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故乡行十二咏|黄冈采风系列之②

  ◆  ◆

  ◆  ◆

行走黄冈山水,抒写故土乡情

  ◆  ◆

【编者按】

黄冈,长江以北、大别之南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是养育我们的厚土,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漂泊四方的游子,总想有机会结伴在故乡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今年暑假,这个心愿终于达成!由大别山南读书会发起,在黄冈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市、县两级文联、作协及湖北远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络了部分在外黄冈籍人士(专家、名师、学者、作家等),组织“行走黄冈山水书写故土乡情”己亥暑期采风团,于2019年7月29日至8月1日回黄冈采风。其间,我们先后考察了黄州、红安、罗田、浠水等地的十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召开了三次座谈会,组织了若干次田野调查,与各地作家朋友和父老乡亲广泛接触,既饱览了风景,又增进了交流,可谓收获满满,欢乐多多。

部分采风团成员满怀激情撰写诗文,抒发对故乡的情愫。这也是本次釆风团的小小成果之一。故乡读书会受权陆续推出这些作品,以馈家乡,以飨读者。

鄂东故乡行十二咏

文|方礼刚

相看两不识,华发对青山。2019年7月29-8月1日,随同黄冈籍在外人士“行走黄冈山水,书写故土情怀”采风团参访了黄州、红安、罗田、英山、浠水等县市十多个风光名胜景点及文化历史遗痕。多年漂泊在外,难得有闲暇以用,有高朋相伴,游走故乡,触摸故乡。每到之处,感慨良多,收获良多。吟成十数咏,以寄情思于万一。

一、再游赤壁

山色湖光醉眼看,

城池无复旧时观。

酹江亭畔江无影,

赤壁矶头壁已残。

五水十城多壮阔,

一词两赋太孤单。

清风明月常如此,

眨眼黄州又几番。

注:

①五水:黄冈市辖区内有五条河流,也是长江北岸的五条支流,分别是巴水、蕲水、浠水、倒水、举水。此地先民亦称“五水蛮”,“五水”流域曾是古代巴人东迁之地。十城: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现辖有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等共十个县级城市和一个龙感湖管理区。

二、初访遗爱湖公园

名亭毁后换湖名,

市井长遗太守情。

万亩园林波浩淼,

千秋胜概迹纵横。

楼高水阔苍山远,

日落霞飞暮霭轻。

已藉东坡添雅韵,

更期来者赋新声。

注:

①元丰六年(1083年),政声颇佳的州守徐君猷将赴外任,安国寺僧请苏轼名之以亭,以纪州守。苏轼遵嘱将常与徐等聚饮的安国寺旁的亭子名之曰“遗爱亭”。公元1126年金灭北宋,寺亭俱毁。后安国寺虽屡毁屡建,但无再建遗爱亭,现遗爱湖公园中的遗爱亭已成为一个文化象征。遗爱湖乃今人名之。

②徐君猷离任时,请巢谷为遗爱亭作记,苏轼以巢初至不甚知情而代作《遗爱亭记》,其中有云:“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③遗爱湖公园水陆面积6.5平方公里,约合9750亩

三、题黄州青云塔顶一棵树

(中华新韵)

文峰塔顶树斜生,

奇绝风光海内闻。

履险临危枝已曲,

餐风饮露叶犹青。

繁柯忍顾根基浅,

性命全期底座深。

莫笑此株偏历险,

春风相送上青云。

注:

①黄州文峰塔即青云塔,矗立在黄州城南宝塔公园的钵孟峰上,是古城黄州的一大名胜。青云塔旁有著名的安国寺,亦称护国寺,建于唐显庆三年(658年)。传原有房屋上千间,占地方圆二里,有禅堂街、遗爱亭等建筑。解放后仍拥有寺堂50余间,今存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塔顶寄生有一棵高约两米的朴树,不知所自何年。

四、登双城塔

寂寂荒郊七百春,

登巅远眺半忘魂。

凌虚不似观春色,

履险无关证佛心。

南望长江看惊鸟,

北依大别逐行云。

铁匠此去成孤鹤,

遗落家乡一拂尘。

注:

①双城塔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南3公里的周家墩村,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十三层,高约40米,底层边长4.5米,塔门向东。据明万历刻本《黄安初乘》记载,此塔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在七里坪镇柳林河双城驻军征兵时修建的“双城塔”。距今约七百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进行过修缮。2013年该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凌虚、履险:此二句言登塔及观景均较危险,不似为礼佛而设。登顶通道由穿心式和旋转式阶梯交替组成,甚陡,仅容一人上下,每层六面均有瞭望孔及躲避孔(避刀箭、枪炮),最顶端有可容一人探头向四周瞭望的天井孔,能看到东西南三面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远的地方(北面为大别山),是一个非常好的哨口。各瞭望孔均无防护,甚危险。考察此塔的佛教功能或痕迹并不明显,而军事功能一览无余。因此,窃以为此塔是以佛塔为掩护,而本质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瞭望塔或雕楼。

③铁匠:指邹普胜,今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少以铁匠为生,通玄学,精医术,知天文地理,懂土木建筑。徐寿辉称帝后,被封太师,后归陈友谅,仍称太师。与朱元璋鄱阳湖一战,兵败遁走。传明建后,刘伯温爱其才欲举荐而遭拒。才高人忌,不用必除,为躲追捕,遂隐姓埋名,自号何野云,效闲云野鹤,云游各地。后安身潮汕,以风水命理、土木建筑为业,名甚著、传说多、建筑作品尚存,受民敬仰。羽化后,还被尊为潮州府三江(韩江、榕江、练江)水神。潮汕一带享庙有50座多,后人开枝散叶甚众,影响远至东南亚国家,泰国万佛岁府攀通县清峰洞供奉着何野云的金身。其人放浪形骸,民间称何野云仙师、虱母仙、邋遢道士,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等。

五、参访长胜街

(新韵)

一条窄巷一名城,

倒水源头鉴古今。

疑似汴都藏僻地,

恍如楚塞演清明。

更奇处处缘开国,

尤感家家祭血魂。

鄂豫边区无险踞,

赤旗长舞引沉吟。

注:

①长胜街为红安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兴于元,盛于明清,长不过380米、宽不到4米,住户不到80家,人口不超过400人。自古迄今均是鄂东名街,如今更称“荆楚第一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指《清明上河图》。由于七里坪地处鄂豫交界,长胜街上商贸十分兴隆,据红安县志记载“1927年长胜街从南到北仅经营粮油的漕行就有30多家”。当时人称七里坪为“小汉口”,长胜街为“六渡桥”。

③长胜街有20处重要革命遗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有许多“国字头”的遗址遗迹,如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劳动保障机构、中国革命最早武装暴动策源地、中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发源地、最早的法庭,以及我党早期的苏维埃银行、苏维埃经济公社、工会、医院、学校、食堂、招待所、供销合作社、药局,以及早期发行的货币、油票布票等。

④红安县曾经涌现了两百多位将军,而七里坪这个小镇就占了一半多,是秦基伟、徐深吉、郑位三等143位将军的故乡。红安有近10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称“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其中一些烈士的家属和后代就居住在长胜街上。

⑤红安这个地方,包括七里坪,并非山川险要之地,但是,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26年红旗不倒,是名符其实的红色土地和神奇土地。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六、访红安周八家古民居

幽幽武陵境,

静静坳中藏。

秋草侵幽径,

新藤绕旧梁。

池莲清若洗,

溪水净能觞。

飞燕闲而戏,

蝉鸣疏且长。

园庐依理气,

舆地合阴阳。

不愧濂溪后,

端居太极场。

老家成记忆,

青壮走他方。

妪妇依门睇,

田翁种地忙。

山村人寂寂,

古树郁苍苍。

归来长入梦,

难舍水云乡。

注:

①村前有一方塘,水清荷秀,鱼鸭相戏。意境与《爱莲说》一脉相承。

②村对面有一河名杨山河,河水清澈洁净,可以饮用,鱼虾成群,水草丰美,两岸柳烟如碧,绿草如茵,景色十分秀丽。成为外地人亲水旅游的好去处。

③据《黄安县志》记载,周八家村民是周敦颐的后裔。周敦颐(1017年-1073年),北宋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太极、阴阳、五行等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著有《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

④现代科学已研究发现,中国传统的风水实质上就是研究阴阳相合的风水太极场问题。

⑤村边有一棵数百年树龄的古银杏。

七、咏薄刀峰

谁将刀口向天横,

万古人间仰盛名。

星野一锋分轸冀,

寒光两面别阴晴。

威惮恶木惊魂断,

景焕重霄惹鹤鸣,

截起风涛挟云雾,

至今仍作不平声。

注:

①薄刀峰,位于湖北罗田县境,大别山主峰西侧,海拔1408.2米。以松奇、石怪、峰险而著称。远远望去,山峰如一口横向天际的薄刀,因以得名。

②薄刀峰逞东北西南走向,一山分二景(南北气候、景差巨大),当东南面春暖花开时节,而西北面山顶仍是白雪皑皑,年前的雪到开春很久才能完全溶化。“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形也是常态。

③恶木指“李老木”。李老木安徽人,原富户顽子,练家兵甚众,曾率众投靠冯玉祥与吴佩孚,后拉出队伍当了土匪头子,性极凶残,作恶多端。传民国十九年,李老木带领万余人流窜到了胜利(藤家堡)抢掠,被闻讯赶来的原国民党十九路军堵住,不敌而北退深山,十九路军乘胜追击。值大雪,前面一座山峰如一刀横拦,李问樵夫前为何山,樵夫曰薄刀峰,李说,木遇刀,我命休也。继续前行,再问,曰锯儿齿,李说,锯锯木,命当亡。复前行,再问,知是铜陵关,李曰,铜陵者,葬身之地也。李老木被十九路军击毙于薄刀峰山脚下的铜陵关。

④薄刀峰原名鹤皋峰,源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九皋,声振于野”。

八、燕窝塆夏晨

灵山曾选帝王乡,

新政重宣故国光。

梅岭青樟珠滴翠,

燕塆花栗绿间黄。

晨鸣百鸟成韶乐,

日照千山染素妆。

自古文章输景色,

绝知奇处应端详。

注:

①燕窝塆所在地,现罗田县骆驼坳镇,曾是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建立天完农民政权定都时的首选,后因水源欠佳等原因而作罢,但起事初期在此驻扎甚久。此地原有一资福寺,据《罗田靖乱记》载,资福寺建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规模宏伟。《罗田地名志》亦记载,资福寺时为江北淮南名刹之一,当地逐步形成以资福寺为中心,南北长约十余里的小山城,名为法堂坳,地形乃天然屏障,亦是当时罗田、蕲水重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后因战乱及朝代更迭,法堂坳走向衰落。明初在原址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骆驼坳镇格局,也许是后人忌讳那段历史,因此地山形象驼峰,遂将法堂坳改名为骆驼坳。

②花栗,开花的栗树。

九、浠水文庙

大江到楚动豪情,

引得浠河伴圣吟。

誉满神州非伟构,

一堂珍本蕴文心。

注:

①浠水文庙又称孔庙、夫子庙,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座北朝南向,面临浠河,地势开阔,环境优美。据《蕲水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代,毁于元末兵燹,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弘治年间修建棂星门,毁于张献忠起义军,清代历朝多有修建。是保留最好的全国县级文庙古建筑群之一。

②浠水文庙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它的古建筑规模与艺术风格,而是在它的殿堂里面收藏有大量的古本、珍本线装书。这在全国县级文庙是绝无仅有的,这也因是浠水人民在土改及文革中智慧和勇敢的表现,使大批民间珍品古籍免于浩劫,其间的故事亦可歌可泣。

十、清泉寺及闻一多纪念馆

寺古非因庑殿深,

容文容武合人神。

清泉故垒开新馆,

红烛红巾释梵尘。

注:

①闻一多纪念馆位于清泉寺旧址。清《蕲水县志》记载:清泉寺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元末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罗田徐寿辉起兵反元,驻兵蕲水,改寺建都,国号天完。两年后撤走黄梅,迁都汉阳。后清泉寺被元军捣毁。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得以重建。同治(公元1862-1874年)年间因火灾重修,但未恢复旧观。及至民国,夏斗寅两次捐资修缮。解放前夕,在此办过师范学校,解放后,先后成为粮仓、酱油厂、盐库。文革时期,因盐库的腐蚀,寺庙全部倒塌,利用旧材在原地改建成了两个盐库。一年后,建起闻一多纪念馆。现存的清泉寺唯一遗迹是一块宽1厘米、高8厘米的白色大理石寺门匾额,“清泉寺”三个阴刻阳文。

十一、游南武当三首

其一

此地今名南武当,

贾商僧侣多北腔。

三丰或许留遗训,

一脉重开岂为双。

其二

凭谁指点建丛林,

兀立中原石径深。

山势无双称大别,

群星相映月尤明。

其三

大别东南半壁山,

三重殿起翠微间。

南宗崛起非形胜,

云水飘流去不还。

注:

①传说张三丰说过"五百年后必开南脉" ,出处未详。武当道长因此倡创南武当于英山吴家河,据说当年选址从罗田天堂寨开始,后落定英山。

②半壁山,指南武当“金顶”并未在山顶,只在半山腰。山缓路近,正适合老少游人登山小憩的距离。

十二、鹧鸪天·暑期鄂东行

恰似冯虚访鄂东,

故乡记忆渐朦胧。

泥砖瓦屋成遗迹,

别墅高楼比树丛。

山未变,水冲融。

未来过去一长虹。

人从近处殊难见,

只是身居绚丽中。

(2019年于8月16日于琼园西斋)

【作者简介】

  方礼刚,罗田人,现居海南三亚。在报刊杂志发表诗词、小说、杂文、通讯、评论若干篇,著有报告文学、诗集、文集,三亚作协理事,东坡赤壁诗社社员。专业领域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民政部“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

关于此次黄冈采风活动,敬请参阅:

采风|行走黄冈山水,抒写故土乡情

欢迎阅读黄冈采风系列

赤脚故乡|超石

欢迎阅读故乡系列

清明节·祭祖文

我的几个理想|有福利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