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差评张一山早有预感,《鹿鼎记》垮在这四点,不该演员背锅
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鹿鼎记》11月15日播出后,评分很快跌到2.5,创造了今年国产剧的豆瓣评分新低。
超过18000位观众打分,一星的占比超过82%,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差评,而观众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张一山的身上。
热门短评几乎都是一星,有网友评论道:“张一山不适合韦小宝,演的太猥琐了。”还有观众调侃道:“我在看耍猴吗?”
长评也好不到哪去,被推到热评首位的观众标题很长:“鹿鼎记怎么回事啊,张一山像被鞭子抽了三年的辛酸小瘦猴在努力假装活泼。”下面的影评标题则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这句李诚儒在《演员请就位》给出的一句评价,用在这里既是观众对这部剧的讽刺,也是对这部剧的评价。
面对争议,张一山工作室发了六张剧照,以及一句:“小宝还在成长,感谢大家的建议。”工作室的这个回应很值得玩味。首先,虽然观众指责的是张一山,但工作室回应的却是剧中的“小宝”,其实不难理解,一部电视剧的成功不是一个演员的功劳,相应的,一部剧的失败也不仅仅是一位演员的责任,但出于职业操守,张一山工作室无法将责任推给编剧或导演,但又不甘心自己背锅,所以用小宝两个字,寄希望于观众的差评集中在角色,而不是上升到演员,“还在成长”四个字,则是在暗示剧中韦小宝会有变化,张一山的表演也会有变化,稳住观众,不要急着评论。
值得玩味的是,11月16日晚,中国电影报道栏目发了一段此前的一段专访视频,视频中张一山谈到了《鹿鼎记》的创作理念以及他对角色的塑造。其实张一山在接受这次采访的时候电视剧还没有开播,但给人的感觉却很像是张一山对这次韦小宝争议的回应。
张一山在采访中表示,这版《鹿鼎记》的画风是往卡通和搞笑方向走,自己的表演方式会有一些变化,可能有的时候会写意一点,不会那么落地。但制作班底觉得这都是创作手法,人和事肯定都是尊重原著的。
从用一句“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时候”到这句“写意一点,不会那么落地”听起来都像是在给观众打预防针,也是对他这次韦小宝的尬演给出的回应,很显然,《鹿鼎记》拍完之后张一山清楚表演的问题在哪,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感。
那么张一山版韦小宝辣眼睛吗?当然辣!并且确实辣到让人如坐针毡、不忍直视,甚至觉得他每一场戏都不对,所有的表演都浮于表面,没有内心戏、也没有内在的机灵与聪慧。但就好比一支战败的军队,你不能怪冲在最前方的士兵,《鹿鼎记》的垮掉,也不能只让主演张一山背锅,事实上,这部剧在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都率先垮掉,何况张一山的表演?
最先垮掉的是制作。《鹿鼎记》在横店拍摄,置景简单、画面都是小景别,缺少清宫戏应有的精细质感,相比22年前陈小春的版本没有丝毫进步;
动作戏和道具敷衍,韦小宝嘴里的抹布不是塞住而是咬住;-还有一些基本常识错误,比如不应该写成“鳌府”,而是“鳌第”,以往周星驰和陈小春的版本也写的是鳌府,但港产电影电视剧就既往不咎,当下重拍,不应该出现这种常识性错误。并且,古装戏最能凸显的美术也毫无亮点可言,三流的制作水准已经决定这部剧不会很出色;
第二个垮掉的是剧本。电视剧对原著小说改变很大,一直在匆忙的赶进度。可能是出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电视剧中没有了明史案,丽春院的戏份也删减到不能再少。
更重要的是韦小宝和海公公,他们之间的不少细节都被大删大改,比如原著中,韦小宝接近海公公、杀了小桂子,然后借海公公眼盲的机会假扮小桂子,和海公公斗智斗勇,树立起了韦小宝不择手段、机敏过人的个性。但剧中直接跳过了这个部分,小桂子被海公公扇了一耳光撞死,直接替换成小桂子,少了一股劲儿。
第三个垮掉的是全员表演。从韦春花、韦小宝到茅十八、海公公,所有演员都处在统一的表演体系内,普遍存在话剧感,把突兀的念白当成表演、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输出幽默,田雨饰演的海公公完全丧失了原作中应有的心机和阴险。难道全员尴尬都是被张一山带歪的?表演风格的确定、演员的指导和调教是导演的工作啊!
第四个垮掉的是配乐,将电视剧的这种尴尬、不对味儿进一步放大。但配乐是电视剧定剪之后根据电视剧的基调和演员的表演节奏配上去的,所以说到底,还是导演的责任。
所以,从电视剧整体基调,到演员表演的调教和整体要求,其实都是导演的责任。《鹿鼎记》的导演马进是这部剧的核心,以及整个片场的决策者,但他此前没有执导古装剧的经验,也没能把握好电视剧的整体基调和喜剧传达,他才是这部剧失败的责任人。因此张一山版的韦小宝辣眼睛是结果,但不是过程更不是原因。张一山工作室的回应不好甩锅,只能含糊其辞地扔出一句“小宝还在成长”,观众不妨再观望一下,看下后续韦小宝是不是有变化、张一山的表演是否一如既往的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