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 西夏通吐蕃河湟间的交通路线及沿路军事堡寨考察
作者简介:
张多勇,男,汉族,甘肃华池县人,历史学博士,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和研究。
摘要
文章在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留下的宋代摩崖石刻,又通过实地考察,认为“西蕃、夏贼往来便道”通过甘肃永登县水磨沟一线,在这条道路上,北宋以湟州为据点,由南往北夺取南宗寨、古骨龙城(震武军)、仁多泉城、石门堡,威胁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文章确定北宋湟州(邈川)为今青海民和县史那古城;南宗寨遗址为今永登县连城乡连城古城;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在水磨沟山峡中、永登县民乐乡卜洞村登登城;仁多泉城在今永登县民乐乡铁峰村羊胸子城;石门堡在今永登县民乐乡三角城村的三角城遗址;统安城位于永登县通远乡新站村新站古城。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是连接庄浪河谷地和水磨沟的节点,古城遗址在今甘肃永登县中堡乡罗城滩村。并绘制北宋与西夏在水磨沟和喀罗川(庄浪河)的军事布局图。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西夏元昊“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尽取河西旧地。将谋入寇,恐唃厮啰制其后,复举兵攻兰州诸羌,南侵至马山,筑城瓦川、凡川会,留兵镇守,绝吐蕃与中国相通路。”西夏占据兰州、定西等地,形成了西夏对北宋铁钳攻势的右翼,其左翼则是西夏在北宋环庆路与鄜延路中间插入的楔子。这时期,西夏与河湟吐蕃来往密切,西夏进入河湟当是经兰州、沿湟水谷地溯流而上更为便捷。元丰四年(1081)北宋组织五路伐夏,李宪总熙河路、秦凤路军队越过马山,九月二日夺取兰州,切断了西夏经河湟谷地通吐蕃的道路。但《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哲宗元符二年尚有“西蕃、夏贼往来便道”,说明西夏与西蕃往来还有通道,考察研究这条道路,对探寻宋夏战争时期南宗寨、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仁多泉城、统安城、善治堡等军事要塞的地理位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传世文献《宋史·夏国传下》有卓啰和南监军司,出土西夏文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所列十七(监军司)中,有(卓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比较,卓啰监军司属于七个名称未改变的监军司之一。关于卓啰监军司的治所,日本学者前田正名最早提出在庄浪河谷地甘肃永登县稍南的地方,以后学者的研究看法不一,妥超群提出西夏时期的喀罗川为今兰州秦王川,这样卓啰和南监军司也在永登县中川镇附近。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考察,在水磨沟一线及周边找到6个西夏古城遗址,发现水磨沟是西夏在元丰四年(1081)以后通河湟的便道,西夏卓啰监军司的治所就在西夏庄浪河谷通道与通往河湟道路水磨沟的交汇点上,在庄浪河谷地也找到5个西夏古城遗址,验证了喀罗川就是今庄浪河的论点。
一、西蕃、西夏往来便道——水磨沟
1.北宋经营喀罗川的动议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月,曾布上言:“章惇虽不以(钟)传取会州为然,而锐意欲令经营卓啰监军司以窥凉州,此二者要皆不可为。”曾布是曾巩的弟弟,嘉祐时同登进士,王安石曾用为三司使,参与变法,哲宗时同知枢密院事。曾布认为,钟传取会州、章惇经营卓啰,都不可为。绍圣四年(1097),章惇提出经营喀罗川以窥凉州的动议,尽管遭到曾布的反对,但不久,“又诏钟传相度卓啰、该珠一带攻守之计。”从文献看卓啰监军司在兰州与凉州的道路中间。
据《长编》“哲宗元符二年(1099)正月庚戌”条所载,时熙河兰会路经略使孙路提出了经营喀罗川的计划:“兰州之西喀罗川口有古浮桥旧基。自喀罗川口北四十里至该珠城,又北至济桑约三百里间,有古城十余所,每城相去不过三四十里。自济桑以北则入甘、凉诸郡,即汉武帝断匈奴右臂之遗迹。乞于喀罗川口复修浮桥,于桥之北置七八百步一城,延袤该珠、喀罗,渐至济桑,以通甘、凉,隔绝西蕃、夏贼往来便道,乞措置施行。”孙路的计划是从庄浪河口进筑喀罗川(今庄浪河),夺取庄浪河西夏所筑城堡十余所。“惇力欲成之,曾布与同列皆以为不可,曰:'如此青唐必惊疑生事,西夏未了,又生一敌国。’”曾布反对这一建议,担心青唐(西蕃)生疑,多树敌。
元符二年(1099)夏四月乙未,“三省、密院同进呈,令孙路进筑喀罗。盖章惇意也。喀罗、卓罗,密迩邈川路,欲系桥渡河筑一寨。”密迩,多指地理上的距离贴近,或靠近。三省、枢密院向皇帝建议,章惇力主在邈川路系桥渡河筑一寨,邈川,即湟州,遗址在今青海民和县。孙路进筑实施的计划是在今大通河筑城迂回夺取喀罗川(庄浪河)的计划,从“邈川路”即“西蕃、夏贼往来便道”进筑,蚕食西夏卓啰监军司。“布因为上言:'臣自有边事以来常以为,但得辽国及青唐不惊,则西事可了。若一方小惊,则无所措手足,青唐一动,则熙河应接不暇,何暇经营青南、冷牟以通泾原也?今事已垂成,可惜坏了。’上曰:'如此且已。’遂进呈讫。”由于章惇从“邈川路”进筑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宋哲宗否决了曾布反对意见。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载:“熙河奏:西蕃来认喀罗谷为己地,又遣人沿河上纸钱,意恐朝廷有经营卓啰之意,故与夏人为唇齿,且意其逼近邈川也。”喀罗谷是今庄浪河,邈川,即湟州(今民和县)。西蕃担心宋朝经营卓啰,逼近邈川,威胁到青唐,正说明卓啰监军司在庄浪河谷,若喀罗川为今兰州秦王川,则距离邈川(青海民和县)距离较远。
北宋廷议没有通过从喀罗川口进筑蚕食西夏卓啰监军司的计划,但同意了从“邈川路”进筑,迂回蚕食西夏卓啰监军司的计划。“邈川路”即西蕃、西夏往来便道。
2.水磨沟便道
西蕃、西夏往来便道在哪里?《西夏地形图》所标道路,凉州南山(今乌鞘岭)以南,西行还有一条大路,从兴州南行,沿黄河北岸西行,经钿会、鹘罗漫、南山九泽、紫碧峰降、阿罗磨娘、三耶委、马练、把沙勒威、阿罗把岭、百正、碧林口,过折河,至卓啰城和南军,道路在两山中西南行,进入西蕃界。这条道路就是前揭,碾子沟河谷道路,沿中泉至正路,过折河(庄浪河),经过卓啰监军司,再到河湟地区。这条道路最主要的据点是卓啰军司,我们姑且将其称为“卓啰军路”。
今天庄浪河流域城镇分布都是沿河谷南北走向的,以往我们都按照习惯,认为古代的城镇也是按照这一规律布局。2014年,笔者和魏建斌一行对永登县、天祝县、古浪县、景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宋代古城还有一种布局,即沿着大通河的支流水磨沟一线分布,水磨沟在永登县连城乡汇入大通河。从连城乡沿水磨沟至庄浪河谷的罗城滩,有道路可通,河谷有4座宋夏古城遗址,其中连城乡就有南北相连的两个古城遗址。
从连城进入水磨沟,距沟口北5千米,在挦麻湾有宋代摩崖石刻,翟翔曾做过考释。水磨沟摩崖石刻距离河床8米,刻在高五十厘米、宽六十厘米的砂岩崖面上,阴刻9行64字,字体楷书。石刻所在地地理坐标:36°37′25.7'N,102°50′54.8'E,海拔2032米。今将题记标了行号,抄录如下。
1. 宣和乙巳仲夏十八日,巡按
2. 镇武回留题挦麻湾石。
3. 陕宪郭傅师
4. 水嗽寒敲玉,山光翠泼
5. 蓝。虽然居塞北,却似到
6. 江南。
7. 准大同副将陈思恭
8. 监押王励
9. 知镇武军严永吉。
宣和乙巳当是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此年十二月宋徽宗传位于宋钦宗。陕宪,是陕西提点刑狱公事的别称。副将,汉代副将是大将军的副职,明代是副总兵的别称,这里应是相当于大同堡副职的军官。监押,是兵马监押的省称,掌屯戍边防训练、差役政令,其职与兵马都监相同,规定由朝官担任的称都监。知镇武军,当是镇武军知军事的省称。郭傅师在巡按震武军回留题字,同时题书的还有准大同副将陈思恭、监押王励、知镇武军严永吉。回留,当是巡按结束,在返回的路上停留。如果震武军在连城,摩崖石刻在其北,宋朝当时占据河湟地区,西夏控制的庄浪河在北,作为陕西提点刑狱司郭傅师巡按结束后,不会回到北部边塞堡寨,可推定震武军在挦麻湾摩崖石刻之北,今挦麻湾之北有古城登登城,当是震武军遗址,挦麻湾南5千米的连城古城,当是北宋南宗寨遗址。
陕西提点刑狱司郭傅师巡察震武军,有三人陪同。一是知镇武军严永吉,镇武军驻地当在摩崖石刻北的今登登城。大同副将陈思恭、监押王励二人的驻地在哪里?《宋史·地理志》载:“大同堡,本古骨龙城应接堡,政和六年赐名”,得知大同堡距离振武军不远。《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七:政和七年(1117)正月丙申,“熙河路筑旧南宗,连大同堡通作一城。丁己,赐名大同。”得知宣和七年(1125年)大同堡与南宗寨已经连为一城,应在今水磨沟口连城镇一带。
2014年4月1日,笔者在水磨沟考察两天。水磨沟发源于天祝县与永登县交界分水岭鸡冠山,南流在连城注入大通河,河谷两边为石灰岩山体,虽然沟谷较窄,然能通行,两岸树木丛生,风景甚是优美。一路有宋夏古城分布,从连城北行15千米至登登城(西夏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城),又北行5千米至羊胸子城(仁多泉城),再北行6千米至三角城(石门堡)。沿此路可通往永登县中堡乡的罗城滩古城。每座古城文化层遗物均有布纹瓦片、西夏黑瓷片,可证曾为西夏军事堡寨。这条道路,就是西夏通过卓啰监军司通向西蕃的军事通道——卓啰军道,也是西蕃、西夏往来便道。
与水磨沟平行,从永登县河桥镇至永登县城,还有一条河谷通道,河谷长70千米,沿途分布明代烽燧遗址20座,呈西南——东北走向,途中有古城一座,今名通远堡,墙体属于明代古城,地层有宋代文化层。这条烽燧线,到了永登县城继续沿着东北方向延伸,经过清水乡、坪城乡,到天祝县松山古城,还有10座烽燧,呈线状分布。在景泰县境内,这组烽燧,继续东北行,沿着正路乡、寺滩乡、上沙窝镇还有31座烽燧,烽燧均为明代。《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对这些烽燧遗址都有记载,这组烽燧线经过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苏木,是阿拉善地区与河湟之间的一条军事通道。是明代为防御蒙古所修。明朝冯胜建立庄浪卫,之后俺答汗一度占领古浪、天祝地区,万历二十六年,三边总督李汶击败蒙古军,修筑松山新城。
笔者在这里穿行了大通河通往庄浪河的三个支流,道路今天均能通行,只有水磨沟宋夏古城遗址串状分布。寺沟是连城往北大通河的一条支流,因沟内天祝县有古城乡,笔者又从大通河支流寺沟北行,至天祝县古城乡,古城乡根本没有古城遗址,地形也不开阔,这条道路也可以到达天祝县的武胜驿,但道路偏远,绕路不少,沿线没有古城遗迹,不会成为西夏与吐蕃相通的便道;统安城地处今永登县通往大通河谷的又一通道上,这条通道也是西夏卓罗监军司通河湟的另一条通道,称干沙河,亦能通行,干沙沟在和桥镇汇入大通河,这条通道比水磨沟更为平坦、宽敞,更为便捷。西夏与吐蕃交通通道放在水磨沟,没有放在干沙沟,主要原因当是干沙沟无水,今天从永登县到和桥镇61千米路程,没有水源。水磨沟水量较大,可供万人饮水,所以西夏作为军事通道,北宋也与西夏在此争夺。由此断定,水磨沟为西夏通河湟的便道,西夏通河湟唃厮啰的水磨沟道路因经庄浪河谷的卓啰监军司,笔者曾将其名为“卓啰军道”。西夏通吐蕃的这条道路被北宋以湟州为据点渐次向北蚕食,依次有南宗寨、北宋震武军城(西夏古骨龙城)、仁多泉城、石门堡。从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城)东行,有沿善治堡,从仁多泉城东行,翻越山岭又通往统安城(西夏割牛城)。
3.王厚再复湟、鄯二州
哲宗元符二年(1099),命熙河兰会路经略司孙路驻河州,进军青唐,总管王愍策应,高永年取宗哥城(今尖扎),青唐主辖正投降,诏以“以青唐为鄯州,陇右节度,邈川为湟州,宗哥城为龙支城,俱隶陇右节度,廓州为宁塞城,其鄯州、湟州并河南北新收复城寨,并隶陇右,仍属熙河兰会路。”这次进军宋朝夺取了青唐,由于宋军剽掠,诸族皆叛,鄯州、湟州被围,西夏以十万众来援,苗覆自兰州、姚雄自河州驰援,才解围,青唐得以巩固。
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即位之初,皇太后权知朝政,拓边活动暂时告寂。建中靖国元年(1101),任伯雨上书《论月晕围昴毕》,通过夜观天象,“今月初八日夜,伏见月晕围毕、昴。”毕、昴是二十八宿,月晕围毕、昴是兵应之象。于是上书“先论湟州、次论陕西五路、终论河北”进筑堡寨之弊。其他也有议并弃湟、鄯二州者。朝廷征求熙河安抚使姚雄意见,“诏访雄利害,雄以为可弃,遂以赐赵怀德,徙雄知熙州。进华州观察使。”赵怀德是吐蕃木征之子陇拶,将湟、鄯二州赐予赵怀德,熙河路前沿退至熙州(今临洮)。
至徽宗亲政,改元崇宁,重用变法派大臣,变革朝政,重启边事,选蔡京入相,贬章惇为武昌军节度副使,以曾布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京用王厚复河湟,治弃地罪,停雄官。”将以前主张弃湟、鄯二州的姚雄停职。崇宁二年(1103),再议取青唐,以王韶之子王厚为将,请得以专其军,宦官童贯监军,王厚从兰州京玉关(庄浪河口)、河州安乡城出发,“厚请进兵邈川,与诸将分部而进。于是高永年为统制官,以兵三万出京玉,厚以兵三万出安乡,多罗巴结连鄯、廓。”一举夺得鄯州(更名西宁州)、湟州(邈川城,今民和县下川口)、廓州,包括宗哥城(今尖扎)等,王厚继承父志,开拓河湟成功。北宋占据河湟地区,再次形成了对西夏卓啰监军司的包围。
二、水磨沟一线的军事堡寨遗址
1.湟州(邀川)地望
水磨沟是西夏通河湟吐蕃的便道,北宋以湟州为据点,沿水磨沟一线由南往北渐次夺取南宗寨、古骨龙城(震武军)、仁多泉城、石门堡,威胁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确定北宋湟州(邈川)的地望,对于以上城址的确定具有重要作用。
《宋会要辑稿》兵二八之45,元符二年十月九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言:“新收复河北鄯州、湟州宁塞城、龙支城、安儿城、鹅毛城、(城)罗瓦抹逋城、厮归丁南宗堡、膔哥城、哥城,系要切之处,合先次修完外,有河南北已牒王赡、王厚相度分城后合修完守御去处,及下李澄相度合营建洮州利害,候申到,即行相度,及博采众议,别具奏闻”。从之。元符二年熙河兰会路收付鄯州、湟州等地。湟州,即邀川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将湟州标注在青海乐都。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从河州至湟州二百四十五里,道路险阻,不通车乘,惟是头口驮载,人夫担负,瓦吹峡中,多遇寇掠。道无宿顿,人无饮食,畜无刍秣, 雇到头驮及管押之人, 如赴死地。”可见河州至湟州道路难行。今天从甘肃临夏至青海民和县循川大高速也要150千米,至乐都区200千米,临夏至乐都直线距离120千米,临夏至民和直线距离87千米,即使再有近道,将湟州确定为乐都,距离差距太大。周宏伟《北宋河湟地区城堡寨关位置通考》和《连城古城新考——兼与赵朋柱同志商榷》二文,根据“湟州……西入省章峡”的文献记载,即湟州在省章峡以东,周文认为,省章峡,是今乐都、民和二县间的老鸦峡,而不是清以来学界皆以乐都、平安二县间的大峡,大峡长仅里许。根据文中叙述,周宏伟对湟州位置的判断是依据张大可报道的下川口村有古城遗址,即今青海民和县以东25千米,红古河南岸所在地,下川口村。根据湟州在下川口(或上川口),周宏伟得出结论“南宗堡在今连城无疑。”其结论是正确的。
笔者于2014年4月5日前往青海民和县对其古城遗址实地考察,这里地处大通河入注湟水的交汇地,河东为兰州市红古区,上川口控扼大通河谷地和湟水谷地的交通要道。由于破坏严重,古城遗址今已不存。笔者对民和县川口镇附近的古遗址作了调查。
第一,史纳古城。已不见城墙,老人回忆有100多亩,文革在墙下挖防空洞,历史上称锁阳城。《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记载:“史纳古城,东晋。平面形制不详,城址仅存夯筑北土墙,残长400米,残高3—5米,基宽6.5米,夯土层厚0.1米,城西南有一小城,仅存东墙一段,夯筑,残高4米,基宽3米。”这里距离两河交汇地西6千米,位于湟水北岸,笔者在此没有找到文化层,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记载,仅北墙残长400米,看来可达到州城的规模。
第二,山城村城址。据居民回忆,民和北大街有主城,今已毁,现水泥厂与民和县城相连。在湟水南岸,东距两河交汇地3.7千米。当地居民讲,上世纪60年代,水泥厂还有城墙,有四五十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记载:“山城村城址,汉、晋。现存西城墙,残长100米,基宽8米,高2—5米。墙夯筑,夯土层厚0.8—0.12米,……疑为汉、晋的小晋兴故城。”根据夯层,定为汉、晋古城是恰当的。
第三,享堂城址。《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记载:“享堂城址,东汉—唐。现仅存一段夯筑东墙,残长300米,残高3—8米,基宽7米,顶宽3米,夯层厚0.18米。城内断面暴露文化(层)堆积厚0.7米,内含瓦片、莲花纹瓦当、羽人瓦当和灰陶残片等。……可能为汉魏浩门县古城,隋唐时期沿用。”地处两河交汇地,湟水北岸。笔者所见享堂村有一大型土墩,底周10×10米,高10米,夯层5—6厘米,地理坐标:36°20′27.3'N,102°49′53.9'E,海拔1759米,据68岁老人回忆,出土刀币,他小时候就有,当地人称点将台,传说秦始皇为镇龙脉而建。根据夯层薄厚看,应属于汉代遗址。
第四,下川口城址。上川口是大通河入湟水的地方,下川口是西南—东北走向的龙支沟注入湟水的河口,属于民和县马家塬乡,两地相距20千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记载:“下川口城址,马家塬乡下川口村西500米。平面布局不详,现存仅长40米一段南墙,夯土筑,基宽4米,顶宽2.5米,夯土厚0.1米。据记载为明代李土司衙城,明末毁于义军后,李土司衙门迁至上川口,城遂废。”就这个记载已经很难判断古城的朝代了。张大可1980年所见,龙支沟西南—东北流,注入湟水,两河交汇处冲积成一片扇形三角洲,洲上遍植果木,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牧宜农。这里湟水河岸低平,津渡便利,是南北为交通孔道,下川口的对岸即湟水北岸有红古城,而在下川口则有龙支城遗迹。两座古城夹河斜对,在古代可能是一个军事冲要地。湟水北岸的红古城已毁,南岸下川口古城城东西100米,南北长约220米。该城大致又分为三部分,中部为大城,大城之南有偏城,大城之北有新城。根据这个描述,其规模达不到州城的规模,也达不到汉代金城郡治允吾县的规模。张文对文化层没有描述,无法判断朝代,可能是湟水的一个渡口。
周宏伟关于湟州城地理位置在省章峡以东的判断较为合理,但以上四座古城今已不存,不好判断哪座是湟州古城,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的描述似乎史纳古城更像。湟州城确定在今民和县,则可确定南宗寨在连城,与前揭从水磨沟的摩崖石刻判断的结论相符。《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南宗寨标于乐都县北,有误。
考察中笔者在民和住了一宿,第二天前往老鸭峡考察,老鸭峡位于民和与乐都之间,东西公路里程15.6公里,直线距离10.5公里。地理坐标:36°21′17.6'N,102°45′2.5'E,海拔1797米。周宏伟认为老鸭峡是古代省章峡甚为有理。也与《说郛·青唐录》所载“湟州……西入省章峡”的描述相符。
湟州位置的确定,为确定南宗寨、古骨龙城(震武军)和仁多泉城提供了新的地理坐标。
2.南宗寨地理位置
据兰州大学武沐先生讲,“宗哥”、“宗卡”即为藏语湟水之意,南宗可能是南宗哥或南宗卡。但《长编》将“南宗”与“鼐宗”互通,可见“南宗”可能是“鼐宗”的音转,南宗寨,又异作“鼐宗堡”,“南”不是方位词。哲宗元符二年,王厚大军入湟州,七月“王赡言:'已占据讲朱、错凿、当镖、一公、东迎城、通绰克古城,又立公宗堡、伦布宗堡、古塔鼐宗堡,共计九处。其讲朱城正当扼青唐咽喉,及错凿、当镖、一公(循化)三城,皆系部族繁庶、地利要害之处,并合修建城寨,统治覊縻新附部族外,其间若更有地里相去遥远、紧要守御处,亦合修建寨堡。”宋军基本控制了湟水流域的要害。清人毕沅在《资治通鉴后编》称,元祐二年,王厚与童贯及诸将议曰:“湟州虽下,形势未固,新附之人,或持两端,青唐馀烬尚强,未肯望风束手,我师狃于新捷,其实已罢,若贪利深入,战有胜负,后患必生。岁将秋矣,塞外苦寒,正使遂得青唐,诸将未可兴筑。若不暴师劳费,则必自引而归,玩敌致寇,非万全之策。往年大军之举,事忽中变,正以此耳。湟州境内要害有三:其一曰癿当,在州之南,前已城之矣。其二曰省章,在州之西,正为青唐往来咽喉之地,汉世谓之隍陿,唐人尝修阁道,刻石记其事。地极险阻,若不城之,异日兵出,贼必乘间断我归路。其三曰:南宗寨,在州之北,距夏国卓罗、右厢监军司百里而近,夏人交构诸羌,易生边患,今若城之,可以控制。况此三城,正据鄯、湟腰背,控制之利,可断其首尾之患。厚在元符间已尝建论,不从,竟致弃地之事,覆车之辙何可复蹈。且三城既毕,湟境遂固,降者悉为吾用,地利可佐军储,形势所临,威声自远,益加招抚降众必多,此支解羌虏之术也。”王厚对鄯、湟三城形势的分析,将河湟地区的地理形胜讲的非常清楚,对“省章”刻石的记载正合今天老鸭峡。对南宗寨在“湟州之北,距夏国卓啰、右厢监军司百里”的记载正合今天的连城。又根据《宋史·地理志》:“震武军,政和六年(1116)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记载。又据永登县连城水磨沟发现宋代摩崖石刻,落款“宣和乙巳仲夏十八日,巡按震武回留题挦麻湾石”可证明震武军就在挦麻湾摩崖石刻以北。南宗寨在其以南,连城当是南宗寨。
2014年4月2日,笔者对连城遗址做了实地考察。连城位于永登县连城镇,这里有四座古城遗址,其中丰乐村罗罗城为明代古城,永和城为清代古城。连城古城地处水磨沟与大通河交汇点上,依东山而建,东扼水磨沟,西扼大通河。故城为内外二重城墙。内城南墙残留240米,断层处夯层明显,夯层厚10厘米;南墙外侧护城壕发育成宽20米的壕沟,墙体顺阙台向山下延伸;北墙山上墙体残存340米,向河边延伸,共存520米,地理坐标:36°36′22.1'N,102°49′53.6'E,海拔:2120米;西墙在河流阶地上,紧挨河边,残存南北196米;内城东西距701米,南北距197米,夯层明显,厚8厘米;南、北墙在一、二级台地之间蜿蜒而下,东西落差98米,一级与二级台地落差82米,南墙在一级阶地残存30米,破坏严重,基宽8米,顶宽1米(如图)。外城墙东墙继续向山顶延伸150米,外城仅见一墙,内、外城在山体制高点均有月牙形阙台,高15米,外墙东西走向1000米;外城不闭合,向西延伸与大通河西关墙呼应,墙已没有棱角,变成纵状土垄;墙外有堑壕与山体隔断,一级阶地与外城顶端落差237米。
连城古城扼大通河东岸要路和水磨沟出口。大通河西岸有一道古城墙,位于永登县连城镇埫沟村和丰乐村的交界处,今地名山城坪,台地今存墙体长约300米,山坡部分墙长443米,总长723米,城墙不闭合。墙体随地形蜿蜒曲折,残高6米,基宽6米,顶宽1—2米,夯层11厘米,错落不均匀。墙体延伸到山坡顶端与悬崖相接。顶端坐标:36°35′31.4'N,102°43′27.2'E。西南角有一土墩,高9米,底径20米,周围散落大量布纹瓦片。有板瓦残片,厚2厘米。城内陆面散落马家窑文化彩陶片和布纹瓦片(宋代)。《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将丰乐城墙登记为是一座古城,因只有一道城墙,认为城东西均为堑削而成。笔者认为不确,这道城墙,是为了扼控大通河西岸而修置的关墙,与河东岸的连城古城外墙(北墙)共同组成扼控大通河谷的防御系统。站在西山最高处,大通河下游水磨沟沟口及连城古城一览无余,与水磨沟东侧山顶的烽燧相望。对面石灰岩山体的石屏山高大俊俏,山上有喇嘛教寺院。左望远处为吐鲁坪雪山,白雪皑皑。丰乐村还有罗罗城,今仅存一残墙,上有九天圣母庙宇一座,笔者判断为明代古城。丰乐城墙南侧坡道上有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墓葬,已被盗掘。地面散落大量红陶片,有器皿口沿、底部、颈部,夹砂红陶,绳纹陶片。城墙周围有盗掘墓葬坑若干,台地有盗掘探坑40—50个,深3—6米。
《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七:政和七年正月丙申“熙河路筑旧南宗,连大同堡通作一城。丁己,赐名大同。”其意是说,南宗寨与大同堡相连为一城,将南宗寨赐名大同堡。这条记录与今天所见到的古城遗址惊人的相合,但宋代文献没有记载南宗寨与大同堡如何相连,今天从古城遗址看,南宗寨是城寨,大同堡是防御大通河的关墙。今名“连城”,当也是因二城相连而得名。
宋人对南宗寨的战略地位就早有认识。“初,羌人中叛,诸城被围,既而师出,围解,咸即归顺。独鼐宗堡遂北附夏戎,夏戎亦不敢有之,谕羌人自为守,假兵数百戍之而已。高永年谓:鼐宗北控夏戎,南接星章峡,西连总噶尔,形势天险,得之则足以为吾捍蔽,而省章峡道路无阻。然主者略不加意,苗履等领大军经其地,亦不能取。鼐宗叛羌因结连鼎凌宗羌,间遣人伏省章峡隘险中,肆行剽劫。朝廷竟以道路梗塞,遂弃青唐,然不知失策在不取鼐宗堡耳!”高永年认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将湟、鄯二州赐予赵怀德,北宋退至熙州(今临洮)表面上是由于省章峡道路梗塞,不知失策在于不取南宗寨。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震武军标在连城,如果震武军在连城,作为陕西提点刑狱司郭傅师巡按震武军结束后,回留所题崖石在其北,那将是南下巡按,回到水磨沟以北,往北是北宋与西夏的边境,陕西提点刑狱司郭傅师不会将向北走到西夏边塞叫“回”,其方位自明。所以,这个摩崖石刻的存留,为震武军方位的确定提供了不可多得证据。
3.西夏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城)
西夏在大通河的势力始终没有退去,威胁北宋河湟地区的安全。元符二年(1099)闰九月,“古邈川部族叛,熙河将王愍率兵掩击。翌日,夏人马数万围愍等,力战败之。擒其钤辖嵬名乞遇。统制苗履又战于青唐峗,夏人败绩。”十二月西夏遣使嵬名济等,向宋廷进誓表,愿意休战。
《宋史·夏国传》载:政和四年(1114)冬,“乾顺筑臧底河城,遂诏河东节度使童贯为陕西经略,以讨之。”五年春,“遣熙河经略刘法将步骑十五万出湟州,秦凤经略刘仲武将兵五万出会州,贯以中军驻兰州,为两路声援。仲武至清水河筑城屯守而还。法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大败之,斩首三千级。贯奏凯,皆迁秩。”熙河帅臣刘法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大败西夏。北宋后来在古骨龙建立震武军,北宋沿水磨沟向北推进,对西夏卓啰监军司构成威胁。
《宋史·地理志》载:“震武军,政和六年(1116)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政和六年(1116)春,“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十万攻夏仁多泉城,三日不克,援后期不至,城中请降,法受其降,而屠之,获首三千级”。刘法、刘仲武屠城仁多泉城,把战线继续向北推进。
宣和元年(1119),童贯逼熙河帅臣刘法出战,有统安城之败。这场战争,至为重要,北宋沿着西蕃、西夏往来便道(水磨沟)进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受到的阻力不小,刘法因此战而死。
《宋史·夏国传》称:“震武在山峡中,熙、秦两路不能饷,自筑三岁间,知军李明、孟清皆为夏人所杀。初夏人陷法军,围震武,欲拔之。察哥曰:'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块,’乃自引去。而宣抚司受解围之赏者数百人,实自去之也。诸路所筑城寨,皆不毛,夏所不争之地。而关辅为之萧条,果如察哥之言。”震武在山峡中,粮饷不能接济,西夏称为“南朝病块”,置军三年来,知军李明、孟清皆被夏人所杀,是西夏不争之地。
赵朋柱《连城古城考》一文认为,连城是西夏古骨龙城、北宋震武军。《永登县志》第十八编第三章“城堡”记载:“该城的具体名称及建筑时间史志无记载。1989年文物普查时,认为该古城是宋震武军故址。”周宏伟《连城古城新考——兼与赵鹏柱同志商榷》一文认为,连城古城为南宗寨,是论甚为正确。但认为“以甘肃天祝、青海互助和门源三县交界处的一段大通河谷(北起甘禅口,南至扎隆口,约20余公里)与震武城的周围环境最为切合。”认为震武城在大通河谷,2013年10月17日,笔者曾从青海门源县沿大通河顺流而下, 2014年4月2日,笔者从连城出发,溯大通河西行100千米,所见大通河谷地均为峡谷,宽20—30米,两岸为石质峭壁,没有建城的地形,支流寺沟的古城乡也没有古城遗址。
水磨沟沟谷狭长,两边均为石质山体,挦麻湾在其中,进入水磨沟,离大通河远去,震武军只能在水磨沟以寻,震武军不会在大通河谷。震武军在水磨沟中,地势险要,控制西夏通河湟通道,震武军的设置,虽然对北宋带来了军需负担,但对西夏卓啰监军司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登登城位于永登县民乐乡卜洞村,在水磨沟山峡中,此处沟宽230米。古城依西山而建,城东临水磨沟(河),对岸为石质石灰岩构成的俊俏山脉。唯古城所在地为黄土地貌,周围均为石质山体。古城扼水磨沟河谷,为南宗寨(永登县连城)北部的屏障。所见北墙墙体完整,唯公路修筑损毁一缺口,墙高8米,顶宽6米,夯层厚10—14厘米。北墙山上墙长135米,台地墙长156米,北墙总长291米,共有马面三座;城墙制高点有一月牙形阙台,长20米,山坡甚陡,坡度45°。山顶海拔2339米,地理坐标:36°40′40.2'N,102°53′47.9'E,山底海拔2246米,落差93米;南北墙依山而下,城中山坡形成阶梯式台地;南墙长313米,山腰南北墙距161米;东墙长240米,东开门,有瓮城,距瓮城40米有一巨大马面正对瓮城门口,构成对城门的有效防御,瓮城东西30米,南北35米,城墙上有擂石残块。城对面石山高耸,左称花疙瘩,右称月牙山。城左侧为土墩岭,右侧为疙瘩湾,山上有烽燧一座。城中间有旗墩座一方,中插一松木,已腐朽,直径20厘米。此地南距连城15公里。城中居民收集到出土的西夏瓷器,有小型瓷瓶、瓷壶(残)、磁碟等(见图)。登登城当为西夏古骨龙城,北宋夺得以后建震武军。
4.善治堡遗址
《宋史·地理志》载:“通济桥,震武城浮桥,政和六年赐名”。“善治堡,政和六年,震武城通济桥堡赐名”。可知宋代震武军周围有浮桥,有通济桥堡赐名善治堡。今见登登城所处水磨沟,河谷不宽,但水流不小,虽可淌河而过,但不排除修筑浮桥的可能。登登城对面有一拐沟,距离沟口3千米,却有一古城,称大什拉堡子,由于道路难行,未能亲往考察,据当地人讲,约有100×100米的规模。此城当为善治堡遗址。沿善治堡东行翻越山岭,可通往统安城(北宋通远城)。
宋夏在河湟地区的争夺,开始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熙河将王愍、苗履率兵在古邈川(湟州)、青唐峗;当年,王厚大军建南宗寨;政和五年(1115),刘法败夏军与古骨龙城;政和六年(1116),宋军攻破仁多泉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宋夺取西夏新筑割牛城,更名统安城;徽宗宣和元年(1119)夏宋战于统安城,刘法败死。宋军通过控制了湟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控制西夏、西蕃之间的通道,对西夏喀罗川(庄浪河谷)的卓罗监军司构成重大威胁。北宋用了20年时间里,企图从水磨沟一线夺取西夏卓啰监军司,最后以熙河路帅臣刘法战死而告结束。
金灭北宋,西夏趁机取得河湟地区,夏金对峙时期,西夏始终控制着河湟地区。金代的兰州成为边防,金夏在兰州设立榷场互市。
5.仁多泉城古城
笔者赞成陈炳应关于卓啰监军司与右厢监军司是两个监军司、仁多保忠兼任卓啰、右厢两个监军司的统军的观点。无论是右厢卓啰,还是卓啰右厢,其地域范围均指今兰州以西、青海以北的庄浪河流域和大通河支流水磨沟一带的广大地区。《宋史·夏国传下》左右厢十二监军司:有右厢朝顺监军司,这里又出现右厢卓啰、卓啰右厢,可见,仁多㖫丁、仁多保忠的职务均为卓啰和南、右厢朝顺二监军司的“统军”。推断右厢朝顺监军司当在甘肃武威一带,卓啰和南监军司右厢监军司相邻,应在庄浪河谷地与水磨沟一带。陈炳应所说仁多泉城在青海门源县冷龙岭的山口,有误。刘法与夏国主弟察哥郎君战于仁多泉城,距离震武军不会太远,刘法在此败绩。笔者认为,刘法与夏国主弟察哥郎君作战地,均应在水磨沟一线。
今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被祁连山山地阻隔,连接两地须翻越祁连山,由今青海省西宁往西北行经大通县、门源县、逾祁连山扁都口(即《隋书》中的大斗拔谷)到河西走廊的民乐县,由此北行可达张掖。冷龙岭是祁连山脉东段,甘肃、青海两省的界山,是河西内流区石羊河水系上游各支流与外流区黄河水系支流大通河宽谷间的分水岭;地质构造上为早古生代形成的走廊南山——冷龙岭复背斜;西起海拔4353米的金瑶岭(或锦羊,又名景阳),东止4303米的得泉山,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25千米,南陡北缓,为直陡而狭长的高峻山岭。冷龙岭有两条道路可以翻越祁连山,一是沿大通河支流讨拉河翻越山口可以到达武威的西营河林场;二是沿大同县珠固乡东6千米的初麻院河溯源北上,在初麻三岔翻越山口,进入天祝县哈溪镇的双龙煤矿。但这两条道路山势陡峭难行,集团化的军队通行有问题,如果要通行当要伐木开道,工程也较大,加之在山林中行军容易遭受伏击。所以翻越祁连山,只有西段扁都口和东段乌鞘岭,再东有寿鹿山口,为便捷大道。
关于右厢朝顺监军司的治所,史学界亦有争议。陈炳应认为,在青海门源县北冷龙岭口之仁多泉城。汤开建认为,先在天都山,后迁凉州。李昌宪认为,在凉州。鲁人勇认为,在凉州西北永昌城,中期更名为西院。杨蕤认为,啰庞岭,在阿拉善左旗。笔者认为右厢朝顺监军司的治所不可能在冷龙岭口,仁多泉城也不在冷龙岭口,右厢朝顺监军司在武威,仁多泉城当在水磨沟一线。
政和五年(1115)春,熙河帅臣刘法将兵十五万出湟州,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大败之,夺取西夏古骨龙城,政和六年(1116)春,进筑建立震武军。《宋史·夏国传下》载:“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十万攻夏仁多泉城,三日不克,援后期不至,城中请降,法受其降,而屠之,获首三千级。”刘法、刘仲武屠城,获首三千级,说明仁多泉城并不大,驻军不到一万人,陈炳应认为是右厢朝顺监军司的观点不能成立。政和六年(1116)春,刘法、刘仲武合熙、秦之师十万攻夏仁多泉城,应是夺取古骨龙城战事的继续,仁多泉城与古骨龙应在一条战线上,并且距离不会太远。
笔者认为,宋徽宗时期西夏与北宋的争夺的主战场在水磨沟一线。刘法在仁多泉城接受夏军投降又屠城的仁多泉城即是水磨沟之羊胸子城。
2014年4月2日,笔者在羊胸子城踏勘。古城位于永登县民乐乡铁峰村,南距登登城5千米;地处民乐沟与干沙沟交汇的山嘴上,山嘴高于阶地50米;据遗址恢复南北长430米,东西宽180米。由于古城建在山嘴上,形似羊胸,故名“羊胸子城”,地理坐标:36°42′18.1'N,102°54′33.4'E,海拔2335米。今天这里正在建设水泥厂,城内已挖掘一空,东墙今存,墙长201米,西墙今存163米,剖面所见有黑色瓷器碎片、炭灰,不见瓦片,墙体夯层10厘米,但是结构不致密,今天多已松散。是典型的西夏古城遗址。
羊胸子城就其位置而言,当是西夏仁多泉城。
6.石门堡遗址
《宋史·地理志》载:“石门堡,瞎令古城北,地名石门子,政和七年赐名”。政和五年(1115)春,熙河帅臣刘法将兵十五万出湟州,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建立震武军,政和六年(1116)春,刘法、刘仲武攻夏仁多泉城,石门堡是政和七年(1117)赐名,说明石门堡当是政和七年夺取,可见宋军在水磨沟一线步步紧逼。
根据地形考察,三角城当为石门堡。2014年4月3日,笔者和魏建斌在三角城踏勘。所见三角城位于永登县民乐乡三角城村,古城在水磨沟西山坡上,依西山而建,西墙在山上有月牙形阙台,长30米,南北城墙依山势而下;山顶海拔2558米,山底海拔2401米,落差157米,山坡陡峭,坡度50°,地理坐标:36°44′19.6'N,102°53′13.1'E;古城呈簸箕状,南墙长480米,北墙长500米,东墙南北距200米,墙高5—8米,墙体内纴木孔洞密集。说明在地形陡峭的山坡上版筑土墙,不容易固定立柱,就在墙内横放水平木椽,将打墙立柱用绳索固定到横椽上,用立柱再固定顺墙体方向的水平木椽,中间用土夯筑,墙成以后横放的水平木椽不再取出,年代久远,木椽腐朽,墙体留下椽洞。这里河谷宽不过70米,在阶地上的墙体仅宽20米,城墙在阶地上南北距200米。文化层内多石块,有零星黑瓷片,主要是西夏遗物。中川河从城前流过,前面两座高大的石质山体,为前大岭、后大岭,中间有一峡谷可通行,称为石门。古城中今有居民,因天色已晚,笔者未注意到门楼伸出的土墙,倒车时车尾撞破了墙皮,给居民赔偿200元,每当述及此城,此事尚记忆犹新。当晚笔者东出石门,北行经西岔、张家咀到武胜驿,夜宿永登县。
石门堡,政和七年赐名,史书再不见记载,从所处地形看,石门堡所处位置,一可扼守石门之要,二可扼守水磨沟上游通天祝县古城乡的道路。
三、干沙沟军事重镇统安城(割牛城)
《西夏书事》记载:“重和元年(1118)六月,乾顺见中国进筑不已,于癿六岭筑割牛城,屯重兵守之,为东南捍弊。童贯使灌由肤公城夜出兵袭据之,贯以闻,赐名统安。”看来统安城是西夏割牛城改名而来。《东都事略》卷十一载:“童贯帅师与夏人战于割牛城,我师败绩,熙河帅刘法死之。”也可证统安城就是割牛城。《宋史·夏国传下》记载,宣和元年(1119)“童贯复逼刘法使取朔方,法不得已,引兵二万出,至统安城,遇夏国主弟察哥郎君率步骑为三阵,以当法前军,而别遣精骑登山出其后,大战移七时,前军杨惟忠败入中军,后军焦安节败入左军,朱定国力战,自朝及暮,兵不食而马亦渴死多。法乘夜遁,比明走七十里,至盍朱峗,守兵见,追之,坠崖折足,为一别瞻军斩首而去。是役死者十万,贯隠其败而以捷闻。”童贯逼熙河帅臣刘法出战,有统安城之败,刘法战败身死。“察哥见法首,恻然语其下曰:'刘将军前败我于古骨龙、仁多泉,吾常避其锋,谓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其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遂乘胜围震武,刘仲武、何瓘等赴之,乃解去。”这一场战争,至为重要,在童贯的逼迫下,宋军准备夺得统安城,统安城已经是卓罗监军司的前哨,距离卓罗监军司25千米。这回西夏在此投入重兵,刘法战败身死。刘法败后,走七十里至盍朱峗,盍朱峗,可能是前揭所说该珠,遗址在永登县红城乡野狐城,在庄浪河谷。统安城当是今通远城遗址。通远城既在仁多泉城的前沿,也在与水磨沟平行,从永登县河桥镇至县城干沙沟的通道上。
2014年4月2日,笔者在通远堡踏勘。古城位于永登县通远乡新站村,又称新站古城,地处干沙沟河谷,东南距河桥镇40千米,今有341国道穿行,西北距永登26千米。古城基本保存完整,方形,北墙缺一壑口,墙高9米,夯层厚17厘米,夯层含腐殖质、木椽,夯土颗粒较大;西墙北部残存50米,南北距200米;南墙基宽9米,顶宽2—3米,高8米,东西距138米,东墙南北248米;地面上有少量宋夏时代布纹瓦片。地理坐标:36°41′35'N,103°03′41.7'E,海拔2381米。古城西300米山岗上有烽燧一座,正方形,高11米,底宽8米,周围有障城遗址,南距通远乡十里有相同烽燧一座,烽燧均为明代所筑。当地传说“先有新站城,后有平蕃城。”平番城即今永登县城,为明代所筑,先称平番城,后改庄浪卫。据当地人石占芳(55岁)回忆,原来古城有大石碑,在其十几岁时见过此碑,有车厢大小,现已遗失。原永登一中语文教师能辨识碑文,今已不存。《永登县志》第十八编第三章“堡子”记载:“该城应是宋代政和五年(1115)修的割牛城(统安城)”。《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记载为宋、明遗址。以上记载无误。刘法败于统安城,最后身死,这里距离民乐乡杨胸子城(仁多泉城)20千米。刘法夺取统安城,可窥望卓啰监军司,西夏必然倾国来争,夏国主弟察哥郎君全力争夺,足显其地位之重要。统安城一役,北宋死者十万,熙河路帅臣刘法战死,足见宋夏投入的兵力之多。
四、庄浪河谷的西夏遗址
对于西夏来说,水磨沟是西夏通吐蕃的道路,也是喀罗川的侧背,北宋通过夺取水磨沟的西夏堡寨,准备夺取西夏喀罗川,进而夺取凉州。今庄浪河有没有西夏古城遗址,涉及到喀罗川是不是今天的庄浪河的问题。有必要对庄浪河的西夏遗址进行一次调查。
1.庄浪河的西夏古城遗址
2014年4月5日,笔者对庄浪河谷地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今312国道从庄浪河谷通过,乌鞘岭距庄浪河口150千米,推测济桑当在今天竺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南麓。沿312国道北行,在距离乌鞘岭路口15千米的马营河有一古城遗址,属于天祝县抓喜秀龙乡,东南距乡政府3千米。马营河古城,今保存比较完好,东西距155米,南北距150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5米,顶宽1—1.5米,高2—3.6米。夯层厚15—25厘米,东西开两门,地面散落布纹瓦片(唐宋),黑瓷片(西夏),黑瓷碗口沿、高足白碗底,其胎质与武威南营乡青咀出土瓷器此其类似。《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有记录。是一西夏古城遗址。照此推测,马营河古城当是西夏的济桑。
金强驿古城遗址。金强驿位于天祝县打柴沟乡政府西12千米,地处庄浪河北段,海拔2760米,地理坐标:37°08′42.6'N,102°53′04.7'E。现存西墙30米,残高6—7米,底宽6米,顶宽2—2.5米。北墙残存5米,墙内含有石块,墙体无文化遗物,地面散落大量西夏黑瓷片,明清青花瓷片,还有少量的布纹瓦片。一村民家中有一铜镜,直径6.5厘米,黄色铜质,背部葵花纹,有圆钮,当是宋代遗物。还在山坡上捡到一枚五铢钱(东汉)。根据当地村民讲,解放前在这一片地上有三个古城,面积不大,城内大多二三十亩地,从文化遗存看当是自唐代以来各代的驿站遗址,也不排除开始于汉代的可能。金强驿是西夏在庄浪河的十余所古城之一。
此次考察,对庄浪河谷地的古城均作了系统考察。永登县城所在地平蕃城为明代古城;城关镇的满城为清代古城;红城镇永安村古城为明代古城;红城镇玉山古城为西夏古城;野狐古城是墙体属于明代,地层中西夏遗物,当是西夏的该珠城。
玉山古城。2014年4月4日,笔者对玉山古城进行实地踏勘。玉山古城位于永登县红城乡乡政府对岸,庄浪河西侧。城墙破坏严重,今存西北角墩,高10米,地宽7米,顶宽4×6米,夯层13厘米,上有九天圣母庙宇一座;地理坐标:36°27′07.2'N,103°22′44.1'E,海拔1807米。北墙与西北角墩相连30米;西城壕保存明显,深3米,宽20米,南端与南城壕相连,复原西墙长271米;南城壕深4米,宽30米;北墙南端有一理想剖面,高2米,主要以石块、瓷片为主,还有元代和西夏瓷器残片;据当地老者回忆,北墙解放前尚存,也可见到东北角残迹,根据居民回忆复原古城东西距234米。《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记载为汉代至明代,认为是始建于汉宣帝(73—49BC),为允街县故城。但笔者在城内未见到一片汉代的遗物。玉山古城,位于红城镇玉山村西500米处,虽然是西夏古城遗址,但是没有处在西蕃、西夏往来便道(通蕃道)上,其地位远没有罗城滩古城地位重要。
野狐城。前引“自喀罗川口北四十里至该珠城”,笔者在距庄浪河口四十里的河两岸未找到西夏遗址,西岸下河村有马家窑文化遗址一处,张河台有马厂文化遗址一处,东岸有野狐城遗址。野狐城,北墙存25米,东北角残存;东墙存20米,墙高4米;复原古城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80米;北门有瓮城,开西门;北墙高8米,底宽3.6米,顶宽1.8米。地理坐标:36°22′18.4'N,103°23′52.6'E海拔1732米。野狐城内有少量的西夏黑瓷片,根据距河口的距离20千米,应是西夏时期的该珠城。明代宣德元年重修,成为防御蒙古松山部的堡垒。
此次考察,在庄浪河谷地找到西夏遗址5处,即马营河古城、金强驿、罗城滩古城、玉山古城残墙、野狐城遗址,可能由于笔者的工作不够扎实,再没有找到西夏遗址。由于大多古城墙体今天不存,加之西夏建筑物瓦片较少,西夏“俗皆土屋,惟有命者得以瓦覆之。”所以今天对西夏遗址的甄别主要以瓷器判断。就以上五个遗址,也可以判断西夏沿喀罗川有一串状堡寨。符合“自喀罗川口北四十里至该珠城,又北至济桑约三百里间,有古城十余所,每城相去不过三四十里。”的记载。
2.卓啰和南监军司驻地
关于卓啰和南监军司的地望,亦有前人做过研究。日本学者前田正名最早提出在庄浪河谷地甘肃永登县稍南的地方,陈炳应《西夏监军司的数量和驻地考》,不仅认为喀罗川即今永登县庄浪河,而且认为卓啰和南监军司在庄浪河东,今红城子(今永登县红城乡)。鲁人勇《西夏监军司考》认为在甘肃省永登县庄浪河南,认为“卓啰和南”即“卓啰河南”,在黄河南岸。众所周知,庄浪河是自北向南流,如果在河南,就成了庄浪河注入黄河后的黄河南岸,即为兰州的西固,这一结论显然不当。李昌宪《西夏疆域与政区考述》,认为在喀罗川西侧,相距盖朱应有三五十里,至兰州与湟州南宗寨约略相等处。这只是一个大概位置,没有确切地望。杨蕤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与西夏政区刍议》一文,之后在《西夏地理研究》一书,专辟一章《<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与西夏政区》,对西夏行政区划做了研究,认为在甘肃省永登县。没有指出具体方位。妥超群提出西夏时期的喀罗川为今兰州秦王川,这样卓啰和南监军司也在中川镇附近。
以上说法,均是出于对文献的研究,就里距做出的推断,要确定卓啰和南监军司的确切位置,需对庄浪河谷地所有古城遗址进行一次野外考察和梳理,方能做出判断。2014年,笔者和魏建斌一行对永登县、天祝县、古浪县、景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宋代古城沿庄浪河谷一线和水磨沟一线布局。沿着大通河的支流水磨沟一线的西南——东北走向道路。
2014年4月3日,笔者考察了罗城滩古城。罗城滩古城业师李并成先生考得为前凉缠缩城。罗城滩古城地处庄浪河谷地,同时处于庄浪河通道与水磨沟西蕃、西夏往来便道“卓啰军道”的交会地。古城位于永登县城北8千米中堡镇,庄浪河西大营湾村罗城滩社,地处庄浪河西岸大约一公里左右的河流阶地上。
城墙今已不存,但地面散落大量布纹瓦片,地埂上有文化层出露,文化层内含稀疏布纹瓦片,判断为唐宋古城毫无问题。考察中特别注意寻找西夏遗物,地面上可见到西夏白胎黑瓷、黑胎黑瓷,可证罗城滩古城是西夏的古城遗址。东西距500米,南北距360米,根据文化层复原面积18000平方米,合270亩,其规模够得上西夏监军司。地理坐标:36°49′30.5'N,103°11′36.9'E,海拔2225米。当地村民讲,曾出土铁锅。《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记载的面积40 000平方米,记载有西墙100米,东墙40米,可见当时尚可见到城墙,可惜没有登记东西之间的距离。在庄浪河谷地的罗城滩,是与庄浪河谷地与水磨沟一线的道路交汇点。从连城沿水磨沟至罗城滩路程距离为55千米,与《续资治通鉴》所载:“南宗寨,在州之北,据夏国卓啰右厢监军司百里。”的距离大体相合。
曾布反对进筑喀罗川,言:“如卓罗去金城一百二十里,欲泝黄河运粮至斫龙(喀罗),然后度河讨定卓啰及盖朱城一带部族,中间有黄河,两岸皆石崖无车路处。苖履云不可开凿,而钟传遣张照踏逐,云可以簇钉椿橛牵舟,又云有车路可行。”已知卓啰去金城一百二十里,根据薛方昱研究宋代兰州城在今天张掖路、西关十字以南,酒泉路以西,南城巷以北,下沟以东。从兰州城到庄浪河口实际距离45千米,从庄浪河河口至今天永登县中堡镇罗城滩75千米,卓啰距离兰州距离120千米,《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120里,当是一个大概数字。
“罗城滩”地名可能是“罗城”废弃的荒滩,说明“卓啰城”的地名今天今天仍然保存。笔者在这里发现许多西夏遗迹,古城地下文化层还有西夏瓷片,才恍然明白“罗城”就是卓啰城。最主要的是“罗城滩”古城位于西夏庄浪河通道与水磨沟西蕃—西夏“卓啰军道”的交会地。“罗城滩”由于地处两条道路的交会地,古城在西晋时期为前凉缠缩城,西夏再度利用成为卓啰和南监军司的驻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月,北宋有从喀罗川(庄浪河谷)进军卓啰监军司的动议,但因朝中大臣意见分歧,没有付诸行动。元符二年(1099),转而筑邈川(湟州),建南宗寨,从大通河支流水磨沟一线对西夏进行蚕食,之后有震武军、仁多泉城、统安城的战事。对宋夏战争中这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事,研究的学者不少,但是由于未能明了水磨沟是西夏与吐蕃往来便道,湟州、南宗寨、震武军、仁多泉城、统安城位置的不确定,致使研究缺少准确的地理坐标,甚至影响到对北宋与西夏争夺这些城寨意图的理解。对湟州、南宗寨、震武军、仁多泉城、统安城的定位研究以及对水磨沟军事通道的勘察,对于明了北宋通过河湟地区和兰州地区进取西夏凉州的战争意图,以及揭示宋夏在庄浪河、大通河的军事布局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水磨沟一线西夏军事布局的揭示,支持了西夏卓啰和南监军司在庄浪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