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淄水注》所涉稷下学宫、葵丘等考略

A7

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萩,乙亥,焚雍门,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濰,南及沂,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尚不辞死以逞志,何容对仇敌而不惩,暴草木于海嵎乎?又炎夏火流,非远游之辰,懿公见弑,盖是白龙鱼服,见困近郊矣。左氏舍近举远,考右非矣。杜预之言,有推据耳。系不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当战国之时,以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论议。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十人。

刘向《别录》以稷为齐城门名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门下,故曰稷下也。《郑志》曰:张逸问《书赞》云:我先师棘下生何时人?郑玄答云:齐田氏时,善学者所会处也。齐人号之棘下生。无常人也。余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盟于稷门之外。汉以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史记音义》曰:欲以继踪齐稷下之风矣。然棘下又是鲁城内陆名。《左传.定公八年》,阳虎劫公,伐孟氏,入自上东门,战于南门之内,又战于棘下者也。盖亦儒者之所萃焉,故张逸疑而发问,郑玄释而辩之,虽异名互见,大归一也。城内有故台,有营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虚侯章庙矣。《晋起居注》云:齐有大蛇,长三百步,负小蛇长百馀步,迳于市中,市人悉观,自北门所入处也。

雍门,考古工作者认为临淄齐故城的格局,完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安排。所以,雍门不是郭城的西门,也不是宫城的西边门(宫城西边门为申门),雍门应该是宫城的南边西首门。正是由于雍门所处的位置,近宫室,宗庙、社稷和国家心脏区域,门外土地平坦宽阔,南去不远丘陵绵亘的高地,它是齐都临淄的制高处,守则能固,攻则能胜。[1]

稷门方位所在,是探究稷下学宫遗址的关键。考古工作者认为,晏谟《齐地记》、于钦《齐乘》所谈的西门即稷门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其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它的确切方位。据文献所载和近年来齐国故城考古得知,稷门当为齐国故城郭城(大城)西墙北起第一座门道。此外在齐国故城及其周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邵家圈村西南隅有一处规模相当可观的战国时期建筑遗址。此处瓦砾遍地,出土瓦档系“树木双兽”、“树木双禽”和“树木卷云”等战国纹饰。这一建筑基址,当时似乎是沿系水左侧南伸的,据此推断,这可能就是当年诸子学派们,讲学的“稷下学宫”及其客居的房舍遗址。[2]

稷下学宫自兴起,复盛至逐步地衰落下去,经过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它虽然不存在了,但是,稷下学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民主学术风气之形成,均起过重大的作用。历代学者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域早的社会科学院的美誉,是不足为过的。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稷下学宫非设于小城的南门或西门,而在(齐都)大城的西边北首门---稷门之下,系水之侧。[3]

备注:自2018年始,为明确稷下学宫的具体位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国故城西侧、系水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大面积夯土痕迹,已初步证实稷下学宫确实存在。目前,考古勘探、试掘工作正在实施,很快就会有新的考古成果面世。(上述图文摘自网络)

营丘,《汉书地理志上》载齐郡临淄县下应劭曰:“齐献公自营丘徙此。”又载北海郡营陵,“或曰营丘”。应劭曰:“师尚父封于营丘,陵亦丘也。”依此,营丘当在今昌乐县境内,其县城东南五十里今存一古城址,即春秋时期所筑缘陵城,汉时于此设营陵县,相沿至北魏时期。后北齐时省莒陵县,隋及唐初又一度设营丘县于此,今营丘村名当即为其所遗留。对应劭异说,郦道元曾力辨其非。《水经注水》载:“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谓凡山也。东北流。由《尔雅》出前、左之文,不得以为营丘矣。”并进一步指明营丘在临淄城内:“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迳其左,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又载:“城内有故台;有营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虚侯章庙矣。”可知古营丘当即后世指称“桓公台”者,而后,《括地志》、《齐乘》等皆指认桓公台为营丘遗迹。多数学者认为在无更有力的实证被发现之前,还是以临淄桓公台说为妥。[4]

北门外东北二百步,有齐相晏婴冢、宅。《左传》:晏子之宅近市,景公欲易之而婴弗更,为诫曰:吾生则近市,死岂易志。乃葬故宅,后人名之曰清节里。

齐相晏婴冢、宅(清节里),临淄晏婴墓在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处。墓高约11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3米。墓前立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钦差巡抚都察院御史应元题“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两方。《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婴墓在齐子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旁,人曰清节里。”《青州府志》载:“慕容德登营丘,望晏子冢,顾左右曰:‘礼,大夫不逼城而葬,平仲死近城,其有意乎?’晏谟对曰:‘臣先人,俭以矫世,卒岂易地葬乎?”《临淄县志》载:“晏子祠在城西北晏子墓前,清康熙五十二年建。1981年,在墓四周修筑了围墙,大门南开。墓地在灰色八棱墙的环抱下,显得幽静而雅致。[5]

系水又北迳临淄城西门北,而西流迳梧宫南。昔楚使聘齐,齐王飨之梧宫,即是宫矣。其地犹名梧台里。台甚层秀,东西一百馀步,南北如减,即古梧宫之台。台东即阙子所谓宋愚人得燕石处。台西有《石社碑》,犹存,汉灵帝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梧宫

梧台,“梧台”遗址位于临淄梧台镇西梧台村北200米,系东周遗存;梧台是齐国故城外的齐国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处夯筑台基,当地人称“梧台山”。 1920年《临淄县志》载“台西旧有汉灵帝熹平五年(176年)立的石碑,镌刻‘梧台’二字,今碑已无存”。《水经注》载:“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台”,即此。现存台高1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黄土夯筑。[6]

《石社碑》,山东省博物馆所藏东汉梧台里石社碑仅存碑额。残高72.5厘米,宽712厘米,厚20.7厘米。圆首,底部残存半个圆形穿。其正面周边刻几何花纹带,其上有三组纵向的弧线,疑为云气;中央竖刻篆书文字2行,行3字,曰“梧台里石社碑”。背面上部刻兽面,正中刻一树,树上栖双鸟,左右各有一羽人,下部有鸟一猴。碑额右侧面刻青龙,左侧刻白虎。由此可以判断该碑立在原地时,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北方。按郦注古梧台西有石社碑,碑犹存。汉灵帝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由此可知石社碑立于公元176年,在郦道元生活的时代(169527)仍保存于原地。梧台里石社碑的碑文已不存,碑额既言为“石社”,那么其神主当为立石。但是碑额背面刻画一棵大树,性质应是社树,因此在梧台里是否也曾有奉大树为社主的历史,是值得怀疑的。从图像上我们无法判断大树的品种,但梧台之“台”,如《高唐赋》中的“云梦之台”、“巫山之台”、“阳台”一般,似乎可以理解为祭祀之地。正像栎树在齐国被视作社树,梧被尊为社树,在齐地也是可能的事情。(郑岩)[7]

系水又西迳葵丘北。《春秋.庄公八年》,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京相璠曰:齐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无庸戍之。僖公九年,齐桓会诸侯于葵丘。宰孔曰:齐侯不务修德而勤远略。葵丘不在齐也。引河东汾阴葵丘、山阳西北葵城宜在此,非也。余原《左传》,连称、管至父之戍葵丘,以瓜时为往还之期。请代弗许,将为齐乱,故令无宠之妹候公于宫。因无知之绌,遂害襄公,若出远无代,宁得谋及妇人而为公室之乱乎?是以杜预稽《春秋》之旨,即《传》安之,《注》于临淄西。不得舍近托远,苟成己异,于异可殊,即义为负。然则葵丘之戍,即此地也。

系水,俗称泥河子。源于齐都临淄西南城墙下,平地涌泉,于城西汇聚成池,称申池;与池相对的申门因以名曰申门。池上茂林修竹,池内碧波荷花.是王公贵族晏乐游憩之处。周匡王四年(公元前609年)齐懿公商人游申池被杀于竹林之中。《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所载“赵武、韩起…率渚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林”,即此。系水此段之西考古发现了大片战国时期建筑遗址,并出土瓦当、陶片等,经考证即稷下学宫遗址。过此北流里许系水分为两支......—支北流人今广饶折博兴县人时水;另—支西与南来的康浪河交汇后过梧台(今临淄区梧台镇),再西入画邑(今临淄区桐林村)。孟子游齐,以“王道”说齐王,齐王不纳,遂去齐,三宿出画,就是在这里逗留了三天才依依而去;系水沿岸多产莲藕、芦苇,因此苇编也早负盛名;系水过画邑汇入乌河(时水),北流入今桓台县马踏湖。(张龙海)[8]

宰孔,据《姓解》记载:周卿士宰孔的子孙,以祖先的官名为姓。宰孔是春秋时周朝的太宰周公孔,其后世子孙以他的官名为姓,成为宰父氏或宰氏,后来宰父氏也成了宰氏。孔子的弟子宰予,是宰姓名人之一。[9]

葵丘,此处系水所经之“葵丘”与桐林、田旺遗址有密切的渊源。春秋时,桐林、田旺之间称葵丘,战国时称画邑,是一处人烟密集的城镇。桐林、田旺遗址位于临淄区西北方,因地处桐林和田旺之间故名“桐林田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余年。该遗址地势高亢,呈台田式,南北长约520米,东西宽约420米,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淮水绕过它的东边和北边,西边有乌河北流,隔河与路山相望,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因此,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射猎采集、耕稼陶渔的原始生活。[10]

河东汾阴葵丘,河东汾阴葵丘亦称脽丘、郑丘。古人说万荣县后土祠便是位于这个小丘之上,并把丘上之地称为“脽上”或“脽壤”。“脽”的意思,是人的尾椎。“脽丘”是一道土岗,好像人的尾椎。“郑丘”或“葵丘”,颜师古说,恐是当代方言的异称。脽丘这个地点,它的位置在哪里?地形什么样?范围有多大?古人只有简短描述。第一是如淳说,第二是郦道元说,大体相同。他们都说这是贴着汾水南岸和河水东岸的一条土岗,南北长约四五里,东西宽约二里,高约十丈,如果按汉尺一尺长23.1厘米计算,就是长约1663--2079米(今约3—4里),宽约832米(今约1.5里),高20一30米左右(原文“十余丈”,10丈是23.1米,15丈是34.65米)[11](摘自李零、唐晓峰:《汾阴后土祠的调查研究》)

山阳西北葵城,杨守敬认为是指《沁水》篇的鄈城。(守敬按:山阳鄈城见《沁水》篇。宜在此,非也。[12])(备注:鄈城,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北。《古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前369),“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即此。东汉称鄈城,一作蔡城。[13]

系水西左迤为潭,又西迳高阳侨郡南,魏所立也。又西北流注于时。时水又东北流,绳水注之。水出营城东,世谓之汉溱水也。西北流迳营城北,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为侯国。绳水又西迳乐安博昌县故城南。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县,道远不至,取其嘉名。阚骃曰:县处势平,故曰博昌。

高阳侨郡,南朝宋侨置,属冀州。治所在高阳县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领安平、饶阳、邺、高阳、新城等五县。《水经·淄水注》:系水“西径高阳侨郡南”,即此。北齐废。[14]

绳水(汉溱水)一作渑水。即今山东淄博市北裙带河。一说渑、绳有别,此水系渑水,不应作“绳”,不足据。[15]

营城,即营丘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二里临淄故城(内小城)。《汉书·王子侯表上》 有 “营平侯信都。齐悼惠王子”。《水经·淄水注》: 渑水 “出营城东,世谓之汉溱水也。西北流径营城北。汉景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为侯国”[16]苏秉琦先生认为临淄小城(营丘城)与侯马两座古城有相似之处:建城年代可能都早于战国时期;方形城墙,城中有一座方形土台基址。这大概是从春秋时期到战国初期的一种都城设计格式。[17]

博昌,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村南。《战国策·齐六》:“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18]

绳水西历贝丘。京相璠曰:博昌县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在齐城西北四十里。《春秋.庄公八年》,齐侯田于贝丘,见公子彭生,豕立而泣。齐侯坠车伤足于是处也。绳水又西北入时水。《从征记》又曰:水出临淄县北,迳乐安、博昌南界,西入时水者也。自下通谓之为绳也。昔晋侯与齐侯宴,齐侯曰:有酒如渑,指喻此水也。

时水又屈而东北,迳博昌城北。时水又东北迳齐利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巨淀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北,东北入淄水。《地理风俗记》曰:淄入濡。《淮南子》曰:白公问微言曰:若以水投水,如何?孔子曰:淄绳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谓斯水矣。

贝丘,又作浿丘、沛丘。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19]

齐利县故城,汉齐利县故城在今博兴县东利城村,有遗址可证。[20]

汉巨淀县故城,在今广饶县城关以北,时水以南。[21]

△又东北入于海。

淄水入马车渎,乱流东北,迳琅槐故城南,又东北迳马井城北,与时渑之水,互受通称,故邑流其号。又东北至皮丘坈入于海。故晏谟、伏琛并言淄渑之水合于皮丘坈西。《地理志》曰:马车渎至琅槐入于海,盖举县言也。

琅槐县故城,关于西汉琅槐县城位置, 杨守敬考证为位于今广饶县城东北约110里: “前汉县 , 属千乘郡 , 后汉废。《一统志》百三十五 , 在乐安县东北一百十里[142]”。王守春认为西汉琅槐县城和广饶县城的遗址迄今未被发现, 这是由于这里今天地处黄河三角洲,可能由于黄河泛滥淤积而被深深埋在地下, 但据《水经注》的记载分析 , 杨守敬考证的西汉琅槐县城位置当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使就今天的海岸线而言, 西汉琅槐县城位置距海岸也是很近的[22]而按郦注:“《地理风俗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比对博昌县故城结合百度地图作方位距离等综合考量,可大致推析琅槐县故城的位置约今东营南站偏南一带。

马车渎,马车渎原为淄水人海口;至伪齐王刘豫时(1130-1137年)小清河尾闾汇同淄水由马车渎入海,说明当时已将淄水纳入小清河水系。[23]

马井城,王守春推测“马井城”大致位于今黄河三角洲地区小清河尾部。[24]


[1]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3页

[2]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7页

[3]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7页

[4]宣兆琦著,齐文化发展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04,第42页

[5]岳德成,王述忠著,晏子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06,第332页

[6]《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36页。

[7]郭建芬等编著,碑刻造像,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0,第125页

[8]陈桥驿主编,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09,第391页

[9]张琪编著,人生必读书  百家姓,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01,第149页

[10]王景慧等主编;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2,第864页

[11]唐晓峰主编,九州 第4辑 中国地理学史专号,商务印书馆,2007.03,第4页

[12]《水经注疏》,2253页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苏秉琦著,中国考古学(中), 战国秦汉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09,第59页

[1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0]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惠民年鉴 1986-1997,方志出版社,1999.07,第490页

[21]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惠民年鉴 1986-1997,方志出版社,1999.07,第490页

[22]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1998年9月,第446页

[23]田家怡,闫永利,韩荣钧著,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  上,齐鲁书社,2016.12,第127页

[24]王守春:《历史时期莱州湾沿海平原湖沼的变迁》,《地理研究》,1998年12月,第423页

(0)

相关推荐

  •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古博城遗址,位于泰安市区东南,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北.北纬36°6′38″,海拔120米.春秋.汉代古城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四&l ...

  •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重走聊城四座古城(上)

    □本报记者 张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黄河宁,天下平.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河水 ...

  • 《水经.淄水注》所涉青州地域等考略

    A4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劈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馀.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井,北流入阳 ...

  • 《水经.淄水注》所涉利城、东安平城、广县等考略

    A3 △又东过利县东. 淄水自县东北流,迳东安平城北.又东迳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利县(故城),利城遗址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利 ...

  • 《水经.淄水注》所涉营丘、临淄等考略

    A2 △东北过临淄县东. 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左思<齐都赋>曰:牛岭镇其南者也.水 ...

  • 《水经.淄水注》所涉淄博原山、岑山等考略

    ○淄水 A1 △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经>有原山之论矣.<淮南子>曰:水出自饴山.盖山别名也. 淄 ...

  • 《水经.沙水注》所涉太康、通许等地域考略

    <水经.沙水注>考略 A1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 沙水,据<水经·渠 ...

  • 《水经.淄水注》里的时水

    A6 又北为马车渎,北合淄水.又北,时.渑之水注之. 时水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谓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西北迳黄山东,又北历愚山,山东有愚公冢.时水又屈而迳杜山北,有愚 ...

  • 《水经.淄水注》里的女水

    A5 巨淀之右,又有女水注之,水出东安平县之菟头山.<从征记>曰:水西有桓公冢,甚高大.墓方七十馀丈,高四丈,圆坟围二十馀丈,高七丈.馀一墓方七丈.一坟,晏谟曰:依<陵记>非葬 ...

  • 《水经.渠水注》所涉博浪泽、官渡等考略

    A4 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博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 沈清亭,古地名,在中牟县北部.但具体不详. 博 ...

  • 《水经.浊漳水注》所涉辉县、浚县等考略

    如<志>之言,钜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