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00):咏哈尔滨冰雕

咏哈尔滨冰雕
陆地
亦城亦堡鬼神工,
如幻如魔彩似虹。
色不异空空异色,
刚柔明灭暖寒中。
Ode to Harbin Ice Sculptures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A city, a castle, divinely made!
A magic brilliant, a rainbow displayed!
Looking real, it's void; looking void, it's real.
Stiff, soft, bright, dark, a warm look, a cold feel.


注 解


亦城亦堡鬼神工,如幻如魔彩似虹。
首两句写景,赞美了冰雕艺术的鬼斧神工和冰雕世界真假难辨、栩栩如生、如梦如幻的仙境效果。漫长的冬日,漫步在哈尔滨街头,冰雕随处可见,给寒冷的冰雪世界平添了几分生机与乐趣。
色不异空空异色,刚柔明灭暖寒中。
这两句辨理。佛教《心经》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说。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冰雕为例,冰雕是实体存在的物质,一旦温度升高,冰雕就会融化。它的本质是水,冰不过是水的一种形态。随着时空环境的转换、物质形态的转换,世界就在“有无”、“色空”中变化。
“刚柔”句承接上句,由景及理。实体存在的冰是“刚”的,其本质(即水)其实是“柔”的,这种“色”和“空”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明灭”既是指冰雕光影的变化,也是佛教用语,一念起而一念灭,但这一瞬间可能产生天壤之别。“暖”和“寒”指温度的变化,可延伸为外在环境的转换。作者用“刚柔”、“明灭”、“暖寒”三组反义词,表面上写“冰”和“水”两种形态在不同温度中的转换,实际上蕴含着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深刻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