称:四孟月,当然就有了四仲月、四季月。需注意这儿的“四季月”不是说一年四季的月,而是每季的第三个月,是一季最后一个月的通称。又因每季最后一个月五行为土,在数术上土也称“库”或“墓”,所以四季月也叫四库月,四墓月,四土月。

二、再说一年二十四“节”气

24节气我们感觉好像很神秘,其实大可不必。比如我们做事讲究节点把控,跳舞有节奏,音乐有节拍,讲课分章节,竹子要一节一节地长,总之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都在把一个事物分成“段落”,分成一截一截的去认识或执行(“节”和“截”同音)。但是气又看不到莫不着,我们怎么认识“气”,表示“气”呢?其实,看不见莫不着的音乐我们不照样分节奏、节拍、节子吗?我们根据气的一些变化规律可以把气(表现为气候物候)按时间进行“段落”划分,这就有了“节气”,分成24段就是24节气。

过冬至吃饺子,我们还说:过了冬至线,一天长一线,这儿的冬至就是24节气之一。24节气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最早形成的是二至二分。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一天内物体的影子有长短规律变化,一年内物体的影子也有长短规律变化。人们发现每年日影最长的时候处于寒冷冬季,人们把日影最长的那天叫做冬至,因为从那天开始最冷的时候才开始,所以叫冬—至,意为冬天真的到了。冬至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则日影逐渐变短,同时白天逐渐变长,所以就有了过了冬至线,一天长一线的说法。与此对应的是夏至,夏至是一年日影最短的时候,而夏至那天中午日影最短,同时白天最长,与冬至对应过了夏至夜变长,天变短。

两至产生后,人们时间上取中或发现一年中有白天和黑夜差不多长的一段日子,这时候不太冷也不太热,阴阳比较平分,人们把春季白天黑夜均分的那天叫春分,秋天白天和黑夜均分的那天叫秋分。这样以两至两分为“节点”刚好把一年分成四等份,然后再各自均分就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表示建立、树立,与四季对应表示四个季节“立”起来了,四立是四季的开始。

人们的认识总是进步的,进步也意味着更精确,从一年四季到八节(四立两分两至),再到12月,然后到24节气,再细分还有72侯,总之与月份对应,进一步细分,每月分做两份,这样就有了24节气(记忆如上节气歌)。24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我们用节气来指导人们实践生活,所以24节气不单有天文历法意义,更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里边有很多说明物候和人们生产劳作的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三说立竿见影,观影记时

说到观影记时,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其原理我们在上面已讲到,就是利用了物体影子长短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规律(如下图日晷)。人们把一天中太阳最高,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定为午时,日出在卯,日落在酉,古人是观日影计时的。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应用时涉及到一个时区和真太阳时问题。我们平时用的是北京时间,显然同样的时间上海可能已吃午饭,而新疆才刚吃早餐,所以我们在应用时需要把北京时间转化为当地时间,具体时差可以查询,下图是主要城市与北京时的时差对照表。

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是以24点做为两天的交接点,可古人是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子时从现在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古时一天从哪儿开始呢?

古人没有现在精确的计时工具,所以古人只能是在他们认知精度上来实践应用,当以亥时做为一天结束,也就是现在的23点,过23点就是子时,同时也是新一天的开始,以实践检验是以23点作为两日分界较为准确。古时夜里时辰不易搞准确,而且子时就是阴阳交接气机转换之时,本身也比较不易把握,所以我想做为实践应用,我们对于午夜节点时刻不妨按两种模式都做以比较,用实践检验,哪种对就用哪种。(我是三甲,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0)

相关推荐

  • 干货收藏 | 什么是五运六气?如何用它打开中医的大门?

    昨天 毛小妹老师的五运六气体质学课程,涵盖五运六气和体质学两部分内容,很多同学都想学习,我们现在就通过一篇学员分享,来了解五运六气体质学涵盖的内容. 01 什么是五运 五运 五运分为主运和岁运客运. ...

  • 穿越9000年,从一支骨笛探寻华夏文明之源(3)

    距今9000年前,地球气候开始变暖,冰川慢慢消融,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中国东海海平面逐渐上升,一场华夏文明的飞跃自此拉开大幕.这就是河南舞阳的贾湖文明.贾湖当时好似我们今天江南的鱼米之乡,当先民们不再为寒 ...

  • 廿四节气 | 夏至一阴生,五彩韵味养心谷

    夏至一阴生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恪遵宪度抄本> 廿四节气中,夏至为最早确立的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夏至日. 此时太 ...

  • 夏至在最长的白昼与美好不期而遇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古人认为,它也是夏天的中点. 这一天,太阳光 ...

  • 学易经风水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易经>也称为<周易> 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群经之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源头,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医学.农学.历法.自然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 ...

  • 学风水必须要弄懂的基础知识:八十一步量天尺

    学风水必须要弄懂的基础知识:八十一步量天尺 风水,看不见,摸不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它发威显力之后,给人类造成的或忧或喜的状况. 太平洋上空,云水连天,万里虚无.无极生太极,台风骤然起,所到之处,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一.释义 (一)名词解释 气候,是指节气和候应各取一字组成的概括天气状况的名词.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节气和物候互相参照的完整记 ...

  •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易经应用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这是我学习易经基础系列文章的第三篇. 常人提到<易经>,通常会想到算命.占卜.占卜是<易经>里的重要内容,自从有文明以来,每个文化里都出现过不同的占卜方法.<易经>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月

    古人以黄道十二辰与十二月相配,称作月建.建,过去指北斗当中的星名.       <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       <礼·月令>: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日与纪时

    干支纪日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现存甲骨文有大量记载.目前我国连续不间断且无错乱使用干支纪日的记录,是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有2600多年的历史.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释义

    <说文>十干释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 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

    木星在黄道附近天空自西向东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经过十二次中的一个星次.因此,木星又被称为岁星,而据木星经过的星次用以纪年的方法被称为岁星纪年. 由于木星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而十二辰(支)的运行是自 ...

  • 语言运用之【高频易错字词】汇总,基础知识不能错!

    初中语文预习 初中语文预习(ID:czywyx)是玖桔传媒集团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的教育融媒体平台,主要为更多初中生提供语文学习指导,语文学习方法.备考技巧和中考升学资讯. 公众号 语言运用之高频易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