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铮铮铁骨,也会脆弱—浅谈骨代谢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已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并列成为世界性的常见疾病。骨质疏松会造成高骨折风险,会给患者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组织并发布了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人群高达32.0%。面对占据世界老年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老年人群,关注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迫切的话题。
骨质疏松的发生
人的一生中骨重建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周期为两到三个月,老年期骨重建周期逐渐延长达半年,主要是成骨细胞不断形成骨和破骨细胞不断地引起骨吸收的一种动态平衡。如果破骨细胞活跃能力大于成骨细胞,则会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渐进性的以骨组织退行性改变为主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其表现为骨量减少,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致其负载能力下降,其特征是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
骨质疏松症按不同的发病机制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平时提到的骨质疏松症一般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快速减低造成的骨量丢失,一般发生在绝经后的5-10年;老年骨质疏松症多在70岁以后发生,男女均可发生;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目前原因不明的一些患者,特别是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患者。
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性腺(睾丸、卵巢等)功能会逐步降低,分泌的性激素量也相应减少。性激素的不足使骨形成和骨分解过程的动态平衡关系被破坏,使血钙向骨骼中沉积的速度减慢,而骨钙转变为血钙的过程加快,造成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更为明显,因而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更明显。
钙摄入量减少:老年人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胃肠道功能的下降等因素,使进入体内的钙相应减少,但从尿、粪中排出的钙维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从而造成体内钙的缺乏。
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在骨骼代谢的全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老年人饮食的变化及室外活动的减少,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化都出现异常,呈现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身体运动量减少:在一定应力的作用下,骨骼的密度会增加,骨皮质的厚度和骨小梁的密度、数量和质量都会增加,反之,骨骼将会出现骨质疏松症现象。老年人的特点之一就是运动量明显减少,运动强度亦下降,从而使骨骼所承受的应力也减少,使骨骼出现废用性的疏松。
骨质疏松的危害
1骨骼疼痛:骨质疏松会引起患者骨骼疼痛,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关节及腰背疼痛的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尤其是患者久立或久坐时疼痛加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2、身长缩短:骨质疏松会影响骨骼健康,并且会导致身长缩短,也会诱发驼背等问题,驼背不仅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也会影响人们外在形象,因此大家必须要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增加钙元素的摄入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
3、骨折:骨质疏松容易诱发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甚至也会缩短患者的寿命,可以看出,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非常大。
骨质疏松的实验室诊断
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手段通常有影像学检查骨密度分析和实验室检测骨代谢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手段,广泛的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药物疗效监测。通过静脉抽血进行检测,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小,而且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要远远早于骨密度的改变,并能动态反映全身骨代谢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和改善骨折风险评估。
骨代谢标志物主要包括骨代谢调控激素以及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两大类,包含了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降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总Ⅰ型胶原氮端延长肽、骨钙素6个项目,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临床判断骨转换类型、骨折风险评估、了解病情进展、干预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估等。
诚邀您扫码参与检验科服务满意度调查
主管 ▎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政治工作处
主办 ▎深蓝工作室
编辑 ▎蔡晔
供稿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