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 icu sL.f.的干燥根及根茎。河北、安徽等省及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各地多有栽培。春.秋二季来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处方用名】紫菀、紫菀头、紫菀茸、炙紫菀、蜜炙菀。
【饮片特征及鉴别】紫菀:呈细条形小段,长为1.2~1.5cm(4~5分),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的筋脉,周边有纵皱纹。质柔韧。微有香气,味甘微苦。蜜紫菀:形同紫菀生段,表面紫黑色略带黏性。味甘。
【性味归经与功能】本品昧平、甘、苦,性温。归肺经。润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5~10g,水煎服。
【药理作用】紫菀含有紫菀皂苷、紫菀酮及檞皮素等。具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疾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咳嗽有痰本品甘润苦泄,辛温而不燥,主人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部,化痰浊而止咳,凡咳嗽无论新久,寒热虚皆可用,如内寒犯肺,咳嗽咽痒,配荆芥、桔梗,若阴虚劳咳,痰中带血则伍阿胶、贝母以润肺化痰止咳。
【单味药方】1.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方》)2.治吐血、咯血、嗽血,真紫菀、茜根等份。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鸡峰普济方》)3.治久嗽不瘥,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常用药对】1.紫菀配苏子紫菀温润止咳,化痰降气;苏子降气平喘,消痰止嗽,利膈开郁。两药配用,一润一降,止咳平喘,化痰利膈力强。治疗肺失清肃,咳嗽气逆,有痰,胸膈满闷。
2.紫菀配橘红紫菀化痰降气,清泄肺热,润肺止咳,偏于开散肺气郁滞,可用于风热郁肺之咳嗽,本品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橘红性较温燥,气香,能祛风化痰,对痰多者适用,其化痰作用大于陈皮。两药配伍,润燥得宜,疏散力强,止咳化痰。治疗气机不调,痰阻胸膈,咳嗽吐痰,胸闷不舒,寒热不明显的咳嗽。
3.紫菀配五味子吐血之后又见咳血,乃土不生金,肺气虚燥也。紫菀温润肺金,五味子收敛肺气。二药伍用,使肺润而气充。治疗吐血后咳血。
4.紫菀配白前紫菀温润止咳,化痰降气;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二药配用,一润一降,止咳平喘,化痰利膈力强。治疗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不得卧者。
【名方应用】1.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本方用紫菀伍冬花利肺化痰止咳,伍射干消痰利咽,配麻黄、细辛散寒解表,生姜、半夏开痰散结,共成宣肺平喘祛痰止咳之效。
2.紫菀汤(《证治准绳》):据《日华子本草》紫菀苦温,归肺经。“调中以肺瘘吐血,消痰止咳”。方中由紫菀伍入知母、贝母、阿胶、人参、桔梗、茯苓、五味子、甘草组成。以治劳嗽痰中带血,或咳唾脓血者,类似于肺结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等。
3.紫菀散(《圣济总录》):据《本草再新》紫菀“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方中由紫菀伍入杏仁、细辛、款冬花组成。以治外感风寒、咳嗽喘促、喉中有声等。
4.门冬清肺饮(《内外伤辨惑论》):据《名医别录》紫菀“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方中由紫菀茸伍入黄芪、白芍药、人参、麦冬、当归身、五味子、甘草组成。以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5.河间紫菀汤(《伤寒保命集》):据《药性论》紫菀“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及《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蹙,安五脏。”方中由紫菀伍入桔梗、甘草、杏仁、桑白皮、天门冬组成,以治妊娠咳嗽不止,胎不安。
6.普济紫菀散(《普济方》):此方由紫菀伍入桔梗、芦根、川朴硝、川大黄、木通、甘草组成,以治肺脏壅热,心胸闷,咳逆食少,大肠不利。此乃缘于紫菀善于滋肾、通利二便。因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紫菀味辛体润,温而不燥,此滋肾一也。肺位至高喻之为天,肾位至下喻之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肺之于肾,金水相生,水天一气,肺肾之阴液互相滋养,紫菀味辛而润,专长开泄肺郁,宣通窒滞而安肺,肺安则散布津液,助肾藏精,此滋肾二也。及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能制约膀胱,通调水道。紫菀辛散,宣肺解外,苦降下气,肃肺安内,则水道通调,大肠传导,故利二便,《本草害利》言紫菀“善于下趋,使气化及于卅都之府,小便自利。”紫菀辛润苦降,滋肾以司开合,则二便道利。故《药品化义》:“因其体润,善能滋肾,善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也。”
7.鲤鱼汤方(《圣济总录》):此方由紫菀伍入鲤鱼一枚重三斤(净去鳞肠肚)、桂(去粗皮)、防己、黄芩(去黑心)、消石(研如粉)、人参。以治水肿腹大喘咳,胸胁满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