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哥亮70年起落人生中,他最感谢的四个人
据台湾媒体报道,主持天王猪哥亮病逝于台大医院,因为大肠癌末期,从3月28日起传出病重,亲友连日来对外封锁消息,也不愿意接待任何访客,原因是为了让他好好休息,之后病情一度好转,却在5月4日再度恶化,癌细胞移至肝脏,导致肝功能衰竭,15日一早因癌末、肝衰竭,于凌晨5时左右病逝,享年70岁。
猪哥亮猪哥亮本名谢新达,1946年12月出生,十四岁那年决定离开家乡闯荡,后因为演戏的关系而加入了新剧团,开始演艺生涯。
猪哥亮的一生是起伏跌宕且传奇的一生,他曾是台湾综艺天王,也因好赌而欠下高达两亿债务;曾隐退也曾复出,在带给观众笑声的背后,其实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经历。回顾猪哥亮70年的人生起落,帮助他走上事业巅峰的少不了这5个人。
林松烟
猪哥亮十几岁就离开家乡在社会上闯荡,他加入新剧团后,拜了林松烟为师,开始在后台拉幕学习,跟着剧团四处流浪。
十七岁是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新剧团在一次表演时,最重要角色的演员矮仔涂不小心被钉子刺到脚,半夜伤势突然恶化导致无法演出。猪哥亮意识到这是自己上台的机会于是和老板提出顶替矮仔涂来演戏,没想到却被老板骂,猪哥亮找师傅帮忙说清,最终老板决定让猪哥亮试演,没想到反响很好,但两个月后矮仔涂的脚伤好了,猪哥亮不想再回去拉幕,于是林松烟又介绍他到另外一个新成立的剧团,凭着天赋异禀的表演能力加上不断的努力,猪哥亮成为了专业的编剧与演员,猪哥亮能把握住两次机会,当然他自己的能力很重要,不过师父的帮忙也非常重要。
为此,猪哥亮其实一直对师父林松烟心怀感恩。后来猪哥亮上升为台湾综艺界天王,但还是会经常提起师父。2014年《华视天王猪哥秀》夺收视冠军,庆祝会上猪哥亮与工作人员一同吃大锅菜,他说和团队共食是受师父林松烟的影响,当年林松烟很照顾戏班,吃饭一起吃、加菜一起加,把演员当家人,这给猪哥亮带来很大的影响。
游东荣
退伍后猪哥亮就在故乡左营开服装公司,三十一岁时,导演游东荣来找猪哥亮演戏,一直对表演很热衷的猪哥亮很爽快的答应了,在高雄今日歌剧院参加演出《廖添丁》的剧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因为担任剧中丑角“猪哥亮”而一鸣惊人,轰动乡里。从此以后,“猪哥亮”这个名字就取代了他的本名。
廖添丁这出剧内陆观众可能不是很了解,但在台湾可谓是家喻户晓。廖添丁是台湾日据时期的一位知名的江湖人,因为其犯罪纪录似乎表现出抗日思想,传闻中也有劫富济贫的行为,后来演变为台湾民间故事中的抗日传奇人物,有点类似与“燕子李三”。关于廖添丁的作品很多,在凭借猪哥亮一角成名后,猪哥亮后来也出演了爆笑剧《猪哥亮与嘉庆君》、《猪哥亮游西门町》等作品。让猪哥亮这一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张帝
《廖添丁》公演结束后,猪哥亮得到张健的推荐,以及当时已经很红的“急智歌王”张帝的赏识与拍胸脯保证,进入了当时高雄市八德路上由杨登魁创办,最火的蓝宝石大歌厅,担任导演及编剧。就此正式展开他的秀场生涯。
要说张帝力荐猪哥亮,其实也没什么私心,他只是一见到猪哥亮就被他吸引,同时他自认自己看人的能力很强,而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猪哥亮,他认为作为演员,就是为观众而活、为舞台而生,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挖掘这个人才。后俩猪哥亮和张帝一起上《万秀大牌档》节目,猪哥亮自己也说,如果没有张帝,根本进不去蓝宝石,他写的剧本人家都看不懂,是张帝拍着胸脯说,如果三个月内猪哥亮不红,我张帝不再下来高雄表演。听到这样的狠话,“我的整个尿都吓出来了。”所以说,张帝其实算是猪哥亮的伯乐,当然,猪哥亮红了之后张帝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关注,在他落入低谷复出之后还是给了他很多帮助,在歌里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忘了六合彩,重新振作起来。
杨登魁
前面提到,猪哥亮在蓝宝石发迹,而蓝宝石就是杨登魁经营的歌厅。杨登魁也是台湾的传奇人物,青年时投身黑道,后成立“登魁影业公司”,成为影坛知名人士,他年轻时一手创办蓝宝石大歌厅、第一媒体、八大电视等,横跨影、视、歌三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媒体大亨。猪哥亮、许不了等人都是因为在蓝宝石表演而被发掘进入演艺圈,猪哥亮成功重返综艺节目,最感谢的也是杨登魁。
猪哥亮因欠巨额赌债退隐,其中有一亿两千万台币是猪哥亮向经纪人杨登魁借的演出预支款。后2009年想要复出,因为他与八大电视公司创办人杨登魁还有合约,想要复出,首先得有杨登魁的同意。如果杨登魁不赞同,他也绝不复出。杨登魁表示自己年纪已大,不再像以前可呼风唤雨,若帮猪哥亮接洽复出,怕太多人会找他,他会受不了,所以他有“三不”政策回应猪哥亮的复出,即不挡复出、不讨债、不帮忙。他并称猪哥亮应一改旧习,不要再造成社会的麻烦。他也劝猪哥亮,想复出,就别签长期经纪约。
在面对媒体时,猪哥亮情绪激动地向杨登魁说了三次对不起,并再三声明自己会百分之百改掉恶习,希望大家给他机会。杨登魁则要求猪哥亮要答应他的“三不一有”,即不吃槟榔、不赌博、不抽烟,以及对家人要有责任感。其实到了这一步,相信杨登魁已经把猪哥亮当家人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