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杨树下
1
木寨有三棵老枫杨树,那些枫杨树有多老?当地人也不知道它们多少岁了,它们或许比木寨还要沧桑,或许比自己的祖父的祖父还要苍老,或许比他们的祖母的祖母还要年迈。
第一棵枫杨树下有一块石碾,石碾已废弃,在冬日的暖阳下酣睡。月光如水的子夜时分,祖母从西边土坡上的坟茔里走出来,来到枫杨树下,弯着腰转动了睡梦中的石碾,碾碎了五升玉米,又碾碎了半袋红薯干,最后碾碎三瓢麦子。天亮之前,她拿起刷毛儿扎成的刷子扫净了石碾,挑起玉米面、红薯面和白面回到了家里,分装到三个用枫杨树段掏成的粮桶里。
祖母洗净了双手,在灶伙里蒸了半竹篮玉米面窝头,半竹篮红薯面耳巴子馍,炸了几个白面油馍。她用玉米面窝头让子孙果腹,用红薯面耳巴子馍让自己充饥,把白面油馍放在祖先的供桌上。
人们走过石碾,都说石碾就是木寨和木寨人的祖母。这位祖母安睡在时光堆成的坟茔中,她的供桌上除了阳光,啥也没有。在风吹拂枫杨树时候,才能听到这位祖母那沙哑的声音。
2
最老的那棵枫杨树下有一方石桌,几个石凳。夏夜,皎洁的月光轻笼着木寨四周的山坡,搂抱着枫杨树,孩子们围坐在树下,听祖父讲狐仙,那些狐仙都像画儿上的女子一样妩媚,都像山花一样妖娆,都像月光一样温婉。
孩子们问:“狐仙住在哪儿?”
祖父说:“就住在最老那棵枫杨树的树洞里,树洞里的萤火虫就是狐仙打的灯笼。”
孩子们问:“我长大了,能不能娶狐仙当老婆?”
祖父说:“只要你们愿意,就能娶一个狐仙一样的女人。”
孩子们接着问:“那俺们到哪儿去找狐仙?”
祖父说:“去书里找,或者去梦里找。”
夜深了,狐仙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孩子们还在问着和狐仙相关的话题。祖父说:“睡吧,狐仙在梦里等你们呢!”
孩子们走了,祖父在石桌着摆了一把铜酒壶,枫杨树的身影印在酒杯里,狐仙就住在酒杯中的树影里。祖父醉了,趴在石桌上睡着了,和老狐仙睡着时的样子一样。
孩子们睡了,在睡梦里自编着自己和狐仙之间的悲欢,自演着自己和狐仙之间的离合。
孩子们长大了,离开木寨去了远方。在他们的睡梦里,他们的祖父变成了枫杨树,那些枫杨树就是他们的祖父。
3
第二棵枫杨树旁有个农家饭馆,饭馆的主人把酒菜摆在枫杨树下,招待外地的食客。在有人问起枫杨树时,主人就会提起自己的祖父,提起祖父在枫杨树下背过的那些唐诗。
食客们惊讶地望着主人,端起酒杯闻了闻,飘散着的酒香中便有了唐诗的韵味。三杯酒下肚,食客们就醉了,吵醒了他们身边的枫杨树。
枫杨树听着食客们的醉言醉语,打量着身旁的那条山溪。山溪从山坡上流下来,舔着枫杨树的根须,向东流去,汇入木寨河。
溪水里有从枫杨树上漂下来的落叶,有从枫杨树上落下来的鸟鸣,也有从枫杨树上掉下来的鸟巢。溪水里的鸟巢漂进木寨河,漂进汉江,漂进长江,漂进大海,去找那些走出木寨的人们,把童年还给他们,去把木寨的身影交给他们。
他们在睡梦里接过自己的童年,接过木寨的身影,泪水在他们的脸上流成了一条山溪。泪溪里漂着枫杨树的叶子和叶子上的月光,漂着祖父讲背过的那些唐诗,漂着祖母转动石碾时的汗水。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长满青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