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四千多年:中国有8000年文字史?

西方学界定义文明的四项标准: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

可见,确定一个地区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呢?河南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四千多年,考古发现令人不解:难道中国有8000年的文字史?

众所周知,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中国最早、最系统、最成熟的文字,一共发现5000余字,如今已经辨认出2000余个,距今约3300年。如今,我们只要掌握3000余字,就能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而甲骨文却有5000余字,可见甲骨文的成熟度。

然而问题在于,如此成熟的甲骨文,肯定需要漫长演化期,不可能短期形成,那么甲骨文的前身又会是什么呢?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山东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内蒙古赤峰等地区,不断出土刻划文字的骨头(材料以骨头居多,此外还有陶器、陶片等),但没有引起考古专家重视。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刘凤君有了重要发现, 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距今4600—3300年。经过10余年研究,2015年刘凤君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布,骨刻文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但骨刻文遇到了与甲骨文相似的问题,因为骨刻文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字,所以在骨刻文之前,中国应该还有更原始的文字。随着不断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浮出水面,这就是贾湖龟甲文,比甲骨文还要早4000多年。

1987年,在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考古专家挖出一些甲骨契刻符号,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后被统称为“贾湖刻符”。

经过学者研究辨认,贾湖刻符至少十七个,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而且,部分文字与甲骨文极为相似,比如“目”字、“曰”字等(见上下图),尤其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阳纹等,与甲骨文几乎一样。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现代的测年仪器判断,这些符号出现在至今8000年以前。

那么,贾湖刻符到底是一种文字,还是原始先民无意识的刻符?

重量级学者研究确认,贾湖刻符就是一种文字。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认为,“我们称其为原始文字,或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当然是成立的”。

其实,能刻下“目”、“日”之类的字样,又怎么可能是无意识的涂鸦?

而且,通过对贾湖刻符与甲骨文的研究,又再一次佐证贾湖刻符是文字的判断。

与甲骨文相比,贾湖刻符有三个相同之处:一,载体和书写工具相同,都是利器在龟甲或骨器上刻写;二,甲骨文用于记载占卜内容,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两者作用相同;三,造字原理相同,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正因如此,有学者宣称:贾湖刻符的出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经过贾湖刻符等的漫长演化,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骨刻文、甲骨文等。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贾湖刻符有着明显的文字特征,但却得不到西方学者的认可,甚至部分西方学者斥之“纯粹是一派胡言”。

其实,中国文字与西方字母文字表现大相径庭,发展演化规律自然差异很大,用西方字母文字的起源理论来衡量汉字起源,又如何能做出正确判断?更何况,还有一种叫偏见的东西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