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要拖延
无须计算时间的生活,指的不是随便度日,而是摆脱时钟计算时间的束缚,获得自由,才能享受当下的意思。
母亲在世时常说,等子女长大之后,要去旅行,直到我成人之后,这句话还是挂在她嘴上的一句话。母亲总是习惯把自己的乐趣往后拖延。
记忆中,母亲早上比谁起得都早,家事做得比谁都多,这么勤劳的母亲一生中只和父亲出过一次国,还不是为了旅行,而是因为我的舅舅在国外工作,死于意外。我并不清楚母亲在这趟伤心的旅程中,和父亲有过什么样的对话。
母亲在四十九岁时,死于中风,我曾经后悔过,没有好好把握母亲在世的时间。要是我知道母亲的人生这么短暂,听到她说等我们长大之后要去旅行,就不会只是笑母亲想太多,而是化为实际行动,真的送她去旅行。日后想到这件事,实在后悔其及。
高中教我们社会伦理的老师,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他上课时,常常对我们描述老年生活。“那些老人(表示老师不觉得自己是老人)年轻时只知道赚钱,其他事情都没想过,也不知道要看书。等到退休,身体也无法自由行动了才知道,只要懂得享受阅读之乐,就不需要怕老啊。我退休后要好好读一读年轻时囤积至今的书。”
我当时只是高中生,虽然无法全然体会,听了老师这番话,颇能感受阅读的喜悦。没想到高中毕业那年的夏天,我就接到老师的讣告。
对老师而言,能够教一辈子的书,应该很幸福,无法实现退休后尽情阅读的心愿,一定也很遗憾吧。
因为经历过这些事情,我便下定决心,想做的事情要趁能做的时候马上做,绝不要拖延。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白痴》中,描述一名男子在即将被执行死刑时,获得赦免,免于一死的情节。那名被宣判死刑的男子认为,根据当时公务员的形式主义,最快也要一星期之后才会执行,没想到手续意外的少。某天早上,狱卒叫醒男子,通知他:“一过九点,就要行刑。”
男子向狱卒抗议,认为程序应该还没完成,最后他终于完全清醒,放弃争执而陷入沉默。“这么突然就要执行死刑,是要我怎么办……”
某天早上,我突然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医生告诉我,得了心肌梗死时,我的心情也是如此。
男子了解自己无法逃避,在生命只剩最后五分钟时,他决定花两分钟,和朋友道别,花一分钟,回顾自己的人生,剩下来的时间,则用来欣赏人生最后的风景。
没想到行刑前,男子突然获得赦免,得到无穷时间之后,他不再精打细算如何运用,结果白白浪费许多时间。我刚刚提到不要拖延,想做的事情要趁能做的时候做,并不是要大家活在急迫到仿佛无法呼吸的情绪之下。男子浪费了许多时间的情节,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得栩栩如生,无须思考如何运用时间的人生,其实很幸福。
无须计算时间的生活,指的不是随便度日,而是摆脱时钟计算时间的束缚,获得自由,才能享受当下的意思。
(摘自《面对年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