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障碍与“双相情感障碍”
孩子是在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并系统治疗后,病情才慢慢稳定,逐步恢复生活规律和情绪控制能力,三年前走入大学校园并正常学习至今。这几年接触众多同类病患的家属,我了解到按照“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疗愈速度明显快于其它治疗方案。
谈谈我对青少年情绪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越来越广受重视的“双相情感障碍”疾病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的“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用于纪念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的诞辰。他热烈而饱满的情感造就了他的杰作,也使他饱受感情的折磨。那种使人时而冲上云霄、时而跌入谷底的情感风暴,最终使他不堪重负,以极端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罹患的疾病,叫“双相情感障碍”。
这种病的患者中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杰克伦敦、弗吉尼亚.伍尔芙、茨威格、海明威、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海子……他们都是光彩夺目的天才。
这种病的患者比一般人智商高,情感丰富,才华横溢。因此,这种病又被称为“天才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知识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人先后或同时出现“躁狂”、“抑郁”等极端情绪状态的病症,又称“躁狂抑郁症”、“躁郁症”。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1、躁狂发作症状
(1)典型躁狂发作症状
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加、欲望多而强烈、行为冲动、对睡眠的需要少、精力充沛、兴奋躁动不安等,并有燥热不怕冷、面色红润、瞳孔增大、心率加快等生理现象。
躁狂发作时情绪冲动,不计后果,且在欲望没有满足时容易愤怒。
(2)轻躁狂发作症状
轻躁狂发作的症状和躁狂发作类似,但程度较轻,一般1~3天可以自愈,接触没有危险。
2、抑郁发作症状
抑郁发作的总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包括为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己责怪自己或有内疚感、乏力、懒散、思维缓慢、对刺激反应迟钝等,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还表现为思维迟缓、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双相障碍Ⅰ型
躁狂和抑郁症状均严重的类型为双相障碍Ⅰ型。
双相障碍Ⅱ型
躁狂症状较轻,抑郁症状严重,二者交替出现称为双相障碍Ⅱ型。
环形心境障碍
躁狂和抑郁的症状均较轻,达不到躁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二者交替出现称为环形心境障碍。
其他类型
躁狂或抑郁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其程度未达到以上三种的严重程度。
我的双相情感障碍体验
我是一个敏感、细腻、内心体验丰富的人,一直觉得自己有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子。
经常,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了一点点发现时,马上大喜过望,形成立即执行、宣布的急切愿望。
等情绪高峰已过,大脑马上降温,一下子意兴索然,甚至形成与刚才情绪冲动时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判断。
由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不允许自己有着这种极其冲动、前后两极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有了一定经验的我学会在爆发情绪冲动的火苗时延迟行动,经过时间和冷却或几次类似情况的判断后,我对那一瞬间爆发的火花想法才会有一个更加全面、清醒、客观的认识。
当然,这样主动降温的冷却过程可能丢掉那一瞬时的可贵发现,那称为“灵感”的东西!后来的我又有了一点经验,把那一瞬时的发现快速记录下来,避免我事后再去寻找它而求之不得的懊恼和折腾。
很多和我一样的人都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潜在因子,只是后天的认知、经验使我们有了压抑瞬时冲动的欲望,避免“冲动是魔鬼”的代价。
学会了驾驭这种情绪强烈摇摆的习惯,它也就不会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被自己熟悉、掌控的情绪变换模式。
我在北京工作时,曾通过朋友间接了解到一位曾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画家朋友驾驭情绪波动的经验。
当她情绪躁狂、充满激情时,她会有意放纵自己的冲动,用于自己的创作。
当她处于心境低落的低谷时,她会预先选择自己安心的地方,静静地呆着,等缓过这一波低谷。
当然,限于生活所迫,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掌控情绪冲动的条件。
纯粹的躁狂症,大多是生理疾病,是影响欲望、造成冲动的多巴胺系统存在生理异常、功能失调导致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抑郁状态,是自身极其敏感的神经类型和不均衡的行为(尤其是用脑)模式导致的。主动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行为习惯、认知,情绪摇摆的幅度就会降低。
如果奢侈到没有压力而放任这种情绪的摇摆,双相情感障碍会自然疗愈。因此,它是一种具有“自限性”(自我疗愈)的疾病。
作为青年时代曾经迷恋朦胧诗的曾经“文青”,一直记得顾城的一句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借用这句话的句式:
我一度遭受双相情绪的折腾,
却也更好理解和观察了双相。
我潜在的双相神经类型一度给了我一些困扰,但也给我更好地体验、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种越来越频繁的身心疾病。
青少年情绪障碍“是,又不仅仅是”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我的理解是:
1、由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大多是聪明的孩子,尤其又处于身体发育加速、神经系统高度活跃的阶段,他们自身神经类型高度敏感、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或者自身生理条件、心理暗示等,产生过于积极、消极的自身评价,向抑郁、躁狂发展;
2、哪怕他们早期出现的只是抑郁状态,由于抑郁症“自限性”的特点,身心恢复的他们就会敏感接收到积极的变化,并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冲动,如同报复性反弹;
3、在青少年情绪障碍的急性发作过程中,出现的远比双相情感障碍更多的病症特征,包括焦虑、强迫、长期的紧张和不安,这些特点,我会在以后详细阐述。
4、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知的增加,青少年都能驾驭受情绪波动困扰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