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挫折教育
有许多的家长朋友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孩子不能够接受打击。只能够接受一些,赞誉、顺从。这个问题已经存在我们生活当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最初的形成来源于独生子女出现,我们对孩子的溺爱造成。自从有了赏识教育之后,我们家长如获至宝,不分原则的滥用,结果这个问题就随之而扩大了。
首先我们,肯定赏识教育是必要的,因为以前的家长
一是孩子多,家长这种意识薄弱,
二是认为,夸奖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骄傲自满,不知进取,
三是家长认为谦虚是一种应有的品德,尽管自己的孩子确实优秀,但也不能说。
由此许多孩子成长在缺乏鼓励的环境里,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自信。自从有了赏识教育,我们的家长就开始滥发赞美,其结果导致了一些孩子现在的这种极端。
随即,挫折教育开始了。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或者刻意创造的一些情境,让孩子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于挫折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意志,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但现在很多家长想到的“挫折教育”,都寄托与假期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或者把孩子送到乡下,这些当然可以,但是这些对孩子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挫折教育,孩子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游戏,无论多么的“苦”,但只要回到宠他爱他的家里,一切就又回到了舒适的状态,。因此,这样的教育只能称得上是磨难教育,而非挫折教育。那么挫折教育是什么呢。
美国的一些中学,为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在孩子即将毕业时有一项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我们的孩子能有多少能做到,不要说中学生,大学生又有多少呢。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要在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家长也要相应付给自家的孩子“劳务报酬”,体现按劳取酬。而我们的家长有多少真心乐意孩子做家务的,或者说有多少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的。美国的父母认为,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谋生,这才是人的第一能力。我们不教孩子如何谋生,我们只教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但工作是什么,我们只会告诉孩子挣钱如何的不易。
英国的孩子大多要靠干家务来赚取零花钱,英国父母理念是,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长的给予来得重要。这笔钱虽说不算很多,但孩子必须用劳动去换取这些有限的收入,如收拾房间、修剪草坪、洗车和洗衣服等,他们就必然要小心地计算如何使用自己的珍贵所得,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学会在付出与得到之间取得平衡。这与我们的零花钱管理如出一辙。
德国的父母们从不替孩子做事情,他们认为子女就是独立的个体,让子女学习作为独立的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一岁的孩子父母就会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还会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父母会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难的事情。不仅如此法律也有这样的要求。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德国人常说,自己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
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是不上课的,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去踢个足球,玩会儿篮球,或是去读书馆看会儿书,中小学校经常组织整个班级学生到“科学城”上课一至两周,学生利用那里的设备,利用那里的常年展览和短期展览提供的知识,在教师和“科学城”工作人员的双重协助下,完成一项科学小试验。法国家长非常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在法国家长看来,孩子都是独立的人,兴趣是不能勉强的,只有让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容易出成绩,专业的高低贵贱远不及孩子的兴趣重要。
俄罗斯:幼儿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俄罗斯很难得见到大人抱孩子或背孩子。经常见到一些两三岁的小娃娃走不稳摔倒了,甚至跌得眼泪汪汪。而他们的父母亲,却连拉都不拉一把,只是停下脚步,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小孩子在一起玩,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中至跌破了皮、流出了血,疼得流眼泪。父母亲看见了,常常也只是察看一下伤痕,轻轻擦几下,然后就让他们站起来继续玩,仿佛摔跤破皮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于孩子要做的,父母亲一般不加干涉,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中国家长经历了一些苦难,现在生活水平节节提高,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累,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从长远来看,国外的家长才是亲生的父母,至少他们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知道怎样接受,懂得该怎么做,懂得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对它负起责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