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菜品味道好坏的,不仅仅是厨艺,很多时...
决定菜品味道好坏的,不仅仅是厨艺,很多时候是一些烹饪的“小细节”。尤其是发生在烹饪前期的一些环节,被忽略掉或者处理不好的话,到了后期还会被放大化。
烹饪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每个小细节都会对味道产生影响。有很多朋友,厨艺明明很好,却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还有的朋友厨艺“不稳定”,做出的菜味道时好时坏,这些都和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有关。
跟大家分享了不少烹饪原理和技巧,这次我总结了下那些易被忽略却又至关紧要的细节,希望能帮大家全方位的提升厨艺。
01 调料饱和
有很多菜适合提前制作“碗汁”,例如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等等,调制碗汁能节省时间,准确控制比例。但是调碗汁的时候要注意调料的饱和状态,碗汁中常常会用到糖和盐,很多时候碗汁中的醋或者生抽不能将糖盐全部溶化,下到锅里的时候碗底会有部分沉淀。
制作碗汁的时候,加入少量的水,用于溶化固态调料,这样的话味道控制才更精准。
02 食材的形状
切菜环节往往被大家忽略,很多朋友为了省事常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给食材改刀,而炒菜最忌讳的就是菜品中食材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
做菜的时候,食材尤其是素菜食材,改刀的时候要秉承三个原则:
一,表面积最大化;
二,体积最小化;
三,形状大小统一化。
做菜要先让食材释放本味,形成融合味以后,再给食材入味。表面积越大,体积越小能够方便本味的释放和融合味入味,还能缩短食材成熟的时间。
保持不同食材间形状的统一在视觉味觉上都会有一致效果,夹取也方便。秉承“丝配丝,块配块”的搭配方式。
大小的统一,对味道和成熟都有关系。以土豆丝为例,土豆丝不一定要求切的多细,但要求粗细均匀。尤其忌讳一头粗一头细的情况,在后厨这种土豆丝被称作“猪尾巴”,一头炒烂了另一头还生着呢,把菜切成这样的话,再好的厨艺也炒不好吃。
03 怎么处理油
香而不腻的效果是区分专业厨师和家庭大厨的重要标准,油的处理上小细节很多,并不是说油放多了就香,放少了就不腻。处理不好一点油也能吃出腻口,半锅油也吃不到油香。
炒菜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就是“炝锅”,有的朋友是懒,有的朋友是根本不知道还要炝锅。
炝锅是给菜品增香解腻去腥的一个重要步骤,一定不能忽略。
炝锅常用的葱姜蒜,有一句顺口溜“姜长,蒜短,葱中间”,说的是它们的味道以及出味需要的时间。
关于“炝锅”我写过一篇详细的文章,建议大家去主页看一看。解腻的一些技巧最近会在专栏里更新,大家请多留意。
04 做菜用热水
热炒,炖,烧时,如果温度处于一个平稳状态时,切记不能用凉水。
味道释放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如果锅里味道正在成形,凉水下去,温度骤降会让味道形成中止,菜肯定不好吃。
烹饪中途加水,最好用开水,不会让温度变化太大。
05 下料的时机
做菜时用到的调料或者香料,都需要把握最好的时机,要不然味道会大打折扣。
酱油的酱香和醇香味,想要激发需要略高温度;而酱油的鲜味高温会被破坏,所以酱油最好分两次下。
酒去腥,高温烹入迅速起作用,低温下的话要慢慢炒干酒味。
盐下的太早,会让蔬菜水分提前流失。下太晚,又起不到提味的作用,最好在食材断生异味挥发后放盐。
提鲜用的味精或者蚝油,下早了会“变质”,起不到作用。
爱吃辣的话,辣椒要先下锅,要不然辣味释放不完全。
06 小味道的处理
所谓“小味道”,说的是比较细微的异味,不会对菜品味道有致命的影响,但是吃起来会有察觉的味道。
例如炒糖色时会产生焦苦味儿,我们用的枣红色糖色,在颜色最正的时候,会出现淡淡的焦苦味,需要再跟一些糖中和这个味道,否则的话这个味道会一直存在。
做土豆泥时,土豆的土腥味,有时候盐就能去除,有时候需要跟一些糖或者香料粉才能压制。
白菜的捂臭味儿,做粉丝娃娃菜时,焯水后多用清水冲洗几遍才能去除。
其实很多食材都有“小味道”,大部分时候其他搭配的食材,或者调味料和香料可以顺便除去这些小味道。
若是没能去除,就要留意把这些味道去掉。
做菜看着简单,深究的话真是门学问。
厨艺的提升跟我们具体操作水平有关,更离不开理论知识,烹饪原理,烹饪技巧,烹饪习惯都能决定厨艺的高低。
把理论知识掌握熟练以后,做菜过程中味道的出现和演变才能了然于胸。然后这些小细节,也会慢慢的浮现到我们眼前。
这也是为什么说学会10道菜,不如弄懂一个烹饪原理的原因。
但是从实践中自己去提炼理论知识,是一件很难得事情,需要精力,需要经验,需要对烹饪有超脱的热爱才行。想要购买书籍或者网上能查阅到的资料却又少之又少。
这篇专栏是我自己的原创,里面包含烹饪原理,技巧,习惯,调料和香料的使用等等,我也会把我的私厨里受好评的创意菜发到里面,当初创建的时候计划写10节,目前更新了6节,但是后面我还多继续多写,绝不止10节。
我把当厨师这几年的所遇,所想,所感,所悟都会写到里面。
热爱烹饪的朋友,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