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轶事| 王阳明的至圣之道 2024-05-18 05:26:57 成就圣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家自孔子以来最为坚定的信仰。虽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都肯定了圣人可学而至,但是,北宋之前儒家圣人观的整体基调仍是“圣人不可慕也”(《成之闻之》),直至被世人誉为“善学圣人者”的周敦颐明确提出“圣人可学而至”(《通书·圣学》)的观点,才有所改变。随后,程朱理学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圣人观,以繁琐的“格物致知”作为成圣之教。而王阳明将成圣与“良知”联系起来,为“学以至圣”这一儒家基本信念和崇高追求开拓了可行之路。希圣之方:学以至圣之可能王阳明少时便立志成圣,但在朱子格物学的教导下屡次受挫,曾陷入一筹莫展之境地。直至龙场悟道后,王阳明才意识到早年学以至圣之所以失败,是朱子开的希圣之方有误,即误解和歪曲了圣人的本质所致。王阳明认为,圣人的本质不在于才力的大小、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其内心的纯乎天理。他从纯度的视角去把握圣人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传习录》的精金之喻中:“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量;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以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量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王阳明以黄金的成色与分量为喻,意在强调圣人的标准不在于外在的才能和学问,而在于内心的纯正和对天理的持守。如若心向外求,以数量化的多识多能为标准去追求成圣,犹如看见别人有万镒之精金,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而不肯在成色上下功夫,把锡、铅、铜、铁都夹杂进去。如此一来,分量是增加了,但成色却愈低下,炼到最后也就不再有金子了,这显然与至圣之路背道而驰。“心之良知是谓圣”是王阳明给出的希圣之方:“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这段话中的核心范畴无疑是“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源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那里,良能和良知都是人先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王阳明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良知普遍存在于所有人的内心之中,“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以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人人都是潜在的圣人。王阳明破除了世俗观念对“圣人”的神化,他的希圣之方同时具有内在性和普遍性特征,一方面使得至圣的途径不再繁琐,只需内求德性,无需外求功勋、才力、知识及技能;另一方面,使得至圣的主体由士大夫阶层扩展到社会各阶层,于是便有“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的说法。这些都为“学以至圣”提供了可能。成圣之志:学以至圣之基础虽然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凡人先天都具有良知,二者在起点上实无不同,但是也承认“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中》)。其中,“致”是至、极、尽之意,“致良知”就是至极、拓展其良知,将良知运用到人伦日常当中。之所以要“致”良知,是因为良知会受到私欲的遮蔽和阻隔,需要不断剔除心中的私欲,才能找回良知的本体。所谓“私欲”,并非指人所具有的客观生理需求,而是指主观心理动机,正如朱熹所说:“饱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以至圣,离不开致良知;致良知,首先需要立成圣之志。王阳明曾对门徒说过,“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传习录下》)。不仅如此,王阳明还多次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志)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上》)由此可见,志向坚定,就不会有烦恼,定能安静,从而专心致志在至善处;志向真切,就不会有不能认清的私意;志向成熟,无论做什么,主观愿望都不会违背客观规律和人为的规矩。存养志向可以使人在善念萌生时,知道并加以扩充,在恶念萌生时,知道并加以遏制。“立志”对于“求学”而言,犹如“植根”之于“种树”。正如王阳明所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换句话说,只有明确目标,方能为求学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当然,立成圣之志并非要求人们不食人间烟火、放弃世俗、隔断红尘,“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纵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传习录下》)。在王阳明看来,坚定的圣人志向是学以至圣的必要前提和现实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一真切而诚挚的成圣之志,才能在抑恶扬善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然便会被私心所迷惑,使良知被遮蔽,使人迷失方向或停滞不前。作圣之功:学以至圣之途径王阳明曾将“立志用功”比作种树:“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其中,“枝叶和花实”可以理解为致良知以成贤成圣,而“栽培灌溉”主要包括:居敬存养、省察克治以及事上磨炼等功夫。居敬存养与省察克治有助于体认良知,其中前者从积极方面来促成对良知的体认,而后者主要是从消极的方面实现对良知的体认。如何居敬?王守仁主要把它理解为“主一”,即“专一一个天理”,专一其他即为“逐物”,“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传习录上》)。省察克治之功,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省察功夫就是反身而诚的内省,静坐思虑,将好色好货等私欲逐一搜寻出来,找到病根;其次,搜集到了病因所在便要拔出病根,这就是克治功夫,即克己;最后,去得人欲,存得天理,就必须思诚,唯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彻底存天理去人欲。因此,在王阳明看来,它是学以至圣所必需的作圣之功,“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可见,立志之用主要显现在学以至圣的初始阶段,待志定后,需靠省察克治之功扫除心中私心杂念,并且要时时用功、处处用力省察克治。当然,王阳明认为,仅是省察克治仍不够,还必须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事,加强道德修养的磨炼,这便是“事上磨炼”。事上磨炼有助于实现良知,它要求道德主体在具体的日常行事过程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过与不及都是私意,只有达到天理中和处,才能去掉私意,识得天理。虽然内在的居敬存养和省察克治之功不可缺少,但若只知在静中涵养,一旦碰到事情,脚跟势必站不稳。因此,王阳明强调事上磨炼的重要性:“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当然,不论是居敬存养、省察克治,还是事上磨炼,都需要弄清楚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格心、正心,使自己的内心像明镜一样光亮,使自己原本的良知得到清晰的呈现。正如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所说,“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人,照上用工,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工,明了后亦未尝废照”。通过对比可知,王阳明的希圣之方是以圣人与常人的本质区别为诊断依据,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学以至圣的有效方法。镜子如何照物、所照之物为何统统不重要,重要的是镜子是否明净光亮,如同除去私欲的良心一般。这才是真正的至圣之道。(本文受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赞 (0) 相关推荐 读心学,悟人生 阳明心学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身处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研读和领悟阳明心学,无论对于人的个性修养,还是享受生活抑或成就事业, ... 学林轶事|严以治学 笔耕不辍——历史学家蔡美彪的学术贡献与治学 蔡美彪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立传的历史学家.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蒙古学奖"以及"全国离退休先 ... 学林轶事| 寻常人家有清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林轶事 | 从“诗话”说开去 日前在小区里散步,有邻居突然问我,"诗话"是什么?能不能给简单介绍一下?我问他,为何对此感兴趣?他说,孙女大学读的理科,现在毕业了,突然说喜欢古典诗词,想考文科研究生.但毕竟她没有 ... 学林轶事| 追随龚书铎先生问学记 [核心提示]在当代中国,凡读过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人,对龚书铎的名字不会太感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多数同学上课使用的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教材是由龚书铎等人编写的:二是在任课老师开列 ... 学林轶事| 《吕氏春秋》题旨新解 "春秋"一词,本是年.岁之意.古人认为春是萌发生长的季节,秋是成熟收获的季节,春秋连称就代表一年或一岁,后人便把它引申为编年体史书的称谓.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说:&q ... 学林轶事| 叶嘉莹的文学生命之源 叶嘉莹是当代知名的汉学家,她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研究,旧学新知熔于一炉,别开生面,独辟新境.就学者而论,足称泰斗:就诗人而言,亦允推大家.叶嘉莹自开户牖,走出了古典才女之小我,获得了心灵的突围.她在 ... 学林轶事|“南中泰斗”方国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林轶事| 印章款识里的“朋友圈” 款识,原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颜师古云:"款,刻也:识,记也."在印章中,则指由篆刻家刻于印面之外的四个侧边及印石顶部与印文相关的文字.图像等内容. 据<魏书·世祖纪& ... 学林轶事| 唐代轮台何处觅 唐代轮台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交通的枢纽和冲要.流传至今的岑参边塞诗对轮台的地理位置.物候等有生动描写,其中<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云:"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