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江泊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书写新时代——颉江泊书法作品展”2017年12月20日上午10:00点在甘肃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开展。

颉江泊简介

颉江泊

1988年生于甘肃甘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青年书协理事

甘肃省青年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

嘉峪关市书协副秘书长

水墨汉唐主讲教师

结业于中书协第三期西部行草班

入展情况:

2016年中书协2015年教学成果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6年入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2016年入展全国第二届楷书展

2016年“院派经典”当代中国美术书法展一等奖

2016年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二等奖

2016年甘肃省第五届新人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7年入展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展

2017入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7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

2017年“历代名人咏成都”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2017年甘肃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

部分作品欣赏

《逸庐书札一则》

行书《瓦当题跋》

行草《唐朝名画录》

临《石门铭》

临《居延汉简》

《临米芾手札》

颉江泊说:

在认识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要去慢慢靠近她。而临摹是通向经典的不二法门,关于如何临帖,历代书论与今人有很多高见,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只想浅谈精准临摹。古人得好贴数行,便可成名。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海量的数据和精湛的印刷术为我们提供了书法学习历史上无可比拟的机会。关于精准临摹,陈忠康先生说,我们要关注翁志飞老师,翁老师对晋唐的临摹让人叹为观止。看了翁志飞老师的临帖后,总算对米芾复制古帖以假乱真的传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时下有人把临不像的叫意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精准临摹是完全像复印机一般的复制古人书写,这个过程其实是在零距离的揣摩古人的书写节奏,进而还原古人的书写实境。否则只是在拿古人的贴练自己的毛病,只会根深蒂固。一遍遍的临摹就是在一遍遍格式化自己,多去掉一些自我,才可能多一点古人。当然在临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对临摹视角有不同的关照。以墨色和章法为例,做一赘述。

关于墨色问题,其实也是临帖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研究点,或许我们在一直追求“临之者贵似”而忘了“察之者贵精”。神采的重要媒介之一就是墨色,古人书字,皆用研磨,这个过程是水墨交融的过程,是阴阳互化的过程,在如今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失去了水墨阴阳互化的妙趣,实为憾事。但并不会阻碍临帖的时候关注墨色。我们看一幅作品时首先注意到的应该是整体形式和视觉感观,这是中国书法神采最直接的表达,而识别具体文字内容应该是书法的第二本质了。提及形式构成,自然要说到章法。章法经常和气息、风韵等一系列中国词汇中比较玄妙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故有晋唐风韵或魏晋风流之说。笔者认为真正的风韵气息都在于整幅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里,所谓气韵就在流淌在字里行间。我们都知道蒙娜丽莎的韵味就是嘴角那一抹似笑非笑的感觉,著名雕塑维拉斯的美就在于那残缺的胳膊。真正的艺术大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对这种感觉的把控和拿捏。试想我们把二王手札的字用电脑重新排版,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感受?因此,精准临摹是通向碑帖之气象和神韵的必经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