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为筹备资金,孙权航海、曹操盗墓,那么刘备是依靠的什么?
三国名人实在太多,戏剧、电影、电视剧、评书、桥段说得闹热,吃得淡泊!三国的君王、谋臣、猛将风光无限,当他们华丽转身的瞬间,却暴露出当时社会的沧桑和肮脏!三个裂土为国的政权,为了应对中国历史最频繁的惨烈战争,在经济上都釆取了大同小异的非常措施......
偷工减料 滥发货币
钱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中的交换,必然会产生出一种交换的一般媒介物,这个任务就交给钱币完成。钱币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有一定的大小、形状、重量和成色。”
论钱币的真材实料,要数秦国的“半两”钱份量足,没有吃枰。文景之治时,差距还不明显,币制也算稳定,所以汉武帝时铸的三铢钱一直用到西汉末。
王莽复古后,又开始造刀、布、及大泉五十,社会的币制开始混乱,一些“肮脏的现象”开始在货币上体现,圆钱的边缘轮廓线遭剪去了,更有发行者把实心的圆钱凿去钱心,叫“涎环钱”(注),这种现象是全国性的,因为在流通中,哪个商人交易都要首先关注钱币的质量。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都如法炮制。
三国的统治者们,不但“腹有良谋,”而且“造假一流”,共同的特点就是为铸币减重,使之“纤细美观”。而且“铸行大钱”“细钱”、“恶钱”,以应对庞大的军政开支。
秦汉时期,称铜为金,铜作为当时的新元素,稀罕珍贵,所以是贵金属,一般来说,以铜为币,应该有相当的铜储量和充足的物资保障。
三国时期的彼此征战,军政财政耗费巨大,也谈不上什么预算,只有釆用“肮脏”的手段,维持表面的繁荣。
比如,上图的蜀造“直百五铢”,孙吴铸的“大泉五百”,“蜀汉直百”。比较王莽的“大泉五十”,增加十倍。
天府之国的财富“到哪儿去了?”
建安十九年(214)仲夏,刘备占领益州,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人民爱和平,与世无争,哪怕你中原逐鹿得刀光血影,成都平原却菜花黄、李花白,岁月静好。此时的益州积累了丰富的财富。
刘备哪里见过这样“雪白金黄”的硬通货呵,马上下令把各州府的黄金白银拿出一部分赏赐给功臣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每人黄金五百斤(应该理解为铜,因为汉末的黄金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了)、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丝锦一千匹。其余的人按照功劳和职位瓜分。(据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
这是浮财和动产,由于蜀汉政权的建立,前朝的大量官员和财主都纷纷闪避,“和尚走了庙子在。”无所谓,但是留下的房产、田地咋个整呢?
(典型的成都旧民居门楼)
与刘备在荆州曾有一面之缘,一个名叫许汜的房地产商人,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倒腾房地产,追随刘备一路来到益州,以前刘备对他的所作所为是看不起的,称为“求田问舍”,现在自己的部下也有人与他“求田问舍”,刘备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当时只有赵云持反对态度,虽然起了一点作用,也只能称为“偶有涟漪”,不过,赵云始终抑郁不得志,可能与此有关。
平叛缴获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因为丞相“毕其功于一役”,足足用了四年的时间准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筹措资金物资。
章武三年(223),刘备去世,43岁的诸葛亮谨遵先主遗嘱,以丞相身份全面撑权。他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北伐。
为了军事行动的物质准备,同时也是为了平息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和永昌郡不同时间的先后叛乱,诸葛亮准备了两年后于建兴三年(225)春三月,亲率大军,从成都南门出发,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军事行动。
川军一直打到现在的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才收住脚步,于当年的十二月回到成都。
据巜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定南安大片范围后,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主要还是黄金、白银、朱砂、生漆、皮革、耕牛、战马。
朱砂是制造刀伤药品的基础药,皮革可以制成铠甲,耕牛可以用来运输物资,战马直接用于招俘来的五部“青羌兵”作坐骑。
结语
诸葛亮作为千百年来的社会偶象,当然有值得歌颂的地方,但是,战争就是看哪方的实力雄厚,所谓“慈不掌兵”,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个无可厚非。
注,“涎”应该是“纟”旁,但是无法打出。借代一下“氵”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