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金刚经》的传奇故事,的确不可思议,冥冥之中谁在安排?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皈依佛教,是如满大师的弟子。当年因母亲病重,他发愿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百卷为母亲祈福。后来,白居易所抄写的这一百卷《金刚经》散施在各处寺院庙宇之中。
数百年间,古今海内外古刹名迹亡失已尽,白居易的这一百卷《金刚经》也饱经战火,不知不觉都遗失了。
在吴中太湖内洞庭山一个寺中尚流传一卷,直到明朝嘉靖年间依然完好。吴中贤士大夫、文人墨客,皆有题跋在上,此卷《金刚经》也被寺中当作至宝供奉礼拜。
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寸草不生。米价昂贵,各处禁粜,官府严示平价,越使外面的米进不来了。
寺中僧侣颇多,平日檀越(施主)也因为饥荒米少,不来布施。又兼民穷财尽,饿殍遍地,盗贼四起。那洞庭山在太湖中间,非舟不能来往。寺僧平时吃着十方,此刻却难寻踪迹,没载米上门了。真个是:香积厨中无宿食,净明钵里少余粮。
众僧无计可施,寺内有一僧,法名辨悟对僧众讲:“寺中僧徒众多,非得四五十石米不能度过此荒年。现如今也没有大施主,难道饿死不成?白侍郎的《金刚经》是累朝相传至宝,何不将此宝到城中寻个识宝的人,换些米粮且度过今年。到来年有了收成,再图赎回,也不算是糟蹋传寺之宝。”
住持道:“相传此宝价值不少,徒然守着它,也救不得饥,把它去当米,让众僧活命也是积德行善。但如此年,哪个愿出这样的闲钱?”
辨悟说:“想来只有王相国府内严都管有此能力,他是本寺檀越,并且与我有交情。想毕这白侍郎的经,他也听说过。凭着我的老脸,挨当他几十挑米也是能行的。”
众僧齐说:“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快去换米。”
辨悟叫了个同伴,带了经书过湖到山塘上来。
行至相府门前,远远见严都管在当中坐着。辨悟上前稽首相见,严都管便问:“师父何事前来?”辨悟把事情一说。严都管说道:“是甚么稀罕东西,金银做的吗,值此价钱?”于是取过经卷,打开看时多是零零落落的旧纸。
严都管道:“我只说怎样金碧辉煌的,原来是这等晦气的模样!”翻到最后看见有许多大乡宦名字及图章在上面,连自家主人也有题跋手书印章,方笑逐颜开道:“这样看来,也大略值些东西,我家老爷既然有名字在上面。能多值百来两银子,虽然如此你说的百石是不值得,我与师父五十石吧!”
辨悟也够心里的数,五十石就五十石吧。当下严都管将经包裹好了,捧了进去,又写了一张当票付与辨悟。便叫开仓斛发。辨悟同道人雇了脚夫,千欢万喜,载回寺中。
且说这相国夫人,平时极是好善,礼敬三宝。年底盘账,都管送一年的帐簿到夫人处查算,夫人偶然翻看见有帐记述:“姜字五十九号,当洞庭山寺《金刚经》一卷,本米五十石。”夫人曾听相公说过,洞庭山寺内有卷《金刚经》是山门至宝,莫非即是此件吗?
随叫侍女取来看。夫人净手翻看心想:“此必是寺中相传之经,只因荒年拿来当米。留在此处亵渎佛经,不如算是我斋了这寺中的僧人,把经还给寺院。”想到这里就吩咐当铺都管说:“把此项五十石作为夫人斋僧之费,把经还给寺中,还是由他们供养去。”
都管传话给僧人辨悟,辨悟来取经,又根据夫人的吩咐留下用斋。辨悟捧着经包,千恩万谢而回。
辨悟到了埠头,正值上山烧香的人多,辨悟好不容易挤上船去,众人七嘴八舌在船上拉着家常,辨悟千不该万不该多嘴,把用此经当五十石米的事说了。众人见说一本经当了五十石米,让辨悟取出看看值五十石米的经书,也算随缘。
辨悟拗不过众人,只得解开包袱,摊在舱板上。揭开经来,恰在此时,忽然一阵旋风,搅到这里,辨悟慌忙摁住,不过还是一页被风吹走,大家手忙脚乱去拾经页,怎奈船上人多暇小,经页像是风筝一样随风飘走。
辨悟连连叫苦,众人也互相埋怨,辨悟道:“千年古物,谁知今天却弄得不完整了。”拿来看时竟是失了头一页。
辨悟回到寺中说了相府还经卷的缘故,寺内上下不由得欢喜赞叹相国夫人。只是把湖中丢失一页的事瞒住不说,众僧也没人来翻看,把经交与住持收存。
话说两头。却说河南卫辉府有一个姓柳的官人,补了常州太守,择日上任。家中亲朋设宴相送。其中有个博学好古的山人,曾经到苏、杭四处游玩访友,席间对柳太守说:“常州与苏州府接壤,那苏州府太湖洞庭山寺中有一镇寺之宝,乃是白香山手书《金刚经》。这个古迹价值千金,可寻个时间去看看。”
这柳太守是个极贪的人,听说这经值千金便记在了心里。
一天,江阴县破获一起劫盗案,内中有一行脚头陀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刚经》之计,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盗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个禁子到衙里来,悄悄吩咐他道:“你到监中,可与我秘密叮嘱这行脚僧,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扳着苏州洞庭山某寺是他的窝藏的地方,我便不加罚了。”
不可思议
禁子自去依言行事。果然次日升堂,严问这起盗犯,用了刑具,这些强盗各自招出窝藏的地方。唯独这个行脚僧,不上刑就自招认了,一口招道:“赃物在洞庭山某寺藏着,寺中住持叫甚名字。”一一都招了。原来这行脚僧恰好知道寺中住持的名字。
太守大喜,取了供状,行文到苏州府捕盗厅来,要提这寺中住持。
应捕到了寺中,问道:“哪一个是住持?”住持上前稽首道:“小僧就是。”应捕取出麻绳便来套,住持慌了手脚,道:“有何事犯?”应捕道:“盗情事发,还问甚么事?”
众僧围拢过来说:“山塘王相府是本寺檀越,寺中并无歹人,怎么会有盗情呢?”应捕听说与相府有关系,也不敢用强,只好说:“我们捕厅因为常州府盗案,牵扯你寺。你们有什么事去常州分辩吧!”应捕也不上拷,辨悟又叫了一个僧人相陪一起随应捕去常州应诉。
解押到常州也不问案,太守写下监票把住持放到牢中。太守唤过押差问道:“这和尚可有同来的人吗?”押差答道:“有两个个徒弟同来。”太守道:“你去悄悄对那个徒弟说:可速回寺中取那本《金刚经》来救师父,便没事;若是迟了,就没用了。”解差心里明白这是太守要诈取寺中的宝贝。
辨悟见是为了寺中至宝,也顾不得了,留下同门在这里瞭望情况,自己星夜往回赶,取了经卷复赶回来。来回不到五日,见到解差道:“经卷已经取来了,麻烦你给送进去吧!”
太守在私衙,见取《金刚经》到,道是宝物众亲眷多来争看。太守本以为千金之物必是金碧辉煌,见纸色晦暗。打开细看字迹也没有个起首,没头没脑。看了一会,却原来是从第二页开始的。
太守大笑道:“凡事只是虚名,虽然是古迹,可惜是残绢,头一页就没有,说什么价值千金,多是误传。空费了这么多的心机。难为这个和尚坐了这几天的牢。”于是还了经卷,放了住持。
住持见了辨悟道:“不知从哪里说起,遭此一场横祸!今幸无事,还算好了。只是听说因为没有了头张,不完全,故此肯还。怎么会少了第一页?”
辨悟这才把在太湖中被风吹跑一页的事给住持说了。住持道:“此天意也!若是风不吹跑首张,此经今日必然被留 此皆佛力加持之故。”
三个人雇了一个船,同回苏州来。过了浒墅关,将到枫桥,天已黄昏,忽然风雨大作,不辨路径。远远望去,一道火光烛天,叫船家对着亮处只管摇去。
这时风雨也住了,看看至近,却是草舍内一盏灯火明亮,听得有木鱼声。
船到岸边,叫船家把船停了缆好。辨悟提灯踱上去,推开柴门,见一个老者靠着桌子诵经。看见辨悟,见是个僧人,忙起身合掌问讯。辨悟求点灯,老者打个纸捻,给辨悟引着灯,照得满屋明亮。
辨悟偶然抬头,见壁上贴着一幅字,无心一看,吃了一惊,大叫道:“怪哉!怪哉!”老者问道:“师父见此纸,为何大惊小怪?”辨悟道:“此话甚长!”于是去舟上请师父下来。
住持随辨悟进得房内,辨悟指着一幅字纸问道:“师父可认得?”住持借着灯光抬眼细看,只见首一行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行是“法会因由分第一”,正是白居易所书,乃经中首页,在湖中飘失的那一页。
住持问道:“此乃是我家经上的,缘何在此处?”老者道:“老汉姓姚,此间打鱼为业。幼年不曾读书,从不识字。中年以后,家事可以度日了,听长老们说因果,自悔作业太多,有心修行,乃不识一字,难以念经,因此自恨。凡见字纸,必加爱惜,如此多年。
前年某日晚间,忽然风飘来甚么物件下来。老汉望去,只看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心知必有奇处。不敢亵渎,将来粘在壁上,时常顶礼。
后来有个僧人到此见了,对老汉说:‘此《金刚经》首页,若要念全经,我当教你。遂取一卷,教老汉念诵一遍。老汉随口念过,心中豁然,就把经中字一一认得了。以后日渐增加,今颇能遍认诸经了。
记得僧人临别时,指着此纸道:‘善守此幅,必有后果。’老汉一发不敢怠慢,每念诵时,必先顶礼。”
辨悟与住持同声道:“刚才迷路,忽见火光冲天,随亮到此,却正是找到了丢失首页,原来老丈得此纸时,也见火光,乃知是此纸显灵,数当会和。老丈若肯归还,功德更大了。”
老者道:“非师之物,怎么叫还呢?”
辨悟便解下身上的包袱,取出《金刚经》,来对照壁上的首页,字迹果然一样。老者惊叹,念佛不已。物归原主皆大欢喜。
住持对辨悟道:“起初我们恨柳太守,如今想起来,也是天意。你失去首页,寺中无人知晓,珍藏到今。若非柳太守一番折腾也无法知晓了。”
辨悟道:“上天知道柳太守起了不良之心,怕夺取了全卷去,故先吹掉一页。今全卷重归,实是天公之巧,此卷之灵,难以知晓,又成全了老者的道心。”
是夜,姚老汉梦见韦陀天尊来对他说:“汝幼年作业深重,亏中年回首,爱惜字纸。已命香山居士启汝天聪,又加守护经文,阴功更大,罪业尽消。来生在文字中受报,福禄非凡,今生且赐延寿一纪(12年),正果而终。”
佛法是那么的高深莫测
【尚思修善学佛 说 】以上出自于《三言二拍》之《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是明末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三言作者冯梦龙和二拍作者凌濛初,用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故事,阐释儒释道文化的精髓,以喜闻乐见的内容,让人们在读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有所敬畏,有所收敛。
《三言二拍》里面方方面面故事,涉及面很广,都是主要彰显了“天理昭昭”、“好人好报”、“如是因如是果”的循环往复。冥冥之中的安排,都是遵循因果的。无论是权力、鬼神、都逃不出这个规律。#翘楚读书会##读书跨年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