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讲中医基础第35讲,脾主运化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中医基础藏象学说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实际上藏象学说里的内容都很重要,脾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因为我们经常和大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今天我们讲脾的一个生理功能特点,它是怎么样的一个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具有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为什么会这么说?他不说心?不说肾?为什么要说脾为后天之本?那么就跟脾胃处于中焦的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首先要了解脾是处于中焦,在膈的下方,偏胃的左方,解剖位置也是这样子。它在整个生理功能特点就是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于涎,在志为思,与胃相表里,这是脾的一个总括。

脾的主要功能特点就是主运化,第二个就是统摄血液,主运化就包括对水谷精微和糟粕的运化,对于大家理解这个问题非常之重要。

运化就包括了消化和吸收。脾主运化这是四个字它包涵的很多方面的含义。就是说我们把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然后把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到全身的一个生理功能特点。

那么脾的运化功能就包括了一个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所以说水谷精微的代谢和津液的代谢都跟脾的运化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说的,出现了身体的困重、腰痛、痰液的增多,咳嗽、咳痰、头晕、头痛等这一类的症状,可能都跟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障碍具有莫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运化水谷,脾气健旺能够消化吸收、转输食物,食欲就旺盛,营养丰富,气血充足,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脾也叫做仓米之关。

脾把这些水谷营养物质,具有吸收输布作用,首先它的转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个能够帮助胃将这些饮食物分泌出精微和糟粕,分清沁浊以后,精微物质和糟粕的输送都需要脾气的帮助,才能够对其水谷进行消化。

第二,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那么水谷精微的形成,必须通过胃肠道的吸收才能够散布到全身,这一过程也是需要脾的作用下才能实现。第三个就是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是一个很简单的代谢吸收过程。

我们饮食物通过口的咀嚼,然后经过咽喉,然后到达胃,通过胃的腐熟的作用分清沁浊,然后分精微物质分为糟粕。

那么精微物质通过脾的转运的作用,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我们说为什么有时候很多孩子或者老年人出现了营养差、贫血等这种表现,就是因为脾胃的功能出现了障碍,不能够把自己营养物质转化为吸收。

有些人为什么我吃的很多但是确是很瘦?就是他吃进去不能够进行转化和吸收,让人体进行有效的吸收,吃了也象没吃一样,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这种分泌出来的水谷精微和营养物质是需要在脾的作用下去实现的。

如果脾气健运就能够有条件有能力去运化物质,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脾气虚的原因有许多,第一个长期暴饮暴食,使脾的功能出现损害。第二个长期地过度地摄入一些其他自己喜欢的物质。

比如有些人嗜食肥甘、辛辣、厚腻,这些都会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够进行运化。比如有些人厚腻之品,不能够进行运化,不能进行转运和吸收,这些厚在体内沉积,形成脂肪,或者是形成一些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障碍,现在很多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跟脾的运化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脾失去了运转运化的能力,反而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身体却是越来越差,高血压提前,糖尿病提前,肥胖越来越多,跟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要从这方面来调整,我们要想不加重脾的运化功能,能够让它实现运转水谷精微和运转水湿,就不要加重脾的负担,不要过度的摄入某种食物,长期的反复的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方式,都会影响到脾的功能。

这是一些细节和长期的一个功能才能实现,不是说一时半会就得高血压,一时半会就得高血脂、糖尿病,比如有些人本身是遗传性的高血压,可能年龄很轻的时候就得高血压了,再加上饮食不注意,肥胖,都会加重损害血管,使血管弹力收缩性改变,导致年轻高血压的出现。

另外一个特点主升举,脾虚脾气下陷以后,不能够统摄,出现内脏的下垂,比如胃下垂、肛门的下坠、子宫下垂、子宫脱垂等这一类的情况,都跟脾的升举失去了升举的能力,不能很好地统摄,而出现了病理的表现。

如果脾的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出现气血亏虚、消瘦,不能吸收营养物质,脾气虚就会出现疲劳、乏力、倦怠,脾气不能运化水湿就会出现便滽,脾虚以后就会阴阳气机的混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阴阳的不平衡,人就会觉得肚子涨,都跟脾的功能具有很重要的特点。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为脾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这些水谷精微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这些水谷精微也是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这样子理解的。

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液,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

脾的运化的作用包括了两个含义,一个是运化水谷精微,第二个运化水液。水液的代谢跟肺和有很重要的关系,实际上跟脾的关系也非常之密切。那么水液代谢功能出现了障碍后,就可能会引起脾的运化。如果又出现脾虚,不能够运化水液,这些水液就会停滞在我们的体内。水湿内停以后就会产生痰、湿、饮、形成水肿。

我们在治疗很多疾病的时候,无论是水肿、咳嗽、痰饮,有时都是通过健脾化湿方式来进行实现,也就是说不单单着眼于肾,也要注重脾运化水湿的作用,通过健脾来运水,健脾来化水。在《内经》里有一句话,“诸湿胀满皆属于脾”,大家要注意这几个字,湿、肿、满,遇见这一类病症时,我们要注意要通过脾的功能,健脾的方式来调整湿肿满,可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还有运化水湿,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都是脾为后天之本的依据,为什么我们讲阴阳五行的时候总是强调坤土就是讲脾胃,就是讲后天之本的调养和运化。

第二个脾统血,统是统摄的作用,脾统血含义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使血液不至于流出脉外。

脾统血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气跟血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气摄血的作用来实现的。脾之所以能够统摄血液,因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就有源,气固摄血液的功能就得到正常的实现,如果脾气功能出现亏损,血液溢出脉外而发生出血。

现在的各类的出血各关的血症都是通过脾来论治的,月经量的过多、崩漏,皮下的出血,患者合并有舌质淡、苔白、疲劳乏力这一类脾虚的表现,又合并有出血的症状,这就是脾虚不能够统摄血液了,我们用的是升脾举气,升阳举陷的作用,这首方用的最多的就是补中益气汤。

如果脾气功能出现亏损脾虚下陷加重,患者表现为疲劳乏力,不能够坐起,一坐起就头晕眼花,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腹胀腹泻的表现 ,脾气下陷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我们是我们用人参汤独参汤当归补血汤之类的。

今天我们科有个病人,开始是头晕,49岁的女性月经要停了,突然来了许多,血红蛋白才45,舌质淡脉很细涩,这种病人是脾气虚了,是出血后失血过多引起气随血脱,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气随血脱出现一系列的气虚的症状。

气虚症状出现以后又加重脾不能够统血的实现,就会出现了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不防给他益气补血。我们讲气之间的关系时也讲过很多,如果脾不能统血,就会出现各个部位的出血,皮下的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等一系列的表现。

脾具有升清的作用,脾气的运动特点就是以上升为主,清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的意思就是指脾气上升,能够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头部、面部、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如果脾气不能升清,水谷不能正常输布,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等一系列情况。

水湿为患以后很容易困脾,脾的一个根源总是跟湿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治疗一个湿就是要注意通过治脾的功能来实现治湿调湿的作用。治脾化湿的药常用的茯苓、白术、苍术、芡实、薏米、白蔻仁、砂仁这些既能健脾又能行气的用得比较多。

大家也要注意另外一个特点,脾是喜燥恶湿,脾很容易补湿所困,脾气虚以后又会产生内湿,就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脾气虚以后最容易生湿,生湿以后水湿停滞以后又困脾,所以脾很不喜欢湿气,容易被湿所困,合脾气不能够健运大家经常感觉到的困、重、累、肚子胀闷、烦闷、身体困重、没有精神,还有觉得头晕晕的、头沉沉的,不想吃东西,吃东西没有胃口,大便稀烂、拉肚子,都是要注意健脾的作用,就是湿困脾的表现了,要通过健脾化湿来进行调治。

如果你总是觉得没有精神头晕、乏力、困倦、身重、大便不爽、冲不干净,早上晨起想呕,就要注意脾是不是有问题了,又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尿酸高,这些都是因为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都跟脾有密切的关系。

这时就要注意要调脾,首先要脾能正常的运化,它喜燥恶湿,就不要吃太多的冷饮太多的酒,这些都是困脾的,会导致湿气加重很重要的因素,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的疲劳,要运动、站桩、揉腹、拍打,让身体的湿气通过这些方式通过汗、小便二便排出来,这样子整个身体就会觉得清爽,身体就不会被脾所困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总而言之,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就有三个,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喜燥恶湿。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讲到这里, 大家主要是深刻理解这几句话,脾主升清,脾主运化,脾统血,脾喜燥恶湿,它的一个病理表现是什么?如何表现的?大家好好复习一下,结合日常生活的饮食、作息、习惯、情绪等等去调理这个脾。

注:本课程是2016年中医基础班课程内容,由中医医师佳明主讲,基础班班委辽宁明岩,成都梅泉,南宁黄迎梅,厦门林枝,南宁马奥丁,内蒙李志华,湖南瑞华,济南赵小静,东莞郭菊花,江门陈留笑,河北孙春娥,深圳巧娟,珠海罗夕,江西彭志英,厦门陈君玉,哈尔滨雪婷,全体班委完成,感谢每个人,谢谢你们。

(0)

相关推荐

  • “备孕”之洛阳老秦说(五)

    <黄帝内经>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可见在人体中起着多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讲中老秦就说了血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71讲,续命汤治中风痱

    我们上次讲了舌质的萎软和强硬,在临床中强硬也非常常见,另外大家比较常见的就是歪斜,老百姓中风的表现,多数属于肝风夹杂.或者痰瘀阻滞所导致的舌的动态的一种改变. 歪斜舌前半部比较明显,伸舌的时候过一边,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70讲,水为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大家晚上好,上次课我们讲了裂纹舌,它的临床上的意义.今天再和大家讲讲舌的动态,就是舌头运转灵活的状态,伸缩自如,能够转动灵活,提示一个脏腑气血经络的通畅,脏腑的健旺. 主要讲讲病理的状态,第一个萎软,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9讲,再谈半夏老药新用

    上次课我们讲了点刺舌,主要是观察舌常见的诊断,主要表现一个热盛,如果是点刺鲜红是血热内盛或者是阴虚火旺,如果点刺绛紫,就出现热入营血了,而出现了气血的壅滞,另外看点刺舌在哪个部位,比如在舌尖舌根或者两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8讲,脾胃系统论治

    上次课我们讲了胖大舌,今天继续和大家讲一讲点刺舌,在临床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舌面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星点样的表现,小小的称为点,大的称为星了,临床中通过点刺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个图片比较模糊,但是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6讲,老嫩、胖瘦舌

    今天我们继续讲讲舌像的一些内容,首先讲讲舌形,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色,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老嫩是判断一个舌像里面的基础,虚实之间的判断.首先来看嫩舌的一个表现,舌质的纹理比较细腻,娇嫩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6讲,什么是红舌呢

    上次课我们讲到淡白舌.气血不足,气血亏虚,阳虚的表现,淡白舌,如果舌体整个是胖大,有的人瘦小,有的人胖大的感觉,如果边有齿痕,基本可以判断他是阳虚,津液不化,痰湿,水湿内停的表现,所以淡白舌的意义我们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5讲,望而知之谓之神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一讲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舌像,原来讲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有问诊,还有望诊,舌诊就是望诊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中医有句话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特别强调了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4讲,三因制宜

    今天继续和大家讲讲,中医基础里面调整气血津液的内容,我们在讲气血的时候都有所涉及,我们简单的和大家讲一讲,第一个就是调精. 调精分为几个,第一个填精,主要适用于精血亏虚的,以填补精髓为主,治疗肾精不足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3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们今天继续讲讲中医治则里面的内容,上次课我们讲了正治和反治,今天我们讲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因为标本实际上是相对的一个概念,中医学里面,"本"就是一个根本,也就是一个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