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期】45研究所 马云骧 — — 长眠太统山的李奶奶
西北三线
2017年3月25日
由762厂子弟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西北三线
45研究所
长眠太统山的李奶奶
谁都没有料到,李奶奶在三线没有待到好日子来临,一场大病彻底把她击倒。老太太身体本来就瘦小,在床上又躺这么多天,身体犹如干枯的树枝,只剩下皱褶的蜡黄皮肤包着里面的枯骨。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懒洋洋地透过玻璃窗,洒在老太太干枯、褶皱的脸上,在老太太脸上闪着柔和的蜡黄光泽。顿时,她眼睛十分费力地睁开一条缝,瞧见儿子站在身边,缓慢地托起苍老、干枯的手臂,示意儿子靠近点——靠近点,她有气无力地“喃喃呐呐”。李兆勤听不清她说什么,叫来媳妇一块听,儿媳紧贴在老太太嘴边,也只听懂一句半句。老太太像似嘱咐儿子:“来到三线要好好干工作,处处要多为人------”
李兆勤,听到母亲临终嘱咐的话,霎时间控制不住七尺之躯,全身颤抖起来,眼泪像似泉水冒了出来,趴在老母亲停止跳动的心脏上,放声大哭;儿媳、两个孩子哭成泪人。
老太太走了,安静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儿、孙一家人,自己安祥地走了。
李奶奶离开了他世代生活的家乡,告别了她曾经居住过的天津,来到异地他乡——三线平凉,她走了!她走得平静,她走得安祥!
人们永远记得老太太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哪里黄土不埋人。
当天晚上,在银色月光映照下,李兆勤带领全家、邻居、亲朋好友,打着写着“西方接引”的白帆,走出家属院朝西边方向,浩浩荡荡走去。这是给逝去的老母亲“送路”,让她的“灵魂”认识这条路,经常回家看看儿孙。
“送路”回到家,李兆勤按照传统习俗,在老母亲遗体旁守灵、烧纸,脑子里涌出来母亲一定要跟着自己一块来三线的事儿。
李兆勤原本是天津十八所职工。他是一九六四年调进来的。那时十八所与四十五所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研究院下属单位。
李兆勤调来时间不长,单位被确定搬迁三线。
他听别人说过三线如何如何艰苦,便打算自己单独一个人去三线,让家属留在天津。
临近搬迁之前,他跟老母亲、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娘儿几个留在天津。”
老母亲一听火了:“怎么,你不要妈了?你忘了,你把妈接到城市,我跟你说过的话?吃糠咽菜一家子在一起,总比你一个人苦熬要好得多。”
李兆勤没料到老母亲会发这么大的火,耐心地解释:“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怕你们跟我去吃苦、受罪。”
妈一听又急了:“噢!你能吃苦,妈不能?你媳妇不能?妈在农村什么苦没吃过?我知道你小子安得什么心,想把我们娘几个甩在这儿,一个人躲清静不是?”
李兆勤极忙解释:“我不是还有探亲假吗,每年都来看------”
媳妇没等李朝勤说完,不耐烦地冲着他:“噢,你那十二天探亲假,还不是树梢上落的鸟儿,没等呆稳,就“呼啦呼啦”飞走啦!”
在她们娘儿俩反对下,李兆勤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决定带全家一起去三线。
来三线一路上,李兆勤背着年老体弱的老母亲,上车下车、中转换乘,照顾得无微不至。连同车去西安串联的红卫兵都称赞他对母亲的孝顺。
真没有想到,老母亲守着自己没待几年,还没有过上像样的日子,母亲便-------
出殡那天,蒙蒙细雨滴洒在李奶奶棺木,滴洒在送葬人们脸上、身上。家人亲友们在哭泣;天,也在哭泣;周围的人们陷入沉痛的悲哀之中。
很多职工、家属陪着李奶奶来到太统山脚下,一边填土一边呼喊:
“李奶奶一路走好!”
“李奶奶,常回来看看我们!”
一个外乡人,一个不怕吃苦、坚决跟着儿子来到三线的外乡人,从此,长眠在大西北荒草凄凄的太统山脚下。
安息吧!李奶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以下简称45所)创立于1958年,1966年在国家“三线”建设的大潮中从天津市搬迁到甘肃省平凉县,1997年在河北省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分所,2007年开始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部基地。2010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45所第一名称更改为“北京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第二名称仍保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不变。2010年12月,45所顺利完成了注册地转移工作,形成了以北京为总部,在上海、平凉、燕郊三地设有4个控股公司的战略布局。自此,45所进入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军事重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中,一批军工企业落户平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毛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1964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讨论研究“三线”建设问题,会上提出为了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里,毛泽东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的范围是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雁门关以南,昭关以北地区,包括桂、粤、湘、鄂、豫、晋、青、甘、陕、滇、黔、川13个省和自治区。并为此成立西南、西北、中南三个“三线”建设委员会,隶属国务院。同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决定在平凉等地建设军工企业。随后,红峰、虹光、建华、丰收、跃进、胜利、前进机械厂等一批军工企业相继落户平凉城区和土谷堆、安口山沟里。由于每个厂子都有一个神秘的代号,而且实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平凉人将其称为保密厂子。其中:虹光电子管厂(代号778厂),1965年筹建,1968年12月26日正式投产。红峰机械厂(代号920厂),1965年筹建,1966年投产。丰收机械厂(代号5209厂),1966年从天水迁入土谷堆罗家沟、乱柴沟。1975年,生产四零火箭弹的跃进(代号5207厂)、胜利(代号5203厂)、前进(代号5204厂)机械厂分别在土谷堆、安口建成投产。
中国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从1964年到1978年,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人,安排近20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
保密厂落户平凉,同样也对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物资供应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军工企业和职工是共和国的宠儿,有好多特殊供应。当时,青年们以能进保密厂为荣,解决了优秀青年就业问题。农民们能将舍不得吃的鸡蛋拿到厂区卖了攒点油盐钱。特别是土谷堆小镇有跃进机械厂,石堡子沟里建有前进机械厂和胜利机械厂,使大山深处有了相当于现今的购物超市的百货商店,方便了周围群众。纪家庄到土谷堆中间建有平凉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因为是北京迁来的医院叫“北医”),低廉的收费,高明的医术,为群众看病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带动了中国内陆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历史。上世纪80年代,军工企业转为生产民用产品或搬迁了。但作为蕴含精神摇篮的产业,正期待着新生。红峰、虹光等企业转产后,依然以其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在一些高端产品科研、生产上走在国内企业前列。
平凉日报(记者 邸广平)
作者介绍
马云骧
1959年参加工作,曾先后担任技术科组长、设计室副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技术职称: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8
西北三线
HAPPY NEW YEAR
恭喜“秦之三线”
成功更名为“西北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