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变坏(恶)

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写作业,他偏偏玩手机,总和父母对着干,极端一点则发展为撒谎、偷窃、打架……

对此,建议父母可以读一读《孩子与恶》这本书。日本心理学大师从“什么是恶”开始,探讨了“孩子变恶的根源”,最后提出了解决之道。

什么是“恶”?

如果从“恶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来思考,人类为了自己的存续,总要结合为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凡是否定这个生命的,就是恶。为了维持群体,必定需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恶。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认为,“恶是'关系的解体’,想想尽管恶有着万千面目,但总存在着这么一种“关系的解体。”

联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在学校里,老师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上学,及时完成作业,不能迟到、早退,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不能睡懒觉,不能抄作业,不能不做作业……如果违反了,这孩子就是“恶”。

但是知道了恶是什么,可还是忍不住偏偏要去做?

看看孩子们,踢踢空罐头看看孩子们,踢踢空罐头,把纸箱子踩的稀巴烂,玩这些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

河合先生提到一本书----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是谈论恶的名文。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少年,他描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善”,一个是“恶”。如果问哪一个更有魅力?或许恶的一方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在《德米安》里,少年也是感觉到恶的世界的魅力,慢慢地被吸引过去。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恶的世界隐匿着未知的事物、充满活力,不是吗?相比较,世界充满着和平,无疑是好世界。但它总归是静态的,缺乏活力,甚至乏味、僵化。恶是生命力、魅力。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定义----恶是'关系的解体’,追究根源,自远古以来,人与环境(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活到现在)原来是一体的。近代却把这个关系解体了,人站到自然以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出来现代科学。或者说,人的存在原本保持着整体性,可我们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心灵和身体解体,才带来了现代医学的进步。所以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

从这个角度看,“恶”意味着破坏,同时也意味创造,意味着有进步的一面,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有人说“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

所以,一个孩子想要发挥个性,总归会在哪里散发出一点“恶”的气味,有一些“恶”的表现,明知破坏秩序,明知对自己无益反而有害,可还是忍不住要去做。

既然如此,家长就没有必要为“恶”而太焦虑。回过头来再看那些爱和老师顶嘴,会反抗父母命令的“恶孩子”,也许就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理解这点,这样我们就会心平气和,就会少一些怒气。河合先生说,“任何创造的背后都混杂着破坏性,我们生存的世界早已形成应该有的秩序,在既存的秩序当中想创造出些什么,必定要破坏掉某种旧事物。”破坏就是恶,世界就是在破坏中前进的。

说了这么多,这并不意味着恶就成了善,当你面对恶所具有的破坏力时,那就是恐怖了。面对孩子的“恶”,我们当然不能无动于衷。那究竟该如何解决?河合先生还有更精辟的论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