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究竟是啥?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作为一名道人,常常会遇到各色各样不同的人,有些是在道教圈内,有些是在道教圈外。

不同的人对道教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虽然有部分确实言之有物,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先入为主,有些则是惯性思维的预判,偶尔有歪打正着的。

其中有些看法,不敢立马判断是正确无比,但是有些看法,对于道门中人或者有道教文化认知的人,可能就会立马明白错误就在眼前。

这些错误看法在总体上来看,存在大原则上的偏颇,接下来我按照自己对于大道的体悟,针对一些惯常的偏颇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道教的'道’就是指规律,我们要顺应规律而行。”

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出来的“道”指的不是“规律”。无论是从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还是后期以神明启示世间的《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经典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中国道教的“道”根本不能等同于规律。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对规律这个概念的理解。在现代语言中,语言其实代表着事物之间的关联。例如,我们要把两颗珍珠串在一起,一般都会去找找珍珠上是否有孔眼,然后用线把两颗珍珠串起来,对这个“孔眼”和“线”的应用,我们称之为把握应用“规律”。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应用规律的条件是:有形的世界里必须出现相应的“珍珠”、“孔眼”和“线”,同时还要有“串珍珠”的需要,这几个要素结合才会出现我们所理解的“规律”的应用。

也许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哲学思维惯性,导致了许多人在理解“道”的核心内涵时,直接把“道”等同于“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先抛开哲学的硬套思维再进行理解。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道”不等同于“规律”这个内容呢?中国有个关于“南辕北辙”的历史故事。大的方向和原则一定不能错,如果有偏颇,那么就离“道”日远了。

中国的道教文化伴随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呈现在历史之中是极为独特的民族化文化体系。最独特的一点是“道”生万物,“道”的开始是个原点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与众不同的。

“道”化生了天地,因而“天地”未生就已经有了“道”;“道”生天地后,又持续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同在,蕴藏于万物之间。“规律”只是大道化育的产物,而非大道本身。

“人”也是大道所生。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从内而外信仰了“道”时,他/她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就会不同于常人,在努力践行的时候,也不敢将名利、权势、物质等社会性的欲望与占有张狂于人前。

“道”高于它所生成的世界里的一切规律,连“神仙”都为大道所生化,并深受约束,更何况是凡人?所以凡人一旦信仰大道,怎么敢去张狂?怎么敢有资格张狂?举头三尺何止有神明,还有大道在更高之上呢。

因此,我们常说的“修道人”其实并不能等同于世界上的“找规律并且利用规律的人”。我们可以说科学家是这样的,可以说人文研究者是这样的,但“修道人”不是。

修道人所寻求的在更高之上,而这个更高的部分,不能在有形世界中观察到,而是要超越“有形”之上,进入与“天地”未生之前的“道”中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本来面目”。

到了这个层面,就不是用任何文字可以讲清楚步骤的,严格而言,这是一种感知与回归的历程。所以,当我们看很多经典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好像在说某些东西,又好像没有说什么。

当传承中华传统的道教中人,发现了世间终极奥秘的时候,这个层面的修行是无法用文字直接描述让人明白的,所以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不过在这样的内涵下,可以充分发挥中国文字语言独有的交流方式——意会。

为了进一步“进道”,道门中不同的师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亲自传授,但传授的时候,都会同时交代一些看起来很简单却很奇怪的话或者是诗词等。这些有形话语的关键意义在于为了产生“意会”上的触动。

就好像一个哑巴,为了叫醒在栏杆对面的人,告诉他身边有危险时,可以向对方扔石头,希望能够挽救对方的原理是一样的。

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当年触碰到了“道”的内涵,并且演绎出武术体系。他曾经说过:“不要被指向月亮的手指所迷惑。”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道文化并非无法应用,而是许多人的看法从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根本性偏颇。

这带来一个严重后果:许多从事传统文化的老师们在教授的时候,拘泥于重复性地背诵经典,对经典只能做表面随意的解读,不得其用;更有甚者,在学习道教经典后,连正常人都做不得了。

我想这不是祖师所希望看到的。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如理如法的正道上,不能与经典层次尽量同步,那么机械地学习始终难以让我们触碰到老祖宗所留下来的智慧。

“人生的道就是路径,大家各行其道,道就是当下的路。”

说明:从人生规划的角度而言,这个“道”的概念用得非常精彩。因为在许多语言体系中,只能将“道”表达到人生之“路”这个程度的意思,比如英语的“Road”。但是当我们中文用“道”来描述人生历程的时候,会有种“高于生活”的韵味在里头。

不过,中国道教文化中的“道”不能理解为“人生的路”,因为“路”是带有个人可预见性、设定性的。道教中的“道”叫做“真一不二”,就是天下世间之“道”,是唯一而不可替代的。基于此特点,我们才有修道的可能性。

那老百姓平常说的“各行其道”的“道”是什么呢?这个“道”并不具有道教所指的终极性、根本性、唯一性的内涵,而是道教中的大“道”,在不同领域、不同情景、不同环境等等,所化生出来让人在有形的世界可以遵守的“框架”。

其实,“各行其道”中的“道”更倾向于“德”。并且,这个“德”还不一定是符合天道运行的“天德”,它更趋于人间社会中具有共同志趣追求、共同约束性的“人德”,社会性的味道更加的浓烈,不太能与道教中的“道”相吻合。

“每个人,每个领域,不同背景都有各自不同的道,你与他的道各不相同,你有你专业的道,他有他专业的道,所以,不同的论证下,各自的道都不一样,正因如此,道教的'道’,总是不一样的。”

说明:《道德经》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义,失义而后仁,失仁而后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个阐述,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大道本身是逐层失去,逐层生化,逐层展现不同的形态的。因此,当大道不再以最初的形态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时候,分工变化就会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与形式。

正因如此,“道”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便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但是,并不能因为分化的多样性,就将分化后的表面部分称之为“道”。这道理正如,我们来自母亲的母体,却不可以说我们自己的身体等同于母体本身一样。

“道”作为道家系统的终极根本之初,同时蕴含于一切之中,是永恒不变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长养万物。”正是“道”的唯一性、恒常性、究竟性,才让历朝历代诸多求道者向往。

从道家的根本内涵而言,根本并不存在谁与谁的“道”不一样。在尊重彼此不同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的一致性,是道家倡导处理人与事、规律等诸多方面高度和谐的方式,正如北京白云观戒台上的三个字叫“致中和”,最终地“能和而不同”。

这个“不同”,并非“道”的本身,而是“道”不断地衍生、化生的有形事物的表现,具有有起有落、有生有死、有繁荣与衰败等特点。

总而言之,“道”本身的内涵,远超本文上述所提的一切内容。作为将身心都交给道教的人,我们当然不能停留在除了信之外,没有任何的认知的状态。

正确的信仰,最初是为了融入一份终极的真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历经几番认知才能明悟,而以上所说的,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即便我们写下这样对“道”的内涵上的区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极为肤浅,因为“道”远非我们用纯粹的语言可以达至,同时也不是晦涩无边的生搬硬套和故弄玄虚。唯有将这些代代相传下来的理,格物而知,方有机会不自欺,从而踏入玄门的境地。

“道”中之意,无边无际,浩瀚无边。只有正心诚意,才能在利欲与名相之中找到根本,并能践行无碍,求得大道自然的顺应。愿天下进道者事事顺利,求道无碍。

作者:枸杞子 腾讯道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