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

吴伟业(1609年5月20日-1672年12月24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苏太仓(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明崇祯朝、清顺治朝官员。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年)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发展了古代七言歌行的体裁,自成新吟,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人称“梅村体”,影响了有清一代诗坛的诗风,为娄东诗派(又称太仓诗派、梅村诗派)开创者。代表作《永和宫词》、《洛阳行》、《萧史青门曲》、《圆圆曲》。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

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王若水点评:

《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的诗歌作品,是清诗中享有最高声誉的七言歌行。该诗写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诗所写的历史背景是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的甲申之变。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下北京,推翻了朱明王朝。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兵进入中原,镇压大顺军,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清贵族开始了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全诗以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悲欢离合构成叙事情节,反应了这一历史变革。

1644年李自成所部大顺军直指京师,向北京发动了猛烈攻击,明廷在军情万分紧急情况下,最后才决定将驻防于关外拥有重兵的宁远总兵吴三桂撤回保卫京师,并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当吴三桂军行抵河北丰润、玉田一带时,北京已经陷落了,并且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吴三桂弛返榆关(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地处北部高山背牛顶与南部渤海之间,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形胜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此时多方势力混杂,山海关外有满清的多尔衮,北京有大顺朝的李自成,淮河以南还有以南京为中心的大明残存势力。吴三桂何去何从?他再三犹豫,原本准备向大顺军投诚。传说因为他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掠,才愤而投清,并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大战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大顺军,李自成被迫西撤,途中,将吴三桂父吴襄及家属三十余口全部杀死。清军入关后,攻入北京,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城,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迁都至北京。这一历史的骤然变化,使本来走向胜利的大顺归于失败,终于导致了清王朝在中国的建立。清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降清,打的是“复君父之仇”(为被李自成的大顺逼迫自缢的大明崇祯皇帝和被李自成杀死的父老家属报仇)的旗号,满清利用他对李自成大顺军的仇恨,使其率兵击李。1644年六月,吴三桂师出山东,平定李自成余部,九月,又从英王阿济格西征李自成。吴三桂请兵击败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还曾得到南明政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政权建立伊始,便将他遥封为蓟国公,还派专使北上,携银犒军。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在李自成主力基本被消灭之后,清政府将其从前线调回,“出镇锦州”。此后,他再也不提“复君父之仇”,而是望风转舵,称崇祯帝为“故主”,反复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顺治四年(1647年),清政府又调吴三桂入关,与八旗将领李国翰同镇汉中,剿杀西北地区的抗清义军余部。在此期间,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对清朝的忠诚,不但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而且,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府又命吴三桂和李国翰一起率军入川,攻打张献忠义军余部。几年之中,先后平定重庆、成都等两川重镇。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又以平西大将军职,南征云贵,攻打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 顺治十八年(1661年),师出缅甸,擒桂王。康熙元年(1662年),杀桂王于昆明,晋爵亲王,开藩设府,坐镇云南,兼辖贵州。康熙皇帝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撤藩,吴三桂反叛大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称帝。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十八日深夜,在都城衡州皇宫驾崩。康熙帝经过八年的斗争,终于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全部平定三藩之乱。

《圆圆曲》中陈圆圆原名邢沅,字婉芬,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圆圆乃其小名。是江南苏州的一个名歌伎,因常去看望秦淮名妓董小宛、卞玉京等,故亦被人们列入“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十六岁时被苏州戏院请去唱戏唱曲,名噪江南。后来,田贵妃之父田宏遇选美,软硬兼施地夺走了陈圆圆。她先被携往北京,送入宫中供奉掖庭,但她没有得到皇帝的垂幸,仍被遣出宫。她再回田府后,在侍宴时,被吴三桂看中了,并订约聘娶。陈圆圆归了吴三桂,似乎是有了归宿。可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了北京,军队纪律不好,烧抢掠,大将刘宗敏抢掠了吴三桂的家,强占了陈圆圆。吴三桂闻讯,拍案而起,打开城门,迎清军入关。《圆圆曲》把吴陈情事从初识、定情、分离、被掠到团圆,在诗中作了生动的描绘与渲染。

这首长篇叙事诗,先以倒叙提点情节高潮,在诗的开端中,诗人就直陈主题:“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句中“鼎湖”是古代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传说,指帝王崩逝。这八句是说先帝崇祯被逼自缢煤山,吴三桂手下的明朝将士,遍身缟素孝服,他打着“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引清兵入山海关,进军北京,实际上他个人是极度自私的,其个人目的只是为了夺回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掳走的爱妾陈圆圆。虽然吴三桂自己辩解并非如此,他平定大顺起义军是为了报君父家国之仇,却是越描越黑,讽刺之意明白无疑。

诗为《圆圆曲》,却以明亡的甲申年大事件入笔,不仅仅是为了点明“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旨,更是艺术的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读者于诗的起始,就会阐发这样的疑问:如此一个红颜,到底是何许人也?其后的九至四十二句成为第二大段落,叙述陈圆圆的家事及与吴三桂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很长,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根据情节的变化,又可分为四小段。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是第一小段,写吴三桂、陈圆圆二人的初次相见。“田窦”即西汉著名外戚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这里代指当时的外戚,田贵妃之父田宏遇。吴三桂在田家观看歌舞,相遇美艳的陈圆圆,一见倾心,纳之为妾。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是第二小段,进一步用倒叙,写出陈圆圆的身世。她小字圆圆,本是苏州的歌伎,前世是春秋的西子,今世依然美艳如花。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是第三小段,写陈圆圆生活经历的一波三折。陈圆圆红颜薄命,被势力很大的外戚田宏遇家购得,将其送入宫廷,她虽然声色甲天下,却未得到皇帝恩宠,被送出宫门,再次沦落为田家的歌伎,内心痛苦无处诉说。幸好这时遇到了吴三桂,仿佛前生有缘,他一眼就看中了陈圆圆。他立即纳她为妾,使她逃脱樊笼。可惜此时前线战事紧急,吴三桂只能留定誓约给佳人,奔赴战场了。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是第四小段,写陈圆圆又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掠夺以及重回吴三桂怀抱的经历。陈园园与吴三桂恩情深厚,却一在关海前线,一在北京家园,难得相见,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此时的陈圆圆已经是吴三桂的爱妾“良家”,大顺军却将她仍然看做如粉絮般轻浮的歌伎。“绿珠”指晋石崇爱姬,权臣孙秀仗势劫夺,不从,坠楼而亡;“绛树”指魏文帝曹丕宠妃,诗中是说大顺军将陈圆圆从吴三桂的家中强行掠索出来加以凌辱。此段最后一句“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是全诗的“中权”,与“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相呼应,照应首段情节,干净利落的结束了这段长篇倒述,与上文衔接的密合无间。此联不仅词句引人入胜,更妙的是它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和对整体情节结构发挥的作用,堪称结构关键句。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这八句是第三段,写陈圆圆回归吴三桂后的幸福生活,是全诗叙事的尾声。陈圆圆与吴三桂重逢,虽“云鬟不整”、“啼妆满面”,但吴三桂效仿魏文帝迎娶薛灵芸,在战场上遍燃蜡烛的宏大场面必定使陈圆圆感动。其后吴三桂的大军出山东,平定李自成余部,后又西征李自成,在李自成主力基本被消灭之后,与八旗将领李国翰同镇汉中,剿杀西北地区的抗清义军余部,与李国翰一起率军入川,攻打张献忠义军余部。“专征”即自专征伐,诸侯有大功者可自己决定征伐,不须奉天子之命。“箫鼓”即高级官员的仪仗乐队,借指吴的军队。“秦川”兼指陕西四川。“金牛道”指古蜀道的主干线,又名石牛道,相传从前蜀王性格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 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过去。于是秦军雕凿石牛,把贵重的东西放在牛后,称为“牛粪”,并将粪金的石牛赠送给蜀王,引诱他。蜀王贪图宝物,于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个大力士去迎接粪金的石牛,其开凿的路名为金牛道。“斜谷”在陕西眉县,“散关”在陕西宝鸡市。陈圆圆跟随吴三桂的大军,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故事的主要部分全部叙述完毕了,诗人又以酷似现代电影并列蒙太奇的手法,安排了两段插叙,一段写教曲技师和女伴的感慨,一段写陈圆圆自己的感受。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技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樽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这八句是第四段,写教曲技师和女伴的感慨。陈圆圆这十年的传奇人生传到江南苏州,“教曲技师”得知她还在人世,甚感欣慰,“浣纱女伴”实指当年名气相当的苏州名伎,忆及同行旧事,现在陈圆圆已经攀得凤凰高枝,她的夫婿贵为王侯,无不羡慕。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这第五段的六句插叙写陈圆圆自己的感受。当年因为名声大,成了贵戚名豪的猎取目标,陈圆圆就随着你争我夺漂泊来去,连城的身价,带给她的却是无限的忧愁和痛苦。

至此,为陈圆圆作传已毕,诗人仿史家纪传体,议论曲直,评定人物。“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是论,论陈圆圆。倾国倾城的小乔固然使周瑜增色,但事关民族兴亡的抉择,岂能让色欲做主?无奈吴三桂在这关键时刻被情欲所羁绊,白白搭上老父全家的性命,成全了陈圆圆的历史。“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联与“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都是对吴三桂投降满清选择的评价,分别从从国家民族和家庭亲人的视角出发,鞭挞了吴三桂为卑劣情欲作出的抉择。最后八句“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凉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是影射吴三桂。“馆娃宫”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香径”即采香径,相传吴王种花处,今名箭径,在苏州香山。“屧廊”即响屧廊,屧是空心木底鞋,响屧廊,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诗人借吴王夫差宠爱西施的种种豪华设施,都已尘封湮灭,影射吴三桂的功名富贵是不会长久的,他今日的所作所为,也可能如吴王夫差一样招致被杀而亡的命运。

《圆圆曲》主要是作为一首爱情诗来写的,诗中明写陈圆圆,对于吴三桂措辞隐约闪烁,带有婉曲的嘲讽。“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些诗句讽刺了吴三桂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本性。吴三桂为“复君父之仇”,引满清入关,打击李自成的大顺军;然后杀害南明桂王,矢忠满清新朝三十年;又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反叛满清;反叛之后,最后称帝自立。为了自身的利益,置家、国于不顾,投机钻营,反复无常。同时代的诗人吴伟业在当时吴三桂的本性尚未完全暴露的时候就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通过对歌伎陈圆圆曲折经历的生动描写,委婉曲折地揭露吴三桂的本性,批判其卖国卖家的罪行,实在是难能可贵。

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情,虽然是满的,但是一定要用在对的时候和对的地方。

遇旧友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李都蔚点评:

吴伟业生活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他才华最盛的时候,恰好也是社会最为动乱时候,李自成入京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称皇帝没多久,吴三桂就引清军入关,此后明朝廷彻底结束了。吴伟业堪称是千古尴尬人。他虽才华横溢却大节有亏,本为明代高官备受皇恩却被迫出任满清官职,之后又痛悔不已,一生活在不尴不尬的境地里。

吴伟业的作品大多都是怀旧怀古之作,在诗篇中,流露了亡国之恨,这首诗歌也不例外。在这首诗中,吴伟业向世人展现出了一幅凄惨落魄的画卷。明末清初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明朝廷的日益腐败,导致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吴伟业身为一名明朝遗民,内心必然是十分痛苦。他身为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披甲上战场,但是内在又有文人的气节,不为清朝统治所低头。生活在乱世之中,吴伟业感觉自己非常困苦,走在路上时,刚好碰见了和自己遭遇相同的明朝遗民,俩人相见都落下了眼泪,因为有相同的遭遇所以倍感亲切,彼此约定成为朋友。

这首诗歌反映了吴伟业心中苍凉落寞的心情,面对新的朝廷统治,他很不甘心,但是却没有办法。在当时,和吴伟业一样的文人们,大多选择了隐居生活。  对清朝政权,吴伟业开始采取的是消极的不合作的态度,在明亡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屏居乡里,保持名节。顺治十年(1653年),满清朝廷再三催逼,吴伟业控辞再四,无奈父母双亲流涕相求,不得已应诏入都,被授予国子监祭酒。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伟业借口身体有病,辞官请假归里。对这段历史,吴伟业内心深感耻辱,晚年以仕清为“误尽平生”之憾事,他不愿别人以入清官职“祭酒”相称,而自许为普普通通一“诗人”。失节之恨,也成为他后半生诗歌吟咏的主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