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与反看青

村里有生产队时期,每到麦收和秋收前,大队里都要设专人“看青”。就是防止有人私自偷取生产队的粮食,即使从地里拾的麦穗和稻穗🌾也不行,都属于违法。

  头进5月,和秋天的9月,麦穗稻穗刚发黄到生产队干完场活儿,他们就驻守在如今的贺新五金杂货店、西堤水强饭店和东堤的贾贺卫家饭店这三个进入村内的陆路要道口,用较粗的木桩打好底座,上面则用竹弓子搭个乘凉的铺,再用苇席封顶,苇席随时可以从各个角度掀起来查看“敌情”。感觉看青的那些看青的人个个都挺凶,凡是进村的行人,只要拿着个布包,都要检查看看有没有粮食。

我从小爱在庄稼地里玩,不仅仅有紫色白色的喇喇苗花,还有蜻蜓、知了可以捉。刚割完的麦子地,新长出的野菜特别嫩,挑回来摊咸食是我特别爱吃的。肩上背个背筐,走在麦子地,时不时的就会看见收割落下的麦穗,比现在看见5块钱摆在地里还欢心,赶紧拾起来放入背筐子里,除了挑鲜嫩的野菜,左右环顾着遗留地里的麦穗也是特别认真的。
   被火辣的太阳☀️晒大半天,一直感觉特别饿了,才想起回家。小小的身板背着一个比自己矮不了多少的背筐子,就是半筐蚂蚱菜也感觉好吃力,好不容易从田间走到进村土路,再歇一两气儿就到家了。脑门冒着汗珠,心里想的都是快点回家吃饽饽,喝水,凉快一下,到进村过看青的铺时,被拦下,一检查背筐,蚂蚱菜里有两三把麦穗被一根不少的挑了出来。我心里这个委屈哦……但又不敢说话,小孩儿惹不起大人,还被威胁说:再拾就把背筐子也没收!
     我心里一直琢磨,生产队又不拾,还不让别人拾,下雨不也是浪费了吗?不懂归不懂,反正也不敢问,回家填饱肚子最重要!

     粮食,人们实在太缺乏,尽管村口有看青的昼夜值班,人们也得想尽一切办法占点生产队的小便宜。既然地里的庄稼不让拾,那就偷呗!干这事的,多是七八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家家都有那么几个破衣服或者孝帽子缝制成的小布袋,下地或者地里去玩就带上这个稻穗🌾神器!后秋季节,走在稻田垄口背儿上,一边走,一边偷偷挒稻穗上的稻粒儿,再装进小布袋里,走过二百多公的地头儿,每次都可以弄上一二斤稻粒儿。
最后就是如何通过看青的这道卡,看青的人很有经验,一打量就基本能看出有没有带着粮食,所以尽量不通过那里。
     关城村在70年代中后期没有打堤之前,环村的后河没有这么宽,河两边都是柳树,于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是浮水过河,一只胳膊划水,另一只胳膊在水面举着小布袋,反正人们夜幕时分也有去后河洗澡的习惯,这样,就避开了看青人员的巡视,顺利地把麦穗或者稻粒带到家里。
粮食铺在大土炕上,用炕席盖住,等收割季节过了,收在一起去碾子上去皮,一般能有二三十斤,这已经是非常稀罕人了……
   那时候谁家也不用笑话谁家偷粮食,几乎家家户户!吃,真的是过日子的第一大事!
看到本文的朋友们,谁做过这事……?
(0)

相关推荐

  • 【散文】沧桑子牙河 河北 王砚清

    散文 | 沧桑子牙河      □ 河北 王砚清 初春的一个清晨,我搭车到了十里湾大桥.从这里出发,开始了我沿子牙河大堤步行回家的旅程. 十里湾村,距离县城十华里,子牙河在此处折了一个大大的弯,一弯也 ...

  • 拾麦记

    今日芒种,俗话说"芒种一半茬."又到一年麦收最忙时,这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也是农民最繁忙.最辛劳的时节.为了夏收,为了夏粮颗粒还家,农村无闲人,男女老幼齐上阵,故有"五黄 ...

  • 看了莫言的《拾麦穗》,就想起了刻骨铭心的“收入户”

    看了莫言的<拾麦穗>,突然就想起了当年农村生产队的"收入户". 别看我都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事情也都过去50多年了,却仍然不寒而凛,噤若寒蝉,一阵阵恐惧.悲哀.压抑.被 ...

  • 刘希文《划拉秋》

    划拉秋 在过去的大东北地区,一进入秋天,村中的老百姓便开始到已经收割完的大地里去捡拾一些诸如高粱.谷子.苞米等庄稼,那时民间老百姓管这种行为叫划拉秋. 也许有人会问,庄稼地都已经收割完了,还能拾捡到啥 ...

  • 【温柔雨丝】| 惠琴作品: 母亲留给我丰厚的"遗产"

      01 昨天晚上又梦到了母亲,梦境中我和母亲好像在一个公司上班,那天正遇公司給一个陌生地方搬东西,母亲背着一大包东西在茂密森林中的小路上稳健而快速地向上走着:我却吃力地抱着不及母亲一半的东西还在山角 ...

  • 由莫言麦穗之事,回想那些童年时的见闻

    我的家乡离莫言的老家,也就三四十里的路. 近来网上就有关莫言母亲与麦穗的事情,讨论得相当热火.本来不想说什么了,--有什么可说的,都是过去的事了.但看得多了,也就忍不住,不觉便提起了笔,想随便说点在那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4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文/杨传勇 打场无疑是整个麦收的重头戏. 此时,麦子被不断地运回,在妇女们梳麦秸的同时,"猴子" ...

  • 母亲•麦穗•玉米粒(散文)

    母亲·麦穗·玉米粒 作者:李   罡     主编:非   鱼                  一  小寒节气那天,从朋友圈里知道老家下雪了.这样冷的天,给母亲打电话叮嘱她赶紧架起火炉生火取暖,母亲 ...

  • 小麦的前世今生(粮丰)‖《济源文学》2021(067)

    小麦的前世今生 粮丰 在豫北小城济源长大并从事了40年的粮食工作,我对小麦有着别样的感情. 无比期待的白蒸馍 小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粉做成的白蒸馍或者捞面条.白米饭连想也不敢想. 冬春时 ...

  • 莫言母亲捡麦穗其实并不苦,真正经历苦难的人,都把故事埋在心底

    关于莫言讲的母亲捡麦穗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苦难. 不就挨一巴掌么,在农村比这不堪的事多了. 有一年大丰收,爷爷把收获的地瓜干分成两大堆,一堆留着吃,另一堆用来修门楼. 所谓门楼,就是农村的大门. ...

  • 【灵璧记忆】那些年,灵璧人收割小麦的日子

    民间记忆: 收小麦的情怀 文:赵秀永 六月初,江淮大地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滚滚.哦!又到了收小麦的季节.俗语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这只是对上个世纪的农民收割小麦的真实写照,而现在不同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