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瓷器连载,大明洪武的开元气象

《明史·志 第四十三》记载:“洪武三年,礼部言:'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以上的记载来看,明朝初定,参考周、汉、唐、宋,选择红色作为“国色”,所以明朝服饰多红,甚至通体全部为红色。

明太祖 朱元璋明朝选择红色作为国色,多少受点朱元璋的影响,朱元璋出身农民,喜好红色,他的这一爱好也影响到了景德镇窑出产的瓷器,不过朱元璋审美不够高雅,对宋朝的纯色瓷不喜欢,却偏好大绿大紫,青花釉里红瓷器正好满足了他的要求。所以我们后世看洪武年间流传下来的瓷器以青花釉里红和青花瓷居多除了工艺的原因,多少也受朱元璋的个人喜好的影响。

洪武瓷器以釉里红为贵,其它品种亦有烧造,譬如青花、酱彩、红彩、青白釉等。特点是胎质坚硬,而且胎体比较厚实,和元代时期比起来稍微薄一些,并且手感平滑,有火石红。在胎色上官窑制作的洪武瓷器比较细白致密,民窑的比较灰白,而且当中有杂质。从釉料上来看,釉质要光润肥厚许多,施釉不是很均匀,而且还有一定的缩釉的现象,釉色上有白色,青灰色和青白色。彩料也大多是国产青料,结晶斑点不会很明显。明洪武青花竹石灵芝纹盘故宫博物院藏高8.1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26.7厘米。

洪武瓷器的纹饰,依然保留着元代简练流畅,豪放生动的风格,只是略显秀气。纹饰较单调,以植物花卉为主,有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莲、折枝花卉等;此时以龙凤纹装饰的器物很少见,目前只见龙纹不见凤纹。元代瓷器上盛行的极为生动的人物故事题材,以及麒麟、鱼、草虫等动物纹样,在洪武瓷器上却都已消失,这或许与当时朝廷禁令有关。本盘折沿,弧壁,圈足。里外青花装饰。内底菱形开光内绘竹、石、灵芝纹,开光外绘卷草纹。内壁绘缠枝牡丹、石榴、菊花、山茶四季花卉纹。折沿上饰青花拔白(即青花地留白装饰)忍冬纹。外壁绘缠枝菊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圈足以内无釉露胎,呈火石红色。此盘形体硕大,青花色调淡雅,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纹饰构图疏朗简洁,盘心主题纹饰中的竹、石象征着文人士大夫的高风亮节,灵芝则代表长寿,寓意吉祥。明洪武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故宫博物院藏高16.7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22.7厘米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莲纹。口沿内外绘卷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洪武瓷胎质干涩,釉质肥厚凝腻,胎质较白、干涩、间有空隙;釉质肥厚凝腻如堆脂;胎釉结合紧密;釉色呈乳白色,微微闪青灰。器物上常见缩釉现象,露胎处见窑红。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相反,颇为少见。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故宫博物院藏高10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9.1厘米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洪武时期主要烧造青花与釉里红两个品种,青花依然用苏麻离青料,但发色少有紫艳的,多数发色灰黑且浅淡,在纹饰线条中有块状黑斑,不晕散;釉里红多数成色较淡,为酱红色。除青花与釉里红,此时有一现象:大件器物不如小件器物发色艳丽。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明洪武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故宫博物院藏高14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4.8厘米

高足碗撇口,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通体内外施高温铜红釉。碗心锥拱一朵折带云纹,内壁模印云龙纹,二龙均为形象一致的五爪龙,作追逐状,以两朵云纹相隔。高足内施青白色釉,无款。过去人们将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定为元代,但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土,人们采用类型学的方法,从以往定为元代的瓷器中逐渐辨认出一大批属于明初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这件红釉高足碗无论从造型、釉质还是从所饰云纹、龙纹的特征看,虽有元代风格,但又不尽相同。与元代同一类型的高足碗相比,其胎体变薄,碗的底部更瘦。特别是所饰云纹和龙纹,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洪武官窑瓷片标本上的云纹、龙纹风格完全一致。因此,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应定为明代洪武。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高32.2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1.9厘米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内口边绘青花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垂如意云头纹和变形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玉壶春瓶是明代流行的瓶式之一。这件洪武玉壶春瓶纹饰层次分明,布局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其造型与后世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同类器相比,瓶口外撇的程度较大,近乎于折沿,颈部略显粗长,腹部重心偏低,因此显得敦厚稳重。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故宫博物院藏高16.5厘米,口径40.5厘米,足径23厘米

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一周回纹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口沿内外分别描绘浪花纹和缠枝灵芝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此器就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的永乐碗形演变的趋势。此碗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比元代碗形更显圆润,所绘纹饰笔法娴熟,线条流畅。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高32.5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11.5厘米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外壁颈部自上而下依次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瓶造型优美,纹饰层次分明,绘画工整细腻,釉里红发色略显灰暗,表明当时釉里红的烧制技术并未达到娴熟。明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纹饰题材丰富,构图严谨,主题纹饰鲜明醒目。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故宫博物院藏高53厘米,口径26.5厘米,足径23.2厘米

尊通体起瓜棱。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近口沿外绘回纹,其下绘连续如意云头纹。肩部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变形莲瓣含折枝莲纹、朵云纹,连续如意云头含折枝莲纹。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朵菊纹。胫(jìng 音敬)部绘回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折枝莲纹。足边绘卷草纹。外底无釉。无款识。此尊形体高大,釉里红发色虽略显灰暗,但主题纹饰四季花卉的描绘却细腻生动。纹饰布局繁密,层次清晰,体现了元末明初瓷器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高33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11.3厘米

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上海博物馆藏尺寸:高48.8cm 口径25.6cm 底径22.1cm 腹径41.8cm

洪武官瓷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琢器类器物(瓶罐类器物),由于当时器物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有接胎痕;器物里釉有白色绞丝纹;洪武瓷器物底足除玉壶春、玉壶春执壶、大碗为釉底外,其它器物则底足无釉,无釉底足刷有一层橙红色护胎釉,可见丝刷痕,且常见釉斑自然分布,大罐底部有沾沙,底足多为平削足,由于当时工具所限,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明洪武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春寿”瓶上海博物馆藏尺寸:高37cm 口径6.2cm 底径16cm 腹径20.4cm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玫茵堂珍藏 直径45.5cm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25,000,000-35,000,000成交价:HKD 40,980,000

此类釉里红大盘,烧成难度极大,为明初制瓷艺匠之罕见成功典范,实为难得。明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私人珍藏北京东正2016年秋拍 皇家长物专场估价:RMB 12,000,000-15,000,000成交价:RMB 20,700,000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大英博物馆藏33.7 公分,13 1/4 英寸

初景德镇官窰瓷艺画师,一改前朝繁密奔放之风,採清雅井然之饰。洪武釉里红,其色温婉宓穆,正合此风,乃当朝重要瓷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瓷器专家刘新园指,御器厂曾有系统地大量烧製釉里红。然发色不易,难于掌握,是以成功之例甚稀。明初新风,虽为景德镇匠人迎来瓷艺纹饰之变革,但首卅载,御窰瓷作仍多饰以花卉、卷草、回纹一类图样或边饰,如本品上见,因循却典雅,有条而不紊。明洪武 龙泉青釉菱花式大盘日本黑田家族珍藏 直径62.2cm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7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3,000,000-5,000,000成交价:HKD 4,860,000

此盘曾为日本黑田家族珍藏。黑田一支发源于播磨国,先后为织田及丰臣家族效力。黑田孝高(1547-1604年)因出任谋臣有功,1587年获封中津城。黑田孝高既是豊臣秀吉的得力军师,也是茶圣千利休(1522-1591年)的好友,并亲自撰文阐述茶道。此类直径逾60公分的龙泉大盘十分少见,形作菱花式者更为珍罕。明洪武 青花纏枝菊紋執壺私人珍藏 高 32.5 公分估價 :港元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港元 18,040,000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此壶乃洪武朝梨形青花执壶之佳例。洪武二年(1369),设置御器厂于景德镇,体现由朝廷对瓷器的发配、款式、风格及质量的监管。本品既富元瓷的豪放有力,又具明初之规谨精美,刚中见柔,见证元末明初瓷风的嬗变过渡。洪武一朝,因仰赖海外贸易进口之钴蓝料,受海禁影响,青花瓷较釉里红器罕见。然九十年代于景德镇发掘出土的大量洪武瓷,其中亦有青花作例。明洪武 釉里红如意云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私人珍藏 直径 41 cm参考价:RMB 7,000,000-9,000,000成交价: RMB 8,050,000

碗直口,深腹,圈足。釉里红纹饰,碗心与里壁饰折枝牡丹纹,外壁饰折枝菊花纹。里外口装饰浪花纹。近足装饰莲瓣纹,其内饰莲花纹,足墙饰回纹。此大碗器纹笔法娴熟,线条流畅。洪武瓷器大多沿袭元末旧制,如碗的造型便与元枢府釉甚为相似,古朴醇厚。但由于官窑碗锐意创新,逐步形成了后来永乐瓷碗秀美的雏形。所以这类洪武碗是介于洪武至永乐之间的过度造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洪武官窑的概念还并不明确,因为当时甚至还搞不清哪些是洪武瓷器。八十年代以后,景德镇御窑厂旧址陆续出土了大量瓷片,其中不少是洪武时期的产品。从此,传世以及出土的那部分洪武瓷器成为公认的御用瓷器。洪武官窑瓷器中有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白釉等高温釉及釉上彩。目前传世最多的是釉里红瓷器。过去一般都认为洪武釉里红是当时烧造最多的品种。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私人珍藏 高32.3 cm参考价:RMB 3,000,000-4,000,000成交价:RMB 3,450,000

釉里红是中国陶瓷史上极难烧制的品种之一,它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因铜红料极端敏感的特性和窑炉内还原气氛人工难以控制的原因,其呈色极易偏差,甚至部分纹饰会在窑火中被烧飞,因此,釉里红技法虽早在唐代长沙窑即已出现,但直到元代才真正烧制成功,至洪武朝继续发展成熟,并掀起一个小高潮。从已知器物看,宣德朝虽然亦有精致的釉里红器,但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远不如洪武朝,宣德以后,整个明代的釉里红制作渐趋衰落,并一度停烧,直到清代才得以恢复,故明初的釉里红器堪称弥足珍贵。传世品中的洪武釉里红器远多于青花器,器形包括尺寸巨硕的大罐、大碗、大盘及梅瓶、玉壶春、执壶、双耳瓶、三足炉等。其中釉里红大碗在本场拍卖会徐展堂先生专题中即有一件,而釉里红玉壶春瓶,含本品共有两件。如此齐聚,堪为佳话。明洪武 外酱釉内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2010年秋季拍卖会私人珍藏 直径:20.5cm估价(人民币):5,000,000-6,000,000成交价(人民币):6,720,000

碗形撇口深腹,圈足底胎体厚重,足内无釉。外壁施酱褐色釉,胫部刻变形莲瓣纹一周,碗内施蓝釉,内壁模印五爪云龙纹,双龙首尾相衔,碗心刻风带如意云一朵。品相完美,时代特征鲜明,为极罕见的洪武二色釉瓷器,其品种系洪武朝所独有,目前所知同品种的传世器不过数件,多数收藏在欧美著名博物馆,拍品为已知者中唯一的大碗,其珍贵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墩盌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2016年春季拍卖会私人珍藏 直径20cm估价:港元 3,000,000-4,000,000成交价:港元 6,080,000

洪武釉里红,相较明初各类瓷器,罕存于世。继元朝粗放雄壮、苍劲有力之制瓷风格,明初,瓷器器形及纹饰则显恭造之式,有制可循。本盌乃洪武釉里红典型,呈墩式,内绘四季折枝花卉,外绘缠枝花卉,内外口沿饰回纹,规整精妙。器形规整、样式精致,皆证其为洪武朝佳例。

(0)

相关推荐