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名作】唐代大诗人崔峒咏江苏
崔峒,约唐代宗大历元年前后在世,博陵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安史乱起,避地江淮。初辟潞府功曹,后历左拾遗,奉使赴江淮搜集图书。终右补阙。工诗,词彩炳然,意思方雅。时人称其句为:“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峒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294】为 《崔峒诗集》。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
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
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送薛仲方归扬州
崔峒
佳句应无敌,贞心不有猜。
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
泛舸贪斜月,浮桡值早梅。
绿杨新过雨,芳草待君来。
以上两首诗中,“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等诗句,写尽了诗人忧惧卑怯、郁郁寡欢、亟盼汲引的落魄卑微之态。对功名的极度渴求与对年齿渐长的忧惧交织在一起,使崔峒处于一种焦虑、惶恐、卑怯的情绪之中,一颗饱受煎熬而日益敏感的心时时悬于虚空,不得安宁。
“泛舸贪斜月,浮桡值早梅。”写得清疏雅致、澹泊闲远,大有高蹈出尘之妙。
润州送友人
崔峒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反映诗人在大难甫过、内乱频仍的动荡时局中,长期流离在外,骨肉分离、亲旧暌隔,不堪其苦。从恋亲思归之作中,可见崔峒是一位非常看重乡土故园与血亲人伦的诗人。
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
崔峒
远客乘流去,孤帆向夜开。
春风江上使,前日汉阳来。
别路犹千里,离心重一杯。
剡溪木未落,羡尔过天台。
登润州芙蓉楼
崔峒
上古人何在,东流水不归。
往来潮有信,朝暮事成非。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
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
送丘二十二之苏州
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
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
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前面两句说自己数年浪游江湖,远离官场虚名,竹杖纱巾逍遥度日,大遂平生之愿;中间两句说自己任性自适,日落出游,傍江漫行,无由路迹,逢寺即宿,颇具萧散意趣;后面两句说自己的生活堪比陶潜、庾亮,吏隐双全,优游快活。
送陆明府之盱眙
崔峒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
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
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唐代诗人在诗中明确高扬吏隐旗帜的不多,崔峒是其中之一。在《送陆明府之盱眙》说得明白直露:“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中国古代士林隐逸之风盛行,隐居方式则有隐于山林、隐于庙堂、隐于市井三类。唐代以降,庙堂之隐渐多,是为吏隐。王维就是吏隐的典型,其《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说:“不废大伦,存乎小隐,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故可尚也。”既居官食禄,又混迹崆峒、夜宿青霭,是谓吏隐两全。大历之世,大乱初平,人心甫定,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是一个刚刚从噩梦中醒来又陷落于虚空之中,令人彷徨无依、忧嗟感伤的时代,士人纷纷走向遁世高蹈之途,吏隐之风大畅。
江上书怀
崔峒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此诗笔力深沉,情感凝重,深刻凄厉,读之令人心惊难平、大动衷肠。唐人即以此诗为崔峒代表作,韦縠《才调集》选崔峒诗两首,其中即有此诗。蒋寅先生这样记述他诵读此诗的感受:“从第一次读这首诗,那在落日江畔茕然独立的惨淡身影就永远映在我的脑海里。这样的诗,我觉得已经不是可以用技巧或其他什么标准来评价的了。它是字字血泪的无声哭泣,只要是心灵还没有麻木的人,都会从心底涌起沉痛的悲悯,为诗人,也为千千万万个在战乱中骨肉流离的人。可以断然地说,这样的作品决不是钱起或韩翃,甚至刘长卿能写得出来的!只有杜甫,能在他无限深沉的痛苦体验中发出同样的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