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观田家》,让我们感受到韦应物对农民深深的同情
公元755年,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的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诗人杜甫像很多普通百姓一样,从此开启了流浪的生活,李白则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队伍,准备一展鸿鹄之志。而韦应物,在这场安史之乱中,流落失职,生活贫困的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开始奋发读书,从一个纨绔青年变成了忧国忧民的文人。
在唐德宗元兴元年,也就是公元784年,韦应物在滁州任刺史,闲暇时,他经常会诗兴大发,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便是在此期间创作的。韦应物不仅写诗一流,更是一位悲天悯人的地方官。在一个春耕时节,韦应物看到农民辛苦地在田间劳作,他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首《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惊蛰时节,一场春雨让世间万物充满生机,一派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景色。春色虽美,但是农民却根本无暇欣赏,他们一年四季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从惊蛰开始便开始忙碌地在田间地头劳作。年轻的壮劳力都去田间地头耕种,他们将院子改成菜地,准备种菜。白天忙碌一天,忘记了时间,收工的时候才发现太阳已经下山。
农民辛苦一年自不必说,即便挨饿也从不怨天尤人,他们要求的并不多,一场春雨便足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喜。令人讽刺的是,农民辛苦一年,粮仓却早已没有了隔夜粮,而官兵还是无休无止地要求缴税。韦应物亲眼目睹农民的不幸遭遇,他感到愧疚不已,作为一位地方官,他感觉自己从未耕田种地,但是俸禄却全靠农民辛苦劳作缴税而得,想到这些,他真是惭愧万分自责不已,从这一点可以感受到韦应物是一位常常自省之人。
这首《观田家》虽然是一首田园诗,但是与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风格完全不同,诗中并没有描述乡村美好的景致,更感受不到太多唯美和充满禅意的境界,而是感慨农民一年辛苦劳作却连温饱都无法解决。这首诗最伟大的地方,是它揭露了当时繁重的赋税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更令人感慨和哀伤的是,韦应物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尽职尽责,爱民如子,自己却一贫如洗,最后寄居在苏州无定寺,不久便客死他乡,不由得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