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夜话:漫说万寿宫与洪州窑

丰城万寿宫作为洪州窑专题展的展馆,似乎乃冥冥之中天意之作。万寿宫供奉的是许逊(239-374)。许逊,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许逊幼时聪颖,不喜做官。29岁学道,36岁选新建西山隐居修炼,42岁任旌阳县令,十年治县有方,被立生祠,故又称许旌阳;52岁辞官复至西山修道,旌阳等地依附来西山者众。又率众弟子治水消除水患、施药祛除瘟疫。一生神迹广布豫章周边及湖南湖北。丰城为其主要活动之地,其十二弟子之一甘战即为丰城人。

公元321年创立净明道派,其宗旨为“净明忠孝”,寿136岁,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也有说是八月十五日)率合家42人及所养畜禽一齐飞天成仙,“合家飞升,鸡犬悉去”,世人尊奉他为“许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许逊在西山万寿宫的洪崖丹井处修道,唐代时为纪念他,取洪崖丹井之“洪”将豫章改称为洪州。而洪州窑则也因所在州为洪州而在唐代得名洪州窑,这样洪州窑也可谓因许逊而得此名。万寿宫又是供奉许逊之所在,这也可说是万寿宫与洪州窑的天然渊源。

许逊之一生时光,正好与洪州窑的诞生与兴盛所重叠。尤其是许逊在豫章兴修水利,为民除害的两晋时期,也正是洪州窑的兴盛时期。而这并非偶然。在农耕时期,水利兴盛则农业得到丰收保障,人们丰衣足食,则手工业也得以兴盛,加之良好的水力与水运交通,这些正是洪州窑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许逊奠定了洪州窑发展的基础。在作为洪州窑专题博物馆的万寿宫中重塑许逊真君塑像,既是迎奉其归位,也可作为洪州窑窑神祭拜,以此纪念其为洪州窑之兴起所作的贡献。

唐代据传每年仲秋十五前后,洪州之地人们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前往西山万寿宫朝拜。来者中也不乏四川旌阳与两湖民众。八月十五在西山万寿宫形成极大的庙会,朝庭也因此将八月十五定为节日,因八月十五正是秋季之"仲",也就叫作八月十五“仲秋节”,这也就是中秋节的来源。飞升的是许逊合家并鸡犬,不知怎么后来变为了嫦娥。

宋代许逊也极得北宋皇室尊崇。民间对许逊的信仰也很盛行,“每岁夏季,诸卿士庶,各备香华,鼓乐、旗帜,就寢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旱蝗”。

尽管许逊修道之地在新建西山,但许逊神迹广布丰城大地,而供奉其师堪母的“黄堂宫”也在丰城境内(现划归新建),两地民众为争奉许逊真君,自古以来争斗不断。后在官府主持下两地再次斗法,丰城胜,因此丰城万寿宫供奉的许仙真君着红袍,新建的则着黑袍,丰城信众也以此为傲。

过丰城朝拜西山万寿宫者并不仅限丰城人,一般丰城河东人先至丰城万寿宫朝拜,再至黄堂宫朝拜,再入西山朝拜。由此香客多取道湖塘、隍城两地。朝拜所需猪头也多取之这两地,祭祀仅需猪头,两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猪肉剩余,米粉肉即是为解决这些剩余的猪肉而发明的美味。

伴随着当地米粉肉的流行又催生了一个制作蒸笼的产业。并不生产毛竹的湖塘、隍城两地竞成为竹蒸笼产业的发源地,造就了众多的“笼床客”。可见当时去西山万寿宫朝拜者之众多。美味的河西米粉肉因此诞生并一直流传至今,这也算丰城人舌尖上的奉献吧。

丰城万寿宫自雍正年由康熙时的学宫转为万寿宫起,就成为丰城人祭拜许逊真君的主要场所。城里的达官贵人更是在除夕之夜必先到万寿宫祭拜许逊真君后再回家封财门。许逊在宋时也被封为“忠孝神仙”,旧时丰城人家有长辈患病难治时,则由孝女着黑衣,手执燃香,三步一拜至万寿宫上香,祈求亲人病除,也每有灵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在洪州器上也有反映。在东晋及以后时期洪州窑生产了大量的“鸡首壶”。尽管以前也有以“禽首”为装饰的壸,虽有鸡首但以鹰首为多。晋后则是以鸡首为主,这固然与此时人们大量饲养鸡有一定关系。但更是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影响。此时很多大户人家的陪葬品中就有鸡首壶的存在。

早期的鸡首壶鸡首是实心的,并不与壶体内部沟通。后来鸡首更演变为实用的“流”也就是鸡首形壸嘴,鸡首空心并作为壶中酒等液体的出口,由纯装饰变为实用,壶也就成了我们现在心目中的实用壸了。古人喝着鸡首壸中的酒,微熏中似乎追随着许逊许仙真君成仙飞升。鸡首壶集洪州窑产品与祭祀品于一身。成为了成仙飞升的精神寄托品。

在宋元时有一种用于陪葬的似花瓶的瓶子,人们习惯于叫“魂瓶”,瓶上塑有日、月、四象、鸡、犬、十二神、伏听俑等,盖子则分别为呼天与喊地鸟。这种所谓的魂瓶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函,可惜被有的人以简陋的魂瓶称谓而被人们所忌讳并毁坏。这是一种简单割裂历史的研究方法。其实将晚唐及其前的一些所谓魂瓶的东西综合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那时的魂瓶上的雕塑更接近于道教文化,上面有傩舞者,有升天门,有升天梯,有四神,也有十二属象或者十二神,也不乏上升状的鸡犬。多元文化的冲击后使得一些塑象的组合也七零八落,需要慢慢寻觅。

这其实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更形象化图案。十二神就是许逊的十二弟子。但因为两晋以来佛教的传播日盛,佛教因素渗入陪葬品的文化之中。这些陪葬瓶上的塑像也多元化了,成为了集百越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综合体。结果被一些粗陋者以魂瓶之名而毁之。这些晚唐的魂瓶因为施用的是酱褐釉,很多人不知其为洪州窑器物,而它其实才是又一个真正的洪州窑文化与万寿宫文化的结合体。

岁月悠悠,多少的历史,多少的真相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0)

相关推荐

  • 北朝高古青瓷珍品欣赏【良心好帖,建议收藏】

    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包括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等五朝(公元420年-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受禅于北周,灭掉北齐,统一长江以北地区,建立了隋朝.因此,我们把隋朝早期青瓷与北朝青瓷放在一起介绍. 北 ...

  • 舌尖上的宜春【丰城篇】

    世界美食属中国,中国美食属宜春!都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享受美食宜春,今天小编就带您走进宜春市的丰城市,感受宜春美食的魅力! 丰城市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高产油茶之乡.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除了景色宜人 ...

  • 【赣菜故事】西山粉蒸肉

    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整理赣菜历史文化,加强赣菜美食背后历史典故的宣传,弘扬赣菜文化,做大赣菜产业,省商务厅开展"赣菜故事"征集活动并将陆续刊发相关征文(此刊发不作为后续评审依据). ...

  • 锦堂春慢·西山晚照

    锦堂春慢·西山晚照 词/梓楹 犹喜浔州,西山晚照,山林寂静晖斜.万壑千峰,难状秀景烟霞.蝶尚不知春至,漫绕幽谷羞花.奈晚风过后,落叶残红,飞向谁家?      看黔江东流去,叹浔州锦绣,迤逦芳华.今 ...

  • 万寿宫夜话:冻米糖与洪州窑的渊源

    编者按:作者张华青先生是丰城洪州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在万寿宫(老博物馆)开办"洪州窑专题展"过程中,经常秉烛手谈,撰写了"万寿宫夜话"系列研究文章,本文即是其 ...

  • 万寿宫夜话:张巷大夫桥揭家的渊源及建筑艺术

    纵观揭氏家族的历史,不免让人扼腕叹息.这是怎样的一个氏族啊!他们即简单又复杂,即荣耀又多难.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与汉族及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氏族. 据<揭氏族谱>载:揭氏祖先史定从西汉协助 ...

  • 【万寿宫夜话】万寿宫洪州窑专题博物馆展示器物介绍:战马与马蹬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大多不过五 ...

  • 【 万寿宫夜话 】井田、市井与圈子文化

    <初学记>卷二四:"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这就是市井的解释,除了说明集市的来由,也解释了集市的大小.但是说者说明白了却不等于看明白了,因为这里的" ...

  • 【万寿宫夜话】 金、玉、青铜与陶瓷文化

    金.玉.青铜与陶瓷作为独立的物质,本身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这几者又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最早出现的陶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它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古人留存火种时掏挖的小土洞,小洞的土壁 ...

  • 【 万寿宫夜话 】 几件器物与一个产业

    由于老城拆迁,每天都会收到几件老器物,时间一长,一些老器物就在万寿宫中聚集起来.而有一些器物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就比如下面要谈到的三件(套)器物,它们延生出来的东西甚至在丰城诞生了一个很大的产业--循 ...

  • 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狗肉不上席

    狗肉是一款很美味的佳肴,自人们驯养动物起,狗肉就是人们的肉食来源之一.但是看书时总有几个词语会进入眼帘,那就是诸如"狗肉不上席"."狗肉不上桌"之类.这似乎与现 ...

  • 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汉晋时丰城人的发明:火照

    经验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经验往往带着不确定性,它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带模糊性,尚未形成确切的量化的东西. 丰城烧制陶瓷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在汉代以前是以烧陶为主的.根据丰城的陶土,烧陶的温度可以在 ...

  • 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洪州窑匣砵的发明

    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不断的寻找着克服危害的办法,并因势利导,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洪州窑在晋代发明匣砵烧装烧就是一个典范. 匣钵的演变(从右至左) 当人们还停留在烧陶时期,一方面烧陶的温度不足以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