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端曰言 第一章 实物并非“实”在(单渔泉)

第一节 实物并非“实”在

在当今的物理学界,最重要的概念非空间、时间、物质、能量莫数。这些概念都是物理学最最基本的概念,这些事物也是人类所感知到的宇宙空间内最跟本的存在。然而,可以这样说,这些概念和事物人类至今也没能够讲清楚,没有一个能够穷尽的定义或完美的描述。

最为模糊而却广泛应用的概念是信息。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应用蓬勃发展很不相适应的是,信息的基本定义与本质概念却一直还没有比较公认、明确和科学的定论。中国科学院已把“信息是什么”列入一百个难题之一。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

在这些概念当中,“物质”概念无疑是人们讨论最多也是相对最清晰的概念:即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所谓实物,比如水分子,所谓场,就是水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电磁力,这种力把众多的水分子粘合在一起,成为水。由此,水就是由水分子和这些分子之间的场组成的。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实物和场,这样的解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解释“物质”时使用了“物体”、“实物”,实际上是在说:“物”是由“物”构成的。这虽然看起来可笑至极,但细思也无妨,甚至很妙,因为这恰恰是事实。物中有物,层层叠叠,这才是物质最基本的特征。

宇宙是物,它由无数的彼此相作用的星系组成;星系是物,它由很多个彼此相互作用的天体组成;天体是物,它由很多个彼此相互作用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它由核内质子、中子组成的;质子是物,它由更小的夸克组成的。而从比例上来讲,则更是妙不可言。夸克的直径约是10-18米数量级,质子的直径约是10-15米数量级,原子的直径10-10米数量级。

一个氢原子的原子核仅仅占氢原子空间的十万分之一(按直径计算),其余的空间似乎空洞无物,充满电磁场,场弥散于全空间。而就是这十万分之一的尺寸,却占据了整个氢原子99.96%的质量。这样的质量和空间分布跟天穹宇宙没什么区别,殊途同归,或许连“途”都是一样的。

跟宏观宇宙一样,微观世界的粒子里绝大部分也是“空洞无物”的空间。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块实实在在的石头,坚硬无比,你的手指不可能插入其中,然而这个石头却几乎是空的。之所以手指不能穿进去,不是因为有原子核那些“实物”存在,而是因为那些虚无空间里充满了无形的场。

物质几乎完全由“场”构成。这一点后来逐步得到了粒子物理学证实。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则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胶子构成。胶子仅仅传递强相互作用,其质量为0。而夸克的质量只占到质子的5%,那么另95%来自于哪里呢?在粒子物理学界,物理学家自1989年前发现质子的存在后,对这个问题一直感到模糊。

依靠全世界物理学家近20年的成果,以及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色动力学公式计算了质子、中子以及其他同类型粒子的质量,他们发现:95%的质子质量由夸克和胶子的能量转化而来,以此确认了描述粒子间强相互作用理论的有效性,并从粒子学角度证明了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完全合理。

本来质量就集中在宇宙各个层次的“核”里,而最后科学家们说:位于底层的质子95%的质量由夸克和胶子的能量转化而来。如此一来,物岂不是“空”的,难道物是“虚”拟的?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冲虚”而来的?

这是目前自然科学已知的结果,但并非最终结果,也并非没有争议。至于宇宙之外,夸克之内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吧。但如果有谁站出来说宇宙之外没有“宇宙”,夸克之内不可再分,恐怕鬼都不信。

关于物质,其他领域也有自己的观点。如佛学认为:物质是质量的空间分布,包括所有物件:精神物件和现实物件。物质是某一有限质量在某一有限空间内的瞬时分布。佛学认为:物质属“相”,精神属“性”。相有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各有其属性。性遍及一切,永恒不灭。相刹那变异,生灭相续。性以七、八两种心识为主体,性与相的关系是相资相成的。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来说,性是内在的因,相是外在的缘,两者互相联系,不是彼此孤立的。这一解释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特点在于引入了精神的概念。然而而这个“精神”难道仅仅是指人类的精神吗?

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描绘物质的呢?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好像中国古人并没有直接给物质下定义,而是在重点描绘物质的本源和本性。

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就对“万物”进行了总体概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被讲清楚,可以被穷尽,那就不是“道”的本来面目,所有讲出来的“道”都只是“道”的一部分。“道”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永远也不能到达的极限。同样,任何对具体事物的描绘,都不可能反映该事物的全貌,都不是该事物真实的“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或许很简单,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身”处的“层次”所限。

如此说来,宇宙是不是不可知呢?当然不是,仅仅是不可穷尽而已。归纳起来,中国古人对物质的主要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同源性;二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具有周期性;三是处于永恒的阴阳互动转化之中;四是具有阶段性;五是具有系统性。同时中国古人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表象,人类可以通过这些表象来理解物质的本性。

更具有特点的是,中国古人没有把“人”和“物”分开来理解和描述,而是一视同仁,即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所以中华文明的主旨均来自于大自然固有的规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道德经》、《易经》以及中华医学、中华传统伦理风俗里很深地感受到。在中国上古时代的众多神话传说里出现的“帝”、“神”,其实也是各类自然力量的化身。

更令人惊叹是,中国古人把这些认知变成了表意的文字符号,刻在了“骨子里”,铸在了“心灵里”,那就是甲骨文、金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古代汉字的基本符号,尤其是那些偏旁部首,所会意的大都是事物的本源。比如“丑”符号会意的是密码子单元、能量单元、信息单元;“乃”、“戊”、“戌”、“或”、“豕”、“我”等符号会意的是结构赖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架构;“·”会意物之元;“大”会意空间突破和成长等等。这些我们将在本文后面的章节加以详细的解读。

在《康熙字典》中,关于汉字符号“物”收录了如下的描述:

①《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

②《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

③《易·乾卦》品物流形。

④《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⑤《玉篇》事也。

⑥《詩·小雅》比物四驪。

⑦《傳》物,毛物也,毛色也。

⑧《疏》物卽是色。

⑨《楚語》毛以示物。

⑩《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

⑪《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⑫《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⑬《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归纳出中国古人对“物”的理解:

关于物的起源:从无到有。如:③品物流形;④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⑥比物四驪。⑬孰如此閒,空洞無物。⑫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关于物的转化:物即是数。如:①天地之數,起於牽牛。⑪神之見也,不過其物;

关于物的属性:色和毛。如:⑦毛物也,毛色也。⑧物卽是色。⑨毛以示物。

关于天人合一。②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⑤事也。⑩類也。

或许这些描述今人看起来显得不可思议,甚至可能会使一些人觉得可笑,认为古人似乎有些矇昧,但事实绝非如此,古人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智慧的多,严谨得多,只是我们没能真正理解他们在说什么,因为人类总是习惯于以自己、以当下为“度”,为基准和出发点。

在甲骨文中,“物”为如图1-2的第1、2个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物”,在现代中文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有:①事物;②内容、实质;③泛指颜色;④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图中“物”符号分上下或左右两个部分。上或左的部分是图1-2的第3、4、5个符号,现在的汉字写作“勿”,读音与“物”相同。那个弯曲的线条代表实物成形的基础,代表实物的雏形,而那些分散且方向一致的“丿”则代表“场”,如果引入当今的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相关观点,这些“丿”也非常明确地会意出了“信息”,基础链条之上承载的信息。图1-2第1、2个符号下或右的部分“牛”在甲骨文里代表一个已经具有成熟结构的实物,正向《康熙字典》里的解释:牛爲大物。

如此,我们可以诠释甲骨文“物”符号会意:物是由实物和场组成的,并且具有“形”和结构。

图1-2第6、7个符号如今写作“乃”。“乃”往往出现在古文当中,主要用于连接词,意思有:①是;②连词,于是;③副词,才;④古文人称代词,你;你的。正向“乃”在词语当中主要充当连接词一样,“乃”会意的也是物成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物形成的基础,是物的雏形,是承载信息的“式”,就像是一根完整的DNA链条一样。

在《康熙字典》中“勿”的解释主要有:①非也;②莫也;③禁止之辞;④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后人加牛以别之。

其中第四条解释说明,在古代“勿”就是“物”。甲骨文“勿”符号本身就已经涵盖了“实物”和“场”的含义。

在《关尹子·一宇》(又:《文始真经》)中有:“天物怒流,人事错错(意:交错)然,若若乎回(意:轮回)也,戞戞乎闘([dòu],即“斗”,意:交互)也,勿勿乎似而非也”。其中“勿勿乎似而非也”描绘出了“物”是似是而非的,若隐若现的。这与当今物理学家们的结论“物几乎是空的”遥相呼应。

关尹子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周朝大夫、大将军、哲学家、教育家,属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流派,道教楼观派祖师、文始派祖师,与老子同时。

物包含实物和场,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中国远古时代的甲骨文就已经认描绘出了这一点,而就在两百多年以前,当世的人类仍然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不是“真金不怕火炼”,如果不是上古、远古、古代和历朝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和众多学者们的“坚信不疑”,如果不是汉字符号本身蕴藏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存续的基本法则,汉字可能早就失传了。能够历经5000年不息,绝非偶然,只能是必然;绝非矇昧,只能是科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