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61)

【原文】

五病(1)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2),搏阴则为(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4):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注释】

(1)五病:指阴、阳、骨、肉、血五类病证。

(2)巅疾:指头痛、头晕、目眩一类病证。

(3)瘖:音哑,声不出。

(4)五脉应象:指五脏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

【白话详解】

五种病的发生:阴病发生于骨、阳病发生于血、阴病发生于肉、阳病发生于冬、阴病发生于夏,这是五病所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分,则阳偏胜,而发为狂病;邪入于阴分,则阴偏胜,而发为痹病;邪搏于阳则阳气受伤,而发为癫疾;邪搏于阴则阴气受伤,而发为音哑之疾;邪由阳而入于阴,则从阴而为静;邪由阴而出于阳,则从阳而为怒,这就是所谓五乱。

五脏克贼之邪所表现的脉象:春天见到秋天的毛脉,是金克木;夏天见到冬天的石脉,是水克火;长夏见到春天的弦脉,是木克土;秋天见到夏天的洪脉,是火克金;冬天见到长夏的濡缓脉,是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五邪脉,其预后相同,都属于不治的死证。

五脏各有所藏:心脏藏神、肺脏藏魄、肝脏藏魂、脾脏藏意、肾脏藏志,这就是五脏所藏的神志。

五脏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这就是五脏所主。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五脏应四时的脉象:肝脏应春,端直而长,其脉象弦;心脉应夏,来盛去衰,其脉象钩;脾旺于长夏,其脉弱,随长夏而更代;肺脉应秋,轻虚而浮,其脉象毛;肾脉应冬,其脉象沉坚若石,这就是所谓的应于四时的五脏平脉。

【按语】

本节论述了五病所发、五邪所乱、五邪所见、五脏所藏、五脏所主、五劳所伤和五脉应象。五病所发,分别指骨属肾,肾为阴脏,故阴病发生于骨;血属心,心为阳中之阳,故阳病发生于血;肉属脾,脾为阴中之至阴,故阴病发生于肉;冬属阴,冬日阴气盛,阴盛则阳气病,故阳病发生于冬;夏属阳,夏日阳气盛,阳盛则阴病,故阴病发生于夏。五邪所乱指阳邪入于阳分,为重阳,故发为狂病;邪入于阴分,则为阴邪,阴盛则血脉凝涩不通,而发为痹病;邪搏于阳则阳气受伤,而发为癫疾;邪搏于阴则阴气受伤,心主舌,手少阴经心脉上走喉咙系舌本,手太阴肺脉循喉咙,足太阴脾经上行结于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脉,循喉咙之后,筋脉络于舌本,足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故皆主病阴,而发为音哑之疾;邪由阳而入于阴,则从阴而为静,阴盛则静;邪由阴而出于阳,则从阳而为怒,阳盛则怒。五邪所见指的是五行相克所表现出来的脉象,所提到的死证和不治之症也并不绝对,在临床应用时不可拘泥。五脏所藏指五脏分别对应的神志,《素问六节脏象论》总称之曰“神脏五”,《灵枢本神》也指出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这种“五神脏”的理论,反映了《内经》对人体生理功能以五脏为系统的特点。五脏所主指的是五脏所对应的五体,心主血脉,即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肺主皮毛,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发挥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即将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于全身皮毛腠理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肝主筋,筋的活动依赖于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用;脾主肌肉,全身的肌肉都需要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发达丰满;肾主骨,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所提供的营养,只有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营养,才能坚固有力。五劳所伤指视、卧、坐、行、立是人体所具备的五种体态和功能活动,这五种体态功能,既不能长时间的不活动,又不能活动过度,反之,就会影响人体健康。五脏应象指的是五脏的脉象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表现,体现了《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相合的观点。

(0)

相关推荐

  • 死不治

    ​死不治: 医学界一直以来 对中医的观点是: 中医是经验思维 西医是理论思维 中医不能治病 只能预防保健 西医用来治病 "喝中药防病 打吊瓶治病" 流行超念 老祖宗 留下来 的东西 ...

  • 一个妙方,调气血,补五脏,功效强大

    每天都感觉很累,没长跑却像长跑了一大圈,没做事却像做了很多事. 除了感受到的疲倦,精疲力尽,有时候身体并不觉劳累,却在某一日突然发生了大状况. 这也是不少过劳死发生的原因.疲倦已不知不觉潜藏多时. 疲 ...

  • 中医常识:全是五字的五言名词解!

    中医常识:全是五字的五言名词解!

  •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61《灵枢·天年》第九讲

    综艺大观园推荐搜索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61<灵枢·天年>第九讲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 ...

  • 黄帝内经解读(1)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1),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2)之时,死生之期也 ...

  • 黄帝内经解读(2)

    [原文]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太阳脏独至,厥(1)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2)当俱泻,取之下俞(3).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4),取之下 ...

  • 黄帝内经解读(3)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1)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2)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3).府精神明,留于四脏(4),气归于权衡.权衡(5) ...

  • 黄帝内经解读(4)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1)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2)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 ...

  • 黄帝内经解读(5)

    [原文]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1),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 ...

  • 黄帝内经解读(6)

    [原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1)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

  • 黄帝内经解读(7)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 ...

  • 黄帝内经解读8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