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 艺术家 · 张仕森
他出生在陕西南郑,绵延无限的秦岭旁边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他因绘画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军营,走进了中国美术馆。因为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愫,他选择秦岭作为山水画创作的主攻方向。从深山放牛娃到艺术家,张仕森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作品,讲述着他对中国山水的独特理解。开创出中国山水画别样的韵味。
2021年7月29日19:55本期《第1收藏》就请跟随主持人丛薇一起去认识艺术家张仕森。
艺术家张仕森简介
张仕森,北师大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文旅部美术书法高级人才考核评审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教师、原文化部艺术人才库评审专家、人民画院院长,北京林业大学MBA研究生导师、百度百科艺术顾问等。
滑动查看简介
艺术家 张仕森
主持人 丛薇
艺术家张仕森他出身于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绵延亘古的奇山异水滋养了他的审美灵气与艺术禀赋,也塑造了他从小喜爱高山大水式北宗山水画的天性。多年来张仕森的作品不断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作品也先后被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足见他艺术造诣的精深。他的全景山水画以其雄浑苍莽、博大弘肆的精神气象而为世人所瞩目。
——丛薇
第1收藏访谈
(左)艺术家 张仕森(右)主持人 丛薇
Q
丛薇:
张老师,您这本画册里多数画的是哪里呀?
张仕森:
基本上都是在秦岭。我出生在秦岭以南的汉中。
Q
丛薇:
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汉中秦岭那一带对您绘画的影响是什么?
张仕森:
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我出生在山里,很小就对砍柴、放牛等等这样的农村生活印象深刻。后来的从艺过程中就经常把秦岭选作我的创作中心,因为它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Q
丛薇:
张老师,我知道您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机缘喜欢绘画的?
张仕森:
我在绘画方面的兴趣其实是源自于我的一位小学老师,他的书法与绘画都非常出色,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和启蒙。起初是觉得他黑板上的板书写得好,便开始模仿他的板书。而后有一天,这位老师带了他画的一幅松树图给我们欣赏,我当时被他的这幅作品所吸引,深受震撼,渐渐地我也开始喜欢上了书画。
Q
丛薇:
您是怎么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呢?
张仕森:
大山的孩子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那时候想实现梦想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考大学,另外一种就是当兵。我当初高考的分数不够,所以没能走上第一条路。7月份高中毕业,10月份的时候部队就开始招兵了。通过接兵部队、学校老师和当时的公社,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乡里的引介,招收的部队看到了我的画和书法。部队看完觉得非常好,很想要我参军,于是我就作为铁道兵入伍了。铁道兵给人的印象就是过着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生活,这种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我参军时年龄比较小,大概十几岁的样子,那时经常将自己的画投稿给一些报纸刊物。每每有作品成功发表都令我十分开心,我还经常在部队的集体宿舍里拿着刊物欣赏。随着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我的信心也逐渐倍增。
Q
丛薇:
您系统的学画是什么时候?
张仕森:
系统学画是我当兵以后的事儿了,部队里的美术创作组给我创造了很多学习绘画的机会。我经常和美术组的同志一起创作、学习、交流,同时还在北京报了一些业余的美术学习班,这些经历都强化了我各方面的美术专业知识。后来因为“引滦入津”工程,全国开展了主题性的创作选拔活动。我画的两幅画被选中,之后还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而当时我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22岁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为后来的绘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Q
丛薇:
张老师,刚才看您的画我感觉有一种厚重感,可能跟您这些经历是分不开的,另外我看您在同一幅画里面有南方和北方的体现,这个是您创作的一个特点吗?
张仕森:
应该是。很多人画秦岭只突出秦岭以北的特点,例如黄土高原、华山这些陡峭、雄伟的山脉呈现出的感觉。很多人又是秦岭以南的方式表达。我偏向于把秦岭定义为一个综合体,它并不只属于南方,也不只属于北方。秦岭是个分界线,山的那边是云雾缭绕的秀丽山水,山的这边是北方大气恢弘的崇山峻岭。我喜欢把南北方自然风貌的特点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对自己作品风格的定位。
Q
丛薇:
张老师,从您的这幅画上一眼就能看出南北山脉的特点。
张仕森:
绘画讲求取舍。例如南方的山是看不到山体结构的,它基本都被漫山遍野的树木所覆盖,这是南方山的一个特点。但是从绘画角度来看,漫山都是树的话,这个画它一定会塌。创作时哪都画的话,很容易抓不到主题和重点。于是我便开始把那些郁郁葱葱的植被安排到山脉下面的位置,中间部分再画一些山地溪流,以此来呈现南方山水温润的特点。反观北方山水的特点,溪流非常少,山势比较挺拔,有很多悬崖峭壁。于是我用曲线来勾勒北方山水,对比强调山势的巍峨险峻和云雾的柔美飘渺。
Q
丛薇:
张老师,我觉得您的画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俯视的构图方式。
张仕森:
对,丛老师您看得非常准确。如果画山的时候采用仰视的视角,山的高大会被凸显,就如同我们给人拍照时,蹲下拍照拍出来人会显得更高大,这种方法被称为视平线下移,运用在绘画中是很容易表达出山的高大的。但这种方法是大家普遍在用的,我便想反其道而行。既然我画画是给人欣赏的,那我就以人为本。以人站在高山上的观感和角度出发,我的作品便呈现出人在高处往下看的俯视效果。
Q
丛薇:
张老师,这一幅画很壮观呀!怎么和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那幅画的名字是一样的呢?
张仕森:
对,李可染老师是我们国家公认的大师,他这幅画大家都非常熟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这幅作品给人感觉。李可染先生用朱砂作画,所以山尽是红色,这同时也代表了咱们中国的红色江山。八十年代末,我曾多次于北京拜访李可染老师,请他对我指点,并常常拿自己的画给他看。交流拜访中我接触到了李可染先生《万山红遍》这幅作品,对它印象非常深刻,于是自己也想要画一幅,同时也是向李可染老师致敬。于是我开始思考其他角度去表达这幅作品的意义,李可染老师采用红色这一颜色去客观表达红色主题,那我就不能再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了。我最后决定用红旗红军来表现红色江山的概念,这幅作品中红军的造型和动作没有一个是重复的,以红军长征的场景去表达红色江山,体现出了革命先烈用鲜血把江山染红的这样一层意义,所以我叫它《万山红遍》。
Q
丛薇:
张老师,您从1981年开始绘画,到现在已经40年了,您能不能给我们观众朋友们聊聊您的感悟。
张仕森: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既漫长又短暂,而绘画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人说要用一生的时间画到什么水平、超越某个大师,但我觉得即使天天画,天天领悟,穷极一生也很难做到极致,因为画画这件事是没有止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绘画基本的东西是一样的,但在最后的领悟上,每个人的理解又是不同的。这40年虽然说成绩也有,但我始终认为我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
Q
丛薇:
张老师,40年了您还在探索,我们期待着您更多的精彩作品。
张仕森先生的作品凸显了南北宗相融、中西互见,真正实现了贯古通今的审美转化。作品更是直追北宋全景式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他以艺道合一的艺术精神上下求索,相信一定会在未来的山水画领域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丛薇
艺术家 张仕森
张仕森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