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梁漱溟全集》第七集中——“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梁漱溟

杜心五

孙禄堂
 
   编者:本文涉及到品评孙禄堂、杜心五、梁漱溟。这几位人物,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距当代研究者已经颇有一些距离了,因为毕竟不是亲力亲为,评论所据多是听传言看资料而来,故其中“诛心之论”难免,所得结论亦难免纷纭。一家之言,非为定论,留此存照可也。
 
缘起

近来有人著书,煞有介事地讲:梁漱溟在给孙禄堂先生的《拳意述真》重印作序时,非常不同惯例,用的例子都是谈杜心五先生,认为如何不同惯例,很奇特,其实这是故弄玄虚,只要读一下梁漱溟的“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一文,发现答案并不难。下面将“重印孙著《拳意述真》序言”一文录下并做几处评述。

原文——

中国固有之体育莫善于所谓内家拳者内家拳概括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而言,其源本道家而来,一若吾国之传统医药学术,而迥异乎西洋体育运动之所为,亦犹乎中医之迥异于西医。质言之:拳家医家一皆向内体认生命,以道家之学为本;所不同者医家以针灸药饵为病患者驱邪扶正;拳家直从养生修命为自身作功夫。孙著《 拳意述真》 之可贵,即在其透彻地揭出内家拳实为道家学,有非一般练习拳脚者之所知。惜其书出版早在五六十年前,少见流传,而在古学晦塞之今日,吾尤惧其湮没失传,由是有志为之重印出版。
孙氏此书自有不少缺点。著作体例不佳,且有自乱其体例之处(如在述形意拳中忽杂以八卦拳家之言), 又如刊本错字落字种种错误极多,虽附有刊误表而表出者仅其十之一二,此其缺点之小者。言其大者,凡所征引,偏详于北方之学者,而不及其它。然以中国之大,精于此道者岂止于此?此固由孙氏为北方人,囿于其所见而然,似应在其书中自白所见之未广。②
今为此叙言,将述说我所知杜心武先生实与孙氏同为此道中同等高明人物③,而杜先生湘西慈利县人,早年阅历多在川黔滇一带,据其所语我者适足以补孙氏见闻所未及。尤其重要的,乃在杜先生所言与孙氏书中之所言,有若符节,互资印证者——请看下文。
兹先述杜先生其人。据我所知,先生名慎槐,字心五,一字心武,世居慈利县某乡,大约生于公元1870 年,卒于1953 年。自幼(八岁)好习武艺,结交名手,竟以此荡其家产。十四岁即在川黔滇一带山区为商旅保镖。以加入哥老帮会颇早,年辈居上海黄金荣、杜月笙之前;暨其老,遂为会中最高领袖。顾不问事,萧然自隐,不为人所瞩目。约当二十岁时走镖遇敌受伤。退休养伤中,颇悔其不自爱惜,习染烟赌嗜好,立志戒断鸦片,弃武习文,曾考中秀才。值科举制度罢,风尚游学外洋,先生亦东渡日本,得毕业于西京帝国大学农科。其时桃源宋教仁方留学在东,彼此有湘西同乡之谊,因而相熟。辛亥革命后组织北京第一届政府,宋出任农林总长,引先生人农林部任职,兼任西郊农事试验场(今之北京动物园即其改建者)农业讲习所事。住家在西直门内酱房大院,如是者多年。迄于1928 年乃随政府迁南京,旅游京沪间。
    
我如何得奉教结交于先生,今不复记忆,约计当是1919 年前后彼此皆住家北京之时。其后我或居粤,或居鲁,每游沪入京辄相会晤谈上文所谓一次重要谈话,其言与孙著有互资印证者,即在我1928 年秋自粤游沪之时也。
1928 年10 月间,我同友人陈证如(铭枢)自粤旅游京沪间。一日值中央国术馆(所谓国术即拳术武艺,馆长为张之江)举行全国性考试比赛,即偕往一观,且被邀登上主席台。台上孙禄堂氏为裁判长,位居中,其它裁判员数人列坐左右。孙氏身躯似不高,而长髯垂胸,气象甚好。适杜先生及其友文素松(原国民革命军总部军械处长,曾在广州相识)同在台上,因得把晤⑤。杜先生借寓文家,相约再聚。文家住慕尔鸣路一百八十号,次日我即往访。
先时既知杜先生早已不谈拳术武艺而专志道家功夫,文则又从杜以学道者。我早晨往访,午饭后乃别去,谈话甚多,且颇有见闻,兹分条记之于下:
甲、杜先生谈,他学道功为医治一身宿疾内伤,皆种因于少壮时者。然其所抱人生观既走上好道学仙之路积有数十年矣
乙、同时暂住文家者尚有一刘老师,则杜先生所从以学道者,据闻是二百岁人,人称刘神仙,时来时去,行踪飘忽无定。我到文家移时乃见其从外来,略不与人搭言,径自就一帆布行军床闭目睡卧。头颅大,身量不高,着一夏布长衫。比其睡熟,文君引我趋视之,揭其长衫,露见肚皮白润柔嫩。文谓其肌肉仿佛乳婴,试用手抚摸果然。午饭之时,同席而坐,彼仍嘿嘿无语,我亦不便向其请教。此殆所谓莫测高深乎?
丙、午饭时,主人为我备有素菜,以我习惯不肉食故。因而引起杜先生谈其不同意见。大意谓佛家之茹素及其静坐法皆于人生非宜。道以自然为宗,凡不自然者皆非也。身命在人如房屋,房屋修不好,将坍塌伤人。道家是“性”、“命”双修的,先修命以为基础;佛家乃遗命而修性者。自古道家以养生为主,杜先生之言固是其代表。
丁、杜先生云:生而为人,自宜善自保养。身体活动莫善于太极拳。孩童少年是好动的,宜诱之学拳,活动贵有其道也。太极拳实是一种养生养气且以养心之术。西洋人所谓体育者卤莽灭裂,每转致伤身。其飞机制造信为卓越,顾于使用飞机之人则遗忘之矣。西洋人未知注意生命之理,将来必败。
戊、杜先生言,拳术之至者通于道。道非它,性命自然之理耳。通于道,可得“神全”。因述其少年时所遇矮师之事。
据云:往昔走镖于滇黔山区间,寄宿旅店,于旅客中遇一老人奇矮。自己方年少,好弄,辄戏耍狎侮之。老人戒曰勿逞能,以若所能者不堪一较量。试相较量,自己每被击中而不得一击老人。于是叩头拜认师尊,请问姓字。老人曰但以矮师称呼我可也。自己内心总不甘服,其后曾伺隙进击者两次,亦均失败。一次值老人俯首就地洗面,从其身后猛然一棒。棒下,面盆碎于地,乃见老人迎面而立,指笑我淘气。一次值老人双手端持一锅炖肉胁持碗筷而行,又从其后猛然一棒,则见老人稳立对面,所奉食具竟无一失。不禁讶问:“难道你老背上还有眼睛么?”老人答云:“何必眼睛才是眼睛。”——意谓通身全有眼睛之用。行文至此,便可取孙著有互资印证处摘录如次:
(上略)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亦能觉而避之。(中略)三派拳术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举董海川先生,太极拳杨露禅先生、武禹让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见不闻之知觉,其余诸先生皆是见闻之知觉,如不测之事外来,只要眼见耳闻,无论来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闪。(下略)
此所云“虽不见不闻亦能觉而避之”者,非即矮师“何必眼睛才是眼睛”之况乎?
若问无待目睹耳闻何以便得其觉察者,孙著固自有说,读者当就其上下文求之,这里从省不录。
这里接续谈杜先生事,末后提出我的理解。
1929 年初,我离粤北游之时,又得与杜先生相见于南京。其时谈话内容今不记忆。但尔时曾介绍随行之云生颂天向先生求医其脑痛之宿疾。承先生允许,云即留于南京,从学约近一年。先生的修养和言教从颂天近所叙述者约略可见。兹附之于后,备参考。
传说中有关征见先生道功造诣高深之事迹颇多,今述一事。
1929 年(或1928 年,待查)在杭州曾举行一次国术比赛表演大会,先生被聘为裁判员。会期一个月,临闭幕时,群众坚请先生表演,情不可却。先生乃于台上表演步法。起步行走如常人,徐徐为周圈绕行而已。台下众人方哗笑不满意之间,台上忽尔步法展开如飞,迅疾如闪电,不见其身,但见一黑影团团而转。正在台下骇异轰动时,先生在台上则悠然而止,稳立台心,向群众微笑点首,面不改色,气息宛如平常焉。
此一表演,人或赞为绝技,而实非一种技巧。《 庄子》 不云乎“臣之所好者道也,而进乎技矣!' (见《养生主》篇)试问外国体育家赛跑,纵然最快者谁又能达此境地?而且所难者犹不在其快速,而难在气不喘嘘,面不改色。
如我所理解,此一表演盖发动了宇宙生命自然之力,与一般人鼓起劲来快跑者截然两事。人类生命特点在得解放于动物式的本能进入理智生活一路。通常在对外行动时,人以意识拣择和后天习惯来代替自发的本能,同时人身内部生理气血运行则付之植物性神经,不须经过意识。但道家于此,全然翻转来,既在内部生理运行上渗入自觉意识,而可能达于某种的自主自如,而当其对外则往往任天而动,无所容心。此时他的身体动作(例如步行)径可接通宇宙生命自然之力(此为动物式本能之所从出而远超过之),不用人为之力,是以他逸而不劳也。
即此一事,可见杜先生于道家之学造诣不浅。顾其深浅次第则非吾侪外行人所及知耳。流俗浅见不相信道家者,宜从此一事有所反省。
行文至此,略可结束。云生颂天所述杜先生的为人修养及其言教附录于后,供参考。
    “颂天1929 年随师到南京,首次见杜先生,求为治病。先生当时任职南京,在鼓楼饭店包租一小房间,早出晚归,因而颂天趋侍教言亦多在晚间。小房间内置一靠椅,先生恒独自默坐椅上。有客来,亦坐椅上谈话。白天从不卧床午睡,偶尔于椅上假寐,且以昏睡为戒。先生不主张静坐,其自己如何用功不得而知。但知其不服用任何药物而完全依靠自力。刘神仙赠予一小葫芦内有许多小药丸,谓可有助于用功。先生不用,转而付一必……自与我服食。先生教我做治病功夫,总是做熟了一点,再往下说给一点。起初的指点,只是教我如何摩擦身上各部位皮肤及肢体如何活动,于其所以然之理不加说明,待习之自悟。据我后来体会,各种摩擦和动作无非为疏通各部位的脉络,松开周身的气路而已。但其中值得特别注意者,摩擦多是要逆生理气机之自然流向运转之。例如一种摩擦是首先用双手从头面而喉,而胸腹,而会阴,往下抹;接着双手从会阴转而向背后而上于腰,而脊背,而颈,而头部。这样往下往上,周而复始,每天可以做多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逐渐用意引着气脉照前线路来运转,久之,就不再用意引导,其气亦自然地逆而轮转了。
如此摩擦功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其根本着眼乃是男子精气的气化。譬如先疏通渠道以利灌水,水为根本。道家以男子精气为根本。顺则生人,逆则成仙,是其恒言。其功夫便是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者。人在少壮时精气壮盛,若循此作功夫,持之以恒,则元阳日长,阴翁日消,精神体质日进于健全,其却病延年可以无疑。反之,如一般地精满而泄,不免于精损形衰了。此理不难晓,惜乎实践大不易。而道家于其炼精之术亦备极慎重,保密不宣。
一次先生曾以书面赐教,嘱我功夫务必点点做到家,但又不要着意。书中有‘明明白白往前去,糊糊涂涂度光阴’之语,则似为先生之自道者。按此曰‘明明白白往前去’,是指功夫中默默地清楚自觉而言,其曰‘糊糊涂涂度光阴’,则于身外事不暇多顾,有理乱不闻之概。”

(写于1968 年)录自《龙门阵》,第26 期。


几点评述:
①这是该篇的第一段,在该段中梁漱溟先生首先认为中国固有之体育以内家拳为最善,而内家拳所概括者是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在这里梁漱溟没有把杜心五的自然门归在内家拳体统里。梁漱溟认为内家拳之源来自道家。梁漱溟曾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阐明一个观点即道家是中国固有文化的根。因此梁漱溟指出“孙著《 拳意述真》之可贵,即在其透彻地揭出内家拳实为道家学,有非一般练习拳脚者之所知。”由于《拳意述真》的意义是为中国固有文化之根通过习者自身的实践效果验证其理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因此梁漱溟从他自己学术观点的角度,阐明他写这篇文章的是“在古学晦塞之今日,吾尤惧其湮没失传,由是有志为之重印出版。”这里需要指出的梁漱溟写这篇文章是在1968年,此时正值文革破四旧、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高峰期,斯时梁漱溟已经自身难保,而他在此时写这篇东西,并有志重印出版,可谓顶风而上,冒有很大政治风险。虽然在当时未能出版,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孙禄堂先生这部《拳意述真》的重视的程度。
②在上一段中梁漱溟对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的文化价值给予“其透彻地揭出内家拳实为道家学”的肯定之后,在这一段中梁漱溟则对孙禄堂先生的《拳意述真》进行了批评,所针对的主要矛头是“凡所征引,偏详于北方之学者,而不及其它。然以中国之大,精于此道者岂止于此?”作为南方人的梁漱溟对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例举者均为北方拳家而没有提及南方拳家而忿忿不平,耿耿于怀,认为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由此可见梁漱溟具有浓重的地域情节,由此也导致梁漱溟在该文的称呼上对孙禄堂先生表现出一种隐然不敬的情绪,如称孙氏、孙禄堂氏等,反映出他对孙禄堂在这方面的不满,甚至有点恼怒。而梁漱溟对比孙禄堂先生年轻了近10岁的杜心五先生,每提起必加以“先生”,敬之若师。

在这里梁漱溟把他敬之若师的杜心五先生提了出来,并以作为南方人的杜心五先生为例对《拳意述真》进行补充,还唐突地宣称“杜心武先生实与孙氏同为此道中同等高明人物”。因此,自然梁漱溟在给《拳意述真》重印作序时,用的例子就是杜心五,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杜心五先生真的与孙禄堂先生是同等高明的人物吗?
其实梁漱溟在态度上对杜、孙二人的不同倾向性,恰恰说明他的这个评价实际上反映出按照当时的一般公论一定是孙禄堂先生的武功造诣在杜心五先生之上。因为当一个人把他敬之若师者比作他在情感上疏远且对其有不满情绪者为同等高明时,说明按照时论那个让他有不满情绪者的武功造诣一定是远高于那个他敬之若师者。所以,梁漱溟提出杜心五先生与孙禄堂先生是同等高明,说明按照时论孙禄堂先生的武功造诣一定在杜心五先生之上,由此梁漱溟把杜心五先生的造诣进行拔高。因此,这恰恰反映出实际上孙禄堂先生在此道中(武功)的造诣是在杜心五先生之上的。
④由这段可知梁漱溟与杜心五先生的关系相当密切。人言杜心五先生闭门修道,对一般人是不见面的,但对梁漱溟则不同,自1919年起,梁、杜在北京就已有交往,梁漱溟“或居粤,或居鲁,每游沪入京与杜心五辄相会晤谈。

然而在历次交谈中被梁漱溟认为——杜心五先生其言能与孙著有互资印证者,恰是在1928 年秋梁漱溟自粤游沪之时的这次。梁漱溟的这个记载颇值得寻味,这也就是说在1928年秋之前,杜心五先生与梁漱溟的历次交谈中,杜对拳学之言还不足以被梁漱溟认为可以与孙著有互资印证的价值。而事实上,到1928年秋时孙禄堂先生的五部拳著早已刊行于世多年,直到此时杜心五先生之言方可与孙著有互资印证。因此说梁漱溟在本文中引用的1928年秋杜心五先生之言,是杜心五先生受孙禄堂先生著作的启发而形成的,则在逻辑上和事理上都完全是可能的。在孙禄堂先生的著刊行于世多年后,杜心五先生的某些言论与孙著有相符节者,竟成为梁漱溟认为孙、杜同等高明的理由之一,梁漱溟这种逻辑判断实在是有些滑稽。
⑤由这段可知,中央国术馆举行全国性考试比赛时,梁漱溟与其友人陈证如(铭枢)被邀登上主席台,而台上孙禄堂先生是居中而坐,气象甚好,此时杜心五先生及其友文素松同在台上,因此梁、杜得以把晤。由此可知,由于在台上孙禄堂先生居中而坐,位居尊位,因此使得梁漱溟误以为孙禄堂先生是该次考试的裁判长,其实孙禄堂先生与杜心五、梁漱溟等人一样也是来参观的。同时可知这时杜心五先生是在台上旁边位置。由此可见孙禄堂先生在当年武林中的威望和地位之至高,更是在杜心五先生之上的。
⑥由当年杜心五先生这段自述可知,杜心五先生自少壮时留下一身宿疾内伤,因此杜心五先生数十年来一直修习道功,就是为了医治这一身宿疾内伤。加之梁漱溟讲杜心五先生曾染烟赌嗜好,可见杜心五先生的身体状况并不康健。
总之,梁漱溟先生推重孙禄堂先生的《拳意述真》,是因为推崇其在中华文化上的贡献。但也正因为对其看得很重,所以对孙禄堂先生在该书中没有提到南方人,特别耿耿于怀,认为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由此可以看出梁漱溟具有浓浓的地域情节。这也就是他要在该文竭力推出作为南方人的杜心五先生及其师门的原因,以平衡他自己的心理诉求。在这种心理失位的情况下,他在该文中自然要抬高杜心五先生,而贬低孙禄堂先生,因此他就唐突且主观地宣称杜心五先生是与孙禄堂先生同等高明的人物,并在称呼上对孙先生显出隐然不敬。因此他在这种情感倾向下宣称杜心五先生与孙禄堂先生“同等高明”,恰恰说明按照当时的公论,孙禄堂先生在拳学及道学上的造诣是在杜心五先生之上的。实际上,当年诸多史料也呈现了这一点。
梁漱溟先生虽是文化名人,但在评价人物时,有时意气用事,表现出依据个人感情的倾向性,未能免俗,当然也显豁出他的性情。■
(0)

相关推荐

  • 十二形拳【上】 孙志君先生演示

    十二形拳【上】 孙志君先生演示

  • 梁漱溟:爱人者莫大于勉人向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老的名言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梁漱溟的"向上心"其实就是自强不息.他自己自强不息,同时总是勉励周围的人积极向上.他认为:& ...

  • 孙禄堂拳照

    {孙禄堂论拳} 练拳术不可固执不通.若专以求力,即被力拘:专以求气,即被气所拘:若专以求沉重,即为沉重所捆坠:若专以求轻浮,神气则被轻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意归 ...

  • 十二形拳【下】 孙志君先生演示

    十二形拳【下】 孙志君先生演示

  • 孙氏武学004: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

    孙禄堂先生说: "形意.八卦.太极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 古人云:天得一以清, ...

  • 中国经典绘画:传世山水画全集(七):明代 (二)

    205 <沧州趣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29.7厘米 横8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属于小写意,撇开院体纤浓一格,以笔墨粗简见长,较之他的山水画,更具有概括性.其用笔率意,落笔肯 ...

  • 先秦诗文大全集(七)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 ...

  •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匡衡凿壁 孙敬悬梁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匡衡凿壁 孙敬悬梁 匡衡凿壁 孙敬悬梁 [拼音]:Kuàng Héng záo bì   Sūn Jìng xuán liáng [人物故事]: 西汉时候 ...

  • 《世界宗教源流史》全集(七)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七十九:传教士与中国鸦片战争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与基督教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一:基督教在近代中国 ...

  • 《奇石赋》典故七:天孙用以支机

    <奇石赋>典故七:天孙用以支机 神话传说中的人或事或物,大都是虚拟的,正如前几篇介绍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诞子而化". ...

  • 前后两次《梁漱溟全集》的整理、出版情况

    张建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全集>共八卷,称得上一项重大工程,而且印了很多次,后又再版.我自己是陆陆续续将这套书买全的,最后买到的是2005年再版的第一卷.一个文化人的全集,能在逝 ...

  • 【前辈境界】天梁中道 七煞破立——孙氏拳要义之一

    大约10多年前,我与台北的周剑南先生通电话时,周剑南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从孙存周先生学习拳术时,有一次遇见一位和尚也来向孙存周先生请益.临了,孙存周先生对这位和尚讲:"学我们家的拳要懂得'天 ...

  • 中国绘画:传世山水画全集(七):明代 (二)

    205 <沧州趣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29.7厘米 横8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属于小写意,撇开院体纤浓一格,以笔墨粗简见长,较之他的山水画,更具有概括性.其用笔率意,落笔肯 ...

  • <<最新實用董氏針灸奇穴全集>>第七部分

    穴道名稱:木土穴之木光穴           取穴:在土月穴(第八脊椎與第九脊椎刺突之間)外側四寸五分.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位:在土月穴(第八脊椎與第九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